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01 编码钼辅助因子生物合成酶A的moaA基因的表达增加的谷酸棒杆菌及用该棒杆菌生产L-赖氨酸的方法 CN200780047318.3 2007-12-20 CN101611136B 2012-11-14 文准玉; 张在佑; 罗昭妍; 林相曹; 崔宗秀; 朴英薰; 金亨俊
发明涉及一种棒杆菌属生物,该微生物中编码钼辅助因子生物合成酶A的基因的表达增加,还涉及使用所述微生物生产L-赖酸的方法,该方法提供了用具有增强的产L-赖氨酸能的棒杆菌菌株来生产L-赖氨酸的方法,所述产L-赖氨酸能力增强是通过增加编码钼辅助因子生物合成酶A的moaA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
102 具有增强的产量相关性状的植物及其制备方法 CN201080009312.9 2010-02-19 CN102482333A 2012-05-30 Y·海茨费尔德; A·I·桑兹莫林纳罗; V·弗兰卡德; C·勒佐
发明涉及具有改良性质的植物,其中网蛋白、BET-1样多肽、DUS1样多肽、ES43样多肽、HON5样多肽或GSA1多肽的表达被修饰。该改良的性质可以是增强的产量。
103 具有增强的光输出的合成的刺虾萤光素酶 CN201080019477.4 2010-05-03 CN102459579A 2012-05-16 L·P·昂塞尔; K·V·伍德; M·G·伍德; M·哈尔; P·奥托; G·维杜吉里斯; K·齐默尔曼
发明涉及编码修饰的萤光素酶多肽的多核苷酸。所述修饰的萤光素酶多肽与野生型刺虾萤光素酶具有至少60%基酸序列相同性且在相应于SEQ ID NO:1所示野生型刺虾萤光素酶的氨基酸的位置具有至少一个氨基酸取代。所述修饰的萤光素酶多肽相对于野生型刺虾萤光素酶具有增强的发光性、增强的信号稳定性和增强的蛋白质稳定性中的至少一项。
104 编码具有降低连二或双乙酰活性的蛋白质的基因及其用途 CN200610163514.4 2006-11-29 CN101024833B 2012-02-08 中尾嘉宏; 儿玉由纪子; 下永朋子; 大村文彦
发明涉及编码具有降低连二或双乙酰活性的蛋白质的基因及其用途,特别是涉及制造香味优异的酒饮料的酿造酵母、使用该酵母制造的酒饮料及其制造方法等。进一步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通过提高编码具有降低酿造酵母的连二酮或双乙酰活性的蛋白质Mmf1p的基因MMF1、特别是啤酒酵母中特征性的nonScMMF1基因或ScMMF1基因的表达量,增强了产品香味的酵母及使用该酵母的酒饮料制造方法等。
105 新颖的化还原酶及其用途 CN200780004609.4 2007-02-06 CN101379184B 2011-12-14 约翰娜·亨瑞克娜·格迪娜·玛丽亚·马特瑟斯; 罗埃尔弗·伯恩哈德·梅玛; 阿伯图斯·阿拉德·范蒂克; 彼得吕斯·雅各布斯·西奥多瑞斯·蒂克尔
发明涉及新鉴定的包含下述基因的多核苷酸序列,所述基因编码从Aspergillus niger分离的新颖的化还原酶。本发明描述了新颖基因的全长核苷酸序列、包含新颖氧化还原酶的全长编码序列的cDNA序列,以及全长功能蛋白质及其功能等同物的基酸序列。本发明还涉及在烘焙和乳制品应用中使用这些酶的方法。本发明还包括用根据本发明的多核苷酸转化的细胞和其中根据本发明的氧化还原酶被遗传修饰以增强或降低其活性和/或表达平的细胞。
106 基转移酶和化还原酶核酸和多肽和使用方法 CN200880127576.7 2008-12-31 CN101970679A 2011-02-09 M·L.·德苏扎; P·M.·希克斯; S·R.·科尔曼; J·M.·拉普拉萨; J·M.·伦多尔夫; S·C.·麦克法伦; E·马拉斯科; 牛伟; F·A.·桑切斯-列拉; C·索尔海德; D·P.·魏纳; P·卢京比尔; A·布埃诺; J·昆卡
发明提供了基转移酶和化还原酶多肽以及编码这种多肽的核酸。还提供了使用这种氨基转移酶和氧化还原酶核酸和多肽的方法。
107 乙醇生产 CN200910204036.0 2001-10-05 CN101775363A 2010-07-14 穆罕默德·贾维德; 法伊奥纳·库斯丁; 保罗·迈尔纳; 爱德华·格林
发明涉及乙醇作为细菌发酵产物的生产,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立在同源重组基础上的基因失活和基因表达的新方法。
108 用交叉β结构靶向诱导蛋白质聚集 CN200880101841.4 2008-06-03 CN101772512A 2010-07-07 J·希姆科维兹; F·鲁索
发明属于蛋白质聚集领域。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干扰靶蛋白功能的方法,使用称为聚集剂的非天然的、用户设计的分子,其具有对靶蛋白的特异性并且在与所述靶蛋白接触时诱导聚集。本发明还公开了这种聚集剂分子及其治疗和诊断应用。
109 参与番茄红素生物合成的基因、含有该基因的重组载体以及带有重组载体的转化的微生物 CN200880011400.5 2008-04-07 CN101675166A 2010-03-17 赵南仑; 朴民守; 李东炫; 郑皓丞; 金钟根
发明提供了参与番茄红素的生物合成、并具有SEQ ID NO:1、SEQ ID NO:3和SEQ ID NO:5显示的编码番茄红素生物合成所需的蛋白的DNA序列的基因,含有至少一个所述基因的重组载体,以及用所述重组载体转化的并具有高番茄红素含量的微生物。当培养具有crt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时,获得的番茄红素的产量为15.3mg/L,含量为4.2mg/gDCW,当用本发明的基因与已知基因的组合转化微生物时,也获得了番茄红素的最大含量5.4mg/gDCW。因此,提供了与已知带有所述基因的番茄红素产生菌株相比,单位细胞干重的番茄红素含量更高的番茄红素产生菌株。因此,所述基因可用于在微生物中大量生产番茄红素,也可用于大量生产类胡萝卜素。
110 编码钼辅助因子生物合成酶A的moaA基因的表达增加的谷酸棒杆菌及用该棒杆菌生产L-赖氨酸的方法 CN200780047318.3 2007-12-20 CN101611136A 2009-12-23 文准玉; 张在佑; 罗昭妍; 林相曹; 崔宗秀; 朴英薰; 金亨俊
发明涉及一种棒杆菌属生物,该微生物中编码钼辅助因子生物合成酶A的基因的表达增加,还涉及使用所述微生物生产L-赖酸的方法,该方法提供了用具有增强的产L-赖氨酸能的棒杆菌菌株来生产L-赖氨酸的方法,所述产L-赖氨酸能力增强是通过增加编码钼辅助因子生物合成酶A的moaA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
111 用OPR3-样基因的RNA干扰控制线虫的组合物和方法 CN200880004223.8 2008-02-05 CN101605894A 2009-12-16 A·威格
发明涉及能够在植物中抑制建立或维持线虫感染所必需基因的表达的双链RNA组合物和转基因植物,和其相关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RNA干扰抑制目的OPR3样植物基因表达的用途,还涉及产生具有对寄生线虫增加的抗性的植物。
112 调节凋亡的核酸,多肽,以及方法 CN03816154.0 2003-05-07 CN100558410C 2009-11-11 C·泰勒; T·-W·王; L·佩特罗夫; J·C·卡尔森; R·纳拉延辛; J·E·汤姆普森; D·克利彻; M·考普
发明涉及分离的和/或纯化的大鼠凋亡特异性真核起始因子-5A(eIF-5A)以及脱8-羟-2,7,10-三基癸酸合成酶(DHS)核酸和多肽。本发明还涉及利用凋亡特异性eIF-5A和DHS调节凋亡的方法,以及可用于所述方法中的凋亡特异性eIF-5A和DHS的反义寡核苷酸和表达载体。
113 改进的化学物质检测方法 CN200780020066.5 2007-05-29 CN101460608A 2009-06-17 加藤千明
发明提供了一种不依靠荧光测定法中所用的昂贵测量装置来方便且容易地检测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的存在或存在量的检测方法。更具体而言,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使用了下述转化细胞,所述转化细胞通过将编码化还原酶的多核苷酸操作性连接在下述启动子基因的下游而被转化,所述启动子基因为响应于化学物质启动子活性发生变化的监测用启动子基因。
114 具有增强的农艺性状的转基因植物 CN200580048534.0 2005-12-19 CN101442902A 2009-05-27 M·阿巴德
发明提供了具有重组DNA用于表达蛋白质的转基因植物细胞,所述蛋白质对于赋予转基因农作物植物增强的农艺性状有用。本发明还提供包括转基因植物细胞的转基因植物和后代种子,其中植物根据具有增强的性状进行选择,所述性状选自增强的利用效率、增强的耐寒性、增加的产量、增强的氮利用效率、增强的种子蛋白质和增强的种子油。还公开了用于制备具有增强的性状的转基因种子和植物的方法。
115 生产被官能团修饰的次级代谢产物的转化体和新的生物合成基因 CN00813681.5 2000-09-29 CN100489095C 2009-05-20 矢内耕二; 冈仓薰; 安田昌平; 渡边学; 宫本功一; 御堂直树; 村上健
一种经过修饰的能生产苯环对位被含有氮原子的官能团修饰的次级代谢产物的转化体。该转化体是生产含有对位没有被含氮原子官能团置换的苯环骨架的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的转化体,其特征在于,通过导入参与由分支酸合成对基苯丙酸的生物合成途径的基因而被转化,被转化后能够生产含有对位被含氮原子官能团置换的苯环骨架的次级代谢产物。另外,本发明还提供参与由分支酸合成对氨基苯丙酮酸的生物合成途径的新基因。这些新基因编码序列号2、4、6记载的氨基酸序列或者其改变序列。
116 改进的类异戊二烯的生产 CN200610084832.1 1999-05-06 CN100487120C 2009-05-13 星野立夫; 小岛一行; 世户口丰
发明目的在于编码涉及甲羟戊酸途径或从异戊烯焦磷酸到法尼焦磷酸的途径的酶的分离的DNA序列,含有该DNA的载体和质粒,由该DNA或载体或质粒转化的宿主以及通过用该转化的宿主细胞生产类异戊二烯和类胡萝卜素的方法。
117 植物脂肪酸化酶及其用途 CN98805470.1 1998-04-09 CN100482797C 2009-04-29 斯滕·斯蒂姆; 阿伦·格林; 苏林德·辛格; 玛丽特·伦曼
发明总的涉及编码脂肪酸化酶的新遗传序列。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编码脂肪酸Δ12-环氧化酶包括混合功能单加氧酶的遗传序列。更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编码植物脂肪酸环氧化酶,特别是Crepispalaestina Δ12-环氧化酶的cDNA序列及其同系物、类似物和衍生物。本发明的遗传序列提供可改变或控制诸如酵母、霉菌、细菌、昆虫、类、哺乳动物或植物的生物中脂肪酸代谢,特别是其中将不饱和脂肪酸转变为环氧化脂肪酸的代谢的方法。本发明延伸至用本遗传序列转化的遗传修饰的油-富集生物和从中生成的油。由此生成的油提供了用于有效生产涂料、树脂、胶、塑料、表面活性剂润滑剂等的成本有效性原材料。
118 用于基化合物的立体选择还原的化还原酶 CN200680035680.4 2006-07-20 CN101273137A 2008-09-24 A·特申谢; A·古普塔; M·博布科瓦
发明涉及用于通过对映体选择性酶促还原将基化合物转化成相应的手性羟基化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酮基化合物在存在辅因子的情况下用化还原酶还原,其特征在于使用具有基酸序列的氧化还原酶,在所述氨基酸序列中(a)至少70%的氨基酸相同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SEQ ID NO:6和SEQ ID NO:8之一的氨基酸,或(b)至少55%的氨基酸相同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的氨基酸,或(c)至少65%的氨基酸相同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的氨基酸,或(d)至少75%的氨基酸相同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4的氨基酸,或(e)至少65%的氨基酸相同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5的氨基酸,或(f)至少50%的氨基酸相同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7的氨基酸,或(g)至少72%的氨基酸相同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29的氨基酸。
119 辅酶结合型葡萄糖脱氢酶及编码该酶的多核苷酸 CN200680009520.2 2006-03-27 CN101160397A 2008-04-09 小村启悟; 真田浩一; 矢田贵子; 渥美礼香; 森田哲成; 石丸惠美
[课题]提供一种用于大量生产对葡萄糖的基质识别性优异、且对麦芽糖的活性低的辅酶结合型葡萄糖脱氢酶的方法。[解决方法]一种编码可溶性的辅酶结合型葡萄糖脱氢酶的多核苷酸,所述辅酶结合型葡萄糖脱氢酶在电子受体存在下催化葡萄糖化反应,对麦芽糖的活性为5%以下;一种由所述多核苷酸的基序列编码的多肽;具有所述多核苷酸的重组载体;使用所述重组载体形成的转化细胞;一种多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所述转化细胞,从所得培养物中收集与FAD结合具有葡萄糖脱氢作用的多肽;一种使用所述多肽的葡萄糖测定方法;葡萄糖测定试剂组合物;生物传感器
120 过量表达和纯化的无花果曲霉化酶及其编码核酸 CN200580035327.1 2005-09-15 CN101084306A 2007-12-05 F·阿尔瑙特; R·孔特雷拉斯; T·多弗林; G·万内斯泰; J·维亚内; J·C·E·若里
发明涉及新的分离的核酸序列,其包含编码新的真菌化酶的基因,和其核酸片段。还涉及从无花果曲霉分离和纯化的所述新的真菌氧化酶,它的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40或41所示,和其功能等同物或衍生物。本发明也涉及包含本发明的核酸分子的构建体、载体和宿主细胞,以及生产本发明的氧化酶的方法。本发明也涉及本发明的氧化酶在工业过程中的应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