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81 一种醇脱氢酶及其基因、重组酶和合成手性双芳基仲醇的应用 CN201610373805.X 2016-05-31 CN105936909A 2016-09-14 倪晔; 许国超; 唐铭烩; 董晋军; 边雅倩
发明公开了一种醇脱氢酶及其基因,以及含有该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和重组表达转化体,其重组酶以及该酶作为催化剂在不对称还原合成手性双芳基仲醇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醇脱氢酶来源于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sp.CCTCCM2011385),不仅具备还原羰基的功能,而且具备化羟基的功能。应用所述醇脱氢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不对称还原双芳基为手性双芳基醇时,不需要额外添加如葡萄糖脱氢酶等用于辅因子循环的酶,催化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易于产物回收,成本低,因此在抗组胺药物的生产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82 具有甘露聚糖酶活性的多肽和编码它们的多核苷酸 CN201480050969.8 2014-09-19 CN105916985A 2016-08-31 K.B.R.M.克罗; N.斯波德斯伯格; K.戈里; P.冯弗赖埃斯莱本
发明涉及具有甘露聚糖酶活性、催化结构域和化合物结合模的多肽,以及编码这些多肽、催化结构域和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的多核苷酸。本发明还涉及包括这些多核苷酸的核酸构建体、载体和宿主细胞以及生产和使用这些多肽、催化结构域、以及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的方法。
83 新型腔肠素底物及其使用方法 CN201180062485.1 2011-11-02 CN103370319B 2016-08-24 D.H.克劳伯特; P.梅森黑默; J.安奇
一种编码修饰的荧光素酶多肽的分离的多核苷酸和新型的基于腔肠素的底物。OgLuc变体多肽与SEQ ID NO:1具有至少60%基酸序列同一性且在对应于SEQ ID NO:1中的氨基酸的位置处具有至少一个氨基酸置换。OgLuc变体多肽相对于野生型刺虾属荧光素酶的对应的多肽具有增强的发光、增强的信号稳定性和增强的蛋白质稳定性中的至少一项。
84 新颖的羟基苯丙酸双加酶多肽及其使用方法 CN201080005141.2 2010-07-16 CN102725402B 2016-02-03 T.R.霍克斯; M.P.朗福德; R.C.维纳; B.T.M.弗努伊杰; R.达尔; S.辛格; V.克拉默
提供了新颖的羟基苯丙酸双加酶(HPPD)多肽、变体及其片段,连同编码能够向植物赋予商业平的赋予HPPD除草剂抗性或耐受性的多肽、变体及其片段的多核苷酸。提供了包括对于HPPD多肽的基酸序列、以及它们的变体和片段,连同编码它们的多核苷酸。还提供了用于生产和使用表达这些新颖的HPPD多肽的HPPD除草剂抗性植物的方法、用于在作物场所的大田中选择性地控制杂草的方法、以及用于测定、表征、鉴定和选择这些新颖的HPPD的方法。
85 适于发酵混合的糖组合物的细胞 CN201180020380.X 2011-04-19 CN102869766B 2015-11-25 保罗·克莱斯森; 比安卡·伊丽莎白·玛丽亚·吉勒森; 吉斯博蒂娜·皮特奈拉·苏勒库姆·范; 威尔伯特·赫尔曼·马里·海涅
发明涉及适于从包含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和木糖的糖组合物中生产一种或多种发酵产物的细胞,其中所述细胞包含2至15个拷贝的一种或多种木糖异构酶基因或2至15个拷贝的一种或多种木糖还原酶和木糖醇脱氢酶,以及2至10个拷贝的araA、araB和araD基因,其中,这些基因被整合进细胞基因组中。
86 一种酶融合表达蛋白及其在虾青素生产方面的应用 CN201510306986.X 2015-06-05 CN104962530A 2015-10-07 卢颖洪; 刘毅; 周敏; 戴红林; 王宇
发明公开了一种酶融合表达蛋白及其在虾青素生产方面的应用,本发明通过酶融合表达技术将Lycopene lyclase和CrtW融合在一起,让CrtW优先与β-胡萝卜素反应,减少了其他中间产物的累积,从而提高虾青素产率,具有广泛前景。
87 TET2蛋白和5-mCDNA的三维结构及其应用 CN201310647635.6 2013-12-04 CN104694490A 2015-06-10 徐彦辉; 胡璐璐; 李泽; 程净东; 巩微; 饶钦辉; 刘梦杰; 朱佳玉; 王平
申请涉及TET2基因改造、蛋白表达纯化、TET2-5-mC DNA复合物晶体结构及其应用,提供了基酸序列如下式所示的多肽:X-L-Y式中,X表示至少含有SEQ ID NO:2第1129-1448位氨基酸残基的SEQ ID NO:2的片段;Y表示至少含有SEQ ID NO:2第1844-1925位氨基酸残基的SEQ ID NO:2的片段;L表示接头序列。所述多肽为TET2蛋白的截短片段。所述多肽可从大肠杆菌中大量提取纯化,具有DNA羟甲基化酶活性,且性质稳定。本发明还包括所述多肽在检测DNA序列中5-hmC是否存在、催化DNA序列5-mC化以及研究TET蛋白与DNA作用机制中的用途。
88 顺式-5-羟基-L-六氢吡啶甲酸生物学制备方法 CN201380030961.0 2013-06-12 CN104395466A 2015-03-04 藤井匡; 田村圭辅
发明提供了制备顺式-5-羟基-L-六氢吡啶甲酸的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应用能够直接生产顺式-5-羟基-L-六氢吡啶甲酸的基因重组生物。本发明也提供了该基因重组微生物。本发明的优选方式的特征是,在培养基中培养具有下列DNA的基因重组微生物:编码参与L-六氢吡啶甲酸的生物合成的蛋白质的DNA、以及编码具有L-六氢吡啶甲酸的顺式-5位羟化酶活性的蛋白质的DNA,并从该培养液获得顺式-5-羟基-L-六氢吡啶甲酸。
89 生物合成1,3丁二烯的方法 CN201280068870.1 2012-11-30 CN104321434A 2015-01-28 P.S.珀尔曼; C.陈; A.波特斯; A.V.E.康拉蒂
申请描述了通过在丁二烯合成底物中形成两个乙烯基而产生丁二烯的生物化学途径。本申请描述的这些途径依赖于用于最终酶促步骤的酶如甲羟戊酸二磷酸脱羧酶、异戊二烯合酶和脱酶。
90 通过ABPH2改良植物的农学特性 CN201380013650.3 2013-03-13 CN104169424A 2014-11-26 D.P.贾克森; S.M.艾伦; R.约翰逊; V.拉卡; F.杨
发明提供了用于调节植物的农学特性的方法和组合物。本发明提供了用于调节Abph2序列在宿主植物或植物细胞中的表达的方法,所述方法用于调节农学特性诸如改变穗数量和增加产量。
91 作用于杂色曲菌素的黄曲霉毒素化酶 CN201410370164.3 2014-07-30 CN104130984A 2014-11-05 刘大岭; 蒋海兰; 姚冬生; 谢春芳
发明公开了一种作用于杂色曲菌素的黄曲霉毒素化酶。本发明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野生型黄曲霉毒素氧化酶(AFO)底物结合部位的关键基酸残基进行了改造,提供了一种获得对底物杂色曲菌素(Ver A)的选择性和亲和性提高的AFO突变体。本发明所述的作用于杂色曲菌素的突变体黄曲霉毒素氧化酶(mAFO555),对底物Ver A的选择性比野生型AFO提高18倍,对底物Ver A的亲和性比野生型AFO提高6倍;对Ver A的比酶活比野生型AFO的提高4倍。
92 控制植物衰老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方法 CN201110291374.X 2001-11-29 CN102344936B 2014-06-04 J·E·汤普森; T·-W·王; D·L·卢
通过将编码衰老诱导性脱8-羟-2,7,10-三基癸酸合酶、衰老诱导性elF-5A或二者的基因或基因片段以反义方向整合入植物基因组,可在所述植物中实现调节程序性细胞死亡(包括衰老)表达。鉴定编码衰老诱导性脱氧8-羟-2,7,10-三氨基癸酸合酶和衰老诱导性elF-5A的植物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单独或组合使用每种所述核苷酸序列减缓衰老。
93 磁性纳米粒子和产生自由基的酶的介孔催化剂及其使用方法 CN201280022702.9 2012-03-09 CN103703128A 2014-04-02 S·C·柯吉亚; P·卡哈旺; E·贾内利斯; L·P·沃克
一种包括磁性纳米粒子的介孔聚集物和产生自由基的酶(即,结合酶的介孔聚集物)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磁性纳米粒子的介孔聚集物具有介孔,在所述介孔中嵌入所述产生自由基的酶。本申请还描述了用于合成结合酶的介孔聚集物的方法。本申请还描述了使用所述结合酶的介孔聚集物将木质素解聚、从中消除芳香族污染物、以及通过自由基反应使可聚合的单体聚合的工艺。
94 用于生产萜烯的酵母细胞及其用途 CN201280010656.0 2012-02-15 CN103492558A 2014-01-01 安德烈亚斯·拉布; 克里斯蒂娜·兰
发明涉及酵母细胞,其中所述细胞包含编码可溶性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功能基因;所述细胞中一个或更多个编码甾醇酰基转移酶的基因缺陷或缺失;并且所述细胞对于至少组酸、亮氨酸或尿嘧啶是原养型。另外,本发明涉及所述细胞用于生产一种或更多种萜烯的用途。此外,本发明涉及产生所述细胞以及生产一种或更多种萜烯和包含所述萜烯之药物组合物或化妆品组合物、润滑剂变压器油的方法。
95 新型腔肠素底物及其使用方法 CN201180062485.1 2011-11-02 CN103370319A 2013-10-23 D.H.克劳伯特; P.梅森黑默; J.安奇
一种编码修饰的荧光素酶多肽的分离的多核苷酸和新型的基于腔肠素的底物。OgLuc变体多肽与SEQ ID NO:1具有至少60%基酸序列同一性且在对应于SEQ ID NO:1中的氨基酸的位置处具有至少一个氨基酸置换。OgLuc变体多肽相对于野生型刺虾属荧光素酶的对应的多肽具有增强的发光、增强的信号稳定性和增强的蛋白质稳定性中的至少一项。
96 具有增强的农艺性状的转基因植物的制备方法 CN200580048534.0 2005-12-19 CN101442902B 2013-09-18 M·阿巴德
发明提供了具有重组DNA用于表达蛋白质的转基因植物细胞,所述蛋白质对于赋予转基因农作物植物增强的农艺性状有用。本发明还提供包括转基因植物细胞的转基因植物和后代种子,其中植物根据具有增强的性状进行选择,所述性状选自增强的利用效率、增强的耐寒性、增加的产量、增强的氮利用效率、增强的种子蛋白质和增强的种子油。还公开了用于制备具有增强的性状的转基因种子和植物的方法。
97 还原酶、其基因及其利用方法 CN200880016654.6 2008-03-24 CN101679967B 2013-06-12 朝子弘之
发明提供能够将邻位取代的苯乙酸化合物不对称还原并以良好的光学收率制造光学活性的邻位取代的苯乙醇酸化合物的蛋白质、编码该蛋白质的DNA、从该DNA制造该蛋白质的方法以及使用该蛋白质来将邻位取代的苯乙醛酸化合物不对称还原从而制造对应的光学活性的邻位取代的苯乙醇酸化合物的方法等。
98 用于生产能够转化阿拉伯糖的细胞的方法 CN201180020279.4 2011-04-19 CN103119053A 2013-05-22 保罗·克莱斯森; 比安卡·伊丽莎白·玛丽亚·吉勒森; 威尔伯特·赫尔曼·马里·海涅; 吉斯博蒂娜·皮特奈拉·苏勒库姆·范
发明涉及用于生产能够转化阿拉伯糖的细胞的方法,其包含下述步骤:a)将基因AraA、araB和araD引入不能够转化阿拉伯糖的宿主菌株,该细胞被命名为构建细胞;b)使构建细胞进行适应性进化直到获得转化阿拉伯糖的细胞;c)任选地,使第一阿拉伯糖转化细胞进行适应性进化,以改进阿拉伯糖转化;在步骤b)或c)中生产的细胞被命名为第一阿拉伯糖转化细胞;d)分析第一阿拉伯糖转化细胞和构建细胞的全基因组或部分基因组;e)鉴定第一阿拉伯糖转化细胞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f)在能够转化阿拉伯糖的细胞的合理设计中使用SNP的信息;g)构建在步骤f)中设计的能够转化阿拉伯糖的细胞。
99 来自报春的脂肪酸去饱和酶 CN200480031073.1 2004-08-20 CN1871353B 2013-04-24 V·乌尔辛; B·弗罗曼; J·贡扎莱斯; S·E·斯克林; F·董; T·J·拉罗萨
发明一般地涉及关于调节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s)中双键数目和位置的去饱和酶的方法和组合物。特别地,本发明涉及用于改进植物产品中ω-3脂肪酸谱的方法和组合物,以及使用去饱和酶和编码这种酶的核酸的部分。在特别的实施方案中,去饱和酶是报春Δ6-去饱和酶。也提供了改进的大豆油组合物,其具有SDA和有益的ω-3脂肪酸相对于ω-6脂肪酸的总含量。
100 源自杆菌属生物的还原剂及其用途 CN201180023168.9 2011-05-09 CN102892882A 2013-01-23 奥田启太; 山口庄太郎
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对食用肉的显色有效的还原剂及其用途。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源自杆菌属生物的血红素还原酶的还原剂。优选使用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纳豆菌、苏金芽孢杆菌或蕈状芽胞杆菌的菌体粉碎物。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