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61 新型腔肠素底物及其使用方法 CN201180063659.6 2011-11-02 CN103443121A 2013-12-11 B·宾科夫斯基; L·P·昂塞尔; M·哈尔; M·B·罗贝斯; M·R·斯莱特; K·V·伍德; M·G·伍德
一种编码修饰的荧光素酶多肽和底物的分离的多核苷酸。OgLuc变体多肽与SEQ ID NO:1具有至少60%基酸序列同一性且在对应于SEQ ID NO:1中的氨基酸的位置处具有至少一个氨基酸置换。OgLuc变体多肽相对于野生型刺虾属荧光素酶的对应的多肽具有增强的发光、增强的信号稳定性和增强的蛋白质稳定性中的至少一项。
162 利用磷酸盐作为养分并作为杂草及藻类防治剂的植物栽培系统 CN201180065563.3 2011-12-07 CN103415202A 2013-11-27 路易斯·R·赫雷拉-埃斯特里拉; 达玛·L·洛佩斯-阿雷东多
一种用于使用磷酸盐作为养分以支持转基因植物的生长并作为不需要的生物体的防治剂的植物栽培系统,包括方法、设备、植物、和组合物,所述不需要的生物体除了其他的以外,如杂草和/或藻类。在示例性的方法中,施用有效量的亚磷酸盐至基质、和/或至基质之上的枝叶,来促进转基因植物的生长和/或作为杀死杂草和/或直接抑制在转基因植物附近的杂草生长的杂草防治剂。在另一个示例性的方法中,检测土壤的磷酸盐的含量,并基于磷酸盐的含量选择并施用用于支持转基因植物的生长和防治杂草的有效量的亚磷酸盐。在又另一个示例方法中,亚磷酸盐用于防治培系统中的藻类。
163 具有纤维素分解增强活性的嵌合多肽及其编码多核苷酸 CN201180065505.0 2011-11-18 CN103339252A 2013-10-02 M.沃古利斯; M.斯威尼; T.休
发明涉及具有纤维素分解增强活性的多肽的嵌合GH61多肽。本发明亦涉及编码所述嵌合GH61多肽的多核苷酸;包含所述多核苷酸的核酸构建体、载体和宿主细胞;和使用所述嵌合GH61多肽的方法。
164 一种加酶基因caceO及其编码的蛋白质和应用 CN201310182539.9 2013-05-16 CN103255154A 2013-08-21 何健; 陈青; 李怡; 闫新; 蒋建东; 洪青; 黄星; 李顺鹏; 朱建春
发明公开了一种加酶基因caceO及其编码的蛋白质和应用。本发明克隆的加氧酶基因caceO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产物CaceO序列为SEQ ID NO.2。CaceO能催化乙草胺解生成2-氯-N-(2-乙基-6-甲基苯基)乙酰胺,水解甲草胺和丁草胺生成2-氯-N-(2,6-二乙基苯基)乙酰胺。CaceO可用于构建通过降解甲草胺、乙草胺和丁草胺而获得抗这些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也可用于土壤水体中甲草胺、乙草胺和丁草胺残留的消除和化工产品的生物转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165 用于通过酶促转化制备西他列汀的中间体的方法 CN201180042086.9 2011-10-10 CN103228658A 2013-07-31 桑吉夫·库马尔·门迪拉塔; 比平·潘迪; 茹帕尔·乔希; 乌曼·特里维迪; 马扬克·G·达弗; 希曼舒·M·科塔里; 巴温·舒克拉
发明提供了用于制备成为外消旋形式(R/S)或其任意光学活性(S)或(R)形式或者任意所述形式之对映体过量混合物的3-羟基-1-(3-(三氟甲基)-5,6-二氢-[1,2,4]三唑并[4,3-a]吡嗪-7(8H)-基)-4-(2,4,5-三氟苯基)丁-1-(式I)的方法,其包括:a)在合适条件和辅因子的存在下,使式(III)4--4-[3-(三氟甲基)-5,6-二氢[1,2,4]三唑并[4,3-a]吡嗪-7(8H)-基]-1-(2,4,5-三氟苯基)丁-2-酮与合适的氧化还原酶或其合适变体反应;b)分离成为外消旋形式(R/S)或其任意光学活性(S)或(R)形式或者任意所述形式之对映体过量混合物的3-羟基-1-(3-(三氟甲基)-5,6-二氢-[1,2,4]三唑并[4,3-a]吡嗪-7(8H)-基)-4-(2,4,5-三氟苯基)丁-1-酮。
166 还原酶、其基因及其利用方法 CN200880016678.1 2008-03-24 CN101849000B 2013-07-03 朝子弘之
发明提供能够将邻位取代的苯乙酸化合物不对称还原而在工业上有利地制造对应的光学活性的邻位取代的苯乙醇酸的酰胺或酯化合物的蛋白质、编码该蛋白质的DNA、从该DNA制造该蛋白质的方法以及使用该蛋白质将邻位取代的苯乙醛酸化合物不对称还原从而制造对应的光学活性的邻位取代的苯乙醇酸化合物的方法等。
167 新颖的羟基苯丙酸双加酶多肽及其使用方法 CN201080005141.2 2010-07-16 CN102725402A 2012-10-10 T.R.霍克斯; M.P.朗福德; R.C.维纳; B.T.M.弗努伊杰; R.达尔; S.辛格; V.克拉默
提供了新颖的羟基苯丙酸双加酶(HPPD)多肽、变体及其片段,连同编码能够向植物赋予商业平的赋予HPPD除草剂抗性或耐受性的多肽、变体及其片段的多核苷酸。提供了包括对于HPPD多肽的基酸序列、以及它们的变体和片段,连同编码它们的多核苷酸。还提供了用于生产和使用表达这些新颖的HPPD多肽的HPPD除草剂抗性植物的方法、用于在作物场所的大田中选择性地控制杂草的方法、以及用于测定、表征、鉴定和选择这些新颖的HPPD的方法。
168 血红蛋白A1C的测定方法和用于此目的的酶及其生产方法 CN200480019882.0 2004-05-21 CN1823166B 2012-06-13 松冈毅; 古贺晋治; 高妻卓司; 芳陵一生; 西村笃寿; 伊藤誉; 熊泽利彦; 畔柳孝
发明提供使用酶不经分离操作而特异地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糖化β链N末端的方法和用于此的测定试剂盒。筛选从糖化血红蛋白或其片段的糖化β链N末端切割糖化基酸和/或糖化肽而不实质性地从糖化血红蛋白或其片段的糖化α链N末端切割糖化氨基酸和糖化肽的蛋白酶。通过使用通过该筛选方法获得的蛋白酶,提供了特异地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糖化β链N末端的方法和测定试剂盒。根据本发明,可以不经分离操作而特异地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糖化β链N末端。
169 新颖的化还原酶及其用途 CN201110320834.7 2007-02-06 CN102392019A 2012-03-28 约翰娜·亨瑞克娜·格迪娜·玛丽亚·马特瑟斯; 罗埃尔弗·伯恩哈德·梅玛; 阿伯图斯·阿拉德·范蒂克; 彼得吕斯·雅各布斯·西奥多瑞斯·蒂克尔
发明涉及新颖的化还原酶及其用途。本发明涉及新鉴定的包含下述基因的多核苷酸序列,所述基因编码从Aspergillus niger分离的新颖的氧化还原酶。本发明描述了新颖基因的全长核苷酸序列、包含新颖氧化还原酶的全长编码序列的cDNA序列,以及全长功能蛋白质及其功能等同物的基酸序列。本发明还涉及在烘焙和乳制品应用中使用这些酶的方法。本发明还包括用根据本发明的多核苷酸转化的细胞和其中根据本发明的氧化还原酶被遗传修饰以增强或降低其活性和/或表达平的细胞。
170 控制植物衰老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方法 CN201110291374.X 2001-11-29 CN102344936A 2012-02-08 J·E·汤普森; T·-W·王; D·L·卢
通过将编码衰老诱导性脱8-羟-2,7,10-三基癸酸合酶、衰老诱导性elF-5A或二者的基因或基因片段以反义方向整合入植物基因组,可在所述植物中实现调节程序性细胞死亡(包括衰老)表达。鉴定编码衰老诱导性脱氧8-羟-2,7,10-三氨基癸酸合酶和衰老诱导性elF-5A的植物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单独或组合使用每种所述核苷酸序列减缓衰老。
171 化合物的立体选择性的酶促还原的方法 CN201080010291.2 2010-03-03 CN102341501A 2012-02-01 A.古普塔; M.博布科瓦; A.辰切尔
化合物至对应的手性羟基化合物的立体选择性的、尤其是对映选择性的酶促还原方法中,其中用对映选择性的、NADH-特异性的化还原酶还原酮化合物,为了还原酮化合物,使用这样的多肽,其在位置204-208处表现出R-ADH-标签H-[P;A]-[I;A;Q;V;L]-[G;K]-R,且它们整体表现出下述其它结构特征:(i)N-端Rossmann卷曲GxxxGxG,(ii)在位置87处的NAG-基序,(iii)由S139、Y152和K156组成的催化三联体,(iv)在位置37处的带负电荷的基酸基团,(v)在二聚化结构域中的2个C-端基序:[A;S]-S-F和[V;I]-DG-[G;A]-Y-[T;C;L]-[A;T;S]-[Q;V;R;L;P],(vi)在位置159(在K156下游4个位置)处的Val或Leu,(vii)在位置178处的Asn,和(viii)在位置188处的脯氨酸基团。
172 能够代谢磷酸盐作为磷源的转基因植物真菌 CN200980154899.X 2009-11-19 CN102282156A 2011-12-14 路易斯·拉斐尔·赫雷拉-埃斯特里拉; 达玛·莉兹贝思·洛佩斯-阿雷东多; 阿尔弗雷多·埃里维托·赫雷拉-埃斯特里拉
用于制备和使用代谢磷酸盐作为磷源用于支持生长的转基因植物和/或转基因真菌的系统,包括方法和组合物。
173 用于产生脂肪醇的方法和组合物 CN200980152677.4 2009-10-07 CN102264910A 2011-11-30 胡志浩
描述了用于产生脂肪醇的方法和组合物,包括核苷酸序列、基酸序列以及宿主细胞。
174 对具有硒酸还原活性增强能蛋白质进行编码的基因 CN200980150096.7 2009-10-05 CN102245768A 2011-11-16 山下光雄; 池道彦
通过本发明,提供具有增强硒酸还原活性的能蛋白质、对其进行编码的基因、使用它们的硒酸的还原方法。
175 改良的籽油及应用 CN200980134226.8 2009-07-21 CN102202498A 2011-09-28 柳青; 艾伦·格拉汉姆·格林; 苏林德·帕尔·辛
发明涉及株和棉籽以及由它们制备得到的具有提高的油酸平以及降低的棕榈酸和亚油酸水平的棉籽油的生产。此外,本发明描述了具有降低的环丙烷和/或环丙烯脂肪酸水平和/或降低的棉酚水平的棉籽。本发明还描述了来源于棉花的FatB和CPA-FAS的核苷酸和基酸序列,以便对,尤其是植物油含量和/或组成进行直接改良。
176 新型酶电极和使用该酶电极的燃料电池 CN200980115610.3 2009-04-23 CN102017265A 2011-04-13 中川贵晶; 汲田英之; 后藤义夫; 酒井秀树; 角田正也
发明提供了利用酶作催化剂进行化还原反应的酶电极。在该酶电极中,固定在酶电极上的酶通过将至少一个对预定基酸残基进行编码的密码子加入或插入到对该酶进行编码的基序列而被改性,从而提高与反应基质或电子转移介质的亲和性和/或反应速度。由于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高效进行,所以该酶电极可提高所获得的电能输出。因此,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燃料电池生物传感器和电子设备。
177 编码植物海普赖酸合成酶的DNA,植物真核起始因子5A,转基因植物和控制植物衰老和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方法 CN200410096201.2 2000-07-06 CN1624135B 2010-12-08 J·E·汤普森; T·-W·王; D·L·卢
编码植物海普赖酸合成酶的DNA,植物真核起始因子5A,转基因植物和控制植物衰老和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方法通过将编码衰老诱导的脱氧海普赖氨酸合成酶、衰老诱导的eIF-5A的基因或基因片段或它们二者沿反义方向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实现了对植物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表达,包括衰老的调控。鉴定了编码衰老诱导脱氧海普赖氨酸合成酶和衰老诱导的eIF-5A的植物基因,并将每一种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单独和组合用于改变转基因植物的衰老。
178 使用重组大肠杆菌生产番茄红素的方法 CN200880020092.2 2008-05-06 CN101861384A 2010-10-13 赵南仑; 朴民守; 李东炫; 郑皓丞; 金钟根
一种利用重组细菌菌株高生产率生产番茄红素的方法,包括制备含有番茄红素生物合成所需蛋白的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参与番茄红素生物合成的基因是crtE、crtB和crtI,所述三个基因(crtE、crtB和crtI)中的至少一个选自序列表中的核苷酸序列1的crtE,核苷酸序列3的crtB,和核苷酸序列5的crtI。将所述重组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中。对大肠杆菌转化体进行培养,从培养基中回收番茄红素。
179 还原酶、其基因及其利用方法 CN200880016654.6 2008-03-24 CN101679967A 2010-03-24 朝子弘之
发明提供能够将邻位取代的苯乙酸化合物不对称还原并以良好的光学收率制造光学活性的邻位取代的苯乙醇酸化合物的蛋白质、编码该蛋白质的DNA、从该DNA制造该蛋白质的方法以及使用该蛋白质来将邻位取代的苯乙醛酸化合物不对称还原从而制造对应的光学活性的邻位取代的苯乙醇酸化合物的方法等。
180 编码木糖醇脱氢酶的DNA CN200880011303.6 2008-02-01 CN101652477A 2010-02-17 小林统; 玉川英幸
发明涉及编码新的木糖醇脱氢酶的DNA和该DNA的应用。具体而言,本发明获得了来自休哈塔假丝酵母(Candida shehatae)的木糖醇脱氢酶基因的核酸序列,并将该基因引入到宿主细胞,藉此生产能够利用木糖的生物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