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用于生产脂肪醇的设备 |
CN201520709612.8 |
2015-09-14 |
CN205241567U |
2016-05-18 |
鲁道夫·邦施; 英戈·鲍尔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生产脂肪醇的设备。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从含有至少一种脂肪酸酯和至少一种游离脂肪酸的反应混合物生产脂肪醇的设备,其中用氢气将所述至少一种脂肪酸酯氢化为至少一种脂肪醇,其中在150℃至300℃的温度和50巴至250巴的压力下在催化剂上进行所述氢化,并且其中在氢化前降低所述反应混合物中的所述至少一种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
2 |
一种生产二丙二醇并联产三丙二醇的工艺装置 |
CN201120126821.1 |
2011-04-27 |
CN201981142U |
2011-09-21 |
于婷; 梅支舵; 王桂珍; 方诒胜; 陈永礼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产二丙二醇并联产三丙二醇的工艺装置,包括混料罐(1)、合成塔(2)、脱轻塔(3)、DPG精馏塔(4)、TPG精馏塔(5),所述合成塔(2)为静态管式反应器。采用此工艺装置,合成反应在静态管式反应器中完成,由于静态管式反应器内设单管多旋流体混合管,使物料分流成队,同时产生交叉旋涡反向旋转,将反应物料快速混合,大大缩短反应时间,且能实现连续生产。 |
3 |
生产脂肪醇的设备 |
CN201621340551.3 |
2016-11-04 |
CN206692581U |
2017-12-01 |
阿明·布兰德纳; 曼弗雷德·霍夫曼; 弗雷德里克·波姆伦; 彼得·珀奇阿赫尔 |
用于通过催化滴流床氢化从脂肪酸酯连续生产脂肪醇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各自容纳有至少一个催化剂固定床的竖式反应器,这些竖式反应器通过管道彼此连接,以便离析物/产品混合物能够以可自由选择的顺序相继地穿过这些竖式反应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4 |
用于处理排出流的装置 |
CN201520707203.4 |
2015-09-14 |
CN205133464U |
2016-04-06 |
P.苏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处理排出流的装置,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处理包括烯烃、烷烃和第三气体的排出气体以回收烯烃的装置。排出流从烯烃或非聚合烯烃衍生物制造操作中取回。该装置冷却并冷凝排出气流以生产液体冷凝物和未冷凝(残余)气流。两股流随后都传递经过膜分离单元。通过第一膜分离单元来处理冷凝,其导致富烯烃流,这可以在制造操作内被再循环以便使用,并导致贫烯烃流,其可以从装置中加以净化。通过第二膜分离单元来处理未冷凝的气流,以产生富烯烃流和贫烯烃流。富烯烃流被重新循环回到压缩机用于进一步回收。 |
5 |
蒸馏塔系 |
CN201220041030.3 |
2012-02-09 |
CN202620759U |
2012-12-26 |
柴田修作; 滨村隆史; 池田司; 折笠贵则; 松崎光浩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可以有效提高高纯度单体的回收率的蒸馏塔系。作为解决本实用新型课题的方法,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蒸馏塔系1是用于对合成单体后得到的粗单体进行纯化的蒸馏塔系,其具有:第1蒸馏塔10,向其中供给粗单体,从塔顶部10a分离低沸点成分,从塔底部10b回收除去了低沸点成分的粗单体;第2蒸馏塔20,向其中供给除去了低沸点成分的粗单体,从塔顶部20a回收纯化后的单体,从塔底部20b回收高沸点成分;和第3蒸馏塔30,向其中供给高沸点成分,从塔顶部30a回收纯化后的单体,从塔底部30b分离出蒸馏残渣。 |
6 |
用于制备甲酸的自净式反应器 |
CN200720080780.0 |
2007-08-24 |
CN201105221Y |
2008-08-27 |
罗云; 邓敏; 曹正祥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甲酸的反应器,它包括由内、外壳体形成的夹套式壳体和传动机构、搅拌机构,在外壳体上设置有进、出液口,在内壳体上设置有进、出料口,所述的内壳体是对合型双筒体结构,所述的搅拌机构包括对称地安装于两个筒体内轴心位置的两根芯轴,和数个固定在芯轴上的纵断面呈扇形的叶板,以及固定在每个叶板上表面的叶齿组成,这些叶齿沿芯轴的轴向方向呈螺旋状分布,两芯轴上的叶板错位设置并相互交错,两根芯轴与筒体外的传动机构相连,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物料混合均匀并避免物料在反应器内粘附。 |
7 |
一种化妆品氨基酸分离提取装置 |
CN201620751468.9 |
2016-07-18 |
CN205821208U |
2016-12-21 |
庄丽丹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化妆品氨基酸分离提取装置,其结构包括:第一框架、控制器、储备电源、第二框架、减震器、进料管、布料器、提取器、检测带、储料桶、驱动管、警报器、储物盒、指示灯、显示屏,所述第一框架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设有储备电源,所述第一框架通过控制器与储备电源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架侧设有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通过铁架与第二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架侧设有减震器,所述第二框架与减震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架上设有进料管。本实用新型分离效率强,提取速度快,控制性强,振动性小,而且零件简单,设备便宜,安全性强,给使用者带来非常方便。 |
8 |
用于从含氧化合物生产烯烃的设备 |
CN201520684541.0 |
2015-09-06 |
CN205235935U |
2016-05-18 |
斯特凡·哈格; 马丁·罗泰梅尔; 弗兰克·卡斯提罗-维尔他; 彼得·特拉博尔德; 马丁·格尔尼; 斯文·波尔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从含氧化合物生产烯烃的设备,所述设备包含至少一个用于将至少一种含氧化合物非均相催化转化为含有C2烯烃、C3烯烃、C4烯烃、C5/6烃化合物和C7+烃化合物的产物料流的反应器(10、20),以及用于分离由至少95重量%的C3烯烃组成的丙烯料流的分离装置(67),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回流管(69、45、17),通过所述回流管(69、45、17)将至少50重量%的所述丙烯料流再循环到所述至少一个反应器(10、20)中。 |
9 |
集成式对苯二甲酸-聚酯装置 |
CN201520108092.5 |
2015-02-13 |
CN204644246U |
2015-09-16 |
亚历山大·斯图尔特·库特; 罗伯特·爱德华·尼特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式对苯二甲酸-聚酯装置,所述集成式对苯二甲酸-聚酯装置包括对苯二甲酸制备装置,所述对苯二甲酸制备装置包括:氧化段、结晶段和分离段,聚酯制备装置,所述聚酯制备装置包括酯化段,产生含水冷凝液的气提塔;并且所述对苯二甲酸制备装置还包括使用所述含水冷凝液的对苯二甲酸晶体洗涤装置。 |
10 |
用于制备苯酚和/或环己酮的系统 |
CN201420094929.0 |
2014-03-04 |
CN204342702U |
2015-05-20 |
C·L·贝克; J·R·拉特纳; F·M·贝尼特斯; C·M·史密斯 |
一种配置为分离包括苯酚、环己酮、胺盐、环己基苯和水的裂解反应混合物的系统能够在高能量效率下生产从环己基苯氢过氧化物生产高纯度苯酚和环己酮。 |
11 |
制造环己基苯的系统 |
CN201420094377.3 |
2014-03-04 |
CN203976670U |
2014-12-03 |
C·L·贝克; J·R·拉特纳; F·M·贝尼特斯; C·M·史密斯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造环己基苯的系统。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过苯的加氢烷基化制造环己基苯的系统。从苯和氢气开始制造环己基苯的系统,包括第一苯制备塔,加氢烷基化反应器,脱氢反应器,用于环己基苯分离的第二蒸馏塔,用于环己基苯纯化的第三蒸馏塔,烷基转移反应器和将环己基苯从烷基转移流出物分离的第四蒸馏塔。将所有组件集成而获得以高产率和高的总能量效率制备的高纯度环己基苯产物。 |
12 |
一种基于WK反应和VHA反应合成醛类化合物的方法 |
CN201710832996.6 |
2017-09-15 |
CN107522626A |
2017-12-29 |
周钢翔; 姜祥; 范学权; 夏华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Willgerodt-Kindler反应和Vilsmeier-Haack-Arnold反应合成醛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酰基类化合物为原料通过Willgerodt-Kindler反应合成羧酸类化合物;制备Vilsmeier-Haack-Arnold试剂;将羧酸类化合物加入Vilsmeier-Haack-Arnold试剂中合成鎓盐类缩合剂;将鎓盐类缩合剂水解得到醛类化合物。本发明合成路线合理,方法稳定可靠,合成效率高,能同时得到羧酸类化合物、鎓盐类缩合剂和醛类化合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商业价值,丰富了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种类,以及无机和有机领域的合成方法。 |
13 |
一种苯取代苯基α氢的化合物制备方法 |
CN201710806731.9 |
2017-09-08 |
CN107522624A |
2017-12-29 |
谷利军; 李干鹏; 杨光宇; 张洪涛 |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苯取代苯基α氢的化合物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在反应容器中加入反应基质和进攻试剂,并混合;然后,在上述混合物中加入催化剂,并混合均匀;之后,将上述混合均匀的物质,在80-120℃下反应12-48小时;最后,去除溶剂并纯化产物,得到所述苯基单取代苯基α氢的取代产物。所述反应基质为:含有苯基且苯基上连接有至少1个α氢的化合物;所述进攻试剂为:苯基硼酸频哪醇酯。所述催化剂为:过氧化二叔丁基和乙酰丙酮钴的混合物。采用本发明合成方法合成1000克盐酸苯海拉明可节约成本5万元人民币。 |
14 |
色谱纯环己烷及其制备方法、生产系统 |
CN201710756016.9 |
2017-08-29 |
CN107522588A |
2017-12-29 |
文胜; 覃彩芹; 郑根稳; 龚春丽; 赵正崇; 程凡; 董浩 |
一种色谱纯环己烷及其制备方法、生产系统,涉及化工产品纯化技术领域,色谱纯环己烷的制备方法是将工业级的环己烷作为原料,首先加入浓硫酸进行反应,其次加入水和碳酸钠进行中和水洗,之后分别通过4A分子筛、活性硅胶进行吸附,接着加入五氧化二磷、并进行精馏,该制备方法生产成本低,制得的色谱纯环己烷品质好、产率高,满足色谱纯试剂要求。色谱纯环己烷的生产系统,其包括反应釜、4A分子筛柱、活性硅胶柱、精馏釜、精馏塔、成品罐,其中,反应釜分别与4A分子筛柱、活性硅胶柱连接,反应釜、精馏釜、精馏塔和成品罐顺次连接,该生产系统专门用于制备色谱纯环己烷,实现色谱纯环己烷的规模化工业生产。 |
15 |
ω-不饱和脂肪腈/酯/酸的可控加氢甲酰化和异构化方法 |
CN201480032335.X |
2014-06-06 |
CN105263897B |
2017-12-29 |
J-L·迪布瓦; J-L·库蒂里耶; J·特内尔; J-F·卡尔庞捷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合成脂肪腈/脂肪酯的醛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特定的分压、温度、反应时间、ω‑不饱和脂肪腈/ω‑不饱和脂肪酯/ω‑不饱和脂肪酸反应物的转化率、催化剂、[底物]/[金属]摩尔比以及[配体]/[金属]摩尔比条件下,使ω‑不饱和脂肪腈/ω‑不饱和脂肪酯/ω‑不饱和脂肪酸底物发生加氢甲酰化,从而在该反应后得到:加氢甲酰化产物,包含式OHC‑(CH2)r+2‑R的至少一种脂肪腈/脂肪酯/脂肪酸的醛;以及异构化物,包含具有中间不饱和结构的至少一种脂肪腈/脂肪酯/脂肪酸异构体,其中,所述异构化物的中间异构体的至少80%由式CH3‑CH=CH‑(CH2)r‑1‑R的ω‑1不饱和异构体组成;随后2)分离并回收脂肪腈/脂肪酯/脂肪酸的醛和异构化物。 |
16 |
具有末端脲和/或氨基甲酸酯基团的新型碳二亚胺、用于生产所述碳二亚胺的方法、以及所述碳亚二胺的用途 |
CN201480028109.4 |
2014-05-09 |
CN105228980B |
2017-12-29 |
威廉·劳弗; 本杰明·贝彻姆; 阿明·埃克特 |
本发明涉及新型的具有式(I)的碳二亚胺,这些碳二亚胺具有末端脲和/或氨基甲酸酯基团,其中R可以是相同的或不同的并且选自‑NHCONHR'、‑NHCONR'R”和‑NHCOOR”'残基的组。本发明进一步涉及用于生产所述碳二亚胺的方法,以及所述碳二亚胺在以下各项中作为稳定剂的用途:基于酯的多元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共聚酯、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乳酸(PLA)和/或PLA衍生物、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聚琥珀酸丁二酯(PBS)、多羟基烷酸酯(PHA)、共混物、甘油三酯、热塑性聚氨酯、聚氨酯弹性体、PU粘合剂、PU铸模树脂、PU涂料或PU泡沫。 |
17 |
作为食品加香化合物的N-酰化甲硫氨酸衍生物 |
CN201380017814.X |
2013-03-28 |
CN104254253B |
2017-12-29 |
F·史; H·雷内斯; E·范奥莫伦; S·M·沃斯特; 王怡力; A·德克勒克 |
香味组合物,包含式(I)的化合物及其可食用盐,其中R1是包含6‑20个碳原子的烷基残基或包含9‑25个碳原子与1‑6个双键的烯残基,R1与其所连接的羰基一起为羧酸残基。 |
18 |
含有经氟取代的烯烃的组合物 |
CN201410381397.3 |
2005-04-29 |
CN104164216B |
2017-12-29 |
拉吉夫.R.辛格; 汉.T.范; 戴维.P.威尔逊; 雷蒙德.H.托马斯 |
本发明揭示四氟丙烯、尤其是(HFO‑1234)的在包括致冷设备在内的多种应用中的用途。所述材料通常用作加热和冷却的致冷剂、用作发泡剂、用作气雾剂抛射剂、用作溶剂组合物以及用作灭火剂和火灾抑制剂。 |
19 |
一种发酵耦合分离纯化生产丁醇的方法及装置 |
CN201610421020.5 |
2016-06-15 |
CN107513542A |
2017-12-26 |
薛闯; 朱超; 陈丽杰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耦合分离纯化丁醇、丙酮和乙醇或纯化丁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丙酮丁醇生产菌发酵得到丁醇、丙酮和乙醇或利用丁醇生产菌得到丁醇;2)采用汽化渗透法从发酵液在线分离纯化丁醇、丙酮和乙醇或纯化丁醇;其中所述汽化渗透法包括以下步骤:向含有活细胞的正在发酵的发酵液中通入气泡,使丁醇、丙酮和乙醇或使丁醇汽化;使气泡中的气体夹带汽化的丁醇、丙酮和乙醇或汽化的丁醇进入膜分离装置内并透过膜;回收所述丁醇、丙酮和乙醇或所述丁醇,或进入下一级分离装置。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在不增加设备投资和节省提纯能耗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丁醇、丙酮和乙醇或有效提高了丁醇的生产和分离提纯效率。 |
20 |
低挥发的活性恶臭消除剂及其用法 |
CN201710825966.2 |
2012-10-19 |
CN107510858A |
2017-12-26 |
J·G·L·普鲁伊特; 佐佐木隆; 黄霄 |
本发明涉及低挥发活性的恶臭消除剂及其用法,并提供一种新型化合物来消除消费品,工业品或纺织品中的胺-型恶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