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61 对于乘坐者来说用于避免事故或降低事故后果的方法 CN201380012639.5 2013-01-17 CN104144847A 2014-11-12 T.利希; A.乔治
发明涉及一种对于车辆上面、尤其是二轮车或三轮车上面的乘坐者来说用于避免事故或者用于降低事故后果的方法。按照本发明,在第一方法步骤(S1)中通过防止事故的第一系统和/或减轻事故后果的第一系统来获得信息。在第二方法步骤(S2)中,将所述信息传输给防止事故的第二系统并且/或者传输给减轻事故后果的第二系统。在第三方法步骤(S3)中,根据所述信息预先准备所述防止事故的第二系统和/或所述减轻事故后果的第二系统。所述防止事故的第一系统和所述防止事故的第二系统彼此不同。所述减轻事故后果的第一系统和所述减轻事故后果的第二系统彼此不同。
62 驾驶员特性判断装置以及包括所述驾驶员特性判断装置的跨骑式车辆 CN201080059425.X 2010-11-22 CN102686476B 2014-10-08 米田圭祐; 大本浩司; 山本热男
发明提供能够对操纵跨骑式车辆的驾驶员的特性进行判断的驾驶员特定判断装置和包括所述驾驶员特定判断装置的跨骑式车辆。根据作为驾驶员对跨骑式车辆进行操纵的结果表现的跨骑式车辆的转弯运动来对驾驶员的特性进行判断,因此能够不论驾驶员的个别的操纵、操作而进行稳定的特性判断。此外,基于对跨骑式车辆的转施加影响的倾斜方向上的车辆状态量、俯仰方向上的车辆状态量、后倾角中的至少任一者等车辆状态量来对车辆的转弯性得分进行计算,因此能够合适地评估跨骑式车辆的转弯特性。
63 用于摩托车的混合式后把手 CN201280029036.1 2012-03-16 CN103732484A 2014-04-16 C·M·里贝罗; C·A·贡萨尔维斯里贝罗; J·M·科雷亚莱特; C·J·马克斯里贝罗; R·菲格雷多德萨; R·M·杜阿尔特弗雷塔斯; D·N·达西尔瓦特谢拉
发明涉及用于摩托车的混合式后把手,其包括金属结构和底座,金属结构连接摩托车后部,底座附装行李并支撑乘客,该后把手连接到摩托车后部、被聚合物完全覆盖,其特征在于该后把手包括以下三个金属元件:前部元件(1),该前部元件由金属基板构成,该金属基板具有弯曲端部;后部元件(2)或后部支撑件,其具有“U”形结构,该后部元件的襟翼部的端部被弯曲90°;增强元件(3),该增强元件连接第二元件的“U”形结构的襟翼部;这些元件通过被加注到合适安装的金属元件上的聚合物连接在一起,以形成闭合式结构。
64 跨骑式车辆 CN200810189420.3 2008-12-24 CN101468698B 2012-08-29 水谷昌己; 饭塚利男
提供进一步降低了发动机和催化剂所放射的热量对空气滤清器的影响的跨骑式车辆。本发明的摩托车(1010)包括被设置在发动机(1040)和消音器(1190)的中间并使得经排气管(1110)所排出的废气膨胀的排气室(1120)。在排气室(1120)的内部配置有催化剂。空气滤清器(1041)配置在缓冲器(1070)的后方中比摆臂(1060)靠上的位置。排气室(1120)配置在缓冲器(1070)的下方中比摆臂(1060)靠下的位置。
65 用于摩托车的滑动板 CN201080020739.9 2010-05-12 CN102421663A 2012-04-18 J-F·罗齐埃; C·马丁罗什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执行轮胎抓地测量的两轮车辆。根据本发明,所述车辆(1)在车辆的一个侧翼上具有三个固定不动的接触件(2、3、4),这些接触件的端部形成了大致平行于所述车辆的后轮的周向平面的平面,并且所述平面和所述车辆的后轮的周向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350mm。
66 气囊装置、带气囊装置的摩托车 CN200610151781.X 2006-09-07 CN1927642B 2012-01-25 宫田保人
发明提供一种气囊装置、带气囊装置的摩托车,在安装到摩托车上的气囊装置中,可以有效地实现气囊展开膨胀动作的顺畅化。安装于自动二轮车(100)上的气囊装置(120),将气囊(121)连接到车体一侧的长尺状的织带(140)的松弛部分,在收容气囊时作为折叠部(143)以规定的束方式进行保持,并在气囊展开膨胀时解除该保持。
67 用于无生存室机动车辆的具有气垫的保护系统 CN200980138661.8 2009-09-29 CN102170799A 2011-08-31 奥利维耶·德洛尔德斯; 费比恩·杜福尔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无生存室机动车辆的用户的具有气垫或者安全气囊的保护系统。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气囊保护系统,其适于无生存室车辆的问题并且允许改善用户的保护平。因此,一种用于当充气时形成服装的保护安全气囊,包括至少一个由外表面(70a)和内表面(70b)构成的护套(70)。由多条连接带(76)连接所述外表面(70a)和所述内表面(70b),两条连续的连接带(76)互相限定相对设置的外部分(78a)和内部分(78b),所述内部分(78b)具有小于相对的所述外部分的面积,以便当所述护套(70)充气时,安全气囊具有符合人体外形的弯曲部分。
68 二轮车的乘客制止装置 CN200510081482.9 2005-06-29 CN100577501C 2010-01-06 角田和彦; 仓田德博; 村田裕
提供一种容易适用于小型车辆且不使垫大型化就能够降低对乘客施加的负载的踏板式二轮车的乘客制止装置,其在头管(11)上端部突出有支撑铰链轴(31)的法兰(32),一端具有乘客制止垫(30)的垫支撑臂(33)的另一端由该铰链轴(31)夹着头管(11)向前方向倾倒自由地轴支承着。在上述垫支撑臂(33)的弯曲部附近连结着缓冲器(40)的活塞杆(40a)。该缓冲器(40)下侧端部,由在头管(11)下端部附近向前方延伸设置的撑杆(34)支撑。施加在制止垫(30)的部分前方负载以铰链轴(31)为支点从垫支撑臂(33)向缓冲器(40)作用,压缩该缓冲器(40)而被吸收,因此,能够缓和对乘客施加的负载。
69 机动二轮车 CN200910007515.3 2009-02-11 CN101531228A 2009-09-16 见崎健一; 黑木一义; 黑江毅
发明涉及一种机动二轮车,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替换在气囊展开的位置保持的支承带的技术。机动二轮车(10)具有:从头管(12)向后方左右延伸的主架(21L、21R)、设于这些主架(21L、21R)之间的燃料箱(41)、从主架(21L、21R)向后方延伸的座架(33L、33R)、支承于这些座架(33L、33R)的乘员座位(42)、设于该乘员座位(42)前方的气囊组件(43),气囊组件(43)配置于燃料箱(41)的后部上方,并且,安装于从左右主架(21L、21R)向上方延伸设置的支撑部件(45L、45R)。
70 跨骑式车辆 CN200810189420.3 2008-12-24 CN101468698A 2009-07-01 水谷昌己; 饭塚利男
提供进一步降低了发动机和催化剂所放射的热量对空气滤清器的影响的跨骑式车辆。本发明的摩托车(1010)包括被设置在发动机(1040)和消音器(1190)的中间并使得经排气管(1110)所排出的废气膨胀的排气室(1120)。在排气室(1120)的内部配置有催化剂。空气滤清器(1041)配置在缓冲器(1070)的后方中比摆臂(1060)靠上的位置。排气室(1120)配置在缓冲室(1070)的下方中比摆臂(1060)靠下的位置。
71 安全气囊组件安装结构 CN200610126744.3 2006-09-06 CN100480106C 2009-04-22 堀内忠德; 一力嗣人
发明提供一种可谋求设置空间小容量化并且确保高维修性的安全气囊组件安装结构。跨越从二轮机动车的框架头管(3)向后方延伸的上管(2L、2R)而通过左侧支承杆(21L)及右侧支承杆(21R)固定安全气囊组件(20)。在该安全气囊组件(20)的下方空间配置音响单元(40)及空气滤清盒(44)。左侧支承杆(21L)与上管(2L)的固定位置为一处,而在右侧为两处,由此可以不移动以及拆下安全气囊组件(20)而将上述音响单元(40)及空气滤清盒(44)的上部罩(41)拆下,可谋求安全气囊组件(20)的设置空间小容量化并且确保高维修性。
72 安全气囊组件罩结构 CN200610126758.5 2006-09-06 CN100462259C 2009-02-18 堀内忠德; 黑江毅; 饭岛聪
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提高韧性等适于二轮机动车使用的安全气囊组件罩结构。作为脆弱部的撕裂线不设置在易受到雨或灰尘等外在原因影响的组件罩(22)的表面,而是设置在大致长方体的安全气囊组件(20)的四个侧面中除了车辆前方的侧面之外的三个侧面的上部。该撕裂线在车框方向的两侧面设置图示B部的第一撕裂线(26),并且在除了通过安全气囊的支承带的切口部(24)即图示D部之外的图示C部设置第二撕裂线(27),共计三处,组件罩(22)在组件膨胀展开时以壳体(23)的车辆前方一边为轴打开盖而展开。另外,在所述车辆前方的一边形成有使组件罩(22)难以打开到规定度以上的限制器。
73 车辆用被识别装置 CN200610009411.2 2006-02-21 CN100411943C 2008-08-20 栉田和光; 片山睦
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被识别装置,其不需要使识别侧车辆具备高度的图像处理功能,就可容易地使二轮车成为被识别车辆,并可识别出被识别车辆的行驶状态。该车辆用被识别装置,如果在以时速50Km行驶时的发光模式为该图(a)所示的模式,则在时速上升到80Km,并且行驶状态检测部(17)检测出该时速时,则使红外线标志灯的闪烁频率如该图(b)所示那样,上升到与时速80Km相应的频率。或者如该图(c)所示那样,使各红外线标志灯的闪烁占空比上升到与时速80Km相应的占空比。
74 气囊装置及附带气囊装置的摩托车 CN200410059272.5 2004-06-15 CN100369786C 2008-02-20 宫田保人
发明提供一种在摩托车发生事故时有助于彻底保护乘员的气囊构成技术及其相关技术。作为摩托车的自动二轮车搭载了具有气囊(122)和把该气囊(122)连接到车体侧的长尺状的麻布橡胶带(130)的气囊装置。气囊(122)在自动二轮车发生前方冲突时,向乘员保护区域(140)突出而展开膨胀。麻布橡胶带(130)在气囊(122)展开膨胀结束时,通过抵接在前面侧板构成布(125b)外面的延伸部(131)而从车体后侧包住该气囊(122)的车体前方侧,从而借助于该气囊(122)的张而限制向该气囊(122)的车体前方侧的移动,而另一方面允许在气囊(122)的展开膨胀过程中向该气囊(122)的突出方向的移动。
75 摩托车 CN200710005986.1 2007-02-15 CN101032988A 2007-09-12 川岛大平
发明是为了提供一种不采用专保护倾斜传感器的部件且不必需刚性连接传感器而仍能保证倾斜传感器具有足够检测精度的摩托车。在具有检测车身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倾斜的倾斜传感器(45)的摩托车(1)中,倾斜传感器(45)设置在一个可安装到车身上以及可从车身上拆下的组件(30)的下方。
76 气囊装置和带气囊装置的摩托车 CN200710007281.3 2007-01-25 CN101007556A 2007-08-01 宫田保人
发明提供一种气囊装置和带气囊装置的摩托车,并提供一种在装载于摩托车上的气囊装置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气囊对乘员的约束性的技术。装载于自动二轮车(100)上的气囊装置(120),设置了气囊限制装置,在车辆发生前方碰撞时的气囊展开膨胀初期,限制气囊向乘员头部方向展开膨胀。
77 摩托车安全帽的安全系统 CN200580015893.6 2005-05-09 CN1953675A 2007-04-25 马西米利安奥·卢西亚尼
一种摩托车(100)安全帽(1)的安全系统,包括安装在安全帽(1)内的安全系统(10),所述安全系统通过无线电波(无线地)与控制装置通信,所述控制装置(100)包括设置在电源(120)和摩托车的点火系统(121)之间的常开断开关(T2),所述开关由与安装在所述安全帽安全装置(10)内的无线通信装置(19)相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119)驱动。所述安全装置(10)包括检测部件(15,5,13,14),用于检测用户对安全帽的使用,并相应地发出指令信号以使所述安全帽通信系统(19)与摩托车通信系统(119)通信,从而关闭开关(T2)并允许摩托车点火。
78 气囊装置、带气囊装置的跨骑式车辆 CN200610079482.X 2006-05-09 CN1861462A 2006-11-15 宫田保人; 黑江毅
发明提供一种气囊装置、带气囊装置的跨骑式车辆,提供发生前方碰撞时能够进一步提高乘员约束的气囊装置的构成技术及其相关技术。安装在自动二轮车上的气囊装置(120)包括在发生车辆前方碰撞时展开膨胀的气囊(122)。该气囊(122),在其展开膨胀时形成约束乘员(R)的约束面(112a),并且该约束面(122a)在约束乘员时一边沿着连接乘员(R)的腹部和胸部的方向延伸一边展开膨胀。
79 踏板型车辆中的气囊装置 CN03123106.3 2003-04-17 CN1261325C 2006-06-28 山崎健; 饭岛聪; 柳桥善隆; 黑江毅
发明的课题是在具有用于放置乘坐在设置于车身的后部的座椅上的骑乘者的脚部的脚放置部的踏板型车辆中,通过膨胀展开的气囊有效地约束座椅上的骑乘者。为从前方约束座椅(14)上的骑乘者而可膨胀展开的气囊(17),以折叠的状态被容纳于座椅(14)的前端部内。
80 二轮车的乘客制止装置 CN200510081482.9 2005-06-29 CN1754751A 2006-04-05 角田和彦; 仓田德博; 村田裕
提供一种容易适用于小型车辆且不使垫大型化就能够降低对乘客施加的负载的二轮车的乘客制止装置,其在头管(11)上端部突出有支撑铰链轴(31)的法兰(32),一端具有乘客制止垫(30)的垫支撑臂(33)的另一端由该铰链轴(31)夹着头管(11)向前方向倾倒自由地轴支承着。在上述垫支撑臂(33)的弯曲部附近连结着缓冲器(40)的活塞杆(40a)。该缓冲器(40)下侧端部,由在头管(11)下端部附近向前方延伸设置的撑杆(34)支撑。施加在制止垫(30)的部分前方负载以铰链轴(31)为支点从垫支撑臂(33)向缓冲器(40)作用,压缩该缓冲器(40)而被吸收,因此,能够缓和对乘客施加的负载。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