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61 一种双金属复合浇注结合面的处理工艺方法 CN201410450579.1 2014-09-05 CN104264108A 2015-01-07 马勇; 杨迎春; 方恒; 谭文星; 刘冠岳
发明涉及一种双金属复合浇注结合面的处理工艺方法,该工艺方法包括采用非金属混合物对结合面进行化学热处理过程;所述的非金属混合物为:低熔点高砂、高纯砂和低熔点天然砂;所述的化学热处理过程为将非金属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渗入到两种金属的结合面表层。采用这样的工艺方法后,由于利用多种低熔点非金属混合物对结合面进行保护和防化,杜绝了表面氧化渣的形成,进而保持结合面的流动性,使双金属在复合浇注时,不同金属结合面的组织纯净、晶粒细化,避免铸造的产品出现夹杂、夹渣等缺陷,进而减少铸件的不合格率,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62 一种管状铸件及其制备工艺 CN201410463544.1 2014-09-12 CN104259437A 2015-01-07 曹海春; 林荣英; 李炳渠; 肖治东
一种管状铸件,包括一管体以及轴向地开设于该管体中部的容置腔,所述管体包括一浇铸管以及一压铸管,所述浇铸管具有第一外周面和第一内环面;所述压铸管具有第二外周面和第二内环面,所述压铸管的第二内环面覆盖于所述浇铸管的第一外周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上述管状铸件的制备工艺。本发明通过先使用砂芯进行一次浇铸成型制得浇铸管,然后再将浇铸管作为压铸工艺的内芯,由于浇铸管是由表面密集的轻金属合金结构生成的,因而相对于结构较为松散的砂芯,浇铸管作为内芯能够承受因压铸工艺而产生的大量的压,并且保证不变形,降低压铸工艺制备的管状铸件产品废品率,使得压铸工艺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管状铸件的制备,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63 一种三螺杆复合衬套低压铸造工艺 CN201410406860.5 2014-08-13 CN104259431A 2015-01-07 乐文欢
发明公开一种螺杆复合衬套铸造工艺,特指一种三螺杆泵铜铝复合衬套低压铸造工艺,工艺步骤如下:首先根据需求把铜芯浇铸好,再根据铝衬套的需要开好相应的模具,并把模具安装在低压铸造机上,接着把浇铸好的铜芯放在烘箱内加热,加热后的铜芯置在铝衬套的模具内固定,压入铝液并通过低压铸造机保压,最后脱模,成型,成型后的衬套精度高、次品少,并且整体工艺也较为简单。
64 离心铸造制复合辊及其制造方法 CN201380018372.0 2013-03-28 CN104220192A 2014-12-17 小田望; 濑川尧之; 野崎泰则; 服部敏幸
发明提供一种离心铸造制复合辊,其是利用离心铸造法形成的外层与由球墨构成的内层熔接一体化而成的离心铸造制复合辊,所述外层由以下的Fe基合金构成,所述Fe基合金具有以质量基准计至少含有Cr:0.8~3.0%、Mo:1.5~6.0%和V:1.8~5.5%的化学组成,且金属组织中的石墨面积率为0.3~10%,所述内层具有熔接于所述外层的芯部、和由所述芯部的两端一体地延伸出的轴部,两轴部端部的Cr、Mo和V的合计量均为0.15~2.0质量%,且在一侧轴部与另一侧轴部之间Cr、Mo和V的合计量之差为0.2质量%以上。
65 一种挖掘机用稳定杆的锻造方法 CN201310669128.2 2013-12-11 CN103692160A 2014-04-02 李刚; 李忠祥
发明公开了一种挖掘机用稳定杆的锻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离心浇注毛坯。外层离心浇注步骤:外层熔炼以后,控制钢水中各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应满足下述要求:C 0.23~0.32%、Mn 0.17~0.28%、Cr 0.15-0.20%、Si 0.25~0.35%、Ti 0.03-0.05%、P 0.034-0.045%、S 0.016-0.035%、Ni 0.28~0.32%、Li 0.035~0.045%、Sn 0.15~0.25%、Cu 0.02-0.06%,余量Fe,钢水出炉温度为1550℃~1650℃,按5~6kg/m2加入保护渣进行镇静处理,外层浇注温度为1500℃~1550℃,冷型内壁旋转线速度控制在20~25m/s;本发明使其利于大批量的工业化的生产,并减少了锻造过程中出现夹污、充不满的现象,产品的学性能进一步改善,节约了产品用料,提高了产品的模具寿命。
66 盘式制动器组件和刹车盘及其制备方法 CN201310118215.9 2013-04-08 CN103375513A 2013-10-30 黄小弟; 宋小彬; 黄若南
一种安装在具有轮毂汽车上的汽车盘式制动器组件。该制动器组件包括浮动卡钳,其镶嵌有内刹车片和外刹车片;和刹车盘,其具有盘状部件和帽状部件,该帽状部件用螺栓连接到轮毂上。采用液压缸将内刹车片推向盘状部件的表面,从而造成浮动卡钳移动,使外刹车片与盘状部件表面接触。最后,盘状部件由具有一定厚度的以下材料制成:其热膨胀系数和热导率使得以每小时100公里行驶,0.9重加速度常数减速,额定重量的车辆完全制动,导致盘状部件的厚度产生至少0.10毫米的膨胀;在环境温度低于30℃,和停止制动60秒后,此厚度冷却收缩至少0.05毫米。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刹车盘及其制备方法。
67 用于制造双材料套管的方法和装置以及所制造的套管 CN201180027210.4 2011-04-01 CN103025455A 2013-04-03 弗雷德里克·佩德里塞
一种制造双材料套管的方法,所述双材料套管由互相结合的环形外套管(17)和环形内套管(18)构成;在由第一锭模的壁和与第一锭模壁同心的第二锭模的可向上移动的外壁(8)形成的浇铸空间(7)中执行外套管(17)的下铸;提升第二锭模的所述可移动壁(8),以暴露贴靠外套管凝固的外套管(17)的表皮;在由所述表皮和所述第二锭模的固定内壁(9)形成的浇铸空间中执行下铸和内套管的凝固,通过所述套管之间的扩散实现二个套管的结合;并且还进行所述结合的套管的锻造和/或加工。使用该方法的装置和这样形成的套管。
68 制造包含复数层金属之壳体的方法及装置 CN201110037281.4 2011-02-01 CN102615269A 2012-08-01 廖志雄; 何志洪
发明涉及一种制造包含复数层金属之壳体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含在模具中将不同于第一金属层之金属的第二液态金属注入于置于所述模具中以所述第一金属层形成之壳体上,以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形成第二金属层;及以一挤压在所述模具中挤压所述第二金属层。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制作的复数层金属壳体不仅具有复合金属的强度及弹性,而金属壳体也可依需求做后续的表面处理,例如热处理阳极表面处理、一般处理、真空镀膜/薄膜处理、涂层处理、喷油处理、抗腐蚀处理等等,可进一步提高金属层间附着性,强度及抗腐蚀性,并使壳体的外观设计更有弹性。
69 采用平面凝固来生产具有可变组分的锭的方法 CN201080028686.5 2010-05-17 CN102458716A 2012-05-16 R·R·索特尔; M·G·楚
第一组分的熔融金属通过第一控制装置输入模腔,其中,该控制装置打开,该输入包括第一输送室的流出。第一控制装置关闭。第二控制装置打开。第二组分的熔融金属通过第二控制装置输入模腔,其中,模腔内的至少一部分第一组分的金属被充分熔融,以便初始输入的第二组分的熔融金属与模腔内的第一组分的熔融金属混合,其中,该输入包括第二输送室的流出,第二组分不同于第一组分。从模腔内取出锭,其中,锭具有顶部、中部和底部,底部由第一组分的金属构成,顶部由第二组分的金属构成,中部由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的金属混合物构成。
70 具有嵌入插件的抑噪、通制动转子铸造方法 CN200810168636.1 2008-08-18 CN101367125B 2011-07-27 M·D·汉娜; M·森达; A·谢尔策尔
发明涉及具有嵌入插件的抑噪、通制动转子铸造方法。其中包围分割芯的两个相同肋芯的组件被用于承载两个或四个抑噪插件,该抑噪插件用于砂模铸造一对通风、抑噪制动转子。砂模体被构造为限定铸造制动转子的毂和转子表面的外侧表面。这个三片型芯组件被成形以在支撑一个或两个环形抑噪插件的通风转子体的铸造中限定复杂的内表面。
71 带浇注芯的铸件-转向轴及制造转向轴的方法 CN201010550406.9 2010-11-09 CN102052385A 2011-05-11 K·赛丁格
发明涉及一种转向轴及其生产方法,所述转向轴由芯(也可以是空心的)和围绕钢芯的铸件组成。
72 复合铸造件工具 CN200980107959.2 2009-03-05 CN101980806A 2011-02-23 C·斯文松; T·尼尔松
一种复合铸造件工具,其被铸造成连续的单件,一部分是一部分是灰口,因此,在钢和灰口铁之间具有至少一个互连区域(7)。所述钢部分(10)形成工具的工作部件,例如切割刃,而灰口铁部分(11)形成工具的主体部件。所述钢部分和灰口铁部分具有延伸向彼此的突出部或壁(8,9)。所述互连区域(7)位于这些壁的结合区域并且是平坦的。
73 一种铸型及其制造方法 CN200980107971.3 2009-03-05 CN101970153A 2011-02-09 C·斯文松; T·尼尔松; R·西伦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铸造单件式铸造件工具的铸型,包括由制成的工作部件和由灰口制造的主体部件,在钢与灰口铁之间有互连区域,该铸型包括对应于第一部分的至少一个第一模型部分(2),和对应于第二部分的至少一个第二模型部分(3)。铸型各部分沿着一个平的、平坦的且代表互连区域的接触面(4)相互接触。一种制造用于铸造单件式铸造件工具的铸型的方法,该铸型包括由钢制成的工作部件和由灰口铁制造的主体部件,在钢与灰口铁之间有互连区域,制造对应于钢的第一模型部分(2)和制造对应于灰口铁的第二模型部分。这些模型部分沿着水平对齐的接触面相互接触,以及使第一模型部分(2)位置最低。
74 单件式铸造件工具的复合铸造铸型和方法 CN200980107960.5 2009-03-05 CN101970152A 2011-02-09 C·斯文松; T·尼尔松
用于工具的单件式铸造的铸型,该工具包括的工作部件(17)以及灰口的主体(18),具有用于钢的第一型腔部分(4)以及用于灰口铁的第二型腔部分(5),以及二者之间的互连区域。型腔部分(4,5)之间的分界面(3)是平坦的且呈平,并位于互连区域。管道(12)从第一型腔部分(4)通向用于可能的剩余钢的容纳空间(11)。工具的单件式铸造方法,该工具包括钢的工作部件(17)以及灰口铁的主体(18),以及二者之间的互连区域,钢在第一型腔部分(4)内铸造,而灰口铁在第二型腔部分(5)内铸造,型腔部分之间的分界面是平坦的且呈水平。设置用于剩余钢的容纳空间(11),以允许钢从处于分界面(3)的水平处的第一型腔部分(4)流入容纳空间。
75 工具及其制造方法 CN02826901.2 2002-11-12 CN100402192C 2008-07-16 B·贝里; C·斯文松
一种工具,其具有至少一个工具主体和一个功能部分,该工具被铸造成一个整体,并具有不同材料成分的至少两种不同的铸造材料(18,20),因此工具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材料性能。在不同的工具部分之间在材料成分中存在明确的界面,但也可能存在不同材料成分的混合的过渡区域(19)。在制造该工具或工具部分的方法中,将至少两种不同材料成分的铸造材料分别提供到工具的不同部分中。铸造材料相互间保持独立和分隔开,因此在铸造后可以得到一种在工具的不同部分(7,8;9)中具有不同性能的工具。
76 生产功能梯度元件的方法 CN200580025110.2 2005-07-25 CN101018630A 2007-08-15 戴维·布朗; 斯蒂芬·凯利; 佩亚达尔·蒂尔南; 安德鲁·J.·贝茨; 米歇尔·斯坎伦
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功能梯度元件的方法,该功能梯度元件例如为具有由第一材料构成的外层和由第二材料构成的内芯并且两种材料的界面处的显微结构逐渐变化的元件,该方法特别用于生产由基于(Al-Si)系的两种或更多种铝合金形成的元件,该方法包括将第一熔融金属引入模具中、容许第一金属层在模具的壁上部分凝固、倒出第一金属的残余熔融部分、以及将第二熔融金属引入模具中且容许其凝固。
77 同步的多合金铸造 CN02821053.0 2002-10-22 CN1313226C 2007-05-02 雷蒙德·J·基尔默; 詹姆斯·L·柯比
一种铸造多层的金属坯料的方法,包括在直接激冷模型(4)中提供金属的隔板件(14),向隔板件一侧的模型中浇入第一熔化的金属并向隔板构件另一侧的模型中浇入第二熔化的金属同时允许该第一熔化的金属和第二熔化的金属凝固以形成金属坯料(10),该金属坯料包括置于其间的隔板金属层。
78 工具及其制造方法 CN02826901.2 2002-11-12 CN1612788A 2005-05-04 B·贝里; C·斯文松
一种工具或工具部分,其具有至少一个工具主体(7,8)和一个功能部分(9),该工具被铸造成一个整体,并具有不同材料成分的至少两种不同的铸造材料(18,20),因此工具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材料性能。在不同的工具部分之间在材料成分中存在明确的界面,但也可能存在不同材料成分的混合的过渡区域(19)。在制造该工具或工具部分的方法中,将至少两种不同材料成分的铸造材料分别提供到工具的不同部分(7,8,9)中。铸造材料相互间保持独立和分隔开,因此在铸造后可以得到一种在工具的不同部分(7,8,9)中具有不同性能的工具。
79 管靶的制造方法 CN01143725.1 2001-12-19 CN1196806C 2005-04-13 R·赫克; R·于特纳; D·卢普顿; E·迈尔; P·麦恩茨; H·曼哈德特; B·施滕格; H·青格
发明涉及阴极溅射设备的管靶的一种制造方法,该管靶由一个金属内管和一个同心包围该内管的金属外管组成。其中该内管用具有第一熔点TS1≥900K的第一种材料,而该外管则用具有第二熔点TS2≤800K的第二种材料制成,且该外管的内直径与该内管的外直径以形状相合的方式进行机械的固定连接。按照本发明,把熔融状态的第二种材料浇入一个圆筒形的、加热的竖放铸模中来制成外管,其中该铸模具有一根加热棒,该加热棒由该内管组成;在铸模和内管之间的空腔用熔融状态的第二种材料注满后在内管和铸模之间产生第一温度梯度;在铸模的上侧和下侧之间产生第二温度梯度;同时外管从里向外和从下向上进行冷却。
80 利用熔融金属的凝固点降低的金属物体成型方法 CN02149889.X 2002-08-05 CN1416977A 2003-05-14 石塚贤伸; 安曾德康; 西井耕太; 木村浩一
金属物体成型方法包括预备步骤和金属注入步骤。在预备步骤中,将流动性改善材料放入压模中。然后在金属注入步骤中将熔融金属倒入模具中制备铸件。由于熔融金属的高温,流动性改善材料熔化进入熔融金属中,使得熔融金属的凝固点降低。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