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一种用于轧制橡塑的无石墨辊筒及其制造方法 CN201610002641.X 2016-01-06 CN105463314A 2016-04-06 杨昱东; 刘娣; 杜旭景; 孙熙钊; 岳景朝; 高梦洁; 赵亮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轧制橡塑的无石墨辊筒及其制造方法,包括球墨辊筒芯部和辊筒的工作层,所述辊筒工作层的化学成分及各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C:1.30~2.00%,Si:0.50~1.00%,Mn:0.80~1.10%,Cr:8.00~11.00%,Ni:0.20~2.00%,Mo:0.50~1.50%,V:0.50~1.00%,S≤0.03%,P≤0.0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本发明通过合理设计合金成分和制造工艺解决了传统辊筒工作层存在石墨相,并在使用过程中因石墨相的脱落引起的耐磨性差、轧制的橡塑制品表面光滑度差等技术问题。
42 一种耐热高韧性涂层耐磨球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759818.6 2015-11-05 CN105414533A 2016-03-23 熊夏鸣
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热高韧性涂层耐磨球,包括耐磨球内层和耐磨球外层,耐磨球内层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废10-20份、铬合金5-15份、稀土合金2-8份、生铁2-5份、锰锭3-9份、砂2-5份、铁锭1-5份、锭2-6份、粉3-8份、粉4-9份;耐磨球外层(2)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镁粉8-16份、锂锭1-5份、铬锭2-6份、锰锭4-8份、钴锭2-7份、锭4-9份。本发明制备的耐磨球韧性高,耐热性能好。
43 电渣熔铸三金属复合耐磨锤头的制作方法 CN201510750893.6 2015-11-06 CN105397068A 2016-03-16 姜向群
电渣熔铸三金属复合耐磨锤头的制作方法,其步骤如下:利用中频感应电炉制作锤柄及自耗电极半成品;将锤柄及自耗电极清理、整形;利用砂盘将锤柄半成品打制并安放于熔铸平台上,安放结晶器;分别夹持好石墨极及自耗电极,将熔渣倒入结晶器中,经石墨碳极起弧熔渣,待熔渣熔化后移开石墨碳极,迅速将高铬自耗电极移至结晶器内渣池中,通过渣池进行复合熔铸操作;待达到设计要求的高铬铸铁层尺寸后,升起高铬铸铁电耗电极,对熔铸的高铬铸铁未凝固进行快速冷却使其凝固;再由石墨碳极对熔渣层进行加热,将高高速或WC颗粒增强高铬铸铁自耗电极插入渣池,使其熔化,熔铸于高铬铸铁层之上,将锤头拆下移除并清理,经热处理制成最终产品。
44 一种炼高炉布料器溜槽衬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930098.5 2015-12-15 CN105369122A 2016-03-02 魏明义; 苟忠荣; 贾占良; 杜呈朝; 王长青
一种炼高炉布料器溜槽衬板,属于溜槽衬板的技术领域,所述的溜槽衬板的化学成分包括:以重量百分比计,C 3.2-4.0%,Mn 0.6-0.9%,Si 0.4-0.8%,P 0.03-0.05%,S 0.03-0.05%,W 3.5-4.5%,Mo 1.8-2.2%,V 0.8-1.2%,Cr 19.5-20.5%,B 0.6-0.9%,余量为Fe。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溜槽衬板的制备工艺,通过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及溜槽衬板各化学成分的改进,制备的溜槽衬板,既有高硬度、高耐磨性、耐冲击性能,又有高韧性、耐冷、热疲劳性能,能够满足各种不同的工况条件达到长寿命。
45 一种生产复合管材的DC铸造装置及方法 CN201510721352.0 2015-10-30 CN105328167A 2016-02-17 崔建忠; 张海涛
发明提供一种生产复合管材的DC铸造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导向引杆、导向滑、热顶、石墨环、结晶器和引锭块。所述方法工艺步骤为:(1)将钢管材外表面涂覆助焊剂;(2)将涂覆助焊剂的管材插入装置;(3)将铝或铝合金液引入装置进行铸造;(4)待钢管尾部进入并通过热顶后停止铸造。采用本发明装置进行DC铸造方法生产钢/铝或铝合金复合管材,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钢/铝或铝合金复合界面无气孔疏松和夹杂,界面结合强度高、电导率高、复合层致密,复合管精度高等优点,且生产装备简单、工艺简单、生产率高,制备的钢/铝复合管材,界面电阻为0.240~0.340mΩ,界面剪切强度为24.6~28.6Mpa。
46 电子装置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CN201310304790.8 2013-07-19 CN103974576B 2015-07-22 王才华; 李越建; 林振伸; 张文雄; 张濬荣
一种电子装置壳体,其包括金属制成的外框以及收容于该外框中的内构件,该外框具有内表面,该内构件具有与该内表面相对的外周壁。该外框的内表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卡合部及卡合槽,每个卡合部包括平行设置的至少两个凸条及形成于相邻两个凸条之间的容置槽,每个凸条的延伸方向与该外框的延伸方向相同,且每个凸条的两端形成有朝向该外框内表面倾斜的斜面,每个卡合槽为夹设于相邻两个卡合部的斜面之间的燕尾形凹槽,该内构件为合金材料制成,其通过压铸成型嵌入于该外框内表面,该内构件于该外周壁与该外框的结合处形成与相应容置槽相嵌合的卡合条以及与相应卡合槽相嵌合的卡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电子装置壳体的制造方法。上述电子装置的壳体具有金属质感的外观,且制造成本低。
47 电解壳铝芯阳极爪渗铝粘结铸造工艺方法 CN201310727973.0 2013-12-26 CN104741587A 2015-07-01 陈玉光
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壳铝芯阳极爪渗铝粘结铸造工艺方法,采用本工艺方法制造的钢壳铝芯阳极爪,可以确保铝芯与钢壳体充分地渗铝粘结,其导电性能大幅度超过原有铸造方法制造的钢壳铝芯阳极爪和普通使用中的铸钢型阳极爪。实用测试压降值达到20μV以下,比原有的各种阳极爪压降值降低幅度可以达到50%以上,具有明显的节电降耗效果。本工艺方法还可以用于其它各种另部件铝钢复合粘结或粘接铸造。
48 一种基体内置管的双金属强化冷却板生产方法 CN201310674060.7 2013-12-11 CN104707973A 2015-06-17 王志斌; 陈和平; 潘宏伟; 程树森; 邢涛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体内置管的双金属强化冷却板生产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第一、将无铜作为基体并在基体内铸入经过轧制的钢管;第二、加工铜基体外置的铸钢板部分;本发明可以提升冷却板的冷却能,进而可以降低冷却的使用量而且它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49 一种由二次浇注双金属管坯扩径制备复合管的方法 CN201410817121.5 2014-12-24 CN104588436A 2015-05-06 马叙; 张根成; 李彦默
发明公开一种由二次浇注双金属管坯扩径制备复合管的方法。所述二次浇注双金属管坯,首先采用消失模铸造的方法,浇注出内层薄壁高合金耐蚀管坯,采用砂型铸造的方法,以高合金管坯为型芯,浇注出外层管坯,得到双金属复合管坯。所述扩径工艺,其特征是采用二次浇注制备的双金属管坯,经过三辊热轧扩径变形制造双金属复合管。通过内外层金属在浇铸过程中的熔合,以及热轧扩径工艺中的塑性变形,获得冶金结合良好的双金属复合管。本发明的双金属复合管通过消失模铸造的方法得到高精度的内层金属表面,内层金属厚度可控;三辊热轧扩径实现内外层金属间高强度冶金结合,内层表面精度高,椭圆度好,壁厚精度高。
50 复合材料的加工模具及其制造工艺 CN201510031995.2 2015-01-22 CN104550714A 2015-04-29 王洪金; 于赟; 李小平; 孙顺平; 雷卫宁
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的加工模具,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部设有与铸铁件匹配的型腔,所述型腔的底部通过浇注通道与外部连通,所述型腔内部设有网架,所述网架包括若干相互交叉连接的钢柱;一种铸铁和钢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钢柱的直径和数量并对钢柱进行喷丸处理、将钢柱编制成网架、将网架放置于型腔内并且对型腔内浇注金属液体。该铸铁和钢复合材料的加工模具及其制造工艺将铸铁和钢进行熔合,形成钢与铸铁的复合材料,把钢放在铸件的中心部位,起到内冷铁的作用,大幅改善铸件中心的组织,提高了铸件的学性能,提升了冷却效果。
51 发动机凸轮及其制备方法 CN201410657869.3 2014-11-18 CN104525914A 2015-04-22 许云华; 赵娜娜; 梁淑华; 钟黎声; 燕映霖; 叶芳霞; 王亮亮; 邹军涛; 肖鹏
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凸轮,其工作部位的表面具有一种化物涂层,并且提供一种用于获得上述发动机凸轮的制备方法。所述发动机凸轮,在其表面工作部位具有碳化物涂层。所述准单晶WC致密陶瓷层、微米WC陶瓷层及WC与基体的融合层由外向内依次呈梯度分布,其被施加于碳表面。可被施加于碳钢表面。本发明通过铸造得到的基体与钨复合体,外引入外碳源,并加热、保温,从而在基体表面形成碳化物涂层,所述涂层与基体之间为冶金结合,结合很强,克服了现有硬质颗粒与碳钢基体间非冶金结合,结合力很弱,颗粒容易脱落的问题,大幅度提高了发动机凸轮工作表面的耐磨性能。
52 磨辊及其制备方法 CN201410657916.4 2014-11-18 CN104525887A 2015-04-22 许云华; 叶芳霞; 梁淑华; 燕映霖; 钟黎声; 赵娜娜; 任冰; 邹军涛; 肖鹏
发明提供一种磨辊,其辊体表面具有一种化物涂层,而辊芯为灰口基体,并且提供一种用于获得上述磨辊的制备方法。所述碳化物涂层,包括V2C致密陶瓷层,还可进一步包括微米V8C7致密陶瓷层及V8C7与基体的融合层。所述V2C致密陶瓷层、微米V8C7致密陶瓷层及V8C7与基体的融合层依次呈梯度分布。碳化物涂层与基体之间为冶金结合,结合很强,克服了现有硬质颗粒与金属基体间非冶金结合,结合力很弱,颗粒容易脱落的问题,大幅度提高了磨辊辊体表面的耐磨性能。
53 旋流器及其制备方法 CN201410659432.3 2014-11-18 CN104525862A 2015-04-22 许云华; 叶芳霞; 燕映霖; 钟黎声; 梁淑华; 赵娜娜; 任冰; 邹军涛; 肖鹏
发明提供一种旋流器,其工作部位的表面具有一种化物涂层,并且提供一种用于获得上述旋流器的制备方法。所述旋流器,在其齿前端工作部位具有碳化物涂层。所述碳化物涂层,包括准单晶V2C致密陶瓷层,还可进一步包括微米V8C7致密陶瓷层及V8C7与基体的融合层。所述准单晶V2C致密陶瓷层、微米V8C7致密陶瓷层及V8C7与基体的融合层依次呈梯度分布。可被施加于不锈表面。所述涂层与基体之间为冶金结合,结合很强,克服了现有硬质颗粒与金属基体间非冶金结合,结合力很弱,颗粒容易脱落的问题,大幅度提高了旋流器内壁复合层工作表面的耐磨性能。
54 锤头及其制备方法 CN201410659364.0 2014-11-18 CN104525315A 2015-04-22 许云华; 叶芳霞; 卢正欣; 梁淑华; 燕映霖; 钟黎声; 赵娜娜; 王亮亮; 邹军涛; 肖鹏
发明提供一种锤头,其表面具有一种化物涂层,并且提供一种用于获得上述锤头的制备方法。所述锤头,在其表面具有碳化物涂层。所述碳化物涂层,包括V2C致密陶瓷层,还可进一步包括微米V8C7致密陶瓷层及V8C7与基体的融合层。所述V2C致密陶瓷层、微米V8C7致密陶瓷层及V8C7与基体的融合层依次呈梯度分布。可被施加于高锰表面。所述涂层与基体之间为冶金结合,结合很强,克服了现有硬质颗粒与金属基体间非冶金结合,结合力很弱,颗粒容易脱落的问题,大幅度提高了锤头工作表面的耐磨性能。
55 转向柱及其制造方法、及使用该转向柱的转向装置 CN201210262151.5 2012-07-26 CN102897205B 2015-04-01 长泽诚
发明提供转向柱及其制造方法、及使用该转向柱的转向装置。其实现了不仅能使圆筒状的转向柱的一部分的厚度变薄,而且可以确保转向柱整体的强度的构造。通过把轻合金制的主体部分(18)与类合金制的圆筒状部件(19)在轴向结合而形成构成作为转向柱的柱用部件的外柱(10b)。在主体部分(18)与圆筒状部件(19)的结合部,在圆筒状部件(19)的内径侧嵌插固定金属制的环(22)。环(22)的内径大于等于主体部分(18)中的与圆筒状部件(19)的结合部朝轴向离开的部分的内径、小于等于圆筒状部件(19)的内径。
56 圆筒体台阶状嵌件 CN201410661986.7 2014-11-19 CN104439187A 2015-03-25 钟伟
发明公开了圆筒体台阶状嵌件,本体是圆柱体结构,在本体上设置有中心孔,在本体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浅槽;中心孔通过砂芯一次成型得到;在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浅槽,浅槽的深度为0.05—0.6mm,浅槽是本体表面上的内凹槽,相互之间平行设置;第一筒体的浅槽与第二筒体的浅槽分别连通,在本体上形成从一端到另一端的贯通槽;第一筒体上浅槽的深度,大于第二筒体的浅槽的深度。本发明铸铁嵌件,在铸造时采用砂芯制作,直接得到中心孔;省去了后期的机加工,减少人工成本,且对加工设备没有磨损和消耗;嵌件与合金件之间接触强度增大,牢固连接成一体,不会松动,消除转动部件或动部件的安全隐患。
57 用于聚变装置高热负荷部件的钨及其制备方法 CN201310403372.4 2013-09-06 CN104416973A 2015-03-18 练友运; 刘翔; 封范
发明涉及异质材料连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聚变装置高热负荷部件的钨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选择合适尺寸的钨、无纯铜以及铬锆铜合金热沉材料;2.1)对钨和无氧纯铜表面进行预处理;2.2)钨表面真空浇铸无氧纯铜;3.1)将钨/无氧纯铜块中的无氧纯铜表面和铬锆铜合金的待焊接面进行预处理;3.2)将钨/无氧纯铜块与铬锆铜合金在真空热压炉中进行焊接;3.3)将焊接后的钨/无氧纯铜/铬锆铜合金复合快进行机械加工,形成所需的钨铜模块。该钨铜模块制备方法成本低、效率高和可靠性强,能够承受大于5MW/m2的稳态热负荷。
58 一种线棒轧辊用离心复合套镶嵌制作的铸造方法 CN201410638832.6 2014-11-13 CN104404385A 2015-03-11 林立; 赵晓军; 邹晓伟; 苟海军; 尚立学; 王锐; 葛红刚
发明涉及一种线棒轧辊用离心复合套镶嵌制作的铸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选择离心双层复合套外层材质:分别以含高速、高铬、Cr4、贝氏体球墨离心复合Ⅰ四种材质作为离心双层复合套外层;⑵选择离心双层复合套内层材质:分别以ZG270-500、球墨铸铁石墨钢、16Mn四种材质作为离心双层复合套内层;⑶内外层材质配套:采用计算机模拟四种所述离心双层复合套外层、四种所述离心双层复合套内层,共计八种材质,在300℃、650℃、1050℃温度段的两两配对变形曲线,并确定在300℃变形量较为接近的内外层材质配对作为离心双层复合套的外层和内层;⑷确定离心双层复合套内外层成分范围;⑸进行离心双层复合套浇注即可。本发明操作简单,经济实用。
59 一种高强度金包复合丝材及其制备方法 CN201410541578.8 2014-10-14 CN104308124A 2015-01-28 陈永泰; 谢明; 杨有才; 张吉明; 王松; 陈松; 王塞北; 胡洁琼; 魏宽; 李爱坤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金包复合丝材及其制备方法。金包铜复合丝材以高强度铜合金为芯线,纯金为包覆层。高强度金包铜的复合丝材的制备工艺为:将纯度≥99.999%的外层金属金经铸锭挤压拉拔成圆管,并于500℃-600℃退火30min-60min。将铜于中频感应炉内熔炼,待铜完全熔化后,加入添加元素Ag:0.3%-3%,Ni:0.2%-1%,RE:0.1-0.3%,并升温精炼。将熔化的铜合金浇入金管中,进行快速凝固,制得复合棒材。后经旋锻加工、拉拔、在线连续退火制备超细高强度金包铜复合丝材。本发明的复合丝材的学性能得到明显提高。主要应用于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各种半导体器件中作为内引线用于各种电子元器件(如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IC卡等)的封装处理,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60 一种新的散热压铸方法 CN201310272718.1 2013-07-02 CN104275471A 2015-01-14 徐国祥; 刘海波
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散热压铸方法,首先通过挤型成型方法,制得带有多个散热片叶片和一个基座的金属件;然后将上述金属件一个或多个镶嵌到模具中;其次加入金属溶液,通过压铸的方法将1个或多个金属件压铸成散热片。该发明可以降低模具制作成本,缩短利用模具加工的时间,提高压铸生产效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