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一种双金属贝氏体-氏体复相耐磨衬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203849.8 2016-04-05 CN105856725A 2016-08-17 李祖来; 焦岩; 山泉; 蒋业华; 周荣
发明公开一种双金属复合贝氏体?氏体复相耐磨衬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铸造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为双液双金属浇注不同成分的锰系中合金贝氏体?马氏体复相合金钢,内层为高硬度贝氏体?马氏体复相耐磨层,外层为高韧性抗冲击基体层,经热处理后使内、外层获得不同组织,从而获得不同性能。本发明所述方法优化衬板内、外层材料合金成分配比,采用合理的双液双金属分层铸造工艺,通过常规的盐浴等温淬火热处理方式使内外层得到不同组织,本发明所述衬板内层硬度为55~57HRC,冲击韧性11~14J/cm2,外层硬度为45~50HRC,冲击韧性19~21J/cm2,从而获得硬度和韧性配合优良且成本低廉的耐磨衬板。
22 一种镁合金壶及其制造方法 CN201610294623.3 2016-05-06 CN105838952A 2016-08-10 张金山; 王斌兵
一种镁合金壶及其制造方法,属于金属的制备及其成型领域,所述镁合金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含量为Zn:3.0~7.0%,Ca:0.1~0.5%,Sr:0.01~0.05%,其余为Mg。其制备方法:将配置好的原材料放入通有SF6保护气体的坩埚电阻炉中进行熔炼,将熔炼好的符合设计成分要求的镁合金在常规铸造条件下浇注到已烧结成型并经预热的熔模铸造陶瓷型壳中,冷却凝固,铸造成型为镁合金壶。本发明镁合金组织特征主要由α?Mg+Mg7Zn3 +Mg2Ca三相复合组成,合金的抗拉强度≥180MPa,具有组织致密,腐蚀速率慢且腐蚀均匀,能活化饮用的特色。
23 半固态金属浆料与液态金属熔体复合铸造挤压成型装置 CN201610400698.5 2016-06-08 CN105834406A 2016-08-10 郑小平; 魏英立; 宋进英; 李红斌; 周亚罗; 田亚强; 陈连生; 龚文源; 姜龙
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固态金属浆料与液态金属熔体复合铸造挤压成型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垂直设置有支架,支架上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支架顶端铰接连接拉杆一端,拉杆通过吊连接丝绳,钢丝绳下端固定连接挤压筒的两侧端,挤压筒的下端为开口,开口内壁上设置有剪切平台,挤压筒悬空设置于坩埚内;向上抬起拉杆时,钢丝绳能够带动所述挤压筒向上运动使挤压杆进入所述挤压筒内。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固态金属浆料与液态金属熔体复合铸造的挤压成型装置,解决了液/液复合形成的界面宽度调控性差及固/固复合、固/液复合、半固态/固态复合和半固态/半固态复合工艺形成的界面易夹杂或残留化皮等问题。
24 受控压铸造 CN201210014778.9 2006-05-19 CN102527997B 2016-08-10 西塔拉玛·S·科塔吉里; 蒂莫西·W·斯克赛克; 弗兰克·A·霍顿; 格里戈里·P·基塞利斯
一种形成金属铸件的方法,包括:将结构构件的第一端定位在第一模腔中以及将所述结构构件的第二端定位在第二模腔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模腔与熔融金属贮槽流体耦联。主压施加至所述贮槽中的熔融金属以将所述熔融金属迫入所述第一模腔和所述第二模腔内。然后,第一辅助压力施加至所述第一模腔以及第二辅助压力施加至所述第二模腔,以增加形成于所述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中的铸件的密度。此外还涉及一种用于铸造的方法,包括在第一和第二模腔已被填充后将主压力维持为等于或低于初始充型压力。另外还涉及一种通过监测可运动元件来检测第一模腔是否充分填充有熔融金属的方法。
25 合金与不锈双金属挂锁体加工方法 CN201610212169.2 2016-04-07 CN105817598A 2016-08-03 黄海银
发明公开了一种合金与不锈双金属挂锁体加工方法,其根据不锈钢锁体后加工当中,需要在其内部开凿出锁芯腔、弹子腔、锁舌腔和锁闩腔等一系列内腔,但不锈钢材质硬度很大,加工难度比较大,所以巧妙地利用了上述腔体的连通性能,特制了一吻合于锁体内连通的内腔形状的填充芯体,再将该填充芯体放入到不锈钢锁体的外形成型模具当中,正因为锁体内被填充芯体填充的部分恰是需要被剔除的部位,所以利用铝合金和不锈钢两种金属的熔点差异,仅需将锁体毛坯放入高温炉中,温度介于铝合金熔点和不锈钢熔点之间,铝合金再熔化成液体并从中自动流出,相应地锁芯腔、弹子腔、锁舌腔和锁闩腔显现,得到不锈钢锁体。
26 一种梯状贝氏体-氏体复相耐磨辊套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144499.2 2016-03-15 CN105803319A 2016-07-27 李祖来; 毕金凤; 山泉; 蒋业华; 周荣
发明公开一种梯状贝氏体?氏体复相耐磨辊套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铸造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为分层离心浇注不同成分的锰系铸造合金钢,外层(1)为高硬度耐磨层,内层(2)为韧性基体层,经过盐浴等温淬火热处理后使内、外层获得梯状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从而获得不同的性能。本发明所述方法优选辊套内、外层材料成分配比,采用合理的离心复合铸造工艺,通过简单的等温淬火热处理方式使内外层得到不同含量的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本发明辊套外层硬度为57~62HRC,冲击韧性10?13J/cm2,内层硬度为50?55HRC,冲击韧性19?21J/cm2,得到了耐磨性高、韧性好、成本低的优质耐磨辊套。
27 一种双液复合铸造方法 CN201610257377.4 2016-04-22 CN105798273A 2016-07-27 刘林峰; 张福全; 郑耀明; 杨能义; 张勇
发明涉及一种双液复合铸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铸型,按照铸件的形状和大小,准备包含与铸件形状和大小相匹配的空腔的铸型;浇注第一铸造液,通过双液复合铸造浇注系统将第一铸造液浇注到铸型的下部,铸型的下部与铸型的上部之间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设置在第一铸造液的浇注口对面;待第一铸造液从溢流口溢流5~15秒,停止浇注第一铸造液,并将溢流口堵住;浇注第二铸造液,通过双液复合铸造浇注系统将第二铸造液浇注到铸型的上部;冷却凝固后得到双液复合铸件。这样,在双液复合铸造的过程中,两种铸造液在浇注过程中互不干扰、不冲混,因此提高了双金属复合铸件的质量
28 合金与普通灰铁复合铸造汽车模具铸件、浇注系统和铸造方法 CN201610257081.2 2016-04-22 CN105798272A 2016-07-27 刘林峰; 张福全; 郑耀明; 杨能义; 张勇
发明涉及一种合金与普通灰铁复合铸造汽车模具铸件、浇注系统和铸造方法,所述汽车模具铸件包括一次性铸造成型的模座和工作部分,所述模座的材料为普通灰铁,所述工作部分的材料为合金灰铁,所述模座和工作部分的结合面为冶金结合。这样,将模座和工作部分一次性整体铸造成形,节约了铸造生产时间,同时由于模具机加工基准基本一致,机加工工作量大幅度减少、加工精度大幅度提高,明显缩短了机加工时间,降低了机加工成本,钳工装配调试模具的难度和时间大幅度缩短。而且,所述模座和工作部分的结合界面为冶金结合,结合面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结合强度高,从而避免发生结合面开裂的问题。
29 耐磨铸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1610219291.2 2016-04-08 CN105798270A 2016-07-27 新巴雅尔; 敖敦其其格; 胡少南
发明提供了耐磨铸件及制造方法。耐磨铸件包含基体和镶铸在所述基体中的硬质合金棒,基体为奥贝球,且包括C3.6?4.5%、Si1.4?2.4%、Mn0.3?0.4%、Cu0.7?0.9%、Ni1.2?1.7%、Mo0.3?0.4%、P0.01?0.03%、S0.02?0.04%和余量Fe。制造方法包括:将硬质合金棒镶嵌在铁丝网中,在铁丝网的表面覆盖泡沫板,得到泡塑模型;按照配比配料并将所配混合料熔化,加入球化剂和孕育剂进行球化处理和孕育处理,得到奥贝球铁原铁;将原铁水加入至泡塑模型中进行浇注,得到镶嵌硬质合金棒的铸件,对铸件进行热处理,得到耐磨铸件。该耐磨铸件硬度高,强度高,具有良好的韧性。
30 Cr12型与灰复合铸造汽车模具铸件、浇注系统和铸造方法 CN201610257738.5 2016-04-22 CN105772688A 2016-07-20 刘林峰; 张福全; 郑耀明; 杨能义; 张勇
发明涉及一种Cr12型与灰复合铸造汽车模具铸件、浇注系统和铸造方法,所述汽车模具铸件包括一次性铸造成型的模座和工作部分,所述模座的材料为灰铁,所述工作部分的材料为Cr12型钢,所述模座和工作部分的结合面为冶金结合。这样,将模座和工作部分一次性整体铸造成形,节约了铸造生产时间,同时由于模具机加工基准基本一致,机加工工作量大幅度减少、加工精度大幅度提高,明显缩短了机加工时间,降低了机加工成本,钳工装配调试模具的难度和时间大幅度缩短。而且,所述模座和工作部分的结合界面为冶金结合,结合面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结合强度高,从而避免发生结合面开裂的问题。
31 冷作模具与灰复合铸造汽车模具铸件、浇注系统和铸造方法 CN201610257630.6 2016-04-22 CN105772687A 2016-07-20 刘林峰; 张福全; 郑耀明; 杨能义; 张勇
发明涉及一种冷作模具与灰复合铸造汽车模具铸件、浇注系统和铸造方法,所述汽车模具铸件包括一次性铸造成型的模座和工作部分,所述模座的材料为灰铁,所述工作部分的材料为冷作模具钢,所述模座和工作部分的结合面为冶金结合。这样,将模座和工作部分一次性整体铸造成形,节约了铸造生产时间,同时由于模具机加工基准基本一致,机加工工作量大幅度减少、加工精度大幅度提高,明显缩短了机加工时间,降低了机加工成本,钳工装配调试模具的难度和时间大幅度缩短。而且,所述模座和工作部分的结合界面为冶金结合,结合面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结合强度高,从而避免发生结合面开裂的问题。
32 一种基材料的渗铝及嵌铸工艺 CN201511007238.8 2015-12-30 CN105618714A 2016-06-01 李楠; 钟小华; 张鑫明; 李成章; 袁海波
一种基材料的渗铝及嵌铸工艺,包括渗铝材料的选取与铝基材料表面活化处理,渗铝材料的选取是指根据铝基材料来选取渗铝材料,铝基材料表面活化处理是指将铝基材料置于性溶液中浸泡,然后取出清洗、干燥,渗铝材料的选取与铝基材料表面活化处理之后还包括渗铝与嵌铸,渗铝与嵌铸是指先将选取的渗铝材料熔化后再进行保温,然后将表面活化处理的铝基材料进行加热,再将铝基材料置于渗铝材料熔液中并将铝基材料上下振动,然后将取出的铝基材料置于模具中并用渗铝材料熔液进行浇注形成铸件,铸件凝固后铝基材料与渗铝材料之间形成冶金结合面。本设计不仅操作简便,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而且铝基材料与渗铝材料形成冶金结合面。
33 固态材固液复合及轧制组合制备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 CN201510981740.2 2015-12-23 CN105598420A 2016-05-25 王渠东; 刘腾; 刘国平
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材固液复合及轧制组合制备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固液复合铸造制备双金属轧制坯料的步骤、轧制所述坯料制备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步骤。本发明特征在于利用表面锌层保护后固液连接的工艺手段,解决了传统焊接方法连接铜和其它材料时容易出现的化夹渣、吸气、热裂、成分偏析等一系列的问题,克服了铜材在高温下表面易形成氧化膜阻碍铜和其它材料之间冶金结合形成的难题,然后通过轧制方法成型,破碎固液复合过程中铜之间形成的中间化合物,提高双金属复合材料以及基体材料的学性能和物理性能。本发明方无需气体保护、复合技术简单、工艺条件宽泛易操作、工艺设备要求简单、界面结合强度高、导电性能好。
34 固态材固液复合及轧制组合制备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 CN201510980265.7 2015-12-23 CN105562661A 2016-05-11 王渠东; 刘腾; 刘国平
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材固液复合及轧制组合制备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固液复合铸造制备双金属轧制坯料的步骤、轧制制备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步骤。本发明特征在于利用表面锌层保护后固液连接的工艺手段,解决了传统焊接方法连接钛和其它材料时容易出现的气孔、接头组织粗大、变形、成分偏析等一系列的问题,克服了钛材在高温下表面易形成化膜阻碍钛和其它材料之间冶金结合形成的难题,然后通过轧制方法成型,破碎固液复合过程中界面上形成的中间化合物,提高了双金属复合材料以及基体材料的学性能和物理性能。本发明无需气体保护、复合技术简单、工艺条件宽泛易操作、工艺设备要求简单、界面结合强度高、导电和导热性能好。
35 离心铸造制复合辊及其制造方法 CN201380018372.0 2013-03-28 CN104220192B 2016-05-11 小田望; 濑川尧之; 野崎泰则; 服部敏幸
发明提供一种离心铸造制复合辊,其是利用离心铸造法形成的外层与由球墨构成的内层熔接一体化而成的离心铸造制复合辊,所述外层由以下的Fe基合金构成,所述Fe基合金具有以质量基准计至少含有Cr:0.8~3.0%、Mo:1.5~6.0%和V:1.8~5.5%的化学组成,且金属组织中的石墨面积率为0.3~10%,所述内层具有熔接于所述外层的芯部、和由所述芯部的两端一体地延伸出的轴部,两轴部端部的Cr、Mo和V的合计量均为0.15~2.0质量%,且在一侧轴部与另一侧轴部之间Cr、Mo和V的合计量之差为0.2质量%以上。
36 一种复合缸体的铸造方法 CN201511010174.7 2015-12-29 CN105537565A 2016-05-04 徐宏; 宋彬; 张国伟
一种复合缸体的铸造方法,包括:三维建模→铸造工艺设计及工艺模拟优化→钢基热处理→机加工、工装加工、焊接→钢基表面处理→钢基生产前预热处理→熔化砂→钢基放入硼砂溶液→熔炼铜合金→将铜合金浇入钢基中→放入水槽、冷却凝固到室温→制得钢铜复合缸体。该方法解决了钢铜缸体复合铸造技术和复合材料成分难题;实现双金属缸体复合强度高,成品率高,成本低,缸体尺寸不受限制,成型过程易控,质量稳定。
37 一种复合合金柱塞缸体的加工方法 CN201510978627.9 2015-12-24 CN105537563A 2016-05-04 王世民; 刘合立
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合金柱塞缸体的加工方法。本发明通过在缸体孔内设置铜合金套(5)及芯棒(4),同时在缸体坯件(1)顶部中央的球形凹面(3)内放置另一中铜合金材料,然后再同时加热冷却的方法,实现了在柱塞泵缸体的两个不同工作面上复合不同铜合金,从而提高柱塞泵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38 一种锻辊颈高铬复合轧辊工艺及设备 CN201510764181.X 2015-11-11 CN105522138A 2016-04-27 丁家伟; 丁刚; 耿德英; 鹿微微; 鹿策; 施孟达; 孔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锻辊颈高铬复合轧辊工艺及设备,材料质量百分比:C: 2.4~3.3%,Si:0.60~1.0%,Mn:0.50~1.20%,Ni:0.8~1.2%,Cr:15~20.0%,Mo: 0.80~2.2%,W:0.5~1%, P:≤ 0.05%,S:≤0.O3%,Sb:1~3%,N:0.02~0.18%,Y:0.1~0.3%,余量为Fe 以及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采用稀土Y和铁复合孕育,加入Sb、N进行晶粒细化处理,提高了轧辊学性能,采用锻钢辊颈提高了轧辊强度,感应加热器对芯棒进行型内整体加热熔铸,冷结晶器成型,可动态控制复合层界面,工艺简单,成本低,无成分偏析,轧辊使用寿命长。
39 一种复合材料管半固态成形方法 CN201510893103.X 2015-12-08 CN105499304A 2016-04-20 肖寒; 陈泽邦; 周慧子; 李勇; 卢德宏; 周荣锋; 蒋业华; 周荣
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管半固态成形方法,属于金属半固态成形技术领域。首先利用离心铸造机浇注三层材料,获得复合材料管坯,先浇注外层易塑性变形材料,然后浇注中间层难塑性变形材料,最后浇注内层易塑性变形材料;然后将复合材料管坯加热至难变形材料的固液温度区间使其处于半固态,并采用高速热挤压使管坯减径减壁,获得一定长度的管材,最后对热挤压的管材进行热处理,获得不同学性能的复合材料管。该方法解决难变形材料管类件加工制造困难、成形周期长、产品成本高等问题,扩宽半固态成形技术的应用领域。
40 双金属部件和方法 CN201180027823.8 2011-06-10 CN102939176B 2016-04-13 帕斯卡尔·保罗·查尔斯特; 格雷戈尔·利奥波德·巴比克; 彼得·莫宁; 埃里克·艾伯塔斯·德尼斯
一种双金属部件,包括:第一金属的第一构件和不同于所述第一金属的第二金属的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包括至少一个穿孔。所述第二构件围绕所述第一构件的片状部分并通过所述穿孔直接原位浇铸以刚性固定所述第一和第二构件。当用于机动车辆时,第二金属的第二构件优选为制的并且第一金属的第一构件优选为用于点焊至其它结构的高强度钢。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