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01 一种带丝孔高铸造方法 CN202111354315.2 2021-11-16 CN114042866B 2023-03-21 刘文华; 王红光; 张仲林; 曲守峰
发明提供了一种带丝孔高铸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工艺设计;造型、制芯;熔炼、浇注:采用一次合料、二次熔炼方式熔化,铁水孕育处理,低温浇注;热处理;清理;预埋件丝孔加工。本发明通过采取在髙硅铸铁件中预埋中空耐蚀柱,外形设计成梯形螺纹,内部设计成中空、外带螺纹,形成铸件后,在预埋件上加工内螺纹;采取一次合料、二次熔炼、微调脱气等方式熔炼铁水,解决了髙硅铸铁丝孔难以加工成形、减少加工工时、有效地克服了高硅铸铁铸造生产中易产生的缩松、气孔、裂纹等问题,铸件成品率达到90%以上。
102 一种金属热处理加工用冷却装置 CN202210509126.6 2022-05-11 CN114891959B 2023-03-17 徐萍; 徐凯; 赵鑫
发明属于金属冷却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金属热处理加工用冷却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支撑架的侧壁固接有一号电机,且一号电机的输出端固接转轴内侧壁;通过设置的存储辊,当对热处理后的金属件进行冷却时,将多组金属件放入存储辊的内部,一号电机带动存储辊转动,一号抽取冷风冷却金属件的多个面,二号风扇抽取存储辊内部的热空气排出,起到空气流通冷却的效果,敲击杆对过滤网板侧壁撞击,避免过滤网板侧壁堵塞影响抽风效果,同时每组金属件进入一号挡板与二号挡板之间阻隔,弧形挡板对每组金属件限位,避免多组金属件贴合造成冷却不均匀的现象,从而影响金属件冷却后达不到预期效果。
103 抗应腐蚀超高强度绞线用盘条及钢绞线的制造方法 CN202210014702.X 2022-01-07 CN114369760B 2023-03-17 尹一; 刘祥; 廖德勇; 安绘竹; 徐曦
一种抗应腐蚀超高强度绞线用盘条及钢绞线的制造方法,钢中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90%~1.00%、Si0.80%~1.10%、Mn 0.40%~0.50%、P≤0.020%、S≤0.020%、Cr0.20%~0.50%、V0.05%~0.10%、B0.0008%~0.003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在1860MPa预应力钢绞线用盘条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优化常规合金元素设计,提高C、Si元素含量,合理添加金属元素Cr、V、B,并调整热轧控冷和钢绞线生产工艺,改进钢丝拉拔工艺和钢绞线稳定化生产工艺,研发可以推广使用的“抗应力腐蚀超高强度钢绞线”。
104 压铸AlSi10MnMg合金薄壁零部件的低变形热处理方法 CN202211623753.9 2022-12-16 CN115786827A 2023-03-14 王承永; 王斌锋; 孙建军; 盛亚
申请公开了一种压铸AlSi10MnMg合金薄壁零部件的低变形热处理方法,包括:(1)先将压铸AlSi10MnMg合金薄壁零部件升温到410~420℃,升温速度8‑10℃/min,保温1h;再升到460‑490℃,升温速度8‑10℃/min,保温1h;保温结束后,先用机给压铸AlSi10MnMg合金薄壁零部件施加强气流空气,在压铸AlSi10MnMg合金薄壁零部件的温度降低到300℃以下后,采用淋喷方法对压铸AlSi10MnMg合金薄壁零部件进行进一步冷却;(2)两级时效处理步骤:将压铸AlSi10MnMg合金薄壁零部件放到热处理炉内,并随炉升温到150℃,并保温0.5h,升温速度设定为5℃/min;再以5℃/min的升温速度将炉温从150℃升到最终时效温度,所述最终时效温度为190‑230℃,并保温1h。本申请可有效控制压铸AlSi10MnMg合金薄壁零部件的变形。
105 冷却装置 CN201980063954.8 2019-09-24 CN112789357B 2023-03-10 坂本治; 中本一朗
本公开内容是使被处理物(W)从下部浸渍至冷却液而冷却的冷却装置(R,R1),至少具备液体供给部(20),在所述被处理物(W)的冷却开始时对所述被处理物(W)的上部供给所述冷却液。
106 H242合金新型制造工艺 CN202211503791.0 2022-11-28 CN115740299A 2023-03-07 宋利冰; 候俊楠; 杨超
发明提出了一种H242合金新型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棒料切割‑冲孔压平‑环轧整平‑扩环整圆‑热处理‑性能测试,采用燃气锻造炉对环锻件进行加热升温至1100‑1150℃,保温0.5小时至1小时,然后将环锻件从燃气锻造炉内取出并转移到R350扩环机上进行轧制,转移时间控制在45s,对环锻件进行轧制,每一火的变形量控制在30%‑60%,操作时间在120s内完成,环轧进给率控制再0.6‑1.3mm/s,按同样参数要求,完成多火次轧制,最后一火环扎量控制在20%‑30%;环轧完成后立转移至400T扩环机,扩环量控制在1%以内,转移时间控制在45s内,操作时间在90s内完成。解决了固溶后晶粒度不均匀,粗晶长大,超出标准要求的问题,满足了产品性能要求,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一次通过率,提高了市场竞争
107 一种石油炼化裂解炉无缝合金管的制备方法 CN202211181413.5 2022-09-27 CN115740079A 2023-03-07 陈小福; 吴利阳; 高小华
发明提出了一种石油炼化裂解炉无缝合金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冶炼:采用电炉+AOD+电渣重熔冶炼工艺获得合金电渣锭;S2.锻制管坯:合金电渣锭热锻后车光得到管坯;S3.热穿孔:锯切管坯,对单支圆进行热穿孔获得荒管;S4.表面处理:将荒管两端切成直并清除毛刺,酸洗清除化皮;S5.冷轧:采用两道次冷轧进行冷加工;S6.热处理:每道次冷轧后进行加热固溶处理;S7.矫直与切割:对两道次冷轧固溶处理后的钢管进行预矫,然后进矫直机整体矫直,管段锯切直角;S8.酸洗:酸洗处理,通过浸泡、冲洗,使钢管内外表面呈白或银灰色。该方法可制备具有组织粗晶粒度、高温持久强度等特性的无缝合金管,能够满足在炼化装置加热炉中使用的可靠性。
108 强韧耐腐蚀三相不锈、其制备方法和不锈钢制品 CN202211437344.X 2022-11-17 CN115717221A 2023-02-28 陈祥; 吴自翔; 王孟鑫
发明涉及一种强韧耐腐蚀三相不锈、其制备方法及不锈钢制品。该强韧耐腐蚀三相不锈钢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元素组分:C:≤0.06%,Si:2.0%~4.0%,Mn:0.8%~1.0%,Cr:11.0%~15%,Ni:5.5%~7.5%,Mo:1.0%~2.0%,Cu:0.5%~1.5%,Nb:0.2%~0.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强韧耐腐蚀三相不锈钢中包括氏体、奥氏体以及素体,Cu、Ni和Mo在强韧耐腐蚀三相不锈钢中参与形成弥散分布的金属间化合物增强相。相较于传统的马氏体不锈钢或双相不锈钢,该不锈钢兼具更好的腐蚀性和更高的机械强度。
109 一种压缩弹簧的制造工艺及其回火炉装填设备 CN202110201339.8 2021-02-23 CN113005273B 2023-02-21 邢阿龙; 宋晓明; 张红军; 邢婉妮
申请涉及一种压缩弹簧的制造工艺及其回火炉装填设备,应用于弹簧制造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一种压缩弹簧的回火炉装填设备,包括装填笼、移动组件和进料管,装填笼中设置有若干装填槽,装填笼可拆卸安装于移动组件上,进料管位于装填槽正上方,移动组件用于带动装填笼的装填槽依次通过进料管下方;还包括一种压缩弹簧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工序:S1:绕制,将丝送入从卷簧机中弯曲成压缩弹簧;S2:回火,将弯曲后的压缩弹簧放入连续回火炉;S3:磨簧,将压缩弹簧的两端面磨平;S4:清洗,用声波对压缩弹簧进行清洗。本申请具有避免回火中压缩弹簧出现叠垒扭缠现象,提高了压缩弹簧的回火质量的效果。
110 一种连续速度管柱用热轧钢带、钢管及其制造方法 CN202110869006.2 2021-07-30 CN115679199A 2023-02-03 张豪臻; 章传国; 孙磊磊; 沈建兰; 王金涛; 范英同
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速度管柱用,其含有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还含有质量百分比如下的下述化学元素:C:0.03‑0.13%、Si:0.05‑0.30%、Mn:0.86‑2.20%、Cr:0.10‑0.60%、Nb:0.030‑0.065%、Ti:0.008‑0.025%、Al:0.01‑0.05%、Ca:0.001‑0.004%。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由上述连续速度管柱用钢制得的热轧钢带,以及由上述热轧钢带所制得的钢管。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热轧钢带和钢管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所述的连续速度管柱用钢有效控制了合金成本,其制得的热轧钢带的安全性高、耐腐蚀性能好并且适合长期服役。采用本发明上述连续速度管柱用钢制得的钢管操作便捷且维护成本低,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其与常规低无缝速度管柱相比具有更优异的耐腐蚀性能,更适合在井下环境长期服役。
111 一种高耐磨件热处理转运装置 CN202110855250.3 2021-07-27 CN115679056A 2023-02-03 刘海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磨件热处理转运装置,包括在轨道上行走的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的上表面设置有蓄箱,所述蓄水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储气箱,所述移动平台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竖板,移动平台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立柱,竖板和立柱之间设置有至少两层放置架。该转运装置,将自来水通过通道管添加到蓄水箱内部,由于该移动平台从热处理炉内部推出,冷水添加进蓄水箱内部,会产生剧烈沸腾状态,蒸汽通过连接管进入储气箱内部进行存储,通过打开输气管表面的控制,即可将带压蒸汽输送至第二横板的气流腔内部,气流推动驱动叶片转动,即可通过转动辊带动放置架上表面的工件卸料,从而避免人工卸料。
112 一种提高鼓叶轮焊接部位强度的双级时效工艺 CN202110300404.2 2021-03-22 CN113151660B 2023-02-03 张敏; 夏拓; 郝琛; 张林; 高俊; 李保铃; 雷龙宇
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鼓叶轮焊接部位强度的双级时效工艺,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将风机叶轮焊接接头在热处理炉中进行固溶处理,得到固溶合金风机叶轮焊接接头;步骤2、将步骤1的固溶合金钢焊接接头从热处理炉中取出,然后进行淬处理,得到水淬合金钢焊接接头;步骤3、将步骤2的水淬合金钢风机叶轮焊接接头进行双级时效处理,随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热处理的合金钢风机叶轮焊接接头。本发明热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材料能够得到逆变奥氏体与析出强化相,组织分布均匀细小;本发明热处理工艺方法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大型工厂批量生产,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
113 冷却装置 CN202211392708.7 2022-11-08 CN115652034A 2023-01-31 张莹; 郭婷婷; 曹迪; 姚亮; 郭天宇
发明涉及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框体、第一、第一管、旋转组件、传动部件和温度监测部件,框体具有容纳空间,第一泵和第一管布置在容纳空间内,第一泵的出口与第一管的进口相连,第一泵的进口与容纳空间连通,旋转组件上适于放置待冷却件,第一管的出口适于向旋转组件上的待冷却件喷洒冷却介质,旋转组件相对与框体可转动,传动部件设在容纳空间内,且传动部件与旋转组件相连,传动部件用于带动旋转组件沿框体的长度方向循环移动,温度监测部件设于第一泵的出口。本发明的冷却装置,提高待冷却件的冷却的均一性,提高冷却效率。
114 一种超低温工程用高强高韧氏体时效不锈及其制造方法 CN202211276286.7 2022-10-19 CN115595504A 2023-01-13 何毅; 王军生; 信瑞山
发明涉及一种超低温工程用高强高韧氏体时效不锈及其制造方法,钢中主要成分包括:Cr 11.00%~13.00%,Ni 9.00%~11.00%,Mo 2.00%~4.00%,Ti≤0.05%,Al 0.001%~0.080%;余量为、有害元素和杂质;室温抗拉强度≥950MPa,屈服强度≥900MPa,室温冲击韧性Kv2≥150J,‑196℃下冲击韧性Kv2≥80J。本发明通过优化马氏体时效不锈钢的化学成分配比,在Cr、Ni不锈钢的基础上添加适量的合金化元素Mo进行合金化,同时控制Ti的添加量以避免大型TiN、TiCN夹杂物的形成,配合适宜的热处理工艺,在钢中形成细小稳定的逆转变奥氏体,使钢的强韧性尤其是超低温韧性得到显著提高,大幅度提高了马氏体时效不锈钢的综合性能。
115 一种高韧性、高热稳定性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CN202210236660.4 2022-03-11 CN114645200B 2023-01-10 龙志慧; 张晓
发明提供一种高韧性、高热稳定性模具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模具钢成分组成及工艺的限定,达到改质夹杂物、减小夹杂物尺寸、细化铸态组织的效果,制备了一种韧性好、热稳定好、耐磨性好的模具钢,使模具钢在超过600℃的工作环境中依旧保持高韧性和优秀的抗热疲劳性,大幅延长模具钢的使用寿命;选用非真空感应炉+LF炉精炼+VD脱气制备得到低的模具钢本体,在制备模具钢本体时,通过限定、铈、钇的含量,在低氧的模具钢中,用铈消除钇生成的夹杂物尺寸过大产生的影响,来显著提高模具钢的冲击韧性;用化钨粉末与(Co34Fe8Cr29Ni8B14)100‑xSix粉末对模具钢本体表面进行激光熔覆,来大幅提高模具钢的热稳定性和耐磨性。
116 一种高强耐蚀海洋工程不锈及其制备方法 CN202211223093.5 2022-10-08 CN115522130A 2022-12-27 赵洪运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耐蚀海洋工程不锈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不锈钢技术领域。按质量百分比计算,该高强耐蚀海洋工程不锈钢由以下元素成分构成:Mn 14.0~19.0%、Si≤0.45%、Cr 16.0~21.0%、Ni 2.0~4.0%、Mo 2.0~3.5%、N 0.5~1.0%、V 0.1~0.3%、Y0.1~0.2%、La 0.1~0.4%、C≤0.04%、S≤0.01%、P≤0.02%、Nb 0.1~0.2%、Ti0.15~0.2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通过对不锈钢合金成分以及制备过程进行优化,在降低不锈钢成本的前提下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能以及相关学性能。
117 合金含量重轨组织性能协同控制方法 CN202211172003.4 2022-09-26 CN115488303A 2022-12-20 李红光; 陈亮; 陈天明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合金含量重轨组织性能协同控制方法,包括:对连铸过程铸坯内部钢液凝固过程溶质合金元素的析出、扩散与对流传输进行控制;利用铸坯凝固完全后的余热进行保温条件下的高温扩散处理,得到高均质化铸坯;对高均质化铸坯进行轧制得到钢轨;对成型的钢轨进行配套的热处理工艺。术发明的方法生产所得的高合金含量钢轨轨头断面硬度明显提升,所得钢轨的硬度检测点微观组织均正常。为高合金重轨钢研发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为高性能钢轨的组织性能协同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118 一种高胎圈丝专用高效节能生产线 CN202011397599.9 2020-12-04 CN112427485B 2022-12-20 徐一铭; 陆海; 朱杰; 张文长; 周黄山; 陈栋
发明涉及一种高胎圈丝专用高效节能生产线,包含按顺序依次设置的预处理装置、粗拉装置、中间热处理装置、细拉装置、回火装置和青铜装置;所述预处理装置和镀青铜装置均包含有钢丝提升装置;所述预处理装置还包含有安全观察窗机构;所述粗拉装置和细拉装置均包含有一体式卷筒机构;所述中间热处理装置包含有钢丝加热炉;所述回火装置包含有钢丝感应回火炉。本发明一种高锡青铜胎圈钢丝专用高效节能生产线,生产效率高、设备维护简单方便、安全性高、节约能源、成本低。
119 一种耐酸腐蚀、其制备方法和耐腐蚀管 CN202210191343.5 2022-02-28 CN114540715B 2022-12-16 吴光辉; 史显波; 邹喜洋; 严伟; 卓钊; 杨柯; 冉旭; 张舒展; 黄电源
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酸腐蚀、其制备方法和耐腐蚀管。按重量百分比计,耐酸腐蚀钢的化学成分包括:C 0.05~0.15%,Si≤0.3%,Mn≤0.6%,Cr 0.8~1.2%,Mo 0.6~0.9%,V≤0.3%,Nb 0.01~0.05%,Al≤0.05%,S≤0.005%,P≤0.01%,Cu 0.7~2%,Ni和Cu的重量百分比满足0.5≤Ni/Cu≤1,余量为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基于低含量的特点,赋予耐酸腐蚀钢较高的抗SSC性能。通过平衡耐酸腐蚀钢的各化学成分,解决了高强度与高韧性、高强度与抗SSC性能的双重矛盾关系。
120 一种注射成形可量产型超高强度不锈及其制备工艺 CN202210183159.6 2022-02-28 CN114807781B 2022-12-13 杨英杰; 段满堂; 邓忠勇
申请涉及粉末冶金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注射成形可量产型超高强度不锈及其制备工艺,所述注射成形可量产型超高强度不锈钢,包括以下原料:C、Cr、Co、Mo、Ni、Nb、Al、W、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上述方案原料选用科学,较低含量可保证烧结过程稳定,钴能够赋予产品优良的耐腐蚀性,各成分用量的调整,可实现学性能的可调整性,满足不同场合的使用要求。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注射成形可量产型超高强度不锈钢的制备工艺,包括喂料制备,注射成形,催化脱脂,烧结处理,热处理等工序,制备获得超高强度不锈钢;上述工艺可实现高强度不锈钢的稳定制备,保证不锈钢产品在获得高强度的同时,具有优良的韧性和耐腐蚀性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