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一种基于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高磁感取向及方法 CN202211141237.2 2022-09-20 CN115449741B 2023-11-24 孙亮; 郭小龙; 李国保; 章华兵; 赵胜利; 刘义滔
一种基于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高磁感取向,其组分及wt%为:C:0.03~0.06%,Si:3.0~4.5%,Mn:0.08~0.15%,S;0.005~0.015%,P≤0.030%,Als:0.02~0.05%,N:0.005~0.010%,Sn:0.03~0.06%;生产方法:经冶炼后浇铸;铸坯经切断后直接送入隧道炉保温;常规热轧并卷取后常化;经一次性冷轧并卷取后进行初次再结晶退火;经涂布退火隔离剂后按进行二次再结晶退火;常规进行后续工序。本发明既不添加Cu等,也无需增加电磁感应设备,且板坯加热温度和常化温度低,在炉时间大幅降低,在保证磁感强度B800不低于1.9T下,可使损不高于0.99W/Kg,生产工艺简单且能与常规工艺共用生产线。
42 一种基于化膜改性的耐热锰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311065957.X 2023-08-23 CN117070859A 2023-11-17 王帅; 张小艳; 郑志斌; 龙骏; 王娟; 郑开宏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化膜改性的耐热锰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按质量百分比计,该耐热锰钢的化学成分为:C:1.0~2.0%,Mn:10.0~20.0%,Al:4.0~12.0%,Si:0.5~1.5%,Cr:1.0~2.2%,RE:0.05~0.09%,S≤0.04%,P≤0.04%,其余为。其制备方法包括:按化学成分的比例,将原料熔炼后进行脱氧处理和变质处理,浇铸成铸件后再热处理。通过Al元素的调控,改变了材料高温氧化物的生长方式与结构组成、降低了氧化物的生长速率,显著提高了高温抗氧化性能,适用于汽车涡轮壳及排气管、冶金高炉喷嘴及高温搅拌炉叶片等在高温条件下服役的结构件,具有良好的实用前景。
43 一种疲劳性能优异的贝氏体辙叉及其制备方法 CN202311077644.6 2023-08-25 CN117070842A 2023-11-17 袁俊; 汪渊; 邓勇; 李若曦
发明涉及一种疲劳性能优异的贝氏体辙叉,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 0.25‑0.35%、Si 1.20‑1.70%、Mn 1.50‑2.50%、P 0.002‑0.015%、S 0.002‑0.010%、Cr 0.30‑1.20%、Mo 0.10‑0.60%、Ni 0.002‑0.7%、V0.01‑0.08%、Al 0.001‑0.004%,其余为Fe。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上述疲劳性能优异的贝氏体辙叉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高了贝氏体辙叉强韧性,同时提高了贝氏体辙叉疲劳性能,并且本发明使辙叉运行安全性提高。
44 提高石英挠性加速度计中矩器温度稳定性的处理方法 CN202310882607.6 2023-07-18 CN117070719A 2023-11-17 仝雄伟; 张开望; 石新泰; 孙承琳; 徐芸; 赵米锴; 崔凯飞
发明提供了提高石英挠性加速度计中矩器温度稳定性的处理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方法存在无法同时保证轭磁性能和稳定的低膨胀系数,进而导致加速度计测控精度和温度稳定性低的技术问题。该方法通过对轭铁采用的低膨胀合金热处理实现力矩器温度稳定性的处理,低膨胀合金的热处理步骤为:S1、低膨胀合金进行固溶处理;S2、将步骤S1固溶处理后的低膨胀合金进行深冷处理;S3、将步骤S2深冷处理后的低膨胀合金进行时效处理;S4、将步骤S3时效处理后的低膨胀合金进行稳定处理;S5、将步骤S4稳定处理后的低膨胀合金加工成轭铁,将轭铁进行二段退火处理,获得高磁性能和低膨胀系数稳定的轭铁,进而实现力矩器温度稳定性的处理。
45 一种低高铬耐热大规格连铸坯的热处理方法 CN202310880152.4 2023-07-18 CN117070718A 2023-11-17 原凌云; 张锦文; 楚宝帅; 梁进超; 李建军; 赵志刚; 王育田
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高铬耐热大规格连铸坯的热处理方法,包括:缓冷工艺,将低碳高铬耐热钢大规格连铸坯缓冷,随炉冷却或者坑冷至100℃~150℃;回火工艺,将缓冷至100℃~150℃的低碳高铬耐热钢大规格连铸坯入炉,以小于100℃/h的升温速度加热到765±10℃,保温14~16小时,然后随炉冷却至≤500℃,出炉空冷至室温。本发明通过采用缓冷代替常规的退火,在铸坯缓冷后直接回火,不仅占炉时间显著缩短,而且大大节省了能源,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突破了本领域的“退火+回火”去应热处理工艺机制,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产成本偏高、占用退火炉时间偏长的技术难题。
46 一种高强度、耐腐蚀和抗疲劳纳米/超细晶304不锈加工方法 CN202111538064.3 2021-12-15 CN114381588B 2023-11-10 王胜刚; 孙淼
发明涉及纳米/超细晶金属材料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耐腐蚀和抗疲劳纳米/超细晶304不锈加工方法。选择普通304不锈钢作为原材料,通过均匀化热处理、连续的大形变和快速热轧和温轧的深度轧制工艺以及室温退火获得高强度、耐腐蚀和抗疲劳纳米/超细晶304不锈钢。本发明能够获得高强度和塑性(屈服和抗拉强度分别在600MPa以上和750MPa以上,延伸在30%以上)、抗疲劳(疲劳寿命和疲劳强度)性能提高,腐蚀(均匀腐蚀,点腐蚀、腐蚀、高温化和热腐蚀等)阻力提高的纳米/超细晶(晶粒尺寸80~300nm)304不锈钢。
47 一种热处理的夹持矫正设备及其矫正方法 CN202310987805.9 2023-08-07 CN116987866A 2023-11-03 张园园; 翟耀耀; 安金亮; 周静怡; 王孟; 崔文波
发明涉及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钢材热处理的夹持矫正设备及其矫正方法,包括移动上料装置、支撑底座、辅助固定立架、钢材、支撑限位板、第一移动调节板、调节主体、第一调节控制主体、第二调节控制主体和滑动限位卡槽,辅助固定立架均匀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的外侧端,支撑限位板固定连接在支撑底座的上端。本发明通过设置移动上料装置,利用移动上料装置可以将需要上料的钢材进行第一次的定位居中放置,使得由移动上料装置中落下的钢材尽可能的处在支撑限位板的中部,并且通过移动上料装置可以对钢材具体落在支撑限位板上的位置进行方便的调节和控制,使得落在支撑限位板上的钢材可以方便的被外部夹持装置精准的夹持。
48 一种丝锥用高速材料的组织性能调控处理方法 CN202311070817.1 2023-08-24 CN116987858A 2023-11-03 胡晓兰; 邓华; 李清先; 郭智兴
发明公开了一种丝锥用高速材料的组织性能调控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先采用冷轧的方式对高速钢进行塑性变形,在高速钢中形成高密度位错促进化物分解及球化,形成晶粒度细小、数量多、近球形和分布均匀的碳化物作为强化相,经过淬火和两次回火处理后,再进行脉冲磁场处理来促进碳化物析出,残余奥氏体转变,并提高位错密度从而实现对高速钢的组织性能调控和强韧化。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的调控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基于‑热‑磁复合实现了丝锥用高速钢的组织性能调控,可用于制造各类高性能的丝锥等金属切削加工刀具。
49 一种具有高强度、高阻尼的高锰及其制备方法 CN202310985444.4 2023-08-07 CN116970867A 2023-10-31 白凤梅; 吴燕; 陈超; 周星宇; 周红伟
发明属于高锰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强度、高阻尼的高锰钢及其制备方法,高锰钢各成分质量百分比为,Mn:17.0%、Si:0.3~0.5%、C:0.04~0.06%、V:0.1~0.3%、其余为Fe及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制备步骤:根据高锰钢的元素配比,选择工业纯电解锰、原材料;采用真空感应炉进行冶炼,同时辅以Al、Ti脱;将冶炼获得的铸锭在1200℃保温2h,进行均匀化处理;锻造开坯成厚度为35mm,宽为80‑120mm的矩形方坯,继续轧制成6‑8mm厚的板坯并进行空冷;在1000℃下保温1h固溶处理后冷。本发明通过添加V元素将高锰钢的高阻尼性能与高学性能实现了非常完美的匹配。
50 一种精密固件自动上下料设备 CN202310837393.0 2023-07-10 CN116949266A 2023-10-27 蔡俊信; 乔前春
一种精密固件自动上下料设备,属于自动上下料设备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人工在刮平烤盘中的螺丝时,难免造成多组螺丝形成的面凹凸不平,在进行热处理加工时,对于螺丝的热处理加工过程中不够全面的问题与受热不均匀;本申请通过下料框倒出固定重量的螺丝,螺丝进入到第一载具内部,通过往复输送带移动到夹持机械手的下端,运动中通过第一限制框平整第一载具内部螺丝,第一载具移动到往复输送带一端,载具移栽组件将第一载具转送到载具输送线上,通过载具输送线运输,第一载具以及螺丝经白炉热处理后,输送到载具输送线的另一端,通过载具夹手将此组第一载具移动至框体输送带的上端,载具夹手旋转,让第一载具中的螺丝进入框体输送带上端的空料框内部,完成下料。
51 一种纳米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310975931.2 2023-08-04 CN116926446A 2023-10-24 邓毕力; 罗顶飞; 徐敏义; 潘振海; 王玉川
发明属于纳米晶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纳米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基纳米晶合金,所述合金的成分表达式为FeaSibCrcCudAleNif;其中,a、b、c、d、e和f分别表示各对应组元的原子百分含量,且75≤a≤85.5,1≤b≤3,0.1≤c≤0.5,3≤d≤8,1≤e≤1.5,f=100‑a‑b‑c‑d‑e。本发明提供的铁基纳米晶合金,在不加入Nb、Mo等贵重的金属原料,还可以保持原有铁基纳米晶合金的性能,即高的磁通密度、高的磁导率和低的矫顽
52 一种贝氏体无缝管及其制造方法 CN202210322387.7 2022-03-29 CN116926412A 2023-10-24 孙文; 高展; 翟国丽; 骆素珍; 胡平
发明公开了一种贝氏体无缝管,其含有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还含有质量百分含量如下的下述各化学元素:C:0.16~0.18%,Si:0.56~1%,Mn:1.8~2.05%,Cr:0.85~1.25%,Al:0.015~0.04%,B:0.001~0.005%,0<N≤0.006%,其中Al/N≥3。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贝氏体无缝钢管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步骤:(1)冶炼管坯连铸;(2)穿孔和连轧和定径;(3)对定径后的管子进行三段式空气冷却:在500‑850℃范围内,控制冷速为2‑5℃/s范围;冷却至500℃后,控制冷速为5‑15℃/s;冷却至300℃后,进行自然空气冷却。本发明所述的贝氏体无缝钢管可以无需调质热处理,并在轧态或单回火状态获得良好的强韧性匹配。
53 一种提高非调质型螺栓疲劳强度的加工方法 CN202310881091.3 2023-07-18 CN116926292A 2023-10-24 苏振伟; 周淼; 屠兴圹; 高协清; 赵赟
发明属于固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非调质型螺栓疲劳强度的加工方法。非调质型螺栓主要化学成分范围为C:0.08~0.13%,Si:≤0.30%,Mn:1.60~2.00%,Nb:0.010~0.040%,V:0.015~0.050%。螺栓以热轧盘条为原料,经过酸洗、磷化、皂化、冷拉拔、冷镦成型、稳定化处理、搓丝、表面处理等工序加工成螺栓。本发明改进了螺栓制造的工艺流程,冷镦成型后先进行稳定化处理再搓丝,同时优化稳定化处理方案,有效降低了螺栓不同部位的硬度差,提高了螺栓疲劳强度。采用本发明的方法生产的螺栓疲劳强度显著提高,达到工业化应用要求,降低制造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54 一种具有优良模焊和低温性能的A516 Gr.70(HIC)抗酸管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2210379129.2 2022-04-12 CN114807751B 2023-10-24 白云; 石艾来; 苗丕峰; 孙宪进; 何广霞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优良模焊和低温性能的A516Gr.70(HIC)抗酸管件及其制造方法,组织以多边形素体+游离珠光体为主,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C 0.08~0.11%,Si 0.3~0.4%;P≤0.006%;S≤0.001%;Mn 0.9~1.1%;Al 0.02~0.04%;Nb0.01~0.015%;V 0.005~0.009%;Cr+Ni+Cu 0.35~0.65%;Ceq≤0.42;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钢板的模焊性能满足:屈服强度≥300MPa,抗拉强度≥490MPa,‑80℃夏比冲击功≥100J,具有抗HIC性能。本申请结合低C、Mn+TMCP+回火代替正火工艺,通过回火温度和相应的模焊性能发现了特定的回归方程,该工艺和回归方程的配合使用能够替代原先的正火工艺,降低能源消耗及成本,同时钢材也满足了模焊性能。
55 一种耐腐蚀不锈的制备方法、应用 CN202310726760.X 2023-06-19 CN116804251A 2023-09-26 余罡; 王耕春; 王宸
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腐蚀不锈的制备方法、应用,包括将原料进行熔炼处理,精炼处理、浇注处理、冷轧处理以及固溶处理后进行冷,然后进行若干次保温处理,得到耐腐蚀不锈钢。本发明通过优化不锈钢的成分,稀土元素能改变夹杂物的形状和结构,同时抑制了容易引发腐蚀的MnS化合物的形成,有助于增加不锈钢的耐腐蚀性;本申请的方法与成分的协同作用下,能降低不锈钢的孔隙率,稳定性高,复合精炼剂的使用也有助于降低晶间腐蚀的现象,Ba元素、Ca元素以及Mg元素的复配使用,能显著提高不锈钢学性能的同时还能显著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使其作为双极板材料的使用更稳定。
56 一种降低耐热05Cr17Ni4Cu4Nb中δ素体的热处理方法 CN202310779847.3 2023-06-29 CN116770182A 2023-09-19 涂露寒; 吴志伟; 黎颖; 尹凤先
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耐热05Cr17Ni4Cu4Nb中δ素体的热处理方法,涉及钢铁热处理技术领域,包括:S1、奥氏体化热处理:将耐热钢电渣锭,按加热速率为50~70℃/h加热至990~1010℃,并保温8~12h;S2、δ铁素体粗化热处理:将奥氏体化的电渣锭,按加热速率为20~30℃/h加热至1070~1090℃,保温11~15h;S3、扩散热处理:将粗化热处理的电渣锭,按加热速率为30~40℃/h加热至1190~1210℃,保温15~20h。通过对热变形前的电渣锭开展阶段热处理研究,使得该电渣锭中的δ铁素体从6%以上降低至0.35%,完全满足用户的技术需求,从而节省了生产成本。
57 一种易加工耐磨耐腐蚀沉淀硬化型熔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2310721129.0 2023-06-16 CN116752052A 2023-09-15 张乾坤; 宋先猛; 肖逸锋; 吴靓; 杜萌萌; 邓刘科; 张璨
发明涉及一种易加工耐磨耐腐蚀沉淀硬化型熔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熔覆层的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o:10~30%、Mo:0~30%、W:0~30%、Ni:0~10%、增强相:0~30%、C:0.1~0.5%、Si:0.2~0.8%,余量为Fe;本发明的熔覆层克服了传统修复材料中高铬耐磨性不足且热处理变形、硬质合金加工难度大且易开裂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发明提供的熔覆层表现出优异的热硬性、耐时效性、抗冲击性、耐腐蚀性、耐化性以及易加工性。
58 一种锌基层热成形构件的成形工艺 CN202310569286.4 2023-05-19 CN116751935A 2023-09-15 董伊康; 熊自柳; 薛仁杰; 王立辉; 宋帅; 张青; 弓俊杰
发明公开了一种锌基层热成形构件的成形工艺,包括下述工艺步骤:奥氏体化:采用锌基镀层热成形钢或预成形构件进行生产;当采用锌基镀层热成形钢时,将所述锌基镀层热成形钢进行两阶段加热,第一阶段将锌基热成形钢加热至530℃~620℃、保温5~12min,第二阶段将锌基镀层热成形钢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保温3~5min;当采用预成形构件时,直接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气雾冷却:对处于奥氏体化状态的锌基镀层热成形钢或预成形构件采用气雾冷却的方式,以15~180℃/s的冷却速率快速降温至保证入模温度。本方法保证了后续构件的焊接性能并降低LMIE裂纹,最终提高产品综合性能、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59 一种抑制双辊薄带连铸合金偏析的工艺设计方法 CN202211230106.1 2022-10-09 CN116673449A 2023-09-01 刘峰; 吴盼; 宋韶杰; 刘海钰
发明涉及一种抑制双辊薄带连铸合金偏析的工艺设计方法,具体:1)建立铸辊区和固相区瞬态导热方程,2)建立凝固模型,3)建议适用于凝固的广义稳定性得到抑制偏析的铸轧速度和冷却流速度配合。本发明遵循大驱动‑大广义稳定性判据,设计出最佳工艺参数配合铸轧速度为2m/min,冷却水流速度为0.068m/s。通过双辊薄带连铸实验验证,验证本发明设计的工艺参数组合能够将中心位置的Si元素浓度减小到1.2at.%,将边缘位置的Si元素浓度减小到1.7at.%。本发明提出的工艺设计策略,可以对两种参数同时控制的工艺进行优化,寻找两个工艺参数之间的最优配合,优化实际生产效率。
60 一种微合金化半自磨机用耐酸腐蚀耐磨铸造衬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02310082009.0 2023-01-17 CN116640982A 2023-08-25 陈湘茹; 张洪瑞; 赵龙; 翟敢超; 侯智伦; 李莉娟; 翟启杰
一种微合金化半自磨机用耐酸腐蚀耐磨铸造衬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C0.4~1.5%、Si0.2~1.0%、Mn0.4~1.0%、Ni0.1~0.5%、Cr1.0~2.5%、Mo0.2~0.8%、Cu0.1~1.0%、V0.1~0.3%、Nb0.02~0.08%、Al0.01~0.2%、Sn0.01~0.1%、P≤0.05%、S≤0.02%、RE0.01~0.1%、余量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衬板钢不仅具有较佳的耐磨性能,且具有较高的冲击韧性及优异的强硬度、同时兼备高耐酸碱腐蚀冲击磨损特性。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