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41 一种测试探针热处理用防变形装置 CN202110342919.9 2021-03-30 CN113088659A 2021-07-09 张飞龙; 付盼红; 张明海; 申啸
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探针热处理用防变形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槽;上压板,所述上压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上压板将多个所述第一限位槽覆盖;第一侧压板,所述第一侧压板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且第一侧压板位于所述上压板的一侧,第一侧压板的下侧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侧压板和上压板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起。该测试探针热处理用防变形装置,解决了测试探针在热处理的过程中,存在容易产生较大形变的问题。
242 金属箔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 CN202110017715.8 2021-01-07 CN113085296A 2021-07-09 山下修
提供一种金属箔的制造方法,能够通过对于由非晶系软磁性材料制成的多个金属箔均匀地加热金属箔,来将非晶系软磁性材料简单地结晶化为纳米晶系软磁性材料。该金属箔的制造方法中,将由非晶系软磁性材料制成的金属箔(11)层叠而成的层叠体(11A)保持在保持件(20)上以使得金属箔(11)彼此能够沿着层叠体(11A)的层叠方向自由分离。通过将与层叠方向(F)正交的方向作为输送方向(P),使保持件(20)和磁体(30)中的任一者向另一者输送,由此利用磁体(30)的磁使金属箔(11、11)彼此分离。通过对分离后的金属箔(11、11)进行加热,将金属箔(11、11)的非晶系软磁性材料结晶化为纳米晶系软磁性材料。磁体(30)的相同磁极沿着层叠方向(F)配置。
243 用于传送至少一个加热部件的装置 CN201780078164.8 2017-12-11 CN110088018B 2021-07-02 J·温克尔; A·雷纳茨; F·威尔顿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传送至少一个加热部件(2)的装置(1)。所述的装置(1)至少包括以下部件:至少一个构架(3),其中构架(3)限定了一个可传送部件(2)的传送平面(4),一种提升装置(5),其被提供并设置成将部件(2)从传送平面(4)提升到移除平面(6)中,从竖直方向(7)上观察,其中的提升装置(5)是至少部分地设置在传送平面(4)下方。提升装置(5)具有至少一个具有第一接触元件(10)的第一接触单元(8)和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接触元件(12)的第二接触单元(9)。第一和第二接触元件(12)被提供并设置成用于接触至少一个部件下侧(11)的至少一个部分区域,第一接触单元(8)和第二接触单元(9)彼此机械连接,使得接触单元可以彼此同步地升高。第二接触单元(9)可以独立于第一接触单元(8)被驱动,使得第一接触元件(10)可以升高到第一平面(13)且第二接触元件(12)可以升高到与第一平面(13)不同的第二平面(14)中。用于传送至少一个加热部件的装置和方法以及用于传送至少一个加热部件的装置的用途,至少部分地解决了参考现有技术描述的问题。特别地,该装置、方法和用途使得可以以尽可能短的重新组装时间传送单个部件。此外,该装置可以在高温下使用。
244 一种高强低密度双相及其制备方法 CN202110268145.X 2021-03-12 CN113046646A 2021-06-29 刘日平; 石鹤洋; 马明臻; 景勤; 张新宇; 王飞; 张国峰; 唐轶浩; 王锁涛
发明提供了高强低密度双相,属于钢材料技术领域。在本发明的双相钢中,Al元素作为强素体稳定性元素,Al的添加会使得钢中出现大量的铁素体组织;而Be元素也是强铁素体稳定性元素,但是与Al元素相比,Be元素的密度更小,在合金化的过程中,能够在确保双相钢强度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钢的密度;Mn与C元素是强奥氏体稳定性元素,本发明通过在钢中添加Mn与C元素,可以得到组织性能较好的奥氏体组织;本发明的各元素配合作用,使得双相钢在保持较高强度的同时具有更低的密度。发明的高强低密度双相钢与现有的Fe‑Mn‑Al‑C钢相比,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基本保持一致,密度下降3.65~6.69%。
245 一种可调节狭缝射流喷嘴 CN202010534708.0 2020-06-12 CN111701768B 2021-06-15 付天亮; 韩毅; 王昭东; 李勇; 张志福; 张霞; 刘光浩
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狭缝射流喷嘴,属于金属板带材热处理领域。该喷嘴包括入装置、均流集水箱、缝隙调整装置和调整机构四部分;其中入水装置和均流集水箱采用多路径分流、多重阻尼和强化结构设计,实现均匀喷水和防挠曲变形;缝隙调整装置通过螺栓调整实现喷水缝隙高精度扩大或缩小调整;调整机构精确快速调节狭缝射流喷嘴的高度、水平度、平行度、射流度等主要机械参数。本发明大幅提升了狭缝射流喷嘴主要机械参数的调整精度,调整时间缩短2倍以上,喷嘴使用寿命延长1倍以上,实现了金属板带材高均匀性、高平直度及高效率热处理。
246 一种高炉冷却壁及其制造方法 CN202010472288.8 2020-05-29 CN111440910B 2021-06-15 胡宗道
发明提供一种高炉冷却壁及其制造方法,涉及冷却壁技术领域,该冷却壁由冷却壁本体和镶铸在冷却壁本体内部的冷却管组成,冷却壁本体和冷却水管均采用同种材质,冷却壁本体和冷却水管的化学元素成分及其质量百分含量为:C 2.7‑3.1%、Cr 23‑27%、Cu 1.6‑2.0%、Al 1.2‑1.8%、Ni 0.1‑0.3%、W 0.5‑0.9%、Mo 0.8‑1.7%、Si 8‑12%、V 1.3‑1.8%、Ti 2.1‑2.6%、Nb 0.7‑1.4%、B 0.6‑1.1%、Ce 0.05‑0.09%、Sc 0.02‑0.06%,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该冷却壁具有优异的导热性、抗化学侵蚀性、抗拉强度、热冲击性、抗裂变性能、韧性等学性能,综合性能优异,足以满足冷却壁在高温工作下的需要。
247 一种基于生产用的高效快速冷却槽箱装置 CN202110093324.4 2021-01-25 CN112899442A 2021-06-04 宋骁磊
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生产用的高效快速冷却槽箱装置,涉及炼钢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冷却装置在使用时,多为静态冷却方式,即钢铁件放置在冷却中自然静置一段时间后冷却,不仅冷却效果较慢,外接冷却设备,成本较高,此外,工作人员手持钢铁件冷却时,易被沸腾水溅伤的问题,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冷却槽箱;所述冷却槽箱内腔底部的左右两端分别垂直向上固定安装有相互对称的端板。本发明中由于定向引流机构则横向转动安装在升降中部位置处,同时定向引流机构也在下移的过程中转动,定向引流冷却槽箱中的冷却水,使得冷却槽箱中的冷却水以流动的状态经过承载箱框,从而提高了承载箱框中钢铁件的冷却效果。
248 一种热处理用承载设备 CN202110208580.3 2021-02-25 CN112853047A 2021-05-28 不公告发明人
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处理用承载设备,包括底座、驱动电机和往复丝杆,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轴,并且驱动轴的表面由下至上分别套设有驱动齿轮棘轮,所述棘轮的表面设置有棘齿,且棘齿远离棘轮的一端设置有主动齿轮,并且棘轮通过棘齿与主动齿轮相互连接,所述主动齿轮的底面设置有第一空心轴。该钢材热处理用承载设备,通过设置的棘轮棘刺,使得驱动电机在正转时无法带动空心齿轮旋转,从而通过支撑杆对承载架进行限位下,使得往复丝杆无法旋转,方便了从动齿轮带动螺纹连接的往复丝杆进行滑动,有利于对整体的高度进行调节工作,避免手动调节所导致的增加劳动的现象。
249 一种热处理试样快速冷却装置 CN202110009936.0 2021-01-05 CN112831628A 2021-05-25 李根; 张家泉; 刘华松; 唐海燕; 何涛
发明涉及一种热处理试样快速冷却装置,属于金属热处理技术领域。装置由不锈法兰盘、底托、冷却室和冷却气道组成,其中不锈钢法兰盘上设有用于连通加热炉内外气体管路的进气通道、出气通道,底托安装在不锈钢法兰盘上,冷却室固定在底托表面。冷却时冷却气体通过冷却室内壁对称设置的气体喷头对试样各表面进行均匀冷却,并可通过调节氩气流量的方式,调控冷却强度满足不同试样、不同热处理工艺的实验需求。本发明所采用的快速冷却装置冷却效率可调,便于改装维护,安全性较高,可应用于不同型号加热炉设备,无需对设备进行额外改造,大大改善了实验效率与可操作性。
250 一种超细晶及工业化制备方法 CN201910988035.3 2019-10-17 CN110592326B 2021-05-07 蒋虽合; 吕昭平; 高军恒; 马克·瑞福斯
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无序纳米析出相调控并以工业化方法制备纳米晶的超细晶及工业化制备方法,其各个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Cu:2‑8%,Mn:3‑30%,Nb:≤0.3%,V:≤0.8%,Ti:≤0.3%,Al:≤10%,Si:≤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钢材经固溶后进行超过30%变形量的冷轧,在后续再结晶过程中通过快速弥散的无序Cu颗粒析出及时并持续增加了亚微米尺寸奥氏体晶粒的长大,以高温长时间保温制备超细晶钢材。屈服强度成倍提升至超过700MPa,抗拉强度达到2000MPa,延伸率大于50%。将大幅推进这类钢材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251 一种热处理工件定位和防变形工装 CN202110028624.4 2021-01-11 CN112746145A 2021-05-04 周本建; 王爱铭; 储文平; 蒋文杰; 李大东; 柯卫民; 员鹏博; 武承晨
发明涉及一种热处理工件定位和防变形工装,包括框架,其由多节无缝方管焊接组合而成;固定板,其上下成对设置在框架的内侧面;固定杆,其由一节管体和两节棒体组合而成,棒体一端镶嵌在管体内,通过焊接形式进行连接,另一端设计成螺纹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固定杆与固定板相互配合,同时使用螺母进行加固定位,形成了一种移动式、可调节固定方式,更好的对工件进行定位固定,防止零件发生倾倒,而造成变形现象。
252 一种弹性垫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010484811.9 2020-06-01 CN111485092B 2021-04-30 张建龙; 张其忠; 祖宇伟
发明提供了一种弹性垫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合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弹性垫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07Cr17Ni7Al材料进行落料,得到垫圈平片;将所述垫圈平片进行成型,得到垫圈半成品;将所述垫圈半成品在330~560℃条件下进行时效处理,得到弹性垫圈。本发明以07Cr17Ni7Al材料为原料,经落料和成型后,在330~560℃条件下进行时效处理,最终制备得到的弹性垫圈能够避免发生氢脆断裂,且强度和硬度高,抗疲劳和抗应腐蚀性能优越。
253 一种多束高能束复合处理装置 CN202011472389.1 2020-12-14 CN112695315A 2021-04-23 毕勇; 赵剑波; 李银俊
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束高能束复合处理装置,包括预热等离子炬(1)、后热等离子炬(3)、激光熔覆头(2),预热等离子炬(1)、后热等离子炬(3)、激光熔覆头(2)之间通过夹持器(4)联接,预热等离子炬(1)和后热等离子炬(3)沿中心对称布置,结构尺寸一致,预热等离子炬(1)和后热等离子炬(3)通过固定轴(5)安装定位,本发明通过对热等离子炬的优化设计,可以对工件进行预热,以降低熔覆过程中的温度梯度,通过对涂层进行后热处理,减缓冷却速度,以降低涂层冷却过程中的热应,提高涂层成型质量
254 一种激光修复强化17-4PH零件的工艺方法 CN202011456075.2 2020-12-10 CN112692292A 2021-04-23 仲才; 迟长泰; 徐泽林; 史望兴; 默罕默德
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修复强化17‑4PH零件的工艺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将17‑4PH零件(基材)表面的缺陷和油污去除;(2)采用(调整优化后的)复合激光熔化沉积粉末进行修复强化,得到修复件;(3)对所述修复件进行时效热处理,进一步强化涂层性能;(4)精加工。本发明的激光修复强化17‑4PH零件的工艺方法得到的激光修复强化17‑4PH零件,硬度高、磨损性能优异,提高了使用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相较于17‑4PH同质修复层的平均硬度380HV,使用该粉末的沉积修复层平均硬度可达435HV,磨损性能提升了约20%。
255 一种用于冷却汽车配件的节能翻转装置 CN202011518932.7 2020-12-21 CN112662844A 2021-04-16 李济民
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冷却汽车配件的节能翻转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长板,所述第一长板上部设置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远离机壳内壁的一端设置有橡皮绳,所述橡皮绳表面固定连接有方,所述橡皮绳底部固定连接有圆球,所述橡皮绳远离冷却装置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长杆。该用于冷却汽车配件的节能翻转装置,第一滑块带动推杆在第一长板上滑动,使汽车配件逐渐靠近推块,同时推杆通过挤压气管内的空气使第三长杆向左移动,使控制杆带动推块在第一槽口内滑动,使推块在机壳内部转动,使推块表面上的汽车配件运输到另一推块上,从而达到了翻转汽车配件的效果。
256 一种大断面齿轮连铸圆坯加热工艺 CN202011398574.0 2020-12-04 CN112626315A 2021-04-09 陈良; 袁本明; 王允; 王宗斌; 李浩秋; 石军强; 尹崇丽
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断面齿轮连铸圆坯(φ650mm断面)加热工艺,该工艺包括预热段、加热Ⅰ段、加热Ⅱ段和均热段。本发明在不产生过烧、不产生表面裂纹前提下,设计了大规格齿轮钢圆坯的加热工艺,满足了大断面齿轮钢连铸圆坯的加热、轧制生产,可满足齿轮钢用户对晶粒度≥6.0级,带状组织≤2.5级的要求。
257 控制420MPa级热锌高强屈服强度波动的方法 CN202011417523.8 2020-12-07 CN112553437A 2021-03-26 陈志军; 程迪; 宋志超; 王亮亮; 赵晓萌; 张才华; 刘素丽
发明涉及一种控制420MPa级热锌高强屈服强度波动的方法,包括炼钢、连铸铸坯加热、控制轧制、控制冷却、卷取、自回火缓冷、酸轧和镀锌退火工序,所述控制轧制工序,终轧温度为880±14℃;所述卷取工序,卷取温度为530±17℃。本发明的冷基热镀锌低合金高强度钢屈强比低,强度和塑性匹配良好,通卷性能稳定,屈强比均值0.83,卷头、卷中、卷尾的屈服强度差别≤20MPa。
258 型材热处理装置及热处理方法 CN202011411673.8 2020-12-04 CN112522477A 2021-03-19 宋志健; 喻诚
发明公开了型材热处理装置,包括加热单元和降温单元,所述的铝型材热处理装置由若干加热单元和若干降温单元组成,加热单元和降温单元之间连接连通。并且公开了运用所述的铝型材热处理装置的热处理方法。本技术方案提出的铝型材热处理装置及热处理方法针对于长条的型材,使得长条的型材在输送的过程中完成热处理,有助于流化生产,并且有助于加快生产效率。
259 密封转运设备 CN202010567300.3 2020-06-19 CN112503178A 2021-03-16 胜俣和彦; 缪明清; 韩伯群
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密封转运设备,涉及热处理设备领域,该密封转运设备包括第一炉体和第二炉体,第一炉体上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上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第一密封结构具有第一接合面,第二炉体上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上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第二密封结构具有用于与第一接合面相对接的第二接合面,第一接合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密封圈,每个第一密封圈环绕第一开口设置,且每个第一密封圈用于抵持在第二接合面上,以使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密封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密封转运设备,其能够保证相邻炉体之间的密封效果,避免工件与外部大气接触,同时适用性好,可靠性高。
260 一种合金表面强度改善用回火装置 CN202011406104.4 2020-12-03 CN112501526A 2021-03-16 王鸿翔
发明中公开了一种合金表面强度改善用回火装置,涉及钛合金产品加工技术领域;为了解决零件底部表面受热存在差异问题;具体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炉盖,且炉盖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挂架,所述炉盖的顶端通过机械密封件转动安装有悬挂杆,且炉盖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与悬挂杆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炉体的内部设置有壳体。本发明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壳体进行旋转,使钛合金零件表面充分暴露在炉体的加热环境中,使其在升温、保温和降温阶段热量分布均匀,可以有效避免回火过程中表面强度改善不均匀现象,提高回火质量,且上下直插式进料,操作简单便于分类,提高回火操作的效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