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有机化学 / 无环或碳环化合物 / 含有CO基,只连接碳或氢原子的化合物的制备;此类化合物的螯合物的制备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01 用于生产可再生产品的方法 CN201980087259.5 2019-12-17 CN113302174B 2022-07-29 尤卡·米吕奥亚; 彼得罗·西尔沃宁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由生物来源原料生产可再生石蜡、基油组分和烯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使脂肪酸和一元醇的酯酮化,其中醇具有2或更多的链长度。
102 一种由1,4-丁二醇合成环丙烷甲的方法 CN202011355446.8 2020-11-27 CN112479836B 2022-07-29 牟新东; 刘晓然; 李慧
发明涉及一种由1,4‑丁二醇合成环丙烷甲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原料易得,成本低,工艺简单,可一步反应生成,效率高,可连续操作。
103 涉及换位反应的可再生烯生产 CN202080066719.9 2020-09-25 CN114787117A 2022-07-22 尤卡·希耶塔拉; 阿尼娅·莱米宁; 维尔皮·拉默; 尤卡·日阿萨恩
本文提供了一种用于从生物来源的原料生产可再生产品如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原料在醇存在下经受酯化反应,该原料包含脂肪酸甘油酯以及可选的游离脂肪酸,其中至少一个烃链是不饱和的。然后将由此获得的酯流分馏并且在烯烃的存在下使包含不饱和C18脂肪酸的酯的馏分经受换位条件以获得换位产物。所述换位产物的分馏包括回收至少可再生的1‑癸烯以及不饱和的C10‑C15脂肪酸酯。
104 一种合茚三的合成方法 CN201711313650.1 2017-12-12 CN108047018B 2022-07-22 黄胜; 毛晨峰
发明公开了一种合茚三的合成方法,其反应路线如下:。本发明提出了水合茚三酮新制备方法,即选用合适的二酮类化合物通过硝化反应、取代(化)反应制得质量较好的产品,收率提高至60%以上,所用的原料毒性大大降低,成本降低,适合批量生产。
105 一种超双亲性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1911111702.6 2019-11-14 CN112794303B 2022-07-12 樊红雷; 韩布兴; 杨冠英
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双亲性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木粉与含有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阴离子的离子液体混合,然后在惰性气氛中进行热解,即得到超双亲性碳。本发明所述的超双亲性碳应用于制备Pickering乳液或在Pickering乳液催化中。本发明制备的超双亲碳同时具有超亲性和超亲油性,对于水与油如十二烷的接触均接近于0°。该超双亲碳能够在油‑水以及油‑油体系中形成Pickering乳液;并且能够提高相关反应如加氢、环化以及乙酰化的反应效率。本发明有助于实现油‑水以及油‑油体系形成稳定的Pickering乳液,进一步提高乳液当中的催化反应效率。
106 一种通过微通道反应装置制备茚化合物的方法 CN202210294049.7 2022-03-23 CN114716304A 2022-07-08 邓维; 陈曼; 徐正阳
发明涉及一种茚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微通道反应装置制备茚酮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储存于第一料罐中的混合料A与储存于第二料罐中的混合料B入第一微结构混合器,混合均匀后,导入第一微通道反应器中反应,反应得到二苯乙炔;S2:将步骤S1反应得到的二苯乙炔与储存于第三料罐中的混合料C泵入第二微结构混合器,混合均匀后,导入第二微通道反应器中反应,反应得到茚酮化合物的粗品;S3:将步骤S2反应得到的茚酮化合物的粗品经过柱层析纯化得到茚酮化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反应产物的选择性和产率高等优点。
107 一种乙醇制乙产品的分离系统及方法 CN202210537169.5 2022-05-18 CN114702375A 2022-07-05 景旭亮; 崔新江; 杨东元; 袁航空; 孙育滨; 石峰; 任虎彪; 赵祥涛; 李鸿雄
发明公开乙醇制乙产品的分离系统,包括反应器,还包括乙醇吸收塔,所述反应器与乙醇吸收塔的底部侧壁相连,所述乙醇吸收塔的塔顶依次连接有压缩机、第一冷却器、第一气液分离罐;所述乙醇吸收塔的塔底出口通过增压连接有乙醛精馏塔,所述乙醛精馏塔的塔顶依次连接有第二冷却器、第二气液分离罐、回流泵,所述回流泵还与乙醛精馏塔的顶部侧壁相连;所述乙醛精馏塔的塔底分别与乙醇吸收塔的顶部侧壁和反应器的进口相连;所述乙醛精馏塔的塔底还设置有乙醇排出口。同时,本发明还公开利用所述系统分离乙醇制乙醛产品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增加乙醇吸收塔,便可将主产物乙醛、副产物氢气和未反应的乙醇高效分离出来,分离精度高,原料利用效率高。
108 一种用于苯酚加氢制环己的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202210267194.6 2022-03-18 CN114653403A 2022-06-24 刘颖雅; 杨宇豪; 王安杰; 王春花; 孙志超; 王瑶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苯酚加氢制环己的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催化技术领域。该方法选取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0(Cr)为载体,采用双溶剂法和氢化钠还原负载Pd纳米颗粒得到苯酚加氢催化剂。此发明的优点是双溶剂法可以减少Pd纳米颗粒在外表面的沉积,通过MOF孔道的限域作用更好地分散Pd纳米颗粒,通过调控Lewis酸性,使之与加氢中心Pd协同催化,实现苯酚高效高选择性加氢制环己酮。
109 儿茶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110099768.9 2021-01-25 CN112961041B 2022-06-21 祝诗发; 曹同祥; 王永东; 黄志鹏
发明提供儿茶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类儿茶酚类化合物具有式(Ⅰ)或式(Ⅲ)结构。本发明还公开所述儿茶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原料来源广泛,操作简单,路线简短,无需金属催化,成本低,有潜在工业化的价值。本发明所述儿茶酚类化合物具备抑制PC3人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活性,因此可以用于制备抗前列腺癌药物。
110 一种甲醇乙酸制丙烯酸联产氢气的方法 CN202011447265.8 2020-12-09 CN114605249A 2022-06-10 王峰; 张志鑫; 王业红; 李书双; 雷丽军; 张健
发明涉及一种由甲醇、乙酸制丙烯酸联产氢气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耦合甲醇无脱氢和甲‑乙酸缩合的工艺。该催化反应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甲醇经过无氧脱氢催化剂制得无甲醛和氢气,无水甲醛与乙酸缩合制得丙烯酸。该过程的优势在于无水甲醛与乙酸的缩合更加有利于反应平衡的向右移动,并且反应在产生丙烯酸的同时可联产氢气。
111 一种环戊基甲的制备方法 CN202210410846.7 2022-04-19 CN114605244A 2022-06-10 韦幸红
发明涉及一种环戊基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氯代环戊烷为原料,加入镁屑和引发剂制得格氏试剂;再与DMF反应,经酸性溶液解后制得环戊基甲醛。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起始原料、引发剂种类及用量,巧妙地消耗掉反应体系里存在的微量水分、气和二氧化等物质,防止中间体环戊基氯化镁发生相似副反应,也避免了因原料过于活泼而发生偶联反应,从而有效提高了产品的纯度及收率,更有利于环戊基甲醛的工业化制备。
112 环丙烯类小分子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CN202011298263.7 2020-11-18 CN114516789A 2022-05-20 李正球; 丁克; 范友隆
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环丙烯类小分子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R1选自:R3取代的苯基、基、R3取代的萘基、R4取代的烷基;R2选自:H、烷基胺基、R3取代的苯基、烷基;R3选自:炔丙基、烷氧基、苯氧基、苄氧基、C6‑C10芳基取代的苄氧基、炔丙氧酰基;R4选自:炔丙氧酰基、炔丙氧基、烷氧基、苯氧基、苄氧基、C6‑C10芳基取代的苄氧基;R1和R2不同时为烷氧基苯基。该环丙烯酮类小分子化合物能够靶向定位到谷胱甘肽转硫酶(GSTP1),能够专一性强、灵敏性高地修饰GSTP1靶标,并且对谷胱甘肽转硫酶的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从而能够抑制相关肿瘤细胞的增殖。
113 一种α-烯基-α,α-二氟芳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产物 CN202210071125.8 2022-01-21 CN114507121A 2022-05-17 沈志良; 褚雪强; 郭檬檬
发明公开了一种α‑烯基‑α,α‑二氟芳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产物,包括,将芳基炔化合物和二氟烯醇醚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于溶剂中进行直接交叉偶联反应,得到α‑烯基‑α,α‑二氟芳基酮类化合物。本发明使用了二氟烯醇硅醚作为偶联底物,使得反应具有了条件温和性与操作便捷性,制备方法具有后处理简单、催化剂便宜且少量、经济效益高等特点。
114 一种苯酚加氢制备环己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1911315525.3 2019-12-19 CN110898853B 2022-05-17 涂椿滟; 刘昌伟; 陈奇; 毋肖卓; 李文林; 黄伟
发明公开了一种苯酚加氢制备环己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酸与Beta分子筛快速混合并回流,反应结束后离心过滤,然后将Zr盐或Sn盐与反应产物混合,经过滤、干燥、焙烧得到活化的强Lewis固体酸材料,该材料在1~10nm存在至少一处孔径分布,另外该材料包含一定性;(2)将Pd盐配成溶液,加入到上述材料中,得所述催化剂,该催化剂同时具有高比表面积、强L酸、高金属分散度。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成本低廉、制备方法简单,表现出高的催化活性,转化频率(TOF)高于100h‑1,苯酚转化率和环己酮选择性可达99%以上,经过循环试验后仍表现出好的稳定性,反应产物与催化剂易于分离。
115 一种杨小舟蛾性信息素活性成分及其制备和鉴定方法 CN201910688701.1 2019-07-29 CN110372482B 2022-05-17 刘福; 张真; 孔祥波; 张苏芳; 崔晓琦; 范大整; 朱洪; 李娟
发明涉及昆虫性信息素成分鉴定及合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杨小舟蛾性信息素活性成分及其制备和鉴定方法。本发明首次明确了杨小舟蛾性信息素活性成分的结构为顺,反‑13,15‑十八二烯,该活性成分可引起杨小舟蛾雄蛾显著的电生理反应,为林间杨小舟蛾测报和诱捕奠定理论基础。本发明通过Wittig‑Schlosse反应及氢化‑还原的方法合成杨小舟蛾性信息素活性成分,该合成方法具有产率高、纯度高、立体选择性强,结果重现性高等优点。本发明采用气相色谱‑触电位技术,通过合成的标准物质和杨小舟蛾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对比分析的方法确定杨小舟蛾性信息素活性成分,该鉴定方法周期短、结果可信度高。
116 一种丙二醇甲醚连续催化脱氢制备甲基丙的方法 CN202210066097.0 2022-01-20 CN114478209A 2022-05-13 郑金欣; 晁哲; 万克柔; 程杰; 高明明; 林涛; 张力; 张炳亮; 李国斌
发明公开了一种丙二醇甲醚连续催化脱氢制备甲基丙的方法,该方法在固定床中进行催化脱氢,催化剂采用分级沉淀制备而成,一级沉淀制备氧化物载体,为活性组分提供负载场所,同时载体可作为活性组分的分散剂,分布在活性组分之间,可阻碍活性金属在高温条件下大量团聚;二级沉淀负载、镍、钴等活性组分,并添加金属络合剂,可进一步减少活性金属的团聚,改善催化剂性能。采用本发明催化剂在220~280℃反应温度下,原料转化率可达60%以上,选择性可达95%以上。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催化性能佳,催化剂所需的活化温度低,避免高温条件下较多的脱副产物生成,可降低后期分离成本。同时,本发明催化剂成本低廉,绿色环保,可应用于连续工业化生产。
117 一种α-氟烷基取代的环丙基醇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202111160158.1 2021-09-30 CN114456134A 2022-05-10 沈晓; 周刚
发明涉及有机合成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α‑氟烷基取代的环丙基醇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其分子结构式如下: 其中,R1、R2、R3、R4分别为芳基、杂芳基、烷基、烯基、炔基、酯基、氰基、硝基、磺酰基、杂原子、氢原子中的任意一种,Rf为CF3、CF2R5或CFR6R7,R5为卤素、芳基、杂芳基、烷基、烯基、炔基、酯基、氰基、硝基、磺酰基、羧基、杂原子、氢原子中的任意一种;R6、R7分别为芳基、杂芳基、烷基、烯基、炔基、酯基、氰基、硝基、磺酰基、杂原子、氢原子中的任意一种,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发明的α‑氟烷基取代的环丙基醇类化合物是一种新型化合物结构,具有高的非对映选择性。
118 参与复分解的可再生基础油生产 CN202080066686.8 2020-09-25 CN114430772A 2022-05-03 尤卡·米吕奥亚; 尤卡·希耶塔拉
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从生物来源的原料生产可再生产品诸如可再生基础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包含游离脂肪酸和脂肪酸甘油酯的原料在醇的存在下经受酯化反应,其中至少一个链是不饱和的。然后使由此获得的酯料流在可再生烯烃的存在下经受复分解条件以获得复分解产物。所述复分解产物的分离包括回收包含C16脂肪酸酯或基本上由C16脂肪酸酯组成的馏分,使该馏分经受化反应条件以产生长链酮,该长链酮在加氢处理之后满足对于可再生基础油的要求。酮化反应产生可用于复分解反应的可再生烯烃。
119 一种制备环十二过程中抑制副产环十二叉酮的方法 CN202011174755.5 2020-10-28 CN114409513A 2022-04-29 边新建; 黎源; 王磊; 马德森; 张永振; 李俊平
发明提供一种降低环十二醇脱氢制备环十二反应过程中环十二叉酮生成率的方法。本方法使用含氟金属酸铵作为副反应抑制剂,N‑甲基内酰胺及其衍生物作为反应溶剂,采用负载的系催化剂,固定床反应器。采用本方法,环十二叉酮在产品中的含量可降低至5ppm以内。
120 一种基于中和封存和利用二化碳的系统及其方法 CN202111679574.2 2021-12-31 CN114405440A 2022-04-29 吕超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中和封存和利用二化碳的系统及其方法,它包括由上往下顺次设置的二氧化碳封存装置、二氧化碳封堵及分流装置、催化剂喷射装置和氢气分流及甲收集装置,二氧化碳封堵及分流装置包括龙架和上筒体,上筒体固设于龙门架的横梁上,上筒体的顶部固设有与其连通的导向套,导向套中心孔的内壁上固设有电缸A,上盘体的顶表面和底表面上分别开设有多个大孔和小孔,上盘体的顶表面上焊接有多个立柱,立柱的顶部固设有多个堵头;二氧化碳封存装置包括搅拌罐、升降油缸、紧套和搅拌加热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二氧化碳封存彻底、方便拆洗气分离膜、提高碳酸氢钠溶液分解效率、提高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速度。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