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选择性合成4-芳基-2-己的合成方法 CN202310624704.5 2023-05-30 CN116655459B 2025-05-09 曹中艳; 阮铮; 赫华东; 杨瑞新; 李梦华; 徐元清
2 用于合成甲基取代的苯甲化合物的方法 CN202380069194.8 2023-10-26 CN119948005A 2025-05-06 M·迈瓦尔德; T·维蒂格尔; D·格里布科夫; J·A·泰松
发明尤其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具有式(I)的化合物的方法,其中取代基是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的。
3 一种顺-6-壬烯和顺-6-壬烯醇的制备方法 CN202510109202.8 2025-01-23 CN119899094A 2025-04-29 袁伟强; 丘鑫福; 林宇轩; 王奕博; 冯祖武
发明涉及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顺‑6‑壬烯和顺‑6‑壬烯醇的制备方法,其中,顺‑6‑壬烯醛的制备方法如下:将1‑卤代己‑3‑烯与催化剂混合,然后加入格氏试剂进行偶联反应,然后进行脱保护反应,得到顺‑6‑壬烯醛;顺‑6‑壬烯醇的制备方法如下:将顺‑6‑壬烯醛与还原剂混合,进行还原反应,得到顺‑6‑壬烯醇。本发明以成本较低的格氏试剂和1‑卤代己‑3‑烯为反应物,在催化剂条件下进行偶联反应,然后通过脱保护反应,得到顺‑6‑壬烯醛,并且本发明提出以顺‑6‑壬烯醛为原料制备顺‑6‑壬烯醇,反应条件温和,制备得到的顺‑6‑壬烯醛和顺‑6‑壬烯醇纯度高,可达99%以上。
4 一种合成2-(3-羟丙基)环十二的方法 CN202411921702.3 2024-12-25 CN119822938A 2025-04-15 赵振华; 鲍元野; 张静; 曲淑玲
发明提供一种合成2‑(3‑羟丙基)环十二的方法,该方法以环十二酮为起始原料与丙酮缩二烯丙醇合成环十二酮缩二烯丙醇,环十二酮缩二烯丙醇再经裂解反应得到2‑(3‑羟丙基)环十二酮。反应过程添加钯金属化合物有效降低环十二酮与多个烯丙醇加成产物,以及环十二酮自身耦合产物,达到抑制副反应的效果。2‑(3‑羟丙基)环十二酮是合成环十五内酯的重要中间体,解决了麝香性香料环十五内酯合成路线中原料受限的问题,具有原子利用率高、原料成本低等优点。
5 一种含氢键COF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2411763140.4 2024-12-03 CN119569980A 2025-03-07 陈鹏宇; 吴君; 张茜
发明涉及多孔有机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氢键COF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DHTA‑BDU‑COF聚合物作为催化剂催化串联脱缩‑Knoevenagel缩合反应时,产率可高达99%。同时,DHTA‑BDU‑COF聚合物15次循环反应后,依旧保持90%以上的催化产率,在催化实验过程中无特殊、有毒有害试剂使用,反应条件温和,同时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和可回收性,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6 一种木质素载单金属镍异质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411571201.7 2024-11-06 CN119076029B 2025-03-07 秦延林; 廖锦斌; 王晓菲; 林绪亮; 邱学青
发明属于无机杂化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木质素载单金属镍异质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木质素和磷源球磨混合后氮气下低温煅烧形成磷化改性木质素碳载体,将磷化改性木质素碳载体加入镍盐溶液中,逐滴加入碱液沉淀镍,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木质素碳载镍复合材料前驱体,再经过管式炉二化碳气氛高温煅烧得到木质素碳载单金属镍异质结复合材料,可以通过对合成的条件的改变来调控复合材料的形貌。该材料应用于光热催化领域,能有效催化木质素氧化耦合析氢,能显著提高其析氢性能并获得高价值氧化产物,在木质素光热催化析氢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7 一种高纯度己可可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202211451487.6 2022-11-20 CN116143599B 2025-03-07 陈小春; 郑少龙; 袁胜鑫; 单振华; 杨文谦; 李捍雄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纯度己可可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将制备得到的6‑溴‑2‑己酮粗品与碱金属亚硫酸氢盐反应生成结构新颖的6‑卤代‑2‑羟基己烷‑2‑磺酸碱金属盐,然后在氢卤酸或碱作用下游离生成6‑溴‑2‑己酮纯品,无需进行精馏纯化,后处理操作简单,符合绿色化工趋势,具有良好的工业生产应用前景。同时,本发明可以有效避免高温精馏过程中产生的二聚体杂质,收率和纯度高,为制备成药己酮可可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有利保障。
8 三乙烯二胺改性浸渍炭催化产生甲的方法 CN202411586611.9 2024-11-08 CN119504385A 2025-02-25 赵婷; 张凌旋; 金彦任; 薛燕; 武越; 张立; 李达; 张小彬; 杨伟伟; 韩圆圆
发明涉及基材料有机合成及催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乙烯二胺改性浸渍炭催化产生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活性炭为载体,经预处理后,按照活性炭的容量配置催化组分前驱体溶液,浸渍干燥后,在55~75℃温度范围内吸附甲醛生成的反应源三乙烯二胺,即实现反应源组分和催化剂组分在活性炭孔道内的共存,所制备的样品于在常温,30‑90%RH相对湿度条件下可持续产生甲醛。本发明提供一种甲醛产生的新方法和途径,可为甲醛产生提供新思路和新材料,用于工业生产。
9 一种选择性光催化化苯甲醇析氢的氧化钨棒沉积金粒子包覆硫化镉的制备方法 CN202411868288.4 2024-12-18 CN119500189A 2025-02-25 张金龙; 叶子纬; 刘威龙; 徐泽泓; 王灵芝; 田宝柱
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光催化选择性化苯甲醇析氢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材料在温和条件下可以将苯甲醇选择性转化为氢气和苯甲,为氢能源发展提供新的策略。本发明以六氯化钨(WCl6)为钨源,溶剂热法合成含氧空位的三氧化钨纳米棒(WO2.72NR),再以三合氯金酸(HAuCl4·3H2O)为金源在WO2.72NR上进行光沉积,最后以氯化镉(CdCl2)、硫脲(CH4N2S)分别作为镉源和硫源,水浴法涂覆硫化镉(CdS)层。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简单通过控制投入的HAuCl4·3H2O来控制金的负载量,WO2.72NR和金纳米粒子的耦合(WO2.72NR‑Au)使得材料在可见‑近红外区域(vis‑NIR)的LSPR激发下产生强电磁场和高能热电子。涂覆CdS层后形成的S型异质结,不仅允许紫外光更有效的带间激发,而且进一步促进了载流子和高能热电子的迁移。与未改性的WO2.72纳米棒相比,本发明制备的WO2.72NR‑Au/CdS具有宽光谱响应特性,高效的载流子分离效率和热电子利用率,在光照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转化苯甲性、选择性及稳定性,实现了165.5 mmol g醇生‑1h‑1成氢气的H2产率(H2),活在420nm处表观量子产率超37%。
10 一种铋团簇/CTF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2411650961.7 2024-11-19 CN119140154B 2025-02-21 马惠芳; 王建杰; 郭双祯; 史玲珑; 李炟; 雷泽民; 郝泽赟
发明属于催化降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铋团簇/CTF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将铋团簇与CTF以热法进行复合,不仅能够实现对木质素的光催化裂解,而且能够实现对光催化剂光生电子和空穴的高效分离,通过调节铋团簇前驱体添加量实现光催化剂电子结构的微调,提高光催化过程中h+和.O2‑的产生,从而提高裂解木质素制备芳香单体的产率,裂解转化率可达78.5%,苯甲酸的产率可达65.2%,苯甲81.4%,甲酸苯酯的产率可达52.6%,绿色,清洁和安全。
11 薄膜蒸发器上制备气味剂和芳香剂的方法 CN202280097602.6 2022-08-22 CN119451931A 2025-02-14 伯尔尼·赫尔舍; 弗兰克·格斯特曼; 斯蒂芬妮·巴尔加斯坦; G·科隆迈耶; 埃米莉·辛格
发明涉及一种在薄膜蒸发器中,在蒸馏条件下,在温和且节约资源的条件下,通过进行化合物的热重排反应来制备气味剂或芳香剂的方法,并且还涉及产物,即由该方法直接产生的化合物。特别地,本发明涉及在薄膜蒸发器中,经由热重排反应制备3‑(4‑异丙基环己烯‑1‑基)丙气味剂的一种替代性的新方法。
12 一种高强度耐溶剂可闭环回收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回收方法 CN202310206768.3 2023-03-07 CN116178649B 2025-02-07 孙俊奇; 陆星远
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耐溶剂可闭环回收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回收方法,属于可回收塑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中使用单体均为双官能化,所得塑料内部含有多个亚胺键。由于整个聚合物主体为全芳环分子,所得塑料具有较高的断裂强度和优异的耐性。同时,亚胺键与相邻的苯环会形成共轭结构,增大了链段间的π‑π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加了塑料的强度和模量,同时赋予塑料以优异的耐有机溶剂性。亚胺键可在酸性条件下断开,重新生成原始的基与基分子,所得塑料可在有机溶剂与酸性物质的混合体系中解聚。基于氨基和醛基分子在特定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本发明通过加入双醛基官能化芳环单体的不良溶剂,可以利用溶液沉淀法快速高效地分离单体原料。
13 一种1,3-二取代-2-丙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 CN202111161053.8 2021-09-30 CN115894247B 2025-01-28 马明亮; 陈邦池; 关保川; 周君津; 王君良; 陈啸飞; 孙国庆; 张洪伟; 黄明智; 喻艾萍; 郭群震; 苏叶华; 穆海萍
发明涉及一种1,3‑二取代‑2‑丙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该方法包括:化合物II与化合物III与重氮化试剂在催化剂1作用下反应得到化合物IV,化合物IV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化合物I。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安全性高。本发明反应式如下:#imgabs0#
14 基于微通道反应器连续化合生成柠檬的方法 CN202411453267.6 2024-10-17 CN119350145A 2025-01-24 郭佳; 戴立言; 杨建海; 王晓钟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通道反应器连续化合生成柠檬的方法。本发明利用超细改性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在微通道反应器中实现由缩醛到柠檬醛的高效连续合成。所述裂解及两步重排反应均在微通道反应器中进行。所述的超细改性金属催化剂中的金属元素包括、钠、、镁、、锌、、金、铂、钯、镍、铑、锇、钌、、钴、铬、钼等常见金属或过渡金属中的一种或多种,粒径不高于0.1μm,载体为纳米级材料。本发明能大大缩短现有工艺的反应时间和工序,将复杂的多步工艺缩减为一个反应器内的连续化反应,并能够快速大量的得到高纯度的柠檬醛。
15 制造三丙胺的方法与装置 CN202410332454.2 2024-03-22 CN119306654A 2025-01-14 洪隽为; 徐健维
发明公开了一种制造三丙胺的方法与装置,该方法包括:(a)将丙酮与导入第一反应器,在第一酸性触媒的存在下形成丙酮宁;(b)将丙酮宁与导入第二反应器,在第二酸性触媒的存在下形成三丙酮胺与副产物,且副产物为二丙酮醇、二丙酮胺、异亚丙基丙酮、2,2,4,6‑四甲基‑2,3‑二氢吡啶、或上述的组合;(c)以减压蒸馏分离三丙酮胺与副产物;(d)将副产物与水导入第三反应器,在两亲性触媒存在下加热裂解副产物以形成丙酮;以及(e)将步骤(d)的丙酮导回第一反应器。
16 一种黑液木质素分离纯化以及催化氢解制备酚类单体的方法 CN202411221178.9 2024-09-02 CN119119137A 2024-12-13 肖领平; 徐倩; 孙润仓; 王强; 张恒; 任志宏
发明公开了一种黑液木质素分离纯化以及催化氢解制备酚类单体的方法,通过酸析法提取亚麻黑液木质素,并使用二氯甲烷萃取提纯,所得不溶组分中仍含有40.1%具有解聚价值的β‑O‑4'结构。在此基础上,在Ru/C催化剂上对黑液木质素进行了氢解,并对产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木质素的单体得率为11.7wt%。本发明为黑液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可能。
17 一种2-异丁烯基环十二的制备方法 CN202411216283.3 2024-09-02 CN118724691B 2024-11-26 毛洪军; 李新; 孙斌; 高明; 于国栋; 刘辉强
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提供了一种2‑异丁烯基环十二的制备方法,包括:(1)在无条件下,将镁屑和溶剂混合,再加入引发剂,滴加氯异丁烯溶液,控制反应温度,进行格氏反应,制得异丁烯基氯化镁格氏试剂。(2)在较低的温度下,将异丁烯基氯化镁格氏试剂与2‑氯环十二酮的溶液反应,生成中间态化合物,然后将反应温度升高,进行重排反应,生成产品,经淬灭,萃取,脱溶,蒸馏后,得合格的2‑异丁烯基环十二酮成品。本发明反应选择性高,操作更简单,收率和产品质量更有保障,更适合工业化放大生产。解决了现有合成方法存在的起始原料比较昂贵,反应选择性差,产品分离纯化困难等问题。
18 一种间苯基苯甲的合成方法 CN202410056735.X 2024-01-15 CN117902967B 2024-10-22 邵玉田; 肖国祥; 王茂荣
发明涉及菊酯类农药中间体制备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间苯基苯甲的合成方法,首先将芳醛重亚硫酸钠、酚盐和溴化亚加入有机溶剂1中,并将该体系置于避光的密闭反应器中,通入惰性气体去除空气并保留微正压,然后升高体系温度,搅拌反应至芳醛重亚硫酸钠转化完全,接下来降低体系温度至室温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硫酸溶液,于105‑110℃、0.1‑0.2MPa的惰性气体环境中,搅拌反应至终点,最后降温至室温后静置分层,有机层即为间苯氧基苯甲醛。本发明显著提高了原料利用率、缩短了工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物得量,为高收率获得高品质间苯氧基苯甲醛提供了一条便捷路线。
19 1,1,1-三氟丙及其合成方法与合成装置 CN202411088697.2 2024-08-09 CN118637999B 2024-10-18 夏凯; 翟卫民; 窦志群
发明属于氟化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1,1,1‑三氟丙及其合成方法与合成装置。本发明所述的1,1,1‑三氟丙酮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格氏试剂的有机溶液加入反应釜,通加乙烯酮,反应完后打入酸化/蒸馏釜,提温至7‑15℃,调节pH进行酸化反应,在酸化/蒸馏釜中,常压、气相温度21.5‑22.5℃条件下蒸馏,得到1,1,1‑三氟丙酮;将酸化/蒸馏釜中的混合相静置分层,放出相,对有机相进行蒸馏得到可回收套用的有机相。本发明提供1,1,1‑三氟丙酮的合成方法,操作简单,对环境友好;本发明所制备的1,1,1‑三氟丙酮,纯度高,收率高;本发明的1,1,1‑三氟丙酮的合成装置,能耗低,反应效率高。
20 一种光催化剂CuNi/CN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310367174.0 2023-04-07 CN116474807B 2024-10-11 王亮; 张俊帅; 杨胜洋
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催化剂CuNi/CN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应用在光催化剂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s3:将二氰二胺溶解在中,再加入氯化镍,超声分散后得到溶液,转移到烧瓶中,再加入氢化钠,水浴加热75‑85℃,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生成绿色沉淀物,水洗三次后干燥后得到镍络合物;具有的技术效果是:CuNi/CN复合催化剂对苯甲醇的解离具有明显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与传统的纯CN光催化剂比较,CuNi/CN复合催化剂光催化苯甲醇脱氢产生氢气和苯甲的生产率有显著提高。本发明验证了无贵金属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合理构建实现了光催化生产氢气和精细化学品同时高效进行。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