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种由丙酸甲酯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醛的方法 |
CN202311119347.3 |
2023-08-31 |
CN119528729A |
2025-02-28 |
王哲; 郜亮; 彭欣欣; 夏长久; 罗一斌; 舒兴田 |
本公开涉及一种由丙酸甲酯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醛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包含丙酸甲酯和甲醛源的第一料流与催化剂接触并进行羟醛缩合反应,得到包含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醛的第二料流;催化剂包括具有金属元素的分子筛,金属元素包括骨架金属元素和非骨架金属元素,分子筛中非骨架金属元素与骨架金属元素的摩尔比小于0.1;骨架金属元素包括Sn;以分子筛中所有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为基准,骨架锡的含量大于90摩尔%;分子筛中骨架锡与硅元素的摩尔比为(0.001~0.05):1。本公开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丙酸甲酯转化率,并提高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醛的选择性。 |
2 |
一种环己酮的制备方法 |
CN202111523968.9 |
2021-12-14 |
CN116262689B |
2025-02-21 |
张大治; 黄声骏; 丁辉; 杨科玉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环己酮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羧酸环己酯为原料,在催化剂和水的作用下,经脱氢反应制备环己酮;其中,所述催化剂为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反应可以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反应温度80~180℃,空速为0.1~5h‑1,压力为常压。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羧酸环己酯的转化率和环己酮的选择性均可达到99%以上。 |
3 |
一种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CN202411120032.5 |
2021-03-05 |
CN119080592A |
2024-12-06 |
王仲清; 寇景平; 廖高鸿; 曾洁滨; 周自洪; 丘梅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属于药物化学领域。所述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可以包括:原料经格氏反应,再经过缩合,所得产物在引发剂的存在下,与卤化剂发生反应,然后在碱的存在下经过反应与后处理,得到所述杂环化合物。本发明所述方案具有安全、环保、成本低、纯度高、产率高等优点,有利于产业化生产。 |
4 |
催化脂肪酸脱羧制醛的异质结光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202411484829.3 |
2024-10-23 |
CN118988285A |
2024-11-22 |
杨国炬; 陈晓欣; 王晓琳; 黄君; 张展赫 |
本发明涉及催化脂肪酸脱羧制醛的异质结光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异质结光催化剂为:(i)锐钛矿型二氧化钛;或,(ii)以锐钛矿型二氧化钛为载体,以Bi2O3、CeO2、ZnO、NiO中的一种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这些催化剂可在常温常压下光催化羧酸脱去一个羧基转化为醛,能耗少,对设备要求较低。 |
5 |
一种纳米ZnO催化苯甲酸甲酯加氢制备苯甲醛的方法 |
CN202410071945.6 |
2024-01-18 |
CN117924054A |
2024-04-26 |
王国锋; 邢闯; 杨国辉; 高晓峰; 张愔; 许传芝; 宋焕玲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ZnO催化苯甲酸甲酯加氢制备苯甲醛的方法,是以苯甲酸甲酯为原料,以纳米ZnO为催化剂,在管式反应器中,氢气的氛围下反应得到苯甲醛。其中纳米ZnO的制备方法:将锌盐和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再将碱性溶液加入到锌盐和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后,100~150℃恒温反应10~15h,洗涤,过滤,焙烧,得到纳米ZnO加氢催化剂。本发明选用纳米ZnO作为加氢催化剂,催化活性好,选择性高,得到产率高的苯甲醛。该方法提高了苯甲酸甲酯的转化率和苯甲醛的选择性,抑制了副产物的产生,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品纯度高,且催化剂再生简单,适用于苯甲醛的循环生产。 |
6 |
通过脂肪酸的预分馏生产可再生基础油和柴油 |
CN202210284276.1 |
2018-06-15 |
CN114672338B |
2024-02-02 |
萨米·托皮宁; 佩卡·努尔米 |
本申请涉及通过脂肪酸的预分馏生产可再生基础油和柴油。本发明涉及生物油加氢处理领域,特别是从低价值生物油生产可再生基础油和柴油的方法。发现通过首先从原料中分离出饱和游离脂肪酸的至少一部分,然后将这一饱和游离酸进料单独在酮化反应中进行处理,随后进行加氢脱氧和加氢异构化反应,产生可再生基础油流,可以以高效的方式将含有游离脂肪酸和脂肪酸酯的低价值生物油加工成可再生基础油和可再生柴油。可以在单独的加氢脱氧和加氢异构化步骤中加工剩余的游离脂肪酸耗尽的进料,以产生可再生柴油流。将原料拆分成两个单独的流,其中一个是饱和游离脂肪酸流,与整个原料的合并处理相比,提供了令人惊讶的优势。 |
7 |
N-甲基-1-萘甲胺的制备方法及中间体N-甲基-1-萘甲胺 |
CN202111441854.X |
2021-11-30 |
CN113979871B |
2023-11-10 |
钱振青; 唐昊; 邵仲昆; 戴国新; 龚利锋 |
本申请涉及医药中间体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N‑甲基‑1‑萘甲胺的制备方法及中间体N‑甲基‑1‑萘甲胺。N‑甲基‑1‑萘甲胺的制备方法,包括:S1、在路易斯酸的催化下,萘和酰氯发生傅克酰基化反应得到1‑萘甲酰氯,之后所述1‑萘甲酰氯在还原剂的作用下得到1‑萘甲醛;S2、所述1‑萘甲醛与羟胺反应生成1‑萘甲醛肟;S3、所述1‑萘甲醛肟脱水生成1‑萘甲腈;S4、所述1‑萘甲腈先还原成1‑萘甲胺,之后进一步还原成N‑甲基‑1‑萘甲胺。中间体N‑甲基‑1‑萘甲胺,采用上述方法得到。本申请从廉价易得的原料萘出发合成得到了N‑甲基‑1‑萘甲胺,反应温和而稳定,且反应选择性好、副产物少、反应产率高、反应成本低、所得产物纯度高,很适合工业化生产,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
8 |
(反式,反式)-4-(1E)-1-丙烯基-4'-烷基-1,1'-联环己烷的制备方法 |
CN202310575645.7 |
2023-05-19 |
CN116621670A |
2023-08-22 |
李强; 徐超江; 李敬华; 闫森; 董兆恒; 鲁斌; 董聪聪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反式,反式)‑4‑(1E)‑1‑丙烯基‑4'‑烷基‑1,1'‑联环己烷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烷基双环己基甲酸在溶剂中,加入N,N‑二甲基氨基吡啶和三氟甲磺酸酐,一步反应得到反式烷基双环己基甲醛,再经Wittig反应制得顺反混合的烷基双环己基丙烯。再经过转型得到(反式,反式)‑4‑(1E)‑1‑丙烯基‑4'‑烷基‑1,1'‑联环己烷。该方法制得的(反式,反式)‑4‑(1E)‑1‑丙烯基‑4'‑烷基‑1,1'‑联环己烷,具有反应步骤少、便于纯化、产品收率与纯度高等特点。该方法反应过程简单,产品收率高,可用于(反式,反式)‑4‑(1E)‑1‑丙烯基‑4'‑烷基‑1,1'‑联环己烷的工业化生产。 |
9 |
一种用于环己烯制备1,6-己二醛的装置及方法 |
CN202111550175.6 |
2021-12-17 |
CN116265077A |
2023-06-20 |
张毅; 袁扬扬; 许磊; 王弋戈; 赵晓炜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环己烯制备1,6‑己二醛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反应单元、分离单元和加氢单元;所述反应单元由相互管路串联的n级反应器组成;其中,n为3~10之间的整数;所述反应单元、分离单元和加氢单元通过管路连接。将环己烯、氧化剂以多点进料方式通入到多级串联反应器的每一级反应器中,反应物料经过分离器分离后得到液相产物溶液,液相产物溶液经催化加氢还原得到1,6‑己二醛。该工艺流程简单易操作,有效地解决了单级反应器反应热集中、选择性及产品浓度较低的问题,适于工业生产。 |
10 |
一种环己酮的制备方法 |
CN202111523968.9 |
2021-12-14 |
CN116262689A |
2023-06-16 |
张大治; 黄声骏; 丁辉; 杨科玉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环己酮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羧酸环己酯为原料,在催化剂和水的作用下,经脱氢反应制备环己酮;其中,所述催化剂为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反应可以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反应温度80~180℃,空速为0.1~5h‑1,压力为常压。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羧酸环己酯的转化率和环己酮的选择性均可达到99%以上。 |
11 |
一种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202211544602.4 |
2022-12-02 |
CN115806503A |
2023-03-17 |
李晓杨; 岳凯瑞; 江余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是以六元骈环为母核,以酰肼为锌离子螯合基团的化合物,其具有如通式(I)所示的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化合物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1(HDAC11)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能够用于制备治疗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异常表达相关疾病的药物,如肿瘤、肝脏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和动脉粥样硬化等。 |
12 |
制备有1,2-二甲基-3-亚甲基环戊基基团的乙酸酯化合物和乙醛的方法 |
CN202210634249.2 |
2022-06-06 |
CN115448836A |
2022-12-09 |
山下美与志; 渡边武; 金生刚 |
本发明提供制备(1,2‑二甲基‑3‑亚甲基环戊基)乙酸酯化合物(3)的方法,其中R表示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包括使卤代乙醛烷基2,3‑二甲基‑2‑环戊烯基缩醛化合物(1),其中R如上定义,Y表示卤素原子,在碱的存在下进行脱氢卤化反应,随后重排反应以获得(1,2‑二甲基‑2‑环戊烯基)乙酸酯化合物(2),其中R如上所定义,并使化合物(2)进行环氧化反应,随后异构化反应,然后再进行亚甲基化反应以获得化合物(3);还提供制备(1,2‑二甲基‑3‑亚甲基环戊基)乙醛(4)的方法,包括前述制备化合物(3)的方法,和将化合物(3)转化以获得(1,2‑二甲基‑3‑亚甲基环戊基)乙醛(4)。 |
13 |
一种用于生产己二腈的方法 |
CN201910912677.5 |
2019-09-25 |
CN110563554B |
2022-08-02 |
李欢; 左宜赞; 吕金昆; 王聪; 刘新伟; 杨克俭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己二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己二酸进行加氢反应生成中间产物A;其中中间产物A为6‑甲酰基‑1‑己酸、己二醇、己二醛以及6‑羟基‑1‑己醛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2)中间产物A进行氨氧化反应生成己二腈。本发明原料为目前产能过剩的己二酸,实现过剩产品的转化升值,可缓解国内急需的己二腈产能问题,具有重大经济意义;本发明能避免使用丙烯腈法中剧毒品丙烯腈,整体流程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便于工业化推广。 |
14 |
通过脂肪酸的预分馏生产可再生基础油和柴油 |
CN202210284276.1 |
2018-06-15 |
CN114672338A |
2022-06-28 |
萨米·托皮宁; 佩卡·努尔米 |
本申请涉及通过脂肪酸的预分馏生产可再生基础油和柴油。本发明涉及生物油加氢处理领域,特别是从低价值生物油生产可再生基础油和柴油的方法。发现通过首先从原料中分离出饱和游离脂肪酸的至少一部分,然后将这一饱和游离酸进料单独在酮化反应中进行处理,随后进行加氢脱氧和加氢异构化反应,产生可再生基础油流,可以以高效的方式将含有游离脂肪酸和脂肪酸酯的低价值生物油加工成可再生基础油和可再生柴油。可以在单独的加氢脱氧和加氢异构化步骤中加工剩余的游离脂肪酸耗尽的进料,以产生可再生柴油流。将原料拆分成两个单独的流,其中一个是饱和游离脂肪酸流,与整个原料的合并处理相比,提供了令人惊讶的优势。 |
15 |
苯硅烷还原芳基仲酰胺或芳基仲酰胺衍生物合成芳基醛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CN202110986766.1 |
2021-08-26 |
CN113620761B |
2022-06-17 |
刘佩; 马一然; 尹浩天; 孔杰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苯硅烷还原芳基仲酰胺或芳基仲酰胺衍生物合成芳基醛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在惰性气氛下,以芳基仲酰胺或芳基仲酰胺衍生物为原料,以苯硅烷为还原剂、以1,4‑二氧六环或四氢呋喃或乙醚为溶剂,在异丙基氯化镁的作用下,40~70℃下反应12~48h,反应完成后淬灭,分离纯化,得到芳基醛产物。整个制备过程实现了芳基仲酰胺到芳基醛的一步转化,具有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收率高的优点,避免了高温苛刻条件和成本较高的贵金属催化剂的使用。 |
16 |
一种微通道连续化臭氧氧化制备茴香醛的方法 |
CN202010149016.4 |
2020-03-05 |
CN111302915B |
2022-06-17 |
戴惠芳; 朱猷律 |
本发明属化学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通道连续化臭氧氧化制备茴香醛的方法。本发明以茴香脑为原料,以臭氧为氧化剂,亚硫酸氢钠为还原剂,采用微通道设备混合,进行连续化反应,在有溶剂或无溶剂条件下,茴香油被臭氧氧化,臭氧化物经过亚硫酸氢钠还原,得到目标产物茴香醛。与现有合成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连续化反应,易于自动化控制,操作简便安全,反应条件温和,副产物少,成本低,污染少,适合工业化生产。 |
17 |
庚烯醛化合物和癸二烯基羧酸酯化合物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
CN202111483900.2 |
2021-12-07 |
CN114621073A |
2022-06-14 |
马场启弘; 金生刚; 石桥尚树; 长江祐辅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备下式(2)3‑异丙烯基‑6‑庚烯醛化合物的方法:其中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基团,该方法包括:使下式(1)的3‑异丙烯基‑6‑庚烯酸酯化合物与还原剂进行还原反应从而形成3‑异丙烯基‑6‑庚烯醛化合物(2),式(1)中R1如上所定义,且R2表示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一价烃基。 |
18 |
一种(S)-N′-(2-苄氧基亚丙基)甲酰肼的合成方法 |
CN201811619850.4 |
2018-12-28 |
CN109651187B |
2021-07-09 |
邵宁; 王春春 |
一种(S)‑N′‑(2‑苄氧基亚丙基)甲酰肼的合成方法,步骤包括:首先将(S)‑2‑苄氧基丙酸与酰化试剂反应,得到(S)‑2‑苄氧基丙酰氯;然后将钯硫酸钡催化剂加入到邻二甲苯中,然后在氢气氛围下还原反应15‑30分钟;再加入(S)‑2‑苄氧基丙酰氯,继续在氢气氛围下加热回流反应至反应混合物不吸氢;反应完毕后滤去催化剂,除去邻二甲苯后得(S)‑2‑苄氧基丙醛;将(S)‑2‑苄氧基丙醛与甲酰肼反应,反应完成后除去溶剂,然后后处理得到最终产物(S)‑N′‑(2‑苄氧基亚丙基)甲酰肼。本发明采用价格低廉且反应更加安全环保的酰化试剂和可以回收多次利用的钯硫酸钡催化剂作为反应原料,反应过程更加符合原子经济性原则,并且反应更加温和。 |
19 |
α-氟代醛类的制造方法 |
CN201680047059.3 |
2016-08-10 |
CN107922301B |
2021-05-28 |
西泽绘里; 秋叶进也; 滩野亮 |
本发明的α‑氟代醛类的制造方法包括在碱和催化剂的存在下、使氢(H2)与α‑氟代酯类反应的工序。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从而能够以高的转化率进行α‑氟代酯类的氢化反应,以高的选择率制造作为目标物的α‑氟代醛类。与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是非常优异的方法。 |
20 |
乙基香兰素的制备方法 |
CN202010832296.9 |
2020-08-18 |
CN111848377A |
2020-10-30 |
马昱博; 姜荣光; 宋春雨 |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基香兰素的制备方法。所述乙基香兰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制备无机氧化物担载的氧化铜-氧化钨催化剂,然后将3-乙氧基-4-羟基乙醇酸、无机氧化物担载的氧化铜-氧化钨催化剂和四氢呋喃依次引入到反应釜中,密闭,随后用氮气吹扫、氧气吹扫、充氧气至0.5-1MPa,再于80-90℃、0.7-1.2MPa条件下反应4-6h。采用该方法制备乙基香兰素,3-乙氧基-4-羟基乙醇酸的转化率可达99%以上,乙基香兰素的选择性可达95%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