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81 一种样自动取样无人机 CN202010349856.5 2020-04-28 CN111366419B 2025-04-25 闫丽娟; 屈丽琴; 冒建华; 王助贫; 张学军; 徐廷振; 杜鹏飞; 许晶晶; 周瑞鹏; 苗杰
发明提供了一种样自动取样无人机,机身下端设置有浮底盘,机身内部设置有综合采样装置,样本采集器、光谱影像仪和信号接收控制盒,光谱影像仪设置在信号接收控制盒上,信号接收控制盒设置在样本采集器的下端,样本采集器和光谱影像仪均与信号接收控制盒电连接。其使用时,无人机可以通过多光谱影像预判水体基本状况,有效选择并定位采样点。无人机平台可以通过浮力底盘漂浮在被检测水域的水面上,同时浮力底盘展开可以拨开水面上的漂浮物,并利用综合采样装置对相关水域进行抽样,并将样品送到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的检验。能够沿城市道路或河段同时对多个水域进行抽样,可以提高采样点选择的准确性、代表性,并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82 一种锥形飞行器前体周向四进气道布局一体化设计方法 CN202010343310.9 2020-04-27 CN111348169B 2025-04-25 李怡庆; 韩美东; 李光昱; 许佳琪
发明涉及一种锥形飞行器前体周向四进气道布局一体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计来流条件与锥形飞行器前体;(2)根据步骤(1)获得的锥形飞行器前体,在周向四个位置设计三维内收缩基本流场;(3)以锥形飞行器前体的母线为基准,设计三维内收缩进气道进口型线;(4)将三维内收缩进气道进口型线离散,并根据几何关系在内收缩基本流场中进行流线追踪获得进气道压缩型面;(5)通过几何修型完成锥形飞行器前体周向四进气道布局一体化设计。本发明在保持锥形飞行器前体优点的同时,在周向四个位置开展三维内收缩进气道的设计,从而为飞行器前体与三维内转进气道的设计引入新思路。
83 一种车架式静试验起落架 CN202411981725.3 2024-12-31 CN119858653A 2025-04-22 桂熙汶; 张明; 史夏正; 杨钰; 朱鑫; 郑玉婷
发明公开了一种车架式静试验起落架,包含起落架本体、2个稳定缓冲器和4个铰接座;稳定缓冲器包含缓冲管、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平衡柱、拉杆、第一铰和第二铰耳。本发明能够显著提升车架式起落架在静力试验中的稳定性精度,简化的结构设计使得缓冲器的制造、安装与拆卸变得更加便捷,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采用非液压元件作为缓冲核心,使得缓冲器的使用更加可靠,避免了液压元件可能带来的性能波动和维护难度,从而提高了试验过程的效率和准确性。
84 一种用于飞行器尾翼的安装组件 CN202510091580.8 2025-01-21 CN119858649A 2025-04-22 高扬; 陈滨; 张惠成; 吴士强
发明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飞行器尾翼的安装组件,包括: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孔和连接销;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限位螺杆、插槽、螺纹套以及止回组件;预紧组件,预紧组件与螺纹套、止回组件连接,且螺纹套转动时可驱动预紧组件运动来对止回组件施加预紧。本发明,在整个使用过程中,只需将限位螺杆、连接销分别插入插槽和连接孔,之后便会在限位组件以及预紧组件的作用下自动保持固定,使用者只需双手分别拿住飞行器的机身和尾翼安装部进行对插操作即可,不需要在两只手同时操作三个部件,大大简化了操作流程,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85 一种变前后缘弯度的变形机翼 CN202510186476.7 2025-02-20 CN119858648A 2025-04-22 熊峻江; 汪军宏
一种变前后缘弯度的变形机翼,由驱动装置、中段固定翼、活动后缘、活动前缘组成。通过它们的组合运动,可实现机翼光滑连续的变形,消除了传统机翼由于不连续变形以及缝隙导致的阻。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变前后缘弯度的变形机翼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结构轻巧坚固、可变度大的优点,可在机载计算机的控制下根据不同的飞行任务与环境,通过光滑连续的变形,在低阻力低噪声的前提下改变机翼的升阻力系数,不仅可以作为襟翼提高巡航速度、缩短起降滑跑距离,还可作为副翼保证左右翼在升力系数变化时阻力系数相同,降低滚转偏航耦合效应,显著提高飞行品质。
86 包括燃料桁条管道、隔板和隔板保持器的组件 CN202411450571.5 2024-10-17 CN119858647A 2025-04-22 乔纳森·詹姆斯·德亚孔; 丹尼尔·约翰·皮奇; 哈维尔·鲁伊斯德帕布洛; 威廉·詹姆斯·库珀
公开了一种包括燃料桁条管道(5)、隔板(200)和隔板保持器(150)的组件。隔板(200)定位在燃料桁条管道(5)中,以阻止流体沿着燃料桁条管道(5)流动。隔板保持器(200)包括保持器部分(152),该保持器部分(152)延伸穿过燃料桁条管道(5)的壁中的开口(52),并且构造成与隔板(200)抵接,以防止隔板(200)沿着燃料桁条管道(5)移动。还公开了一种将隔板(200)安装在燃料桁条管道(5)中的方法。
87 一种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板、复合板材构件及制备方法 CN202510017103.7 2025-01-06 CN119858575A 2025-04-22 楚珑晟
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板、复合板材构件及制备方法,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板包括第一预成型体和第二预成型体,所述第一预成型体和所述第二预成型体配合形成具有腔体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一预成型体和所述第二预成型体为纤维预浸料朝不同方向层层铺设而成,使得所述第一预成型体和所述第二预成型体中的纤维沿不同方向分布。本发明采用两步法制备的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板可大大降低复合板中的孔隙率,且纤维处于伸直排列状态,同等厚度下其承载性能或学性能优于层合板、板筋结构复合板和拉挤成型空心结构复合板。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板材尤其是车体板材承载力、轻量化和隔声性能难以同时兼顾的问题。
88 一种基于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建筑物表面检测方法 CN202211498356.3 2022-11-28 CN115753613B 2025-04-22 夏伟杰; 冯九龙; 杨海涛; 陶咏志; 赵卫临; 冯荟璇; 王盛开; 伏浩; 何宇; 吴树丰; 李铮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建筑物表面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了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其包括机身、机臂组件、飞控系统、起落架、旋翼组件和行走组件;机臂组件具有机臂和第一安装件,机臂一端铰接在机身上,旋翼组件包括设置在机臂上的旋翼单元;行走组件包括设置在机臂上的行走单元。本发明旋翼单元和行走单元集成安装在机臂上,拆装灵活方便,还减轻重量;行走电机独立驱动四个行走轮,实现爬壁状态下的自由行走,螺旋桨远离车轮以及载荷面和作业面等工作面,旋翼单元的推产生正压力,确保机器人稳定“压”在墙面上,不仅实现了竖面或斜面表面质量的检测,还能实现顶壁吸附式检测。
89 通过从电动设备提供机械动力来辅助在高空驾驶旋翼飞行器的方法 CN202210557307.6 2022-05-20 CN115477018B 2025-04-22 让-弗朗索瓦·皮科内
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从电动设备提供机械动力来辅助在高空驾驶旋翼飞行器的方法。在定义了所述旋翼飞行器(1)的起飞点(PtD)和目标点(PtO)以及它们各自的高度之后,根据第一高度法则执行所述旋翼飞行器(1)仅使用所述热动力设备能够达到的第一最大高度(AM1)的确定。然后,根据第二高度法则对所述旋翼飞行器(1)使用所述热动力设备和所述电动力设备共同驱动所述旋翼飞行器(1)的每个旋翼能够达到的第二最大高度(AM2)进行估计。如果所述第二最大高度(AM2)高于所述目标点(PtO)的高度,则旋翼飞行器能够飞到所述目标点(PtO)。
90 肋安装组件 CN202080011590.1 2020-05-26 CN113382925B 2025-04-22 艾伦·麦克诺特; 罗伯特·麦考密克
申请涉及一种用于飞行器的肋安装组件。肋安装组件包括肋柱(60)和密封构件(80、81)。肋柱具有用以与纵向翼梁(31)进行安装的肋柱脚部(63)和从该肋柱脚部直立的肋柱腹板(62)。密封构件具有密封本体(82)和安装凸缘(87)。安装凸缘与肋柱脚部进行安装并且密封本体从肋柱的端部延伸。
91 组合式无人机的翼尖连接结构 CN202010189077.3 2020-03-17 CN111204444B 2025-04-22 赵昕辉; 杨延平; 张子健; 李梓荣; 袁子薇
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无人机的翼尖连接结构,包括:在组合式无人机中各个单机的第一翼尖弦向设置导轨,在各个单机的第二翼尖弦向设置卡槽;柔性连接组件,设置于导轨内部,并在外作用下沿着该导轨移动;旋转电磁阻尼器,设置于卡槽内部;且,旋转电磁阻尼器与柔性连接组件相适配连接,实现不同单机间翼尖的柔性连接;以及,刚性柱销,其头部带有锥度,设置于第一翼尖上;柱销孔,其孔口带有锥度,设置于第二翼尖上;且,刚性柱销和柱销孔相适配连接,实现不同单机间翼尖的刚性连接。本发明通过的该组合式无人机的翼尖连接结构,可根据力大小自动调节柔性连接或刚性连接,具有连接模式灵活可变、操作方便、稳定性强等优点。
92 用于抑制闩系统中的磨损的制造件和工艺 CN201910752101.7 2019-08-15 CN110925294B 2025-04-22 E·S·卡米拉; C·E·邹科斯; R·S·菲利西澳
申请涉及用于抑制闩系统中的磨损的制造件和工艺,并公开一种被配置成抑制闩锁系统中的锁定件的磨损的制造件和工艺,该闩锁系统包括围绕致动器的压盖,该致动器将锁定件平移通过第一固定锁定件接收器和可移动锁定件接收器。制造件和工艺包括:通过将第一平移引导件装配到第一固定锁定件接收器中,抑制锁定件的锁定件中心轴线偏斜远离与第一固定锁定件接收器的第一开口的第一中心轴线和致动器的致动器中心轴线的基本上对齐,其中锁定件平移通过第一开口和可移动锁定件接收器中的开口。还包括抑制:在平移时锁定件中的致动器周围的压盖的磨损,和锁定内的致动器流体通过压盖泄漏;以及致动器的致动器中心轴线的偏斜。
93 能够悬停飞行器和相关控制方法 CN202380057652.6 2023-06-30 CN119855763A 2025-04-18 托马索·马尔齐; 卢卡·桑普尼亚罗; 里卡尔多·皮雷洛
一种能够悬停飞行器(1),包括机身(2)、能相对于机身(2)旋转的至少一个旋翼(3a、3b、4)、适于使旋翼(3a、3b、4)旋转并由电池(9)供电的电驱动装置以及电池(9)的冷却系统(10)。所述冷却系统(10)又包括用于空气进入的第一开口(20)、用于空气逸出的第二开口(21)和将第一开口(20)置于与第二开口(21)流体连通的通道(22),电池(9)放置在该通道内。冷却系统(10)还包括适于增加包含在通道(22)中的空气的动能扇(23),当飞行器(1)相对于地面的向前速度(v)低于速度阈值(v0)时和/或当电池(9)的温度(T)超过温度阈值(T0)时,使该风扇运转。
94 一种电池散热结构 CN202510245668.0 2025-03-04 CN119852439A 2025-04-18 甄灿燊
发明公开一种电池散热结构,包括无人机和设置于所述无人机内的电池;所述无人机包括机身本体、多个机翼和顶盖;多个所述机翼均匀设置于所述机身本体远离所述顶盖的一面上;所述机身本体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底部设置有集气腔,所述集气腔分别与每个所述机翼连通设置;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顶盖盖合于所述容置腔的顶部。本申请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于维护,稳定性较好,经济安全实用,在不改变无人机结构的基础上,利用飞行扇叶飞行时的进行散热,达到既能散热又能减轻重量的目的,能够大大提高无人机装载电池的散热性能,可以应用于燃料电池和动电池中,很好的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95 一种飞行起落架及植保无人机 CN202510130246.9 2025-02-05 CN119840881A 2025-04-18 李玉婧; 蔺美贤; 蔺启贤; 王俊良; 李国聪
发明涉及植保无人机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飞行起落架,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端设有起落架组件,所述起落架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机体底端的夹板,所述夹板的内部对称转动连接有落地架,所述夹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壳且相连通,所述卡壳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齿杆,所述落地架的外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杆与所述齿轮相啮合。该飞行起落架及植保无人机,通过可在夹板内部转动的落地架,当植保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两组落地架转动折叠收纳至机体的底部,防止体积较大的起落架在低空飞行过程中与植物产生碰撞,影响无人机低空作业的平稳性,同时采用滚球代替辅助轮辅助机体的起落,适用于多种地形,使得机体在起落时更加稳定。
96 电动飞机的智能化高压充配电系统和方法 CN202510186956.3 2025-02-19 CN119840855A 2025-04-18 秦俐俐
本公开涉及航空技术领域,包括一种电动飞机的智能化高压充配电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负载,包括电驱,每个电驱包括m路供电电路;n个相互并联的电池包;n个电池包分为m组,m组电池包分别对应为m路供电电路供电;以及位于高压充配电箱中的汇流条,包括每组电池包对应的第一汇流条和第二汇流条,第一汇流条的数量与当前一组电池包的数量一致,并分别与当前一组电池包中的各个电池包对应连接,第二汇流条用于连接当前一组电池包对应的各个第一汇流条;第一汇流条还用于连接当前一组电池包对应的供电电路,以使当前一组电池包的电能通过第一汇流条分配至当前一组电池包对应的供电电路;系统拥有足够的安全设计裕度及可靠性,并减轻飞机重量。
97 一种电动变距螺旋桨的桨毂结构 CN202510223079.2 2025-02-27 CN119840831A 2025-04-18 刘达发; 孙涛; 柳兴; 秦卫
发明涉及变距螺旋桨领域,提供一种电动变距螺旋桨的桨毂结构,包括:桨毂中央件、桨叶机构、端盖、扭臂机构、变距机构和动力电机;端盖与桨毂中央件固定连接;动力电机包括定子转子,桨毂中央件与转子固定连接,桨叶机构包括桨叶和摇臂,桨叶的根部与端盖抵接且与摇臂固定连接;变距机构包括动盘、拉杆组件、驱动组件和移动件,驱动组件设置在桨毂中央件的内部且与定子固定连接,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移动件的一端连接,移动件的另一端与动盘固定连接,拉杆组件的一端与动盘固定连接,拉杆组件的另一端与摇臂连接;扭力臂机构连接动盘和桨毂中央件,本发明实现对桨距的精确调节,提高螺旋桨的工作效率。
98 一种超短距起降的轻型运动飞机气动布局结构 CN202510086478.9 2025-01-20 CN119840830A 2025-04-18 陈伟
发明涉及飞机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短距起降的轻型运动飞机气动布局结构,包括机头、机身、机翼、垂直尾翼平尾翼和升降,机身自机头向机尾延伸时,其外形形状由流线性曲面形向矩形变化,机翼包括对称设计并固定于机身的左主机翼和右主机翼,左主机翼和右主机翼的前缘还设有前缘缝翼、后缘下方还悬挂安装有展襟副翼,水平尾翼的水平安定面在顶部,升降舵转动安装在水平尾翼的后缘,升降舵的后缘还安装有配平片。水平尾翼倒置使平尾下翼面压小于上翼面压力,进而产生向下的压力差,飞机整体所受顺时针方向的力偶矩增大,降低最小离地速度。飞机机翼结合缝翼和襟翼的优点,有效降低飞机的着陆外形失速速度,从而减小着陆滑跑距离。
99 飞机翼梁对接结构 CN202311339685.8 2023-10-17 CN119840828A 2025-04-18 谢汶轩; 沈裕峰; 赵科新; 高举斌; 肖志鹏; 何瑞
发明属于飞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飞机翼梁对接结构,其包括上对接件、下对接件、内连接件和外连接件,上对接件一侧连接于内段翼梁的内上缘条和外段翼梁的外上缘条,另一侧连接于内段翼梁的内段腹板和外段翼梁的外段腹板,下对接件一侧连接于内段翼梁的内下缘条和外段翼梁的外下缘条,另一侧连接于内段腹板和外段腹板,内连接件设置于内段腹板和外段腹板上,一端连接于上对接件,另一端连接于下对接件,外连接件安装于内段翼梁和外段翼梁背离内连接件的一侧,并连接于内段腹板和外段腹板。通过上述设置,本申请的飞机翼梁对接结构能够在保证结构强度的情况下,提高密封性和结构效率,降低装配难度,避免复材失效。
100 一种旋转开合舱及舱门总成 CN202411983346.8 2024-12-31 CN119840827A 2025-04-18 朱晓明; 长孙虎子; 侯创; 石宝; 籍陈辉
发明所提供的旋转开合舱包括舱门门框和设置在舱门门框上的舱门结构,舱门结构包括主舱门和副舱门,副舱门位于主舱门上方,主舱门向下翻转开启,副舱门向上翻转开启,减小舱门开启后占用的通道空间,主舱门开启后能够形成供乘客通过的楼梯踏板,方便乘客上下,满足飞机前舱门需求,舱门内外都可以开启主舱门和副舱门,操作方便省,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舱门总成,有利于节约成本,具有广泛且良好的市场前景,本发明所提供的旋转开合舱门及舱门总成占用空间小,能够方便开启或关闭,能够方便乘客上下,能够满足飞机前舱门需求,从舱门内外都可以开启,操作方便省力,有利于节约成本,具有广泛而良好的市场前景。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