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襟翼组件的制造方法、襟翼组件及垂直起降飞行器 CN202510177958.6 2025-02-18 CN119953578A 2025-05-09 陆阳; 王天宇; 黄志浩; 李尚中; 陈博瀚; 姜东晨; 唐婉丽; 沙建科
发明涉及航空飞行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襟翼组件的制造方法、襟翼组件及垂直起降飞行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机翼盒段与襟翼段旋转连接,并将涵道扇推进机构设于襟翼段;将具有谐波减速器的驱动机构与襟翼段驱动连接,使驱动机构通过谐波减速器驱动襟翼段旋转;将具有气动弹簧止机构与襟翼段连接,使锁止机构通过气动弹簧锁定襟翼段。本发明提供的襟翼组件的制造方法,通过将谐波减速器来驱动襟翼段旋转,从而放大驱动机构的扭矩,更容易地驱动襟翼段旋转;且还将气动弹簧与襟翼段连接来锁定襟翼段,更好地防止襟翼段转动,从而保证襟翼段与机翼盒段之间的旋转度不变,避免影响垂直起降飞行器的飞行状态,提高了安全性。
2 共轴双旋翼垂直起降电动飞行器 CN202510213484.6 2025-02-18 CN119953563A 2025-05-09 请求不公布姓名
发明提出了一种共轴双旋翼垂直起降电动飞行器,由上主翼片(11)和下主翼片(12)构成主旋翼,承担绝大部分的升,采用共轴双旋翼结构,推进效率高;上主翼片(11)和下主翼片(12)分别直接安装在各自驱动电机转子盘上,上翼电机(111)安装固定在下翼电机(121)上,下翼电机(121)有中心通孔,上翼电机(111)的电缆穿过该通孔引出,这样结构简洁;不少于三个朝向与主旋翼相同的辅旋翼(2)承担飞行姿态控制以及重心平衡调节,无变距机构,安全可靠,造价又低。
3 用于飞行器的安全和稳定装置 CN202380025557.8 2023-07-25 CN118871349B 2025-05-09 D·D·斯特劳德
4 能够悬停飞行器和相关控制方法 CN202380057652.6 2023-06-30 CN119855763A 2025-04-18 托马索·马尔齐; 卢卡·桑普尼亚罗; 里卡尔多·皮雷洛
一种能够悬停飞行器(1),包括机身(2)、能相对于机身(2)旋转的至少一个旋翼(3a、3b、4)、适于使旋翼(3a、3b、4)旋转并由电池(9)供电的电驱动装置以及电池(9)的冷却系统(10)。所述冷却系统(10)又包括用于空气进入的第一开口(20)、用于空气逸出的第二开口(21)和将第一开口(20)置于与第二开口(21)流体连通的通道(22),电池(9)放置在该通道内。冷却系统(10)还包括适于增加包含在通道(22)中的空气的动能扇(23),当飞行器(1)相对于地面的向前速度(v)低于速度阈值(v0)时和/或当电池(9)的温度(T)超过温度阈值(T0)时,使该风扇运转。
5 电动飞机的智能化高压充配电系统和方法 CN202510186956.3 2025-02-19 CN119840855A 2025-04-18 秦俐俐
本公开涉及航空技术领域,包括一种电动飞机的智能化高压充配电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负载,包括电驱,每个电驱包括m路供电电路;n个相互并联的电池包;n个电池包分为m组,m组电池包分别对应为m路供电电路供电;以及位于高压充配电箱中的汇流条,包括每组电池包对应的第一汇流条和第二汇流条,第一汇流条的数量与当前一组电池包的数量一致,并分别与当前一组电池包中的各个电池包对应连接,第二汇流条用于连接当前一组电池包对应的各个第一汇流条;第一汇流条还用于连接当前一组电池包对应的供电电路,以使当前一组电池包的电能通过第一汇流条分配至当前一组电池包对应的供电电路;系统拥有足够的安全设计裕度及可靠性,并减轻飞机重量。
6 适用于垂直起降的混合能源系统 CN202411941848.4 2024-12-26 CN119796503A 2025-04-11 刘自勋; 张广莉; 李萍; 李宝臣
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垂直起降的混合能源系统,所述适用于垂直起降的混合能源动力系统包括动力装置、燃料电池装置和锂电池装置,燃料电池装置和锂电池装置并联于动力装置,且燃料电池装置和锂电池装置均用于驱动动力装置。本发明实施例的适用于垂直起降的混合能源动力系统,通过燃料电池装置和锂电池装置驱动动力装置,锂电池装置的倍率放电确保飞行器能够顺利起降,燃料电池装置具有较高能量密度以使飞行器具有较长的巡航里程。
7 一种垂直起降地效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2411924195.9 2024-12-25 CN119773962A 2025-04-08 罗竑; 梁斌; 查浩宇; 刘艳军
发明涉及一种垂直起降地效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飞行器包括机身、涵道地效翼、外翼、垂尾、浮筒、嵌入式涵道旋翼系统和推进旋翼动系统;飞行器的控制方法包括纵向姿态控制方法,横向姿态控制方法,面上运动控制方法和应急动力跃升控制方法。本发明的垂直起降地效飞行器,采用垂直起飞/降落的方式,相比传统的地效飞行器,无滑跑过程,大幅度改善了起飞降落阶段乘员的乘坐舒适性,可以在平地到浅滩到水面可无缝衔接飞行。飞行器通过采用自动控制辅助驾驶,在转弯等横向操纵中,降低了翼梢碰撞水面/地面的险,提高了安全性。同时具备动力跃升能力,大幅度提高了飞行安全性;可直接在无船坞的建筑、岛屿起降,大幅提高应用领域。
8 一种倾转旋翼垂直起降飞行器及一种垂直起降平衡系统 CN202510015948.2 2025-01-06 CN119734835A 2025-04-01 王梓淮; 刘镇毅; 张莹; 吴宇恒; 刘鹏; 杨润浦; 谭卓欣; 俞志明; 陶炜琦; 刘笑宇; 张宇睿; 许智豪; 于洪洋
发明公开了一种倾转旋翼垂直起降飞行器及一种垂直起降平衡系统,属于飞行器领域,一种倾转旋翼垂直起降飞行器及一种垂直起降平衡系统,其中倾转旋翼飞行器包括机身,机身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机翼,机翼的末端设置有翼尖小翼,机身上前端设置有一对关于机身对称设置的倾转机构,倾转机构包括前螺旋桨,前螺旋桨通过倾转电机结构与机身连接,机身后端设置有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通过固定架与机身连接。其中垂直起降平衡系统包括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通过优化的模态切换控制逻辑,实现垂直起降模式和平飞行模式之间的平滑过渡。
9 用于飞行器的桅杆矩感测 CN202380055384.4 2023-07-18 CN119677672A 2025-03-21 艾伦·布恩
本文所描述的一个实施例是用于旋翼飞行器的桅杆传感器系统,其包括旋翼轴轴承应变传感器。在一些实施例中,桅杆力矩传感器系统被配置为使用旋翼轴轴承应变信息来计算旋翼桅杆力矩。在本文的一个实施例中,旋翼轴轴承应变传感器包括光纤应变传感器。
10 一种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CN202510032945.X 2025-01-09 CN119611751A 2025-03-14 王水浩
发明涉及航空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包括:升组件1、座舱2、飞行器起落支撑架3、动力电池4、飞行器轮廓灯5、飞行控制系统6;所述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能飞行或悬停,能垂直起降;不需要专的机场、跑道和停机坪,减少使用成本;电驱动,显著减少排放量;结构简单紧凑、重量轻,降低制造难度;旋翼内置,降低外部人员安全险。
11 一种可伸缩十字机尾座组件及垂直起降飞行器 CN202510130901.0 2025-02-06 CN119590615A 2025-03-11 卓剑锋
发明可伸缩十字机尾座组件及垂直起降飞行器为垂直起降飞行器领域,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前端设有一套所述共轴反桨动装置、两侧对称设有左翼和右翼,所述机体中轴位置设有可伸缩十字机尾座,所述可伸缩十字机尾座向后移动一定的距离改变形状,改变形状后的所述飞行器的形状接近常规固定翼飞机的形状,性能也接近常规固定翼飞机的性能。
12 电动发动机、电推进装置及飞行器 CN202411733205.0 2024-11-29 CN119190372B 2025-02-21 郭亮; 李清; 林江; 易礼杰; 宋建波
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发动机、电推进装置及飞行器,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电动发动机包括动电机散热器、驱动电机扇。散热器用于对动力电机进行散热。沿动力电机的轴向驱动电机和动力电机分别位于散热器的两侧,驱动电机设有容纳通孔,散热器覆盖容纳通孔的一侧。风扇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纳通孔的内部,风扇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这样,缩短电推进装置的轴向尺寸,降低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13 一种分布式动诱导増升双机翼垂直起降飞行器 CN202411952397.4 2024-12-27 CN119460096A 2025-02-18 王红波; 车东霞; 仪志胜; 车驰; 苗帅
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动诱导増升双机翼垂直起降飞行器,涉及航空飞行器垂直起降技术领域,包括:机身,机身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式的主机翼和可倾转式的诱导机翼,诱导机翼处于主机翼的后上方,与主机翼前后串列布置;分布式电驱动螺旋桨,分布式电驱动螺旋桨设置在所述诱导机翼的前缘,与所述诱导机翼同步倾转;垂直尾翼,垂直尾翼设置在机身的后端上侧,垂直尾翼的两侧设置有可倾转式的平尾翼,水平尾翼的前缘设置有力矩配平螺旋桨;本发明利用分布式螺旋桨的诱导増升作用解决现有固定翼垂直起降飞机因垂直起降阶段推重比过大导致不同飞行阶段需用推力难以匹配的问题,实现推重比小于1的垂直起降和悬停
14 一种油电混合驱动双发短距垂直起降飞机及其操控方法 CN202411742267.8 2024-11-29 CN119460095A 2025-02-18 张宗强; 高巍; 张勇; 程佳; 隋劼
申请涉及一种油电混合驱动双发短距垂直起降飞机及其操控方法,其中,短距垂直起降飞机包括:机身、电动升扇、矢量发动机;机身包括机体、机翼、全动尾翼;电动升力风扇有两个,设置在机体前部两侧开设的升力风扇舱中,并配置有收放驱动机构;升力风扇舱关闭时,与机身外表面共形,升力风扇舱门打开时,电动升力风扇能够在收放驱动机构驱动下,自升力风扇舱中伸出;矢量发动机有两个,设置在机体尾部两侧开设的发动机舱中,矢量发动机配置三轴承旋转喷管;发动机舱门关闭时,与机身外表面共形,轴承旋转喷管的喷口向后露出在发动机舱外,发动机舱门打开时,三轴承旋转喷管的喷口能够自向后调节至向下。
15 用于垂直起飞和降落的飞行器电动机吊舱和包括这种吊舱的飞行器 CN202080081266.7 2020-10-07 CN114728702B 2025-02-18 克里斯托夫·卡斯泰利; 瓦伦丁·安托万·马克西姆·梅斯尼尔; 阿卜杜拉哈德·蒂亚姆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垂直起飞和降落的飞行器(VTOL)的电动机吊舱(1),包括:整流罩(10),电动机(20)容纳在整流罩中,所述电动机配备有从整流罩的顶面(10b)向外延伸的至少一个螺旋桨(22),以及冷却设备,其设计成在飞行器处于起飞、巡航和降落阶段时冷却电动机,并且包括可逆的冷却剂流体供应和排放歧管(30),其交替地设计成:·在巡航阶段,接收由飞行器的运动产生的冷流体流(F3)并将流体流传送通过电动机(20),朝向与螺旋桨(22)相对定位的出口,以及·在起飞或降落阶段,接收由螺旋桨(22)传输和已经穿过电机(20)的热流体流(F2)。
16 一种具有垂直起降功能的汽车飞机及效率提升方法 CN202510046035.7 2025-01-13 CN119429100A 2025-02-14 朱上翔
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垂直起降功能的汽车飞机及效率提升方法,汽车飞机包括翼型车身、两个主推动螺旋桨、两个翼端驻涡发生器;两个主推动力螺旋桨、两个翼端驻涡发生器对称设置在翼型车身的两侧;主推动力螺旋桨旋转产生的螺桨涡流转向与翼端驻涡发生器的涡流转向相同,与翼尖涡相反,形成有源反翼尖涡生成器;起飞时即使没有常规的长翼展机翼,仅依靠超短展现弦比机翼就能在展向受限的公路单条车道上或航母甲板上垂直起飞或超短距起飞;车身前部设置前缘缝翼减租增升装置,可进一步提高升阻比,平飞时,为提升飞行效率,可根据实际情况伸展展弦比较大的机翼,形成固定翼飞机构型,使汽车飞机飞得快、飞得远,载人多,有效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17 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器 CN202411822289.5 2024-12-11 CN119389431A 2025-02-07 刘良存; 马超
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器,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本发明,能够轻易实现从多旋翼飞行模式向固定翼飞行模式和从固定翼飞行模式向多旋翼模式的转换。因本飞行器的结构布局特性,保证了本飞行器的安全性,即使飞行器出现较严重故障只能选择迫降时,也可根据飞行器的故障程度和紧迫性,通过多旋翼协助控制、可伸缩尾翼组件迫降缓冲功能、载人舱内部防护海绵内衬本就具备的安全防护措施外,也可根据飞行器的故障程度和紧迫性,选择性使用载人舱内部安全防护气囊、外部安全防护气囊以及迫降伞等多种安全方式措施,实现飞行器的安全或低损伤迫降。
18 一种尾座式可伸缩机尾垂直起降飞机 CN202411937526.2 2024-12-26 CN119348810A 2025-01-24 卓剑锋
发明为垂直起降飞机领域,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前端设有一套所述共轴变距反桨动装置、两侧对称设有左翼和右翼,所述左翼内部设有动力导轨左承导件和动力导轨左运动件,所述右翼内部设有动力导轨右承导件和动力导轨右运动件,所述机体后方设有可前后移动的尾座,通过所述动力导轨左运动件和所述动力导轨右运动件可将所述尾座向后移动一定的距离改变形状,改变形状后的所述飞机的形状接近常规固定翼飞机的形状,性能也接近常规固定翼飞机的性能。
19 一种电动涵道动扇装置和飞行器 CN202310769643.1 2023-06-27 CN117022643B 2025-01-24 张坤; 伍志华; 冯亮; 黄兴; 刘欢; 杨安杰
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涵道动扇装置和飞行器,属于短距离起降飞行器技术领域,该一种电动涵道动力风扇装置和飞行器,包括支撑机匣,包括壳体部,所述壳体部限定一大致成圆柱状的流通区间;电机静子组件,所述电机静子组件配置为基于外部控制系统产生不断变化的磁场转子支撑轴组件,包括沿轴线O设置的转子支撑轴,且所述转子支撑轴安装于所述支撑匣上;风扇转子组件。通过设置由电机静子组件和风扇转子组件的部分构成的电机结构,将风扇转子组件中的冠部和电机转子结合,同时电机静子位于叶冠外、并嵌入风扇机匣为一体,提高了空间和质量利用率。
20 飞行器的飞行方法以及飞行器系统 CN202310861537.6 2023-07-13 CN119305723A 2025-01-14 贺良鸿
申请提出了一种飞行器的飞行方法和一种飞行器系统。所述飞行器的飞行包括从地面到空中的起飞阶段、在空中飞行的巡航阶段以及从空中至地面的降落阶段。所述飞行方法包括:在所述飞行器的起飞阶段,由起飞辅助装置提供飞行的至少一部分动/升力;以及在所述飞行器的巡航阶段,仅由所述飞行器的动力系统提供飞行的动力。通过起飞辅助装置,可以在飞行器的起飞阶段为飞行器提供至少一部分动力/升力,由此可以减少飞行器的动力系统的能源消耗。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