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飞行器;航空;宇宙航行 / 飞机;直升飞机 / 用于驱动飞行操纵面,增升襟翼,空气动力制动装置或扰流片的操纵系统或传动系统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耐高温的控制器 CN202411948135.0 2024-12-27 CN119815782A 2025-04-11 李兆凯; 段尊义; 周长聪; 余灵君; 唐旭东; 余东东; 马俊; 蔡霖
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的控制器,属于舵机控制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控制器在没有散热途径的高温环境中难以长航时工作的问题。本发明的舵机控制器包括:上壳体组件、下壳体组件、控制印制板、电源印制板、飞控计算机通讯电连接器和执行机构通讯电连接器;控制印制板和电源印制板分别固定安装在上壳体组件和下壳体组件的内部;飞控计算机通讯电连接器及执行机构通讯电连接器均通过固定安装在所述下壳体组件的侧壁上;上壳体组件和下壳体组件的底板及四个侧板内部均填充有相变介质。本发明通过在控制器壳体的底板及四个侧板内部填充相变介质,实现了对控制器的良好的降温效果,能够保证电器件在预期温度范围内工作。
2 电动垂直起降机及电动垂直起降机的控制装置 CN202080060286.6 2020-08-11 CN114286784B 2024-10-29 杉田俊; 岩川辉; 桥本真梨子; 竹村优一
包括具有驱动旋转翼(30)而使其旋转的驱动用达(12)及使驱动用马达驱动的驱动部(11)的多个电驱动系统(10、10a~10d)的电动垂直起降机(100、100a~100d)包括:驱动信息检测部(55),其针对多个电驱动系统的每一个检测驱动信息,该驱动信息包括构成驱动用马达的劣化状态的指标的马达信息和构成驱动部的劣化状态的指标的驱动部信息中的至少一方;以及是否要保养检测部(57),其基于检测到的驱动信息,对是否要针对多个电驱动系统的每一个的保养进行检测。
3 一种分布式的高升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2410982602.5 2024-07-22 CN118770546A 2024-10-15 马高杰; 王雷; 刘海涛
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的高升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航空系统技术领域,该系统中控制手柄将操作位置信号发送至高升力计算机;高升力计算机根据操作位置信号经过逻辑判断后发送给现场总线;第一至第四控制组件接收现场总线中操作位置信号以及动力驱动信号并进行动力输出;第一控制组件和第二控制组件控制左缝翼、右缝翼运动至期望的翼面构型位置并对左缝翼、右缝翼进行同步控制;第三控制组件和第四控制组件控制左襟翼、右襟翼运动至期望的翼面构型位置并对左襟翼、右襟翼进行同步控制;本发明采用左右独立式驱动构型,不仅不占用机身空间,而且传动机构简单,效率高,同时在控制上引入交叉同步控制,实现了襟缝翼同步运动。
4 一种物资投放无人机及控制系统 CN202010101175.7 2020-02-19 CN111196361B 2024-07-05 杜子涛; 张智皓; 梁志明; 冯慧; 刘佳欣; 郭广涛
申请提供一种物资投放无人机及控制系统,包括无人机、驱动机构及载物箱,驱动机构固定在无人机下方,载物箱通过牵引绳连接在驱动机构的下方;无人机包括:机身、一对机翼及一对尾翼;尾翼上设置可偏转的尾,机翼上设置可偏转的副翼;机翼下方安装一对向后的后置助推桨及一对向前的前置倾转桨;驱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步进电机上安装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外侧啮合缠绕结构,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缠绕结构上,另一端连接在载物箱上。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无人机飞行至目标目的地后,通过驱动机构中的步进电机的转动使得牵引绳牵引载物箱垂直升降,从而增加投放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5 致动器系统 CN201910536966.X 2019-06-20 CN110844046B 2024-05-28 A.摩根
一种用于控制可移动表面的致动器系统具有主轴,所述主轴连接在动驱动单元与所述可移动表面之间,以传递来自所述动力驱动单元的命令来使所述可移动表面移动。如果检测到所述主轴中的故障,例如基于比较所述主轴的PDU端与所述主轴的另一端之间的旋转度并在旋转位置的差异超过预定阈值的情况下识别故障,则故障控制装置30例如通过释放螺线管100将副轴从所述可移动表面连接到所述动力驱动单元,所述螺线管100释放齿轮以便准许外环与行星齿轮系统的太阳齿轮之间的在规定极限内的差动旋转。当超过这些极限时,对螺线管制动器进行断电,从而对所述行星齿轮外环进行制动并通过对应于连接所述主轴和所述副轴的齿轮的传动比的周转传动比将所述齿轮联系起来。所述齿轮系统充当允许表面控制的故障后操作的低质量的不对称制动器。
6 一种襟翼极限位置保护系统及方法 CN202111657890.X 2021-12-30 CN114261509B 2024-05-17 王豪; 戍永灵; 马凯
申请属于飞行控制系统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襟翼极限位置保护系统及方法。包括:襟翼动驱动装置、襟翼位置传感器输出轴位置传感器以及襟翼控制计算机。襟翼动力驱动装置通过襟翼作动线系与襟翼连接,用于带动襟翼面按预设的轨迹偏转;襟翼位置传感器设置在襟翼的翼尖上,用于获取襟翼的第一度,襟翼位置传感器配置有齿轮减速机构;输出轴位置传感器设置在襟翼动力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用于获取襟翼动力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的第二角度;襟翼控制计算机设置在设备舱,用于根据第一角度以及第二角度实现对襟翼动力驱动装置的控制。本申请可实现襟翼正常保护功能失效时的极限位置保护,防止襟翼超行程运动,威胁飞行安全。
7 刹车装置和动驱动装置 CN202410166334.X 2024-02-05 CN118030735A 2024-05-14 陆建国; 徐佳琦; 何超; 高煜翔; 郁思佳; 姚露
发明涉及一种刹车装置和动驱动装置。该刹车装置包括:输入件,其固定于刹车装置的输入轴并且接收来自输入轴的扭矩;传递件,其第一端部通过滚珠与输入件力传递地联接,以将扭矩传递到传递件;动刹车部,其固定于传递件;输出件,传递件的第二端部与输出件力传递地联接,以将扭矩传递到输出件;以及过载弹性件,其设在传递件与输出件之间,迫使传递件远离输出件,其中,传递件具有与滚珠形状配合的球窝,其中球窝具有第一球窝位置和比第一球窝位置浅的第二球窝位置,确保当滚珠在第一球窝位置中时,动刹车部与刹车装置的处于运行位置中的静刹车部分离,并且当滚珠在第二球窝位置中时,动刹车部与刹车装置的处于运行位置中的静刹车部接触
8 双余度旋翼操纵系统及无人自转旋翼机的控制方法 CN202211276337.6 2022-10-18 CN117944868A 2024-04-30 高星亮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双余度旋翼操纵系统及无人自转旋翼机的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航空器设计技术领域。该操纵系统包括:主支杆,主支杆的一端设置旋翼头,主支杆的另一端与无人自转旋翼机机身固定连接;十字节,通过俯仰轴与旋翼头连接,以使旋翼头围绕俯仰轴以十字节为支点进行旋转运动;十字节通过滚转轴与连接件连接,以使十字节围绕滚转轴以连接件为支点进行旋转运动;连接件与主支杆固定连接;俯仰操纵子系统,设置在主支杆的一侧,被配置为通过俯仰操纵机操纵旋翼头进行俯仰方向的运动;滚转操纵子系统,设置在主支杆的另一侧,被配置为通过滚转操纵舵机操纵旋翼头进行滚转方向的运动。
9 一种可垂直起降的固定翼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2410250274.X 2024-03-05 CN117902080A 2024-04-19 熊俊辉; 陈新民; 吴正园; 陆佳南
申请属于一种飞行器结构及其控制方法,针对现有高速垂直起降飞行器存在高速平飞和小外形尺寸无法兼顾,以及控制复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垂直起降的固定翼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机身、若干个控制面、若干个动装置和若干个机翼。若干个动力装置和若干个机翼均安装在机身上,动力装置位于机翼前侧,各机翼的后端均安装有起落件,若干个控制舵面分别对应安装在若干个机翼上。通过各部件的配合,使本申请的飞行器兼具垂直起降、高速平飞能力,且体积紧凑。
10 一种多旋翼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1910880831.5 2019-09-18 CN110562438B 2024-04-05 张焱
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旋翼飞行器,其属于航空飞行器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机翼和调节机构。其中,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调节部和与调节部连接的伸缩部;调节部被配置为:多旋翼飞行器垂直起降时,调节部驱动伸缩部沿第一方向收缩;多旋翼飞行器平飞行时,调节部驱动伸缩部沿第二方向伸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旋翼飞行器的控制方法,能够控制调节机构在多旋翼飞行器中的伸缩部处于不同飞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伸缩状态。本发明提供的多旋翼飞行器在水平飞行的时,能够增大多旋翼飞行器的升,使得多旋翼飞行器具有较好的飞行能力;在垂直起降时,能够减小多旋翼飞行器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的阻力,使得多旋翼飞行器的飞行效率较高。
11 飞行控制表面 CN202311237634.4 2023-09-25 CN117775271A 2024-03-29 奥利弗·法米利
发明涉及飞行控制表面。飞行器机翼具有可移动飞行控制表面的阵列,每个飞行控制表面具有后缘,飞行控制表面后缘附接有可移动补翼。飞行控制系统,其耦接至使飞行控制表面移动的飞行控制表面驱动系统;补翼驱动系统,其使可移动补翼移动;以及一个或更多个飞行器迎传感器。飞行控制系统存储角偏转集以当迎角达到阈值时使补翼向上偏转。
12 一种阻尼系数可视化调节式电涡流阻尼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2311791079.X 2023-12-25 CN117698994A 2024-03-15 李建; 杨自豪; 王雯
申请提供了一种阻尼系数可视化调节式电涡流阻尼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电涡流阻尼装置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壳体、通过轴承约束在壳体内的转轴组件、与转轴组件配合的左定子和右定子、设置在壳体内用于调节左定子和右定子的调节螺母、用于与壳体相配合约束调节螺母的轴承盖、用于将左定子固定在壳体内的第一平键、用于将右定子固定在轴承盖内的第二平键以及用于固定调节螺母的止盖。该阻尼装置采用了带刻度的调节螺母和锁止盖相结合,通过对正刻度值即可调整按目标值一次性对阻尼系数调整到位,使得阻尼系数调整可视化,减少往复测试确认,提高了调节效率。
13 一种改善飞机升特性的后缘襟副翼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2311641097.X 2023-12-01 CN117485549A 2024-02-02 周继良; 王辰; 王孜孜
申请属于飞机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善飞机升特性的后缘襟副翼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S1、确定飞机处于起降状态;步骤S2、控制飞机外侧后襟翼偏转至第一设定度,同时控制飞机内侧后襟翼偏转至第二角度,所述第一设定角度为18‑25°,所述第二设定角度为36‑50°。本申请能够在不修改飞机气动布局的前提下,有效改善飞机的升力。
14 一种螺旋桨飞机滑流预感知方向偏转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202111652792.7 2021-12-30 CN114560073B 2024-01-30 唐瑞琳; 刘兰堃; 赵海
申请涉及一种螺旋桨飞机滑流预感知方向偏转控制方法,包括:构建不同襟翼偏度下动压、迎、轴向过载的方向舵偏转控制角的插值表;根据插值表,得出方向舵偏转控制角,生成相应的方向舵偏转控制信号;将方向舵偏转控制信号接入方向舵控制系统,控制方向舵进行偏转。此外,涉及一种螺旋桨飞机滑流预感知方向舵偏转控制系统,包括:方向舵偏转配平单元,内置不同襟翼偏度下动压、迎角、轴向过载的方向舵偏转控制角的插值表,接入襟翼偏度信号、动压信号、迎角信号、轴向过载信号,根据插值表,得出方向舵偏转控制角,输出相应的方向舵偏转控制信号,将方向舵偏转控制信号输入到方向舵控制系统,控制方向舵进行偏转。
15 一种地效翼船电传操纵系统 CN202311359002.5 2023-10-19 CN117401157A 2024-01-16 王永涛; 喻玉华; 张丽柯; 岳卢斌; 李贵来; 陈迪; 姜敬波
发明涉及效翼船操纵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效翼船电传操纵系统,包括操作单元、传感单元、控制单元、执行单元、调速单元;操作单元,用于控制地效翼船的的松紧,通过改变摇臂度,改变对其内部飞锤的压紧,之后通过操作单元活动的状态,通过传感单元传递出去;传感单元,用于检测操作单元活动状态,判断带动油门的伸缩量,通过操作单元的活动,带动传感单元伸缩,传感单元活动量形成信号并传递出去;控制单元,用于接收传感单元的电信号,进而改变螺旋桨桨距,本发明,缩短操纵机构机械传导路线,节省空间,减少操纵机构机械零部件,对操纵机构进行减重,并利于安装。
16 飞行器尾部总成 CN201910252186.2 2019-03-29 CN109941426B 2024-01-09 唐冰; 陈绪安; 刘以建
发明公开了飞行器尾部总成,包括机舱壳、多个舵片组件以及安装在舵机舱壳外侧的多个涵道扇装置,舵片组件包括舵片、舵片调节装置,舵片调节装置包括直线式驱动机构、滑、舵片摇臂固定板、调整臂和舵轴,固定板的一侧与舵机舱壳固定连接,舵轴与固定板转动连接,舵轴一端与舵片的根部连接,舵轴的另一端与舵片摇臂的一端连接,舵片摇臂的另一端与滑块铰接;涵道风扇装置包括涵道风扇和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弧形板、涵道连接柱和底座,涵道风扇位于弧形板的内凹面。本发明简化了调节组件的结构、减小了调节组件的重量,并改善了涵道风扇的固定组件的结构,利于涵道风扇的安装。
17 一种电磁驱动的碟型飞行器操纵设计方法 CN202311138205.1 2023-09-05 CN117163285A 2023-12-05 陈吉昌; 刘铁让; 陈普会; 刘传军; 刘凯; 张恒珲; 李乐; 邹文炀; 胡媛媛
发明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驱动的碟型飞行器操纵设计方法,包括内部静止结构和外部旋转结构,且外部旋转结构通过电磁驱动进行驱动,在内部静止结构与外部旋转结构之间设置万向连接结构,且三者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并通过横向连接销轴和纵向连接销轴依次成对相连,在内部静止结构与外部旋转结构之间设置两个相互垂直的作动器来实现飞行器的航向和升降控制,当所述作动器伸展或收缩时,所述内部静止结构与外部旋转结构绕着中心轴沿着互为相反的方向发生偏转。本发明通过相关结构的配合,解决了电磁驱动的碟型飞行器,由于其非常规的气动外形及特殊的内静外转结构设置,常规的操纵设计方法不能很好的对其进行操纵的问题。
18 用于飞行器外围设备电子组件 CN201810319873.7 2018-04-11 CN108725755B 2023-07-25 托马斯·伊姆勒; 科尔内留斯·芬克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飞行器外围设备、如传感器电子组件,所述电子组件包括三个彼此不同的通用接口和至少一个、尤其位于下游的数字评估单元,所述通用接口用于将组件与至少一个外围设备耦合,其中组件能够经由至少一个接口与外围设备耦合。
19 用于对飞行器的装置进行操纵的促动器 CN201711386703.2 2017-12-20 CN108216592B 2023-04-14 安德烈·德克尔; 尼古劳斯·德赖尔; 托马斯·施莱格尔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操纵飞行器的装置,尤其飞机的装置的促动器,所述促动器具有至少一个无接触地进行工作的传感器,其中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促动器的负载路径中,并且其中设有至少两个无接触地进行工作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促动器的所述负载路径之外。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相应的促动器的飞行器。
20 一种用于改善纵向乘坐品质的主动控制方法 CN202211408893.4 2022-11-11 CN115783247A 2023-03-14 沈健; 李曙鑫; 卢正人; 王敏文
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纵向乘坐品质的主动控制方法,包括:通过沿机身纵轴布置的三套法向加速传感器以及机身质心位置布置的一套速度传感器,综合测量飞机前舱、中部、后舱三个位置在飞行中的法向加速度信号的变化以及三轴角速度信号的变化;经过综合滤波和舒适性指标解算,分别形成副翼同向附加指令、扰流板同向附加指令和升降同向附加指令,从而控制相应舵面来减小由飞机弹性模态附加状态所引起的法向过载增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针对大型客机,采用现有控制方式难以抑制阵扰动对乘客的乘坐品质带来较大影响的问题。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