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
一种基于能量平衡驱动系统的变形头锥 |
CN202410846771.6 |
2024-06-27 |
CN118701271B |
2025-04-29 |
何子懿; 王晨; 刘全; 沈星; 王韬熹; 万里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量平衡驱动系统的变形头锥,包括头锥外壳、驱动单元和储能单元;驱动单元和储能单元设置于头锥外壳内;其中,驱动单元包括驱动器一、驱动器二、锥齿轮一、锥齿轮二、输出轴一和输出轴二;储能单元设置于驱动器一远离头锥尖端的一端,储能单元包括太阳轮、行星齿轮、齿圈和储能弹簧;本发明是一种基于能量平衡驱动系统的变形头锥,主要特点是利用变体结构的弹性变形特征,通过驱动系统中引入储能元件,构成能量平衡驱动系统,实现结构弹性应变能的回收和再利用,从根本上降低驱动器的外部能量消耗。 |
42 |
实施机械脱离机构的无卡塞线性致动系统及其过程 |
CN202280045729.3 |
2022-06-03 |
CN117897334B |
2025-04-29 |
刘世杰; 库尔特·古德哈梅尔; 道格拉斯·坎贝尔; 菲利普·德马罗; 菲利普·奇维利 |
无卡塞线性致动器系统包括:线性机电致动器,被配置为致动部件;脱离机构,被配置为在发生卡塞故障的情况下使线性机电致动器的部件脱离;固定端装配机械连接件;以及配平端装配机械连接件。固定端装配机械连接件将线性机电致动器连接至系统的实施线性机电致动器的部分;并且所述配平端装配机械连接件将线性机电致动器连接至该部件。 |
43 |
一种无人机及无人机电池温度控制方法 |
CN202411993626.7 |
2024-12-31 |
CN119890549A |
2025-04-25 |
徐克有; 刘阿珍; 章小伟; 白福亮 |
本发明涉及热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及无人机电池温度控制方法。所述无人机具有散热模块、电路模块以及电池组;散热模块包括风扇和第一导热管;第一导热管与电路模块紧密贴合,以传导电路模块工作状态的发热量;无人机中还具有第二导热管;第二导热管与电池组紧密贴合;第一导热管的第一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磁吸块;第二导热管的第二位置处设置有第二磁吸块;第一磁吸块与第二磁吸块对应设置,且当无人机导通磁吸开关时,第一磁吸块与第二磁吸块接触。上述方案,能够在低温环境下通过电路模块产生的热量加热电池组,提高能量利用率,提升无人机续航,保证供电稳定性。 |
44 |
飞行器壁板颤振抑制的被动非线性耗能式控制结构及方法 |
CN202510059085.9 |
2025-01-15 |
CN119878755A |
2025-04-25 |
吴子英; 王婧楠; 张禹轩; 吴海涛; 刘丽兰 |
本发明属于被动减振技术领域,涉及飞行器壁板颤振抑制的被动非线性耗能式控制结构及方法,包括:线性刚度弹簧、动触点、静触点;线性刚度弹簧的一端连接在飞行器的壁板的内侧壁,另一端连接动触点,动触点滑动连接静触点,静触点固定连接在飞行器的机架上;动触点与静触点之间存在库仑摩擦;线性刚度弹簧两端的连线与壁板的垂线之间设有夹角;本发明通过将线性刚度弹簧与库伦摩擦滑块相结合,使得飞行器壁板发生颤振时,线性刚度弹簧将壁板颤振非线性传递至库伦摩擦滑块进行耗能,滑块起到阻尼抑制壁板颤振的作用;本发明采用可靠且常用的弹簧与库伦摩擦滑块即可实现颤振抑制,因此本发明结构简单、实施难度低、可靠性高、实施成本小。 |
45 |
一种3D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202411812731.6 |
2021-01-25 |
CN119874201A |
2025-04-25 |
程珵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D微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3D微晶玻璃的结晶度为14‑100wt%;所述3D微晶玻璃的晶体的平均粒径为10‑100nm;所述3D微晶玻璃的厚度为0.02‑5mm。本发明的3D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加工难度小、加工成本低,3D热弯晶化时间远远小于常规晶化时间;节约时间成本,同时节约了热处理的能源。 |
46 |
一种轻小型固定翼无人机机翼可控折叠展开机构 |
CN202510267909.1 |
2025-03-07 |
CN119872961A |
2025-04-25 |
麻玥瑄; 于海龙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小型固定翼无人机机翼可控折叠展开机构,机构中的壳体和无人机机身连接,壳体的轴线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与无人机一侧机翼连接,转动轴上套设扭簧,分别与转动轴连接和壳体连接,转动轴上设置运动组件,实现无人机机翼的可控折叠展开,壳体上分别设置控制组件和锁止组件分别用于限制运动组件在机翼折叠状态下的位置以及限制运动组件在机翼展开状态下的位置。本方案可以实现无人机机翼在无外力约束条件下的折叠、展开动作的控制、展开到位前的缓冲以及展开到位后的锁止。 |
47 |
一种具有自动保护式折叠旋桨的无人机 |
CN202510310627.5 |
2025-03-17 |
CN119872953A |
2025-04-25 |
韩迪; 黄一涵; 石浩然; 燕乾元 |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保护式折叠旋桨的无人机,包括有无人机、旋桨、固定板和索降绞盘等;无人机上安装有若干个旋桨;无人机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安装有索降绞盘。本发明实现了通过用于对无人机起降过程提供落地支撑的支撑杆和气囊一,配合微型气泵、遮挡部和伸缩管也用于对货物进行包裹防护,无需设置额外的箱体,增加无人机运输重量,通过四个旋桨同时向无人机中部聚拢,使无人机重心保持在中心位置,无人机呈相对竖直姿态向下坠落,避免无人机倾斜坠落,导致无人机的易损部位直接与地面撞击,提升对无人机易损部位的防护效果。 |
48 |
一种无人机搭载的绝缘子防污清洗装置 |
CN202510091519.3 |
2025-01-21 |
CN119872885A |
2025-04-25 |
陈伟凡; 张俊康; 陈诗灿; 吴荣福; 连和; 戴熠晨; 张慧祥; 许家浩; 陈承相; 黄云程; 杨志豪; 潘祎晨; 刘华萍; 苏哲颖 |
本发明涉及电力巡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搭载的绝缘子防污清洗装置,包括无人机主体,所述无人机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顶部的前后两端均通过快拆机构与无人机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固定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分水管,所述固定架左右两端的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调节臂,所述固定架的内侧且位于同一端的两组调节臂之间均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且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左右两端均与调节臂的顶端转动连接,与现有的绝缘子防污清洗方式相比较,本发明通过设计不仅方便拆装维护,而且能够对绝缘子的外侧进行防污清洗,大大提高了对绝缘子防污清洗的效果和效率以及操作的安全性。 |
49 |
一种低空单人飞行器使用的飞行背包 |
CN202510077670.1 |
2025-01-17 |
CN119872879A |
2025-04-25 |
刘伊威; 王世龙; 孙浩轩; 龚岱青; 李皓昀; 王书一 |
一种低空单人飞行器使用的飞行背包,它涉及载人飞行器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喷气式飞机服存在自身重量铰大、位姿调整不便和易对飞行员造成伤害的问题。本发明的供油系统安装在壳体内部,电气系统安装在壳体的上端面上,背包微型涡轮发动机安装在壳体的下部;壳体包括背板和飞行背覆盖件,背板为板体,其中,背板的上部开设有多个减重孔,且背板采用铝合金制成,背板的四周开设有穿接孔,安全带的中部通过螺栓和鹰嘴钩固定安装在背板的中部,安全带的背带穿过穿接孔之后与飞行员的身体连接,飞行背覆盖件为壳体罩,飞行背覆盖件盖装在背板上,飞行背覆盖件的下部设有丝状网。本发明用于飞行器中。 |
50 |
一种多姿态涵道控制系统及飞行器 |
CN202510314068.5 |
2025-03-17 |
CN119872871A |
2025-04-25 |
郑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姿态涵道控制系统及飞行器,包括涵道圈体,所述涵道圈体内架设动力螺旋桨,所述涵道圈体内壁设置伸缩扰流组件;所述伸缩扰流组件包括滑槽、扰流板;所述涵道圈体内壁设置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扰流板,所述涵道圈体与扰流板通过直线移动机构连接。本发明设置的伸缩扰流组件在单涵道飞行器中,通过伸缩扰流板改变单涵道内的局部流场,进而改变单涵道系统内的局部升力,最终使单涵道具备矢量动作功能。本发明设置的伸缩扰流组件在多涵道飞行器中,可联动使用,改变整体飞行器的矢量动作,及飞行姿态。 |
51 |
一种提高大攻角状态下飞翼舵效的翼刀型涡流发生器 |
CN202510078212.X |
2025-01-17 |
CN119872868A |
2025-04-25 |
贾仕赫; 肖志祥; 陈梓钧; 陈科; 魏中成 |
本公开提出一种提高大攻角状态下飞翼舵效的翼刀型涡流发生器,飞翼的机翼包括:前缘、布置机身凸起型面的翼根和布置偏转襟翼的尾缘,前缘、翼根和尾缘依次相连,翼刀型涡流发生器包括:翼刀型涡流发生器本体,翼刀型涡流发生器本体设置在机翼的背风面,且翼刀型涡流发生器本体靠近前缘布置;其中,当大攻角状态时,翼刀型涡流发生器本体用于联合翼根的凸起型面,构造贴近背风面的局部类喷管区域,使尾缘的偏转襟翼表面的局部流场由分离状态改变为附体状态。在本公开的一种提高大攻角状态下飞翼舵效的翼刀型涡流发生器中,利用翼刀型涡流发生器本体在机翼上的布置,能够有效提升襟翼的舵效,实现降低抬头力矩的作用。 |
52 |
一种飞机操纵面横向操纵装置 |
CN202411928358.0 |
2024-12-25 |
CN119872867A |
2025-04-25 |
李刚; 朱江; 朱胜利 |
本申请属于飞机操纵面结构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飞机操纵面横向操纵装置,角型摇臂、作动器、拉杆、操纵面;角型摇臂中部铰接在机体上,其一端与作动器的输出轴铰接,另一端与拉杆铰接,拉杆与操纵面的上端铰接,操纵面的下端铰接在机体上;作动器的伸缩带动角型摇臂旋转,角型摇臂通过拉杆拉动操纵面摆动。采用该横向操纵装置的飞机操纵面能够满足设计空间狭小且具有较大偏转角度要求下的操纵面操纵悬挂布置要求。 |
53 |
一种光滑连续可重复伸缩变弯多维变形翼及工作方法 |
CN202510282954.4 |
2025-03-11 |
CN119872866A |
2025-04-25 |
郭宏伟; 徐嘉; 邢思远; 肖洪; 田建东; 刘荣强; 杨广; 田志东 |
本发明涉及航空航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滑连续可重复伸缩变弯多维变形翼及工作方法;该变形翼,包括:固定翼和伸缩翼,伸缩翼设于固定翼的内部,且在固定翼上设有驱动部组件,驱动部组件与伸缩翼连接;变弯度翼,变弯度翼的根部与伸缩翼连接,变弯度翼包括变弯度翼蒙皮、曲柄滑块机构、指节仿生机构、变弯度传动机构、被动滑块;变弯度翼蒙皮与伸缩翼连接,变弯度传动机构设于伸缩翼内,且变弯度传动机构与驱动部组件连接,曲柄滑块机构设于变弯度翼蒙皮内。提高了变形翼的刚度和承载能力;对比面外变形的另一种形式折叠翼,避免了折叠翼面不能光滑连续变弯度的问题。 |
54 |
一种基于柔性电极的贴敷型离子风推力装置 |
CN202510080692.3 |
2025-01-20 |
CN119872864A |
2025-04-25 |
周德胜; 唐井峰; 魏立秋; 周立伟; 于达仁; 娄雨晴; 郑贺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柔性电极的贴敷型离子风推力装置,涉及柔性飞行器领域,该装置包括:离子风推进器模块,贴敷在柔性飞行器的柔性机翼上,用于产生外加电场,并通过外加电场控制柔性机翼的气体流动;供电模块,与离子风推进器模块连接,用于为离子风推进器模块供电;离子风推进器模块包括柔性绝缘介质和导电膜电极;导电膜电极贴敷在柔性绝缘介质上。本申请能够提高柔性机翼调控的及时性和柔性飞行器的稳定性。 |
55 |
分离结合装置、路行汽车和两分体飞行汽车 |
CN202311379095.8 |
2023-10-23 |
CN119872388A |
2025-04-25 |
刘广; 黄锦腾; 严磊; 袁德文; 周晨蕾; 何俊; 谢铭泽 |
本申请提供一种分离结合装置、路行汽车和两分体飞行汽车。分离结合装置用于包括路行车辆和飞行器的两分体飞行汽车,分离结合装置包括伸缩牵引机构以及多个直线运动机构,伸缩牵引机构设置于路行车辆的车身,多个直线运动机构设置于路行车辆的车身,多个直线运动机构沿水平方向分布于伸缩牵引机构的相对两侧,每个直线运动机构的输出端均连接于伸缩牵引机构,多个直线运动机构的输出端的运动方向均与伸缩牵引机构的牵引端的伸缩方向相同,多个直线运动机构沿水平方向分布还有助于降低分离结合装置的高度,避免了多个直线运动机构沿竖直方向层叠分布而增加分离结合装置的高度。 |
56 |
一种飞机汲水装置 |
CN202310181845.4 |
2023-02-28 |
CN116119009B |
2025-04-25 |
张猛创; 殷之平; 张治倬; 夏莎莎; 续晓勇; 李晓川 |
本发明涉及汲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飞机汲水装置,包括主水管,所述主水管的上端连通固定有两个分水管,且两个分水管的两端分别转动连通有水箱,所述主水管的内部设置有分流调节机构,所述分水管的上端设置有收纳调节机构;所述主水管的下端固定连通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的后侧固定有吸水泵,通过所述收纳调节机构能够对主水管以及分水管驱动调节角度;通过所述分流调节机构能够对两侧水箱内汲水的水量进行自动调节,使得两侧水箱水量一致,通过所述收纳调节机构能够对主水管以及分水管驱动调节角度,实现下侧吸水管角度调节收纳;通过所述分流调节机构能够对两侧水箱内汲水的水量进行自动调节,使得两侧水箱水量一致。 |
57 |
基于无人机的抽水蓄能电站巡检装置 |
CN202211208604.6 |
2022-09-30 |
CN115675958B |
2025-04-25 |
赵绪新; 刘锦程; 崔志刚; 鲁恩龙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无人机的抽水蓄能电站巡检装置,包括无人机和用于为无人机充电的充电桩,所述无人机上安装有摄像机,无人机的下表面四角处均匀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无人机主体下表面中部设置有安装柱,安装柱的下表面开设有用于数据传输和充电的连接口,所述无人机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两个定位柱,且所述无人机的下表面还设置有两个用于辅助定位的视觉传感器,在巡检区域的边缘定点设置若干个充电桩为无人机充电,使巡检无人机可以自动定点充电,并进行数据暂存,而无需再飞回工作人员手中进行充电,可以实现全程自动化巡检,提高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缩短了巡检时间和无人机的飞行路程,提高了巡检效率。 |
58 |
一种弯曲变后掠机翼的组合蒙皮 |
CN202211133995.X |
2022-09-16 |
CN115320829B |
2025-04-25 |
张晓天; 谢天栋; 陆乘阳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以用在弯曲变后掠机翼上的组合蒙皮。弯曲变后掠机翼的组合蒙皮包括:第一蒙皮部分,第二蒙皮部分。所述第一蒙皮部分安装在从机翼主梁到机翼前缘的部分;所述第二蒙皮部分安装在从所述机翼主梁到机翼后缘的部分。所述第一蒙皮部分是一体的结构。所述第二蒙皮部分包括多个带;所述多个带的长度方向沿着机身方向;所述多个带在翼展方向上层叠设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组合蒙皮变形能力强,适用范围广。 |
59 |
自动叶片桨距控制 |
CN202180024676.2 |
2021-03-05 |
CN115315389B |
2025-04-25 |
塞巴斯蒂安·吉恩·费尔南德·德诺芙; 查尔斯·应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涡轮发动机的推进主体的桨叶或叶片的桨距角进行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螺旋桨的旋转速度(XN测量)和转速设定值(XN设定)来生成桨距命令(i最终),该方法包括正常调节链(13)和非正常调节链(16),在正常调节链中,桨距命令还根据推进主体的桨叶或叶片的桨距角的值(β测量)来生成,在非正常调节链中,桨距命令与推进主体的桨叶或叶片的桨距角的值无关地生成。 |
60 |
一种长航时飞机 |
CN202210983996.7 |
2022-08-16 |
CN115158634B |
2025-04-25 |
王耀坤; 林招如 |
常规飞机通常只有单一机翼,为了具备长航时能力通常会采用细长机翼,但会导致机翼折断的风险增加,安全性低;同时整机宽度过大,起飞和降落时需要使用较宽的跑道,使用不便。本发明以提高飞机续航时间为主要目标,兼顾使用便利性,提供了一种具有新型总体布局的长航时飞机设计方案。采用两个机翼的设计,机翼长度适中,具有较高的机翼投影面积,能够降低飞行功耗,提高飞行航时,同时也避免了机翼过长带来飞行安全性下降和使用不便等方面的问题。根据本发明的长航时飞机续航时间长,使用便利,结构安全性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