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铸造;粉末冶金 / 金属铸造;用相同工艺或设备的其他物质的铸造
子分类: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61 一种高均匀性钽钨中间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310044326.3 2023-01-30 CN116287816B 2024-06-11 王志军; 孙鑫; 孟旭; 朱嘉琪; 李晓冉; 刘强; 张吉; 王巍; 何建成
发明涉及中间合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均匀性钽钨中间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原材料的选用和加料方式的控制、结合过滤浮渣和急冷工艺,制备得到了成分均匀、杂质含量低的铝钽钨钛中间合金,并且成品率高,原材料成本低;将本发明的高均匀性铝钽钨钛中间合金作为原材料熔炼钛合金时,有助于钛合金成分均匀化,能有效防止钛合金成分偏析等冶金缺陷,减少元素烧损,提升钛合金质量
62 一种铸态高强度球墨及其制备方法 CN202211720499.4 2022-12-30 CN116065084B 2024-06-11 李艳磊
申请涉及铸造材料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铸态高强度球墨及其制备工艺。一种铸态高强度球墨铸铁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Mn 0.67‑0.81wt%、Cu 0.23‑0.32wt%、Ni 0.05‑0.09wt%、C 3.6‑3.9wt%、Si 2.3‑2.7wt%、P 0‑0.03wt%、S 0‑0.02wt%、Cr 0.01‑0.63wt%、Mg 0.04‑0.08wt%、RE 0.01‑0.02wt%、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申请的一种铸态高强度球墨铸铁,其具有制造成本低、抗拉强度高、延伸率高的优点。
63 基于时空冷却精确控制的智能铸造方法、装置和介质 CN202211581398.3 2022-12-09 CN116000276B 2024-06-11 康进武; 刘宝林; 王建庄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时空冷却精确控制的智能铸造方法、装置和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对铸型镂空;对铸件和镂空的铸型进行铸造过程数值模拟;根据所述数值模拟结果,确定第I类铸件受控单元和第II类铸件受控单元;根据所述第I类铸件受控单元和第II类铸件受控单元分别确定第I类铸型受控单元受控表面和第II类铸型受控单元受控表面;对铸件和镂空铸型重新进行铸造过程数值模拟,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确定第II类铸型受控单元受控表面的控制条件和第I类铸型受控单元受控表面的控制条件。所述基于时空冷却精确控制的智能铸造方法结合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冷却边界条件的优化设置,实现铸型系统精确化可控冷却。
64 一种中间包底部电磁旋流口设备的固定装置 CN202210753863.0 2022-06-28 CN115351270B 2024-06-11 王强; 刘晓明; 张思远; 石红燕; 刘宁宁; 吴春雷; 李德伟; 刘泽熠; 廉功豪; 张时雨; 赵立佳; 朱晓伟
发明属于金属铸造,特别是在连续铸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间包底部电磁旋流口设备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通过固定板、承重板、水平限位板与快速紧机构的结合设置,将电磁旋流水口设备紧凑、便捷、准确地定位于中间包和振动平台之间的浸入式水口外侧,对电磁旋流水口设备的高度以及水平位置进行限位,并通过快速锁紧机构实现对电磁旋流水口设备的快速固定。本发明的中间包底部电磁旋流水口设备的固定装置可安装在电磁旋流水口设备狭小的安装空间内,突破了电磁旋流水口设备无法快速固定与限位的瓶颈问题,实现了电磁旋流水口设备工业生产的应用。
65 一种分流锥冷却结构 CN202110353920.1 2021-04-01 CN114682737B 2024-06-11 吴海燕
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流锥冷却结构,包括底座、微型和分流锥本体,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正面安装有进液口,所述安装盒的底部内壁上安装有液压缸,所述安装盒的底部内壁上安装有微型水泵,且微型水泵位于液压缸的一侧,所述安装盒的顶部安装有分流锥本体,所述分流锥本体的顶部安装有安装槽。本发明通过在分流锥本体的外侧安装有清理装置,通过清理装置中的液压缸,可以使清理板能够在分流锥的表面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起到清理分流锥表面杂质和凝固的金属液的作用,使分流锥本体的表面更加干净,不会因为表面残留有杂质而对直流管内部金属液的分流产生影响,使分流锥本体能够更好的进行工作。
66 一种熔融金属加注设备 CN202111541816.1 2021-12-16 CN114309560B 2024-06-11 付浩源; 路利
发明属于金属铸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熔融金属加注设备,包括控制器工作台和砂箱,工作台上端的两侧均固定有安装架,该金属加注设备还包括: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分别设置在每个安装架上;每个所述伸缩机构远离安装架的一端均设置有夹紧机构;夹紧机构用于固定沙箱;脱模是流线加注过程中的一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在加注过程中加注设备内剩余的熔融金属量会影响加注过程中的精确度,同时脱模的环节,利用机构将铸件顶出,容易造成铸件的表面出现划痕,加大了后续处理加工的难度的问题。
67 高深宽比微结构阵列模芯、加工装置及制造方法 CN202110088329.8 2021-01-22 CN112904666B 2024-06-11 胡满凤; 邹超鹏; 石凯; 李伟; 童俊; 沈伟明
申请涉及高深宽比微结构阵列模芯、加工装置及制造方法。本申请所述的便捷安装的高深宽比微结构阵列模芯包括:微结构、模芯外壳、磁以及固定柱,所述微结构呈阵列排布;所述微结构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柱上;所述固定柱套设在所述模芯外壳内;使得所述微结构的一部分结构置于所述模芯外壳内,其另一部分结构露出在所述模芯外壳外;所述磁铁放置在所述模芯外壳内部的底面,并且所述磁铁放置在所述固定柱的一端。本申请所述的便捷安装的高深宽比微结构阵列模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安装方便的优点。
68 落砂方法以及落砂装置 CN202010047235.1 2020-01-16 CN111438334B 2024-06-11 后和大辅; 境茂和
一种落砂方法以及落砂装置,将附着在形成于工件的孔的弯曲部的铸造砂去除而不对工件造成损伤。所述落砂方法的特征在于,将喷嘴(12)插入孔(16),将所述喷嘴(12)的前端(2N)相对于所述铸造砂(S)隔开间隙(K)地定位,开始从所述喷嘴(12)喷射喷射材料(17),在开始所述喷射后经过第一时间之后,开始从所述孔(16)拔出所述喷嘴(12),然后,花费第二时间将所述喷嘴(12)从所述孔(16)拔出。
69 一种连铸机及其连铸坯的三次冷却装置 CN201910271241.2 2019-04-04 CN109865811B 2024-06-11 公斌; 赵立峰; 王忠刚; 卢波; 张海波; 张丽; 孟宪飞; 王风波
申请公开了一种连铸坯的三次冷却装置,包括设置在连铸机轨道末端的喷号系统与轧轨道之间的快淬箱本体以及冷却组件、导向组件、定位组件和控制器;所述冷却组件位于所述快淬箱本体的内部,所述导向组件位于所述快淬箱本体的入口端;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定位组件的定位信息控制所述冷却组件工作。本申请所提供的连铸坯的三次冷却装置,通过对完成一次和二次冷却后的连铸坯,进行快淬处理完成三次冷却,降低红送裂纹产生的几率,节省能源,同时,通过定位组件、冷却组件以及控制器的设置,可以实现自动定位及自动喷淋功能,精度和效率均提高。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连铸坯的三次冷却装置的连铸机。
70 一种实验室中频炉 CN201910088715.X 2019-01-30 CN109654878B 2024-06-11 庄昌凌; 李长荣; 王林珠; 杜文辉; 唐道文
发明公开了一种实验室中频炉。包括有中频炉,中频炉的上端面设有浇注口底板,中频炉上端外侧设有第一连接,第一连接块上均设有螺纹孔,螺纹孔螺栓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上均设有定位孔,第二连接块连接铸造挡圈,铸造挡圈的下端位于中频炉的上端面上,铸造挡圈下端内侧设有铸造底板,铸造底板上设有铸造口;所述铸造挡圈上活动连接有铸造外圈。本发明具有采用粘土在中频炉表面铸造浇注口方法简单,浇注口易成型,质量好,泥坯干燥时间快,铸造前准备时间短,中频炉的工作效率高,浇注口的稳定性能好,浇注口使用安全,中频炉使用后清理泥土浇注口残留物容易,能有效避免清理过程对中频炉的损坏,清理效率高的优点。
71 一种片层取向可控的FeAl单晶及其制备方法 CN202410273331.6 2024-03-11 CN118147763A 2024-06-07 郑功; 柳周雨; 彭海鑫; 陈旸; 祁志祥; 陈光
发明公开了一种片层取向可控的FeAl单晶及其制备方法,以原子百分比计,其合金成分表达式为FeAl其中,36≤a≤50,50≤b≤64,a+b=100。其步骤为:按照FeAl单晶配比进行配料,熔炼得到成分均匀的母合金铸锭;将母合金铸锭通过真空非自耗电弧熔炼炉重铸造坩埚悬浮感应熔炼炉吸铸成棒材;采用定向凝固将所述棒材制备FeAl单晶,保温温度设为1200℃~1400℃,定向凝固抽拉速率为5~500μm/s。本发明在制备FeAl合金单晶过程中,在一定范围凝固参量下能够完全控制其单晶片层取向。
72 一种可用于葡萄糖检测的纳米多孔镍钼基非晶合金 CN202211511119.6 2022-11-29 CN118147551A 2024-06-07 兰司; 娄宇; 姚忠正; 朱贺; 英会强; 伏澍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葡萄糖检测的纳米多孔镍钼基非晶合金,其成分为NiaMobPcBd,其中,a、b、c、d均为原子比,2≤(a+b)/(c+d)≤6。其步骤为:将原料熔炼成锭并利用熔融包覆法提纯制作靶材;利用惰性气体冷凝法制备镍钼磷非晶合金纳米粉末并在高压条件下压制成片;将上述薄片在硝酸和乙酸混合溶液中腐蚀,得到具有多孔纳米结构的薄片电极。镍钼磷硼纳米非晶合金材料独特的界面结构引入的结构不均匀性,大幅提高了非晶表面的能量状态,也使得腐蚀更易进行,具有丰富的孔洞结构,可提高葡萄糖检测的灵敏度。且该体系元素成分可控,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有利于快速推广应用。
73 一种大规格轴承的生产方法 CN202410482809.6 2024-04-22 CN118147511A 2024-06-07 马天超; 陈列; 张立明; 董贵文; 陶立志; 马忠存; 马天慧; 李庆斌
一种大规格轴承的生产方法,属于轴承钢制备技术领域。为解决解决大规格轴承钢网状化物问题,本发明的工艺流程为电炉+LF+RH+方坯连铸→缓冷→连铸坯扒皮处理→电渣重熔→罩冷→大棒轧制→缓冷→热处理→矫直→修磨→探伤→清理、检查→上交;所述的一种大规格轴承钢的材料成分为:碳含量0.95~1.05wt%、含量0.45~0.75wt%、锰含量0.95~1.25wt%、铬含量1.40~1.65wt%、磷含量≤0.025wt%、硫含量≤0.015wt%、钼含量≤0.1wt%、镍含量≤0.25wt%、含量≤0.25wt%、含量≤0.0060wt%、余量为。本发明网状碳化物含量低。
74 一种激光电冶金还原氮化制备合金的方法 CN202410298511.X 2024-03-15 CN118147477A 2024-06-07 崔小杰; 胡长庆; 耿立唐; 王宝华; 赵定国; 倪国龙; 薛月凯; 王书桓; 张宇鹏; 石家豪
发明属于炼合金新技术及其应用领域,公开了一种激光电冶金还原氮化制备氮合金的方法,工艺流程为:初始加料—气体喷吹—激光辐照—储仓加料—拉铸合金—烟尘回收。本发明中激光熔融还原与氮化的方法能量集中,电热能量转化效率高,节约能源;且钒化物球团还原氮化后形成铸锭,拉出铸锭的方法实现了连续冶炼与凝铸操作,生产用时短,大大提高了钒氮合金的生产效率。
75 一种减少Super Dyma合金中Mg2Zn11相的方法 CN202410128123.7 2024-01-30 CN118147470A 2024-06-07 涂浩; 韩慧; 吴长军; 刘亚; 王建华; 苏旭平
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Super Dyma合金中Mg2Zn11相的方法,包括,Al的含量控制在11wt.%,Mg含量控制在3wt.%,Si含量控制在0.2wt.%,Ti含量控制在0.01~0.09wt.%,其余为Zn。本发明通过对Super Dyma进行合金化和冷却速度控制,细化了合金中的α‑Al相,促进了组织均匀分布,抑制了Mg2Zn11相出现,减小了离异共晶MgZn2相的尺寸,为生产综合性能优异的Super Dyma合金涂层拓展了工艺宽度。
76 一种稀土镧微合金电弧焊用盘条的生产方法 CN202410261576.7 2024-03-07 CN118143507A 2024-06-07 吕刚; 杨鲁明; 赵家琪; 卜向东
发明公开了一种稀土镧微合金电弧焊用盘条的生产方法,所述盘条化学成分为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0.08%,Si≤0.03%,Mn 0.40‑0.50%,RE元素La≤50ppm,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中的P≤0.020%,所述杂质中的S≤0.020%;生产步骤主要包括:脱硫—转炉—LF精炼—连铸—线材轧制。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稀土镧微合金化电弧焊用盘条的生产方法,提升焊缝的耐腐蚀性及低温冲击韧性,有效解决焊条焊接性能偏差的问题。
77 一种金属陶瓷复合柱钉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CN202410232513.9 2024-03-01 CN118143264A 2024-06-07 许涛; 谢志勇
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陶瓷复合柱钉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金属陶瓷复合柱钉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配置基自熔合金粉、TiC结合金粉、WC硬质合金粉,步骤2、将TiC钢结合金粉、WC硬质合金粉分别进行湿法球磨和掺胶喷雾干燥造粒,然后依次填满模具压制复合为螺纹圆柱钉型,步骤3、将螺纹圆柱钉型进行高温热压烧结成型,步骤4、采用喷涂工艺向螺纹圆柱钉型周向外表面喷涂铁基自熔合金粉;制备得到的自紧金属陶瓷复合柱用于镶铸在耐磨件工作部位表面。
78 一种中间包口的夹取换装装置 CN202410226806.6 2024-02-29 CN118143251A 2024-06-07 程旭; 徐凡; 田志伟; 高宪强; 赵晶; 徐亮; 江凌; 戴明; 何兴; 贾广顺; 伦幸昶; 孙志达; 高江涛; 任永强; 高峻涛
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间包口的夹取换装装置,包括支撑架、第一位移件、第二转动件和第三位移件,第一位移件提供第二转动件、第三位移件以及夹紧件整体在第一方向上的往复移动作业,第二转动件提供第三位移件以及夹紧件整体在第二方向上的转动作业,第三位移件提供夹紧件在第三方向上的往复移动作业,进而通过操作夹紧件对水口进行夹取,完成对水口的定位、夹取操作,同时,伴随第一位移件、第二转动件和第三位移件的配合作业,可以操作水口至目标位置,整个作业过程不再需要多余人去夹取换装水口,进而规避传统水口夹取换装工具使用的缺陷,节省人力,有利于连铸自动化生产,提高安全性,降低人工作业时对操作的高要求,降低作业难度。
79 一种连铸用塞棒及配套整体浸入式 CN202410481421.4 2024-04-22 CN118143249A 2024-06-07 贺佳佳; 甄玉; 屈志东; 沈艳; 王海心; 孟晓玲; 管挺; 梅华慧; 戴双玉
发明属于连续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铸用塞棒及配套整体浸入式口。采用塞棒吹氩、碗口吹氩的方法去除塞棒棒头的结瘤物时,容易导致铸坯出现皮下缺陷。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连铸用塞棒及配套整体浸入式水口,包括塞棒和整体浸入式水口,其在整体浸入式水口的碗口圆周内壁上设置有高硬度的环形凸起,当棒头表面形成结瘤物逐渐堵塞碗口与棒头之间形成的最小间隙时,棒头在碗口内旋转并沿轴向上下往复移动,就可以利用碗口内壁设有的环形凸起将棒头表面的结瘤物旋转刮除,刮掉的结瘤物经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底部开设的出口高于盖板的吐出孔进入结晶器上部并缓慢上浮,容易被结晶器内的保护渣捕获,不易对造成结晶器内钢水液面造成较大翻转波动,从而不容易使得铸坯出现皮下缺陷。
80 一种焊接渣包及其制作方法 CN202211563637.2 2022-12-07 CN118143245A 2024-06-07 翟恒东; 徐晓勇; 邓洪波; 耿会良; 徐旭文
一种焊接渣包及制作方法,渣包用于冶炼金属渣运输及冷却,包括包体,包底,轴,翻包座,及包底的固件,包体的上部仅设置耳轴及用于耳轴的连接固定件,或包体的上部仅设置耳轴和翻包座,及用于耳轴和翻包座的连接固定件;包体和包底均由Z向性能板制成;渣包制作方法,包体由Z向性能板压制成型,校正后拼焊为一体;包底由Z向性能板压制成型;包体的大口朝下,组焊包底后形成一体的包体、包底;将耳轴及用于耳轴的连接固定件,和翻包座及用于翻包座的连接固定件,焊接在一体的包体、包底上;具有轻量化,比较传统减重10%以上,无积垢,寿命长,制造的人工及材料成本低。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