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21 一种方形齿轮的制作方法 CN201510772582.X 2015-11-13 CN105420665A 2016-03-23 贾丽佳
一种方形齿轮的制作方法,使用金刚砂制作方形齿轮的模具。金刚砂里面含有10-26份、10-20份和20-59份。上面制成的模具内表面涂有一层橄榄油,橄榄油的厚度为10-25毫米。橄榄油里加油橄榄油质量十分之一的凡士林油把56号碳素熔化,熔化以后加入磁性铁粉10-17份,混合均匀,等待沉淀以后,把上清的制热的金属液体倒入模具当中,使用现有方法进行成型加工在上进行渗锰处理,然后放在红外线的环境里照射10-30天。本齿轮的表面经过特殊的工艺处理,可以具有不容易磨损的特性,并且制作方法简单,步骤少。
122 一种镍合金层的制备方法 CN201310014455.4 2013-01-15 CN103088285B 2016-02-17 王鹤峰; 郭美卿; 刘二强; 李志刚; 袁国政; 树学峰
发明涉及一种镍合金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辉光离子渗金属炉中,将预处理好的不锈工件悬挂在辉光离子渗金属炉内的支架上充当阴极,源极选用镍铜靶,环绕不锈钢工件摆放,阳极接在炉壳上并接地;2)然后将所述辉光离子渗金属炉的炉腔内部抽至极限真空,再通入氩气,接通阴极电源,在阳极与阴极间施加直流电压,当阴极温度升至300℃~400℃时,对不锈钢工件进行离子轰击清洗;然后再调节阴极电压,同时接通源极电源,在源极与阳极间施加直流电压,使源极电压为-900~-950V,继续使不锈钢工件升温,然后进行等离子渗镀镍铜合金镀层,然后断开源极和阴极电压,然后冷却至室温,即得到所述镍铜合金渗镀层。
123 具有定制的设计者特征的制动转子以及形成该特征的方法 CN201210493581.8 2012-11-28 CN103132011B 2016-02-10 M.D.汉娜; J.A.韦布斯特
发明涉及具有定制的设计者特征的制动转子以及形成该特征的方法。具体地,公开了一种用于形成制动转子的方法,所述制动转子包括具有预定尺寸和形状的期望的定制标记。该方法包括将化学处理物应用于转子表面的标记部分。标记部分具有与期望的定制标记的预定尺寸和形状对应的尺寸和形状。化学处理物配置成以预定的方式影响激励物改变转子的特性的能,该转子将被暴露于该激励物。该方法还包括使应用了化学处理物的转子暴露于激励物。激励物对标记部分处的制动转子特性的改变不同于该激励物对该制动转子中相邻于该标记部分的其他部分处的制动转子特性的改变,由此形成了该转子中的物理差异,所述物理差异是视觉上可察觉的,从而形成了所述定制标记。
124 具有改善电绝缘的层的电工片以及其制造方法 CN201480025470.1 2014-04-17 CN105190794A 2015-12-23 J.D.詹森; A.莫尔; R.赖歇; M.施奈德; O.施蒂尔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改善电绝缘的层(14)的电工片(11)以及其制造方法。根据本发明,该层(14)由或氧化钽构成,其中电工钢片(11)的内部邻接有扩散区(15),该扩散区富集有钽或钛。其优点在于该层更好地附着在电工钢片(11)上。另外,扩散区(15)的钽或钛还可以作为储库来使用,该储库引起该层(14)受损部分的自发钝化。因此,即使在所述层(14)受损的情况下也确保了防腐。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以所述方式制造电工钢片的方法。
125 一种表面处理方法 CN201510387413.4 2015-07-03 CN105063523A 2015-11-18 张兴良
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具体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铜材,所述铜材的纯度≥99.97%,其板厚为2~5mm;(2)将铜材于500~600℃的温度退火3小时;(3)在铜材表面通过高能离子注入的方法将铌渗到基体的表面,所述使用的铌的纯度≥99.95%;(4)在真空环境下使用表面纳米化试验机对铜板进行撞击变形处理10~20min,处理温度为室温,最终制得表面处理后的铜材。本发明所述方法融合了退火工艺和高能离子注入的方法,将铌渗到铜材表面,该方法制得的铜材的表面强化度高,导电性强,而且过程简洁易于控制,设备投入少,易于维护,成本低廉,值得推广。
126 一种表面处理方法 CN201510386493.1 2015-07-03 CN105039884A 2015-11-11 张兴良
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具体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铜材,所述铜材的纯度≥99.95%,其板厚为6~7mm;(2)将铜材于550℃的温度退火4小时;(3)在铜材表面通过高能离子注入的方法将铌渗到基体的表面,所述使用的铌的纯度≥99.95%;(4)在真空环境下使用表面纳米化试验机对铜板进行撞击变形处理25min,处理温度为室温,最终制得表面处理后的铜材。本发明所述方法融合了退火工艺和高能离子注入的方法,将铌渗到铜材表面,该方法制得的铜材的表面强化度高,导电性强,而且过程简洁易于控制,设备投入少,易于维护,成本低廉,值得推广。
127 一种基于高能量叠加合金表面处理方法 CN201510091811.1 2015-03-02 CN104674159A 2015-06-03 陆磊; 陆德平; 廖先金; 周喆; 张林伟; 余玖明; 邹晋; 付青峰
一种基于高能量叠加合金表面处理方法,所述方法采用电爆炸、气体爆炸、等离子体能量相互叠加对合金钢表面进行处理,利用两种或三种能量叠加使可消耗金属电极形成高能粒子,高能粒子在混合燃烧气体的爆炸冲击及电磁场加速作用下,以高能量密度和速度轰击在合金钢表面上,使表面熔融气化并与高能粒子发生合金化反应,从而提高合金钢的表面性能,提高其使用寿命。本发明技术方法强化的合金钢表面特点是改性层厚度均匀,金属电极元素渗入合金钢表面,组织细小致密,表面硬度高于基体硬度;耐磨性提高2-5倍。本发明适用于合金钢、高速工具钢等工件的表面处理,能够在机械、制造、航空等领域广泛应用。
128 高纯度渗 CN201310278804.3 2013-07-04 CN103352199B 2015-06-03 吴光治
发明涉及一种高纯度渗炉,包括工业电炉体,其特征在于,工业电炉体的炉腔内设有不锈炉胆,惰性气体输入管和热电偶由炉胆口进入不锈钢炉胆,炉胆口的飞沿置于电炉口上,通过螺杆和压板与工业电炉体固定连接,炉胆口设有匹配的耐温密封塞,抽真空管穿越耐温密封塞与炉胆内部沟通,抽真空管和惰性气体输入管上配有电磁;位于耐温密封塞外露部分的抽真空管上配有散热管,由耐温密封塞密封的不锈钢炉胆能够承受-0.1Mpa~0.25Mpa变化的压强。
129 一种CoNiCrAlY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1210421408.7 2012-10-29 CN102888583B 2014-09-10 陶顺衍; 姜杰; 赵华玉; 周霞明; 丁传贤
一种CoNiCrAlY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CoNiCrAlY涂层的表面利用离子注入技术注入Nb离子。本发明所制备的注入Nb离子的CoNiCrAlY涂层与喷涂态的CoNiCrAlY涂层相比,热生长化膜层中α-Al2O3的含量更高,(Co,Ni)(Cr,Al)2O4尖晶石相的含量更低,抗氧化性能更为优异。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效率高、可重复性好等优点,适合规模化生产和应用于制备热障涂层领域。
130 一种高性能烧结稀土永磁材料及制造方法 CN201010240913.2 2010-07-30 CN102347126B 2014-07-23 孙宝玉; 王兴刚; 徐孝荣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烧结稀土永磁材料及制造方法,首先采用真空速凝工艺,将所述的R-Fe-B-Al熔铸成速凝合金片(这里R代表包含Nd的稀土元素中的一种和/或多种),然后将成分为Ra-Al或Ra-Al-X(这里Ra代表Dy和/或Tb;X代表Co、Cu、Ga、Zr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金属渗入剂涂敷到合金片的表面,加热使之渗入到速凝合金片的晶界中。进入到速凝合金片的晶界中的渗入剂中的Ra与合金片主相中的Nd和/或Pr发生置换反应,形成高Dy和/或Tb含量的Rh2(Fe,Al)14B相(这里Rh表示Dy和/或Tb的含量高于R中的Dy和/或Tb的含量;部分Fe原子位置被Al原子取代)包围R2Fe14B相的双主相结构,本发明能有效提高矫顽,显著减少重稀土的用量,同时也提高了磁体的耐腐蚀性。
131 用于对在被主动冷却的构件内的冷却剂消耗进行设定的方法 CN201180010754.X 2011-02-23 CN102770575B 2014-07-09 法蒂·艾哈迈德; 克努特·哈尔贝斯塔特; 克里斯蒂安·勒纳
通过在构件中使用不同的扩散覆层能够以受控的方式对在构件中的冷却剂的流量进行设定。
132 一种图案化均匀化铬薄膜的光化学原位制备方法 CN201310716817.4 2013-12-24 CN103725858A 2014-04-16 崔承云; 崔熙贵; 周建忠; 许晓静; 姜银方
发明公开了一种图案化均匀化铬薄膜的光化学原位制备方法,涉及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其主要步骤为:1)将金属材料表面进行打磨、抛光、清洗和干燥预处理;2)将预处理的钢表面进行激光喷丸处理;3)将激光喷丸处理的钢表面进行渗铬处理;4)将渗铬后的钢表面进行激光控制原位熔凝氧化处理,获得图案化的均匀氧化铬薄膜。本发明能够原位制得图案化的氧化铬薄膜,且氧化铬薄膜的均匀性好,界面结合强度高,性能优异,显著提高了钢的表面性能。本发明工艺过程简单,易操作,适应性强,适合于大规模批量化生产。
133 表面含铈的抗菌不锈及其应用与制备工艺 CN201110075025.4 2011-03-24 CN102181822B 2013-11-06 徐晋勇; 张景春; 王岩; 叶仿拥; 高成; 高原; 蒋占四; 职利
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含铈的抗菌不锈及其应用与制备工艺,包括不锈钢基材,渗材料为铜铈合金,扩散合金层的含铈量为0.04~0.12wt%,含铜量为0.5~1wt%,扩散合金层厚度:45~60μm。制备工艺采用双辉等离子渗镀技术与设备,其工艺参数为:将铜铈合金制成针状源极分布于待渗不锈钢周围,铜铈合金中铜、铈元素的质量比例为4∶1。氩气工作气压25Pa,源极电压-900V,阴极电压-550V,渗镀温度820~860℃,保温时间3.5小时,缓冷到室温。该制备工艺制备的抗菌不锈钢可应用于制造医疗行业的抗菌不锈钢容器和抗菌不锈钢运输管道。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对于不锈钢原有的耐蚀性影响较小,对不锈钢原有的机械性能无影响,抗菌元素用量少并且铜铈抗菌层具有良好的抗菌性。
134 高纯度渗 CN201310278804.3 2013-07-04 CN103352199A 2013-10-16 吴光治
发明涉及一种高纯度渗炉,包括工业电炉体,其特征在于,工业电炉体的炉腔内设有不锈炉胆,惰性气体输入管和热电偶由炉胆口进入不锈钢炉胆,炉胆口的飞沿置于电炉口上,通过螺杆和压板与工业电炉体固定连接,炉胆口设有匹配的耐温密封塞,抽真空管穿越耐温密封塞与炉胆内部沟通,抽真空管和惰性气体输入管上配有电磁;位于耐温密封塞外露部分的抽真空管上配有散热管,由耐温密封塞密封的不锈钢炉胆能够承受-0.1Mpa~0.25Mpa变化的压强。
135 一种用于强化或铜合金表面硬度的工艺方法 CN201110366936.2 2011-11-17 CN102392213B 2013-06-26 刘静; 杨朝阳; 赵利斌; 宋文莉; 刘贵锋
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或铜合金表面渗强化的工艺方法,属于材料表面处理领域。该方法清洗铜或铜合金表面;在铜或铜合金零件表面锡,使得锡层厚度h满足:20μm≤h≤50μm;将镀锡后的铜或铜合金零件在空气炉中进行热处理扩散,扩散温度:420±10℃,扩散时间:100~150分钟,随炉升温;扩散后,空气冷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提出的用于强化铜或铜合金表面硬度的工艺方法,由于在镀锡后进行热处理扩散,会使得铜或铜合金表面形成一层厚度大于10μm的渗锡层,该渗锡层硬度≥700HV0.05,从而达到强化铜或铜合金表面硬度的目的。
136 具有定制的设计者特征的制动转子以及形成该特征的方法 CN201210493581.8 2012-11-28 CN103132011A 2013-06-05 M.D.汉娜; J.A.韦布斯特
发明涉及具有定制的设计者特征的制动转子以及形成该特征的方法。具体地,公开了一种用于形成制动转子的方法,所述制动转子包括具有预定尺寸和形状的期望的定制标记。该方法包括将化学处理物应用于转子表面的标记部分。标记部分具有与期望的定制标记的预定尺寸和形状对应的尺寸和形状。化学处理物配置成以预定的方式影响激励物改变转子的特性的能,该转子将被暴露于该激励物。该方法还包括使应用了化学处理物的转子暴露于激励物。激励物对标记部分处的制动转子特性的改变不同于该激励物对该制动转子中相邻于该标记部分的其他部分处的制动转子特性的改变,由此形成了该转子中的物理差异,所述物理差异是视觉上可察觉的,从而形成了所述定制标记。
137 一种CoNiCrAlY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1210421408.7 2012-10-29 CN102888583A 2013-01-23 陶顺衍; 姜杰; 赵华玉; 周霞明; 丁传贤
一种CoNiCrAlY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CoNiCrAlY涂层的表面利用离子注入技术注入Nb离子。本发明所制备的注入Nb离子的CoNiCrAlY涂层与喷涂态的CoNiCrAlY涂层相比,热生长化膜层中α-Al2O3的含量更高,(Co,Ni)(Cr,Al)2O4尖晶石相的含量更低,抗氧化性能更为优异。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效率高、可重复性好等优点,适合规模化生产和应用于制备热障涂层领域。
138 -系金属间化合物表面渗铝的方法 CN201210047206.0 2012-02-28 CN102586724A 2012-07-18 梁文萍; 缪强; 张平则; 姚正军; 任蓓蕾; 徐一; 李龙; 杨晶晶
-系金属间化合物表面渗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纯铝材置于坩埚内,所述坩埚导电,形成渗镀源极,然后将坩埚放入真空室,钛-铝系金属间化合物工件置于坩埚上方并向真空室充入氩气,加直流负电压使源极中铝材熔化并保持放电溅射状态,然后加钛-铝系金属间化合物工件负电压使工件升温到700~1200℃,保温0.5~8h完成渗镀。经渗镀的工件表面具有沉积层加扩散层结构的高温抗化防护层。外层3~10μm的致密Al沉积层可赋予合金充分的抗氧化能。其下的50~200μm的扩散层,可在长时间高温服役时阻碍沉积层Al原子向基体内快速扩散,并增强了功能沉积层与基材的结合力。
139 一种用于强化或铜合金表面硬度的工艺方法 CN201110366936.2 2011-11-17 CN102392213A 2012-03-28 刘静; 杨朝阳; 赵利斌; 宋文莉; 刘贵锋
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或铜合金表面渗强化的工艺方法,属于材料表面处理领域。该方法清洗铜或铜合金表面;在铜或铜合金零件表面锡,使得锡层厚度h满足:20μm≤h≤50μm;将镀锡后的铜或铜合金零件在空气炉中进行热处理扩散,扩散温度:420±10℃,扩散时间:100~150分钟,随炉升温;扩散后,空气冷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提出的用于强化铜或铜合金表面硬度的工艺方法,由于在镀锡后进行热处理扩散,会使得铜或铜合金表面形成一层厚度大于10μm的渗锡层,该渗锡层硬度≥700HV0.05,从而达到强化铜或铜合金表面硬度的目的。
140 一种改善医用金属的抗菌性和生物活性的表面改性方法 CN201110295804.5 2011-09-30 CN102330051A 2012-01-25 刘宣勇; 李晋波
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医用金属的抗菌性和生物活性的表面改性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钛金属放入双中,于70~90℃进行水热处理;利用等离子浸没离子注入技术(PIII)在水热处理后的钛金属表面注入离子。经过本发明改性处理后的钛金属表面被不同形貌的纳米二氧化钛所覆盖,注入银后二氧化钛层表面分布着粒径大小为10nm左右、以单质形态存在的银纳米粒子。纳米二氧化钛层能够赋予钛金属成骨能,而银纳米粒子的存在则能显著地改善钛金属的抗菌能力。因此,经过本发明改性处理后的钛金属,是一种兼具生物活性和抗菌性能的新型植入材料,且对细胞没有毒害作用,具有实用价值。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