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81 一种解决含Gd双相不锈热加工裂纹的多级热处理方法 CN202110843144.3 2021-07-26 CN113667806A 2021-11-19 梁田; 高明; 陈波; 马颖澈; 刘奎
发明公开了一种解决含Gd双相不锈热加工裂纹的多级热处理方法,属于双相不锈钢技术领域。多级热处理方法为:一级固溶处理:含Gd双相不锈钢首先在1100‑1200℃之间进行高温均匀化处理,处理时间2‑4小时,热处理后冷或快速空冷。二级固溶处理温度1000‑1080℃,时间2‑4小时。多级热处理使合金中的富Gd析出相转变为更容易变形的贫Gd析出相,但形貌依然保持球状、弥散分布。可有效避免含Gd双相不锈钢在锻造过程中产生的开裂缺陷,提高热加工性能和成品率,锻造后的组织均匀,学性能稳定,可直接作为结构件用于中子屏蔽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可实现功能结构一体化设计。
82 一种PSB1080级精轧筋的快速热处理方法 CN201911363676.6 2019-12-26 CN111057822B 2021-11-19 李亚厚; 康毅; 张贺佳; 贾元海; 靳刚强; 康爱元
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SB1080级精轧筋的快速热处理方法。该方法为将热轧后的PSB1080级钢筋进行两次加热,相较于现有工艺技术所需时间短,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所得产品具有优异的学性能。
83 同时提高奥氏体热轧板强度和韧性的热处理方法 CN202010185505.5 2020-03-17 CN111270057B 2021-11-16 邢佳; 张利; 刘艳莲; 李涛涛; 刘承志; 刘永姜
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提高奥氏体热轧板强度和韧性的热处理方法,包括:将一号热处理炉升温至950℃~1150℃;在一号热处理炉的炉温下降到大于等于750℃之前将热轧板放入一号热处理炉内,之后将一号热处理炉再次升温至950℃~1150℃,保温0.5h~6h;将一号热处理炉降温至850℃~880℃,随后在1s~60s内将热轧板移入中冷却至室温;将二号热处理炉升温至580℃~620℃;在二号热处理炉的炉温下降至大于等于470℃之前将热轧板放入二号热处理炉内,之后将二号热处理炉再次升温至580℃~620℃,保温1h~3h;在1s~60s内将热轧板移入水中冷却至室温。利用该热处理方法,铁锰铝奥氏体钢热轧板的屈服强度达到550MPa以上,抗拉强度达到950MPa以上,冲击能量吸收值高于30.0J。
84 一种核电飞轮用电渣成材板的轧制生产方法 CN201911275106.1 2019-12-12 CN111020147B 2021-11-16 李建朝; 张萌; 李杰; 赵国昌; 林明新; 龙杰; 刘生; 谢东; 刘印子; 石莉; 李肖; 李媛媛; 张志勇
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飞轮用电渣成材板的轧制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加热、轧制、堆垛缓冷工序;所述加热工序,电渣锭装炉前,选择热工条件良好的均热坑装钢,炉温晾到700~750℃装钢,装钢后闷钢1h,然后进行升温,3h内升温到1000℃,然后4h内升温至1260℃,在均热炉内加热,最高加热温度为1260℃,均热温度1220~1240℃,总加热时间≥30h,保温时间≥13h。本发明方法生产的钢板最大厚度100mm、最大宽度3200mm,钢板探伤满足NF A04‑308锻造钢板探伤标准中的3级规定,钢板组织为贝氏体+素体占比低于10%,晶粒度≥9.0级。
85 一种对大尺寸GH4738合金锻件进行快速时效的热处理工艺 CN202110797429.8 2021-07-14 CN113564504A 2021-10-29 郑磊; 刘红亮; 赵鑫; 董建; 孟晔
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大尺寸GH4738合金锻件进行快速时效的热处理工艺,属于镍基高温合金热处理的技术领域。该工艺首先将大尺寸GH4738合金锻件进行固溶处理,并采用先炉冷后空冷的方式冷却;然后将其在加热炉中进行时效处理,时效处理温度740‑760℃,保温时间4‑8h,取出后空冷。本发明通过优化固溶处理之后合金的冷速,搭配短时间时效处理,促使GH4738合金基体中形成了弥散且均匀分布的γ′相。本发明处理工艺在提升合金锻件室温下强度均匀性方面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中室温下锻件边缘与心部区域对应的抗拉强度差异由40MPa左右降低到了15MPa以内,屈服强度差异由50MPa左右降低到15MPa以内。同时,与传统时效处理相比本发明热处理工艺大大缩短了时效处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生产应用价值。
86 一种适用于制造电站锅炉用厚壁管的热处理工艺 CN202110821170.6 2021-07-20 CN113564327A 2021-10-29 徐路军; 张国忠; 黄大兵; 毛飞; 刘竑
申请涉及厚壁管制造技术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制造电站锅炉用厚壁钢管的热处理工艺,该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出炉后的钢管在空气中预冷3‑16min;S2、将步骤S1中预冷后的钢管冷却2‑9min,冷却速度大于0.75℃/s;S3、将步骤S2中冷却后的钢管在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常温。厚壁钢管在预冷时析出素体,避免出现表面硬度超上限,再快速降温至400℃‑500℃,又可获得珠光体和部分贝氏体组织,由此方法制备出的钢管,金相组织良好,具有良好的学性能和高温蠕变性能。
87 一种高强度防弹头盔壳及其制备方法 CN202110688424.1 2021-06-21 CN113549842A 2021-10-26 潘辉; 董现春; 王松涛; 章军; 朱国森; 李飞; 刘锟; 郭佳; 孟杨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防弹头盔壳,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高强度防弹头盔壳包含:0.001%~0.01%,磷≤0.01%,硫≤0.005%,镍14%~20%,钼3.5%~6%,钴9.5%~12%,0.6%~1.2%,余量为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在设计构思了特定的合金元素成分及其含量的基础上,本发明还通过选择最适用的制备工艺参数,进一步提高了所述防弹头盔壳的防护级别和抗多发弹连击能,将所述防弹头盔壳的强度等级提升至2300MPa以上,使其防弹性能、抗多发弹连击能力显著增强,并具有环境适应能力强、使用周期长的优点。
88 一种高温合金空心铸件带芯进行真空热处理的方法 CN202110638946.0 2021-06-08 CN113462864A 2021-10-01 王猛; 邹明科; 张朝威; 张玲; 徐福涛; 王亮; 孟杰; 周亦胄; 孙晓峰
发明涉及高温合金熔模精密铸造真空热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温合金空心铸件带芯进行真空热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在高温合金空心铸件的常规真空热处理工艺中增加预处理工艺,对铸件热处理的升温速率和保温时间进行控制。预处理工艺是在铸件热处理时,以一定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50~800℃后进行一段时间的保温,然后以缓慢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100~1120℃,再进行一段时间的保温,再以缓慢的升温速率升温至铸件热处理工艺温度进行保温,以减轻型芯和金属铸件受热膨胀膨胀率不同产生的变形不同步,降低高温下型芯对铸件产生的应,避免等轴晶空心铸件带芯进行热处理时出现涨裂现象,单晶和定向铸件出现再结晶和涨裂现象。
89 一种控制高温轴承尺寸变化的热处理方法 CN202010108534.1 2020-02-21 CN111172358B 2021-09-17 于兴福; 魏英华; 孙金池; 刘洪秀; 高悦; 杨树新; 杨文武; 安敏; 刘永宝; 夏云志
发明涉及一种控制高温轴承尺寸变化的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8Cr4Mo4V钢进行锻造、球化退火及机加工处理;步骤二,将机加工处理后的8Cr4Mo4V钢进行淬火和回火;步骤三,对淬火和回火后的8Cr4Mo4V钢进行一次冷热循环稳定处理和粗磨;步骤四,对粗磨后的8Cr4Mo4V钢进行第二次冷热循环稳定处理;步骤五,对两次冷热循环稳定处理后的8Cr4Mo4V钢进行第3次冷热循环稳定处理和低温稳定热处理,然后对轴承滚道进行精磨和研磨后成品。本发明专利是在尺寸稳定热处理基础上,对轴承零件再进行热处理,从而最大限度的控制轴承尺寸变化,提高轴承尺寸精度
90 消除35CrNi3MoV大型筒体锻件过热的制造方法 CN202110577286.X 2021-05-26 CN113322368A 2021-08-31 姚伟; 张建; 刘世晓; 王学玺; 王立新; 孟令贤; 陈涛
发明涉及一种消除35CrNi3MoV大型筒体锻件过热的制造方法,针对已经过热的直径φ1100mm、壁厚不大于400mm的大型筒体锻件,采用加热温度在珠光体区域和奥氏体区域反复波动热处理方法来达到细化晶粒,具体步骤如下:将工件在650±20℃预热后,全功率升温至AC3以上10‑20℃,均温后按照工件的有效截面按2‑4h/100mm计算进行保温,保证工件中心温度达到810±10℃;将工件冷却至珠光体转变区域650±10℃,按正常保温时间的4‑8h/100mm倍进行保温;经650±10℃保温结束后,全功率升温810±10℃,根据粗晶程度,确定重复次数,采用加热温度在珠光体区域和奥氏体区域反复波动的热处理方法,达到细化晶粒、改善和截断组织遗传,解决大规格筒体锻件采用多次正火无法解决的晶粒细化问题。
91 一种中细化组织热处理工艺 CN202010017541.0 2020-01-07 CN111088418B 2021-08-27 陈继兵; 宛农
发明公开一种中细化组织热处理工艺,涉及热处理技术领域。所述中碳钢细化组织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0、将中碳钢材料加热到780~810℃后,保温2~4h;S20、将经步骤S10处理的所述中碳钢材料进行多次锻打处理;S30、将经步骤S20处理的中碳钢材料冷却到730~760℃后,保温2~4h;S40、将经步骤S30处理的中碳钢材料进行多次所述锻打处理;S50、将经步骤S40处理的中碳钢材料退火至540~570℃,最后冷却处理;其中,所述锻打处理包括沿第一方向进行墩粗后,沿第二方向进行压扁。采用本发明的中碳钢细化组织热处理工艺对中碳钢材料进行热处理,可显著细化晶粒,从而明显提高中碳钢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92 一种Fe-Mn-Al-Ni-Nb形状记忆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201911091886.4 2019-11-09 CN110819872B 2021-08-27 董治中; 孙德山; 宁保群; 王志奇
发明涉及一种Fe‑Mn‑Al‑Ni‑Nb形状记忆合金及其制备方法。Mn:20%~43%;Al:13.50%~20%;Ni:7%~14%;Nb:0.50%~2%;Fe:余量。将工业纯电解电解镍以及铌铁在感应炉中直接冶炼,全部熔化;加入锰铁,合金熔液混合,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铸锭;将铸锭在真空炉中均质化处理得到处理后的铸锭;将铸锭在1250℃保温30‑60min,然后降温至900℃保温30‑60min,重复在1250℃和900℃保温,进行2‑10次循环热处理后,随后淬至室。本发明借助Nb促进晶内析出,强化基体;提高晶粒长大驱动,铸态试样经热处理后具有大于1.8%的可回复应变。
93 芯盒稳定性提升工艺 CN202110556701.3 2021-05-21 CN113278776A 2021-08-20 张良楠; 罗琪; 朱瑞卿
发明提供一种热芯盒稳定性提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制作好的热芯盒模具从室温加热到第一梯度加热温度后保温一段时间,然后自然冷却到第一梯度冷却温度;步骤二:将热芯盒模具从第一梯度冷却温度加热到第二梯度加热温度后保温一段时间,然后自然冷却到第二梯度冷却温度;步骤三:将热芯盒模具从第二梯度冷却温度加热到第三梯度加热温度后保温一段时间,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步骤四:将热芯盒模具装机使用。本申请能够提高热芯盒模具在装机使用时的稳定性,减少由于急剧升温带来的变形,减少对砂芯制造尺寸精度的影响。
94 一种提升纳米析出强化型18Ni(350)氏体时效室温冲击韧性的热处理方法 CN202110269298.6 2021-03-12 CN113278775A 2021-08-20 孙明月; 吉祥; 张洪林; 曲博; 徐斌; 李殿中
发明属于冶金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升2.3GPa级纳米析出强化型18Ni(350)氏体时效室温冲击韧性的热处理方法,满足用户对不同规格锻造材料学性能的技术需求。热处理方法包括按顺序设置的固溶热处理、循环相变热处理和时效热处理,其中:循环相变热处理包括快速升温、短时保温和淬处理工序三个步骤,并重复循环两次以上,使得合金元素完全固溶于基体中,并增加基体中的残余奥氏体含量。采用本发明热处理方法能够在保证2.3GPa强度等级的前提下,显著提升材料的室温冲击韧性,从而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95 降低锻件残余应热处理方法 CN202110453632.3 2021-04-26 CN113186377A 2021-07-30 李其; 徐超; 房鑫; 刘伟; 蒋新亮; 沈国劬; 余志勇
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锻件残余应热处理方法,包括将锻件加热至中保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将锻件继续加热至AC3+(40~100)℃,保温一段时间;接着将锻件炉冷降温至AC3+(10~60)℃,保温一段时间;最后淬火冷却。本发明增加“将锻件降温至AC3+(10~60)℃,保温一段时间”,改进的部分较少,保证了热处理设备的通用性。降低至AC3+(10~60℃)时,合金元素仍处于回溶和均匀化阶段,对后期的合金成分的均匀化无影响,在冷却方式不改变的前提下,可以减少工件中心和边缘的温度差异,减轻热应力对工件的影响。淬火温度的降低,降低了工件在淬火过程中的截面温差,降低了热应力,从而降低了淬火后,锻件整体的残余应力。
96 一种弹簧板制备方法 CN201911099857.2 2019-11-12 CN110699528B 2021-07-23 冯以盛; 单小伟; 许金兵; 邢晓红; 刘焕宝; 程祥
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弹簧板制备方法,属于弹簧制备工艺领域。所述的新型弹簧钢板制备方法,首先将弹簧钢板以1.0‑1.5min/mm的速度加热到860‑890℃;其次对弹簧钢板进行热锻成需要的形状;再次将成型后的弹簧钢板置于压缩空气当中并以7‑105℃/s的速度空冷,直到弹簧钢板温度达到350‑500℃;然后再以25—50℃/min的速度冷却到室温(<100℃),再将弹簧钢板在控制在250‑350℃之间回火45‑60分钟,接下来进行冷;最后将弹簧钢板进行喷丸处理,喷丸覆盖率达92%以上。该方法不仅减少热处理油淬火的污染,而且大幅提高了弹簧钢板的性能。
97 一种氮共渗工艺及其渗层改性方法 CN201911404533.5 2019-12-30 CN113122797A 2021-07-16 张晓林
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共渗工艺及其渗层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前清洗:将工件浸入清洗剂;S2:预热:预热温度为340‑380℃;S3:盐浴氮碳共渗:将工件放入盐浴氮碳共渗剂中,控制盐浴温度为480‑530℃、盐浴时间为35‑45min;S4:冷却:将碳氮共渗后的工件出炉冷却。本发明工艺处理后,使氮碳共渗层致密均匀、外观颜色黑亮,有效提高工件表面硬度,且使工件具有优异的耐磨性、抗腐蚀性和抗疲劳性。
98 一种同时提高激光熔覆沉积TC4合金强度和塑性的热处理方法 CN202110424001.9 2021-04-20 CN113088848A 2021-07-09 王柯; 周瑜; 辛仁龙
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提高激光熔覆沉积技术制得的TC4合金强度和塑性的方法,该方法是将激光熔覆沉积技术制得的TC4钛合金经多级热处理,在不造成晶粒严重长大的前提下,引入粗大的长棒状α、细棒状α和细小弥散的α组织来丰富激光熔覆沉积TC4钛合金的组织,将原始组织的网篮组织转变为多尺度α组织;通过调控不同尺度的α相的含量和分布,使钛合金兼具有高强度和高塑性。因此,本发明能够改善激光熔覆沉积TC4钛合金的学性能,具有操作简便,应用范围广泛的特点。
99 600℃测试温度屈服强度大于700MPa的低合金耐热热处理方法 CN202110127273.2 2021-01-29 CN113005363A 2021-06-22 郎庆斌; 石如星; 白洁; 庞庆海; 禹兴胜; 元亚莎; 何春静; 王九花; 张广威; 郭亚非; 卢浩
发明属于低合金耐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600℃测试温度屈服强度大于700MPa的低合金耐热钢及热处理方法,低合金耐热钢包括如下组分:C:0.22~0.32%,Si:0.25~0.50%,Mn:1.20~1.50%,Cr:1.40~1.80%,Mo:0.90~1.20%,V:0.30~0.50%,P≤0.010%,S≤0.01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Mo元素抑制回火脆性,提高耐回火性,V元素能细化晶粒,改善韧性和塑性,提高材料的抗回火能,经本发明的热处理方法热处理后,由于Cr、Mo、V等金属元素的固溶强化和化物弥散强化作用,材料的强度、韧性和耐回火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得到室温屈服强度达1200MPa以上、400℃的屈服强度达1000MPa以上、600℃的屈服强度达700MPa以上的新型耐热钢25CrMnMoV,该新型耐热钢具有较好的制造工艺性,可适应苛刻的工作环境。
100 一种降低轨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热处理方法 CN201910940715.8 2019-09-30 CN110527816B 2021-06-15 费俊杰; 周剑华; 朱敏; 董茂松; 郑建国; 王瑞敏; 欧阳珉路; 赵国知
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轨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热处理方法,包括将热轧后的钢轨轨头进行分段加速冷却热处理:开始冷却温度控制为720‑860℃,第一阶段轨头冷却速度5‑8℃/s,冷却时间20‑35s;随后进行第二阶段冷却,该阶段采用循环周期式冷却,即先对轨头加速冷却,冷却速度3‑6℃/s,冷却时间6‑10s,再停止加速冷却,钢轨自然放置2‑5s,此为一个冷却周期,通过不断的循环此冷却周期,待轨头温度降至300‑450℃时,停止加速冷却,随后对轨头保温10‑20min,最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该方法得到的钢轨,全断面的室温金相组织为细片状珠光体和少量素体,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可以控制在5‑8m/Gc(△K=10MPa·m0.5)和14‑18m/Gc(△K=13.5MPa·m0.5),可应用于客运及客、货混运等多种线路,提高钢轨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