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41 一种烧结毛坯的处理方法 CN202010594387.3 2020-06-24 CN111633212A 2020-09-08 曾祥华; 李智翔; 孔维峰; 谢家滨
发明公开了一种烧结毛坯的处理方法。本发明公开的烧结钕铁硼毛坯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烧结钕铁硼毛坯进行三级热处理,所述的第一级热处理的温度为890℃-920℃,第二级热处理的温度为620℃-670℃,第三级热处理的温度为450℃-540℃。采用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制得的产品,在保证方形度不变或有所提高的情况下,可以提高产品的剩磁或矫顽
142 一种双相不锈F53锻造成型防裂纹的制作方法 CN202010371601.9 2020-05-06 CN111570690A 2020-08-25 葛协东; 葛征坪; 李洪
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相不锈F53锻造成型防裂纹的制作方法,其步骤为:①将钢锭放入加热炉内,装炉避开火焰直喷,随炉加热小于60℃/h,至300℃~350℃时保温4小时;②再将温度为300℃~350℃的钢锭以100℃/h的速度升温至1020℃~1050℃,保温20小时;③将温度为1020℃~1050℃的钢锭以70℃/h~100℃/h的速度升温至1200℃,保温20小时;④将步骤③中得到的钢锭取出放到锻造机锻造;⑤在锻压过程中出现外表面有裂纹,在热态中用气割上清除;⑥将锻至尺寸的毛坯锻件放入加热炉内继续加热至1070℃,保温3小时后固溶,固溶的温大于40℃。本发明提高了锻造效率及质量,防止产品表面裂纹,减少了能耗,降低了成本。
143 一种实现石墨超塑性的处理方法 CN202010256442.8 2020-04-02 CN111471844A 2020-07-31 张永军; 智金铭; 李新鹏; 刘靖; 韩静涛
一种实现石墨超塑性的处理方法,属于钢材料加工技术领域。主要采用石墨化处理和等温十字锻造的处理方法来获得具有良好超塑性的石墨化钢。具体步骤为:首先在660℃~Ac1温度范围内对石墨化钢进行第一次石墨化处理;然后在对其进行温度为Ac3+30~50℃的等温十字锻造;最后在对其进行温度为620℃~660℃的第二次石墨化处理。按照上述方法处理的石墨化钢,其显微组织细小、均匀,且在等轴状的铁素体基体上弥散分布着近球形微细的石墨粒子与粒状渗体,满足超塑成形对显微组织的相关技术要求。因此,该钢在相变点Ac1以下10~30℃温度范围内,以及1~3×10-3/s应变速率范围内进行拉伸变形时,其应变速率敏感指数m不小于0.36,延伸率不小于100%,即表现出良好的超塑性。
144 一种减少过共析轨网状渗体析出的热处理方法 CN202010466343.2 2020-05-28 CN111411208A 2020-07-14 王东梅; 陈林; 崔健伟; 赵磊城
发明涉及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少过共析钢轨网状渗体析出的热处理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轧态或热处理态过共析钢轨加热到900℃以上,进行保温,得到奥氏体化钢轨;将所述奥氏体化钢轨先以第一冷却速度冷却至等温温度,等温30~50s;然后以第二冷却速度冷却至终冷温度400℃以下;再自然冷却至室温;所述等温温度为600~630℃;所述第一冷却速度和第二冷却速度独立为8~10℃/s。实施例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热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减少过共析钢轨网状渗碳体析出,提高过共析钢轨的学性能。
145 一种低合金高韧性Q-P-T耐磨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01711297812.7 2017-12-08 CN108004469B 2020-07-03 宋仁伯; 温二丁; 姜龙
发明涉及材料热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低合金高韧性Q‑P‑T耐磨板及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包括C:0.2~0.4、Si:0.1~0.5、Mn:0.5~1.5、Cr:0.5~1.2、Mo:0.1~0.3、Ni:0.02~0.08、Cu:0.04~0.1、V:0.001~0.008、Ti:0.01~0.04、Nb:0.01~0.05、B:0.001~0.003、P<0.015、S<0.005、N<0.006,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本发明采用Q‑P‑T热处理工艺制备高韧性耐磨钢,组织为氏体、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微合金元素V、Ti、Nb起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作用;使耐磨钢具有优良耐磨性和较高韧性。
146 一种带孔箱的热处理工艺 CN202010084833.6 2020-02-10 CN111270065A 2020-06-12 杨后雷; 李潜; 沈元国; 刘崇鲁
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孔箱的热处理工艺,孔为十字交叉通孔,位于阀箱内部,所述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经过处理的所述阀箱加工出十字交叉通孔;步骤2:预备热处理:将所述阀箱进行正火处理,正火冷却时在所述十字交叉通孔内进行喷雾处理;步骤3:预备热处理:将所述阀箱进行回火处理;步骤4:调质热处理:将所述阀箱进行淬火处理,淬火冷却时在所述十字交叉通孔内进行喷处理;步骤5:调质热处理:将所述阀箱进行回火处理;所述回火处理分为第一次回火处理和第二次回火处理。本带孔阀箱的热处理工艺,在热处理前加工出十字交叉通孔,有效地解决了十字交叉通孔处热处理效果不好的问题,延长了阀箱的使用寿命。
147 一种1.2367热作挤压模具的制备方法 CN202010090518.4 2020-02-13 CN111187968A 2020-05-22 张涛; 邓吉宁; 莫敦; 孙殿军; 刘仁奇; 王强; 张京蓉; 梁艳; 张帅军; 王邵华; 周颉平; 何跃川
发明提供了一种1.2367热作挤压模具的制备方法,涉及模具钢制备技术领域,解决了1.2367模具钢中细晶粒钢锭中杂物较多、不具备同向金属纤维的技术问题,该1.2367热作挤压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包括S1冶炼、S2均质化处理、S3、锻造、S4软化退火和S5粗加工,超细化处理。本发明可用于制备一种1.2367热作挤压模具钢,使其金相组织符合NADCA 207#-2008标准中AS1-AS9级要求。
148 一种控制高温轴承尺寸变化的热处理方法 CN202010108534.1 2020-02-21 CN111172358A 2020-05-19 于兴福; 魏英华; 孙金池; 刘洪秀; 高悦; 杨树新; 杨文武; 安敏; 刘永宝; 夏云志
发明涉及一种控制高温轴承尺寸变化的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8Cr4Mo4V钢进行锻造、球化退火及机加工处理;步骤二,将机加工处理后的8Cr4Mo4V钢进行淬火和回火;步骤三,对淬火和回火后的8Cr4Mo4V钢进行一次冷热循环稳定处理和粗磨;步骤四,对粗磨后的8Cr4Mo4V钢进行第二次冷热循环稳定处理;步骤五,对两次冷热循环稳定处理后的8Cr4Mo4V钢进行第3次冷热循环稳定处理和低温稳定热处理,然后对轴承滚道进行精磨和研磨后成品。本发明专利是在尺寸稳定热处理基础上,对轴承零件再进行热处理,从而最大限度的控制轴承尺寸变化,提高轴承尺寸精度
149 高性能17-4PH不锈材料及其高压热处理方法、制造方法与应用 CN202010088591.8 2020-02-12 CN111118272A 2020-05-08 施麒; 秦奉; 刘辛
发明涉及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高性能17-4PH不锈材料及其高压热处理方法、制造方法与应用。17-4PH不锈钢材料的高压热处理方法,包括:将增材制造得到的17-4PH不锈钢材料在1000~1100℃、至少140MPa的条件下保温保压至少100min,然后降温至450~550℃保温1~8h后冷却至室温,降温冷却过程气压控制在100MPa以上。高性能17-4PH不锈钢材料,采用上述热处理方法处理得到。该材料综合学性能好,适合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以及核工业中。高性能17-4PH不锈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增材制造得到17-4PH不锈钢材料;然后采用上述的热处理方法进行热处理。
150 一种中细化组织热处理工艺 CN202010017541.0 2020-01-07 CN111088418A 2020-05-01 陈继兵; 宛农
发明公开一种中细化组织热处理工艺,涉及热处理技术领域。所述中碳钢细化组织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0、将中碳钢材料加热到780~810℃后,保温2~4h;S20、将经步骤S10处理的所述中碳钢材料进行多次锻打处理;S30、将经步骤S20处理的中碳钢材料冷却到730~760℃后,保温2~4h;S40、将经步骤S30处理的中碳钢材料进行多次所述锻打处理;S50、将经步骤S40处理的中碳钢材料退火至540~570℃,最后冷却处理;其中,所述锻打处理包括沿第一方向进行墩粗后,沿第二方向进行压扁。采用本发明的中碳钢细化组织热处理工艺对中碳钢材料进行热处理,可显著细化晶粒,从而明显提高中碳钢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151 一种PSB1080级精轧筋的快速热处理方法 CN201911363676.6 2019-12-26 CN111057822A 2020-04-24 李亚厚; 康毅; 张贺佳; 贾元海; 靳刚强; 康爱元
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SB1080级精轧筋的快速热处理方法。该方法为将热轧后的PSB1080级钢筋进行两次加热,相较于现有工艺技术所需时间短,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所得产品具有优异的学性能。
152 一种控制冷却贝氏体球墨气缸套及其制备方法 CN201810576851.9 2018-05-29 CN108559903B 2020-04-10 陈海军; 马涛; 明辉; 庄杰
发明涉及气缸套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控制冷却贝氏体球墨缸套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计,组成为(%):3.5‑3.9;硫≤0.015;2.7‑3.0;磷≤0.06;锰≤0.25;钼0.8‑1.0;钨0.1‑0.3;0.8‑1.0;锑0.01‑0.015;铌0.1‑0.2;镁0.03‑0.06;稀土0.02‑0.04;余量为铁。本发明气缸套性能如下:硬度300‑350HB,抗拉强度Rm>850Mpa,弹性模量E>170GPa,将其应用于内燃机缸套上,使用效果优良。
153 一种高速线材循环形变热处理方法 CN201911073730.3 2019-11-06 CN110819781A 2020-02-21 周雪峰; 郑志霞; 张伟超; 蒋建清
发明涉及一种高速线材循环形变热处理方法,可增加细小化物颗粒弥散度,提高组织质量,提升高速钢线材的加工和使用性能。本发明的主要特点是对等轴化处理的高速钢线材循环进行冷变形加工、碳偏聚处理和重结晶退火,等轴化处理温度760~820℃、保温10min~1h,冷加工应变量介于0.1~0.3,而后加热至400~700℃保温30min~3h进行碳偏聚处理,再在850~900℃加热1~4h进行重结晶退火;冷变形加工应变量每提高0.05,碳偏聚处理温度升高50~100℃,重结晶退火温度升高10~20℃;冷变形加工、碳偏聚处理和重结晶退火工艺步骤循环次数不少于2次。采用本方法生产出的高速钢线材具有细小碳化物颗粒数量多、组织质量高等优点,拥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
154 一种在高锰表面制备耐磨增韧涂层的方法 CN201710857767.X 2017-09-21 CN107815682B 2020-02-21 万俊; 胡永俊
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高锰表面制备耐磨增韧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熔覆前基体预处理;S2:熔覆前粉末预处理;S3:熔覆;S4:熔覆后热处理。本发明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固溶处理及涂层表面时效工艺,制备出了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冲击韧性的Fe‑Ni基合金涂层,既提高了基体材料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又解决了传统硬质颗粒强化金属基耐磨涂层在中高应等工况下容易开裂的问题,而且制备出的涂层与基体材料具有很好的冶金结合,大大提高了涂层的综合性能,使得基体材料在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保护,从而延长基体材料使用寿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155 一种用于合金构件的表面热处理工艺 CN201911005920.1 2019-10-22 CN110714114A 2020-01-21 陈新; 韩长青; 王国华
一种用于合金构件的表面热处理工艺,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乙醇清洗去除表面油污;在加热炉腔内对金属件升温预热处理,直至温度达到要求;在烘干炉中对金属件加温烘干;涂覆有机性涂料;将金属工件放到置入淬火介质中淬火,先进行预热处理,然后进行淬火处理,淬火处理后,将金属工件从真空淬火炉中取出,进行回火处理,将完成真空回火的金属工件从水池中取出,利用深冷设备对回火后的金属工件进行深冷处理,本发明一种用于合金构件的表面热处理工艺,有零件学性能好,大大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生产成本低的优点,减少金属工件热处理时的化、脱的情况,保证金属工件产品质量,减少原料损失。
156 一种消减热轧残余应热处理方法 CN201911186090.7 2019-11-28 CN110699605A 2020-01-17 陈志国; 沈聪; 李光辉; 孔令男
发明涉及一种消减热轧残余应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热轧带钢加热至Ac3温度线以上,等钢板完全奥氏体化后,将钢板进行盐浴淬火处理,温度保持在Ms温度线以下;然后,将温度加热至Ms温度线以上,进行分配,并同时利用激振器对其进行振动处理,然后淬至室温;接着,进行深冷处理,随后取出钢板在放在热介质中保温一段时间,并重复一次;最后,将钢板放入热介质中进行回火处理,得到最终产品。本发明工艺能显著降低热轧带钢的残余应力,并增强了材料在服役过程中的稳定性
157 钴基永磁体及调控钴基永磁体矫顽稳定性的方法 CN201810738197.7 2018-07-06 CN110684920A 2020-01-14 赵江涛; 孙颖莉; 刘雷; 冯孝超; 李东; 闫阿儒
发明提供了一种钴基永磁体及调控钴基永磁体矫顽稳定性的方法。所述钴基永磁体包含具有周期调幅的纳米双相结构,所述纳米双相结构包括呈细长棒状的富FeCo相和弱磁性基体富AlNi相,并且所述富FeCo相周期调幅、弥散分布于所述富AlNi相中。所述方法包括:对包含Fe、Co、Al、Ni、Ti、Cu及Nb合金元素的原料依次进行感应熔炼、定向凝固、高温固溶、高温磁场回火、低温分级回火处理,获得前述的钴基永磁体。藉由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使钴基永磁体的矫顽力温度系数可调控,且工艺操作简便,对设备要求低,实用性强,可用于批量生产。
158 一种实现快速热循环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1810080168.6 2018-01-27 CN108315538B 2019-12-20 周善林; 江峰; 吴亚科; 杨中岳; 鲁军勇; 孙军; 张鹏; 付琴琴; 范传伟; 石科学
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快速热循环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带有排气口的框体,以及设置于地面或者框体内部的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支架,支架上安装有用于给试件加热的加热热源以及用于安装固定试件的试件夹持臂;试件夹持臂的下方设置有介质容器,介质容器安放于底座上;底座上还设置有电机,电机的控制端与控制器相交互。本发明结合微机控制,根据材料的不同选取的热源可以达到的温度范围从几百度到数千度,且可以很方便的控制实验的其他条件,自动化程度高,可扩展性强,有望解决现有装备存在的问题。
159 一种通过热处理控制高温合金锻件晶粒度的方法 CN201910787371.1 2019-08-26 CN110527796A 2019-12-03 顾金才; 徐卫明; 罗晓芳; 张百顺; 于广文
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热处理控制高温合金锻件晶粒度的方法,其步骤为:1)两段亚温均匀化退火、缓冷:锻件升温至600℃,保温2h;5h升温至1000℃,保温2h;2h升温至1155±5℃,保温24h;1h升温至1200±10℃,保温96h;然后将高温合金锻件随炉冷却;2)锻后固溶及分级失效处理:升温至600℃,保温1h;0.5h升温至970±8℃,保温1.5h;空冷;然后升温至600℃,保温1h;0.5h升温至720±5℃,保温8h;2h降温至620±5℃,保温8h;空冷。采用两段式长时间亚温均匀化退火处理,消除锭中脆性laves相、δ相,并避免低熔点共晶相的形成;固溶处理过程中微量δ相析出,消除高温持久缺口敏感;两次时效处理,以便γ″相和γ′相颗粒的弥散析出。
160 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非晶带材、非晶纳米晶带材及非晶纳米晶磁片 CN201910656298.4 2019-07-19 CN110257735A 2019-09-20 刘阳阳; 付亚奇
发明提供了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非晶带材、非晶纳米晶带材及非晶纳米晶磁片。所述软磁材料包括非晶基体相,分布于所述非晶基体相中的纳米晶相,以及分布在所述非晶基体相和所述纳米晶相中的细晶粒子,所述非晶基体相包括Fe、Si和B,所述细晶粒子包括金属化物,所述软磁材料中包含Fe、Si、B、P和Cu。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配方量的原料配好后,制备得到非晶合金;2)在保护性条件下,对非晶合金进行两阶段晶化,冷却后得到所述软磁材料,第二阶段的晶化温度高于第一阶段的晶化温度。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Fe-Si-B-P-Cu合金体系存在的矫顽过高的问题以及工艺难度较高的问题。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