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81 一种热化法制备氧化镍超电容电极材料的方法 CN201410730264.2 2014-12-04 CN104538205A 2015-04-22 戴玉明; 朱帅帅; 王章忠; 杭祖圣; 曹进峰; 黄响; 王超; 赵静涛
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化法制备氧化镍超电容电极材料的方法,简单、高效、制备成本低、环境污染小,制得的氧化镍电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容性能;氧化镍均匀分布在泡沫镍表面,且氧化镍层表面存在大量氧化镍颗粒和裂纹,使其作为电极材料时具有较大的活性面积,提高了离子在电极表面的传输速率,测得比电容值高达999F/g,经过5000次充放电循环后,比电容值保持率仍有79%(785F/g)。
82 反应凝集颗粒的制造方法、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方法和锂离子电池、以及反应凝集颗粒的制造装置 CN201380032176.9 2013-02-15 CN104412420A 2015-03-11 铜谷阳; 后藤秀德
使反应处理器(10)内的液体流动为旋流,在所述反应处理器(10)内的反应区域,在反应处理器(10)的相对于内表面处于中心侧的位置注入含有所要追加的无机物质的追加液A、B,使反应处理进行。
83 一种纯相球形氢化镍的制备方法 CN201410551376.1 2014-10-17 CN104319394A 2015-01-28 高文斌; 王清宏; 龚继宝; 孟宪宝; 王天武; 张秀英; 杨哲云; 范桂芳; 王文鹏; 陈集云
发明涉及一种纯相球形氢化镍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硫酸镍、氢氧化钠、液为原料,采用纯配制为溶液,反应时先向反应釜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氢氧化钠溶液、氨水、水作为底液,开启搅拌,保持温度为50-60℃,然后将硫酸镍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氨水以一定比例持续加入反应釜中发生反应,制备纯相球形氢氧化镍,将制备好的纯相球形氢氧化镍通过洗涤、离心、干燥得到纯相球形氢氧化镍产品。该法制备出的纯相球形氢氧化镍微观形貌为球形,具有纯度高、流动性好、粒度可控、易于连续生产等优点。
84 粉末状化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在锂二次电池中的应用 CN200880103505.3 2008-07-23 CN101778800B 2015-01-28 M·杨恩; G·梅考斯科; S·马库尔斯; J·麦斯-马克施弗尔; A·奥布里奇; R·泽塔尼
发明涉及化学式为NiaM1bM2cOx(OH)y的粉末状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作为用来制备锂二次电池的锂化合物的前体材料的应用。
85 用于处理赤泥的方法 CN201380010871.5 2013-01-10 CN104302791A 2015-01-21 理查德·鲍德劳尔特; 约耳·弗尔尼尔; 丹尼斯·普里茂; 玛丽-马克西姆·拉伯勒科库伊-吉尔伯特
提供了用于处理赤泥的方法。例如,该方法可以包括用HCl浸提赤泥以获得包含第一金属(例如)离子的浸提液以及固体,并且将该固体与该浸提液分离。可以从浸提液提取一些其它金属(Fe、Ni、Co、Mg、稀土元素、稀有金属等)。可以从固体提取多种其它组分,诸如TiO2、SiO2等。
86 电池用正极及采用该正极的碱性蓄电池 CN201380004411.1 2013-03-04 CN104054196A 2014-09-17 林圣
发明提供一种可在包含高温下的较宽的温度范围中得到高的充电效率的电池用正极。所述正极含有正极合剂,所述正极合剂含有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镍化物、第1添加剂和与所述第1添加剂不同的第2添加剂,所述镍氧化物中残存的硫酸根离子SO42-的量为0.45质量%以下,所述第1添加剂是含有选自镱、铟、、钡、铍、锑、铒、铥及镥中的至少一种的化合物,所述第2添加剂是含有选自、钪、铌、锆及锌中的至少一种的化合物。
87 中空纳米立方NiCo2O4双金属化物材料及制备方法 CN201410169966.8 2014-04-25 CN103928676A 2014-07-16 郭洪; 刘丽香; 王亚朋; 杨项军; 王世雄; 陈景
中空纳米立方NiCo2O4双金属化物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冶金粉末材料及制备。本发明材料为直径500nm的中空纳米十字形立方体,可逆容量最高为1160mAh/g,循环100次≥1060mAh/g,比容量保持在84%,性能稳定。制备是以溶解于高纯乙醇的PVP溶液为溶剂,NiCl2·6H2O,CoCl2·6H2O为金属源,在适宜温度下利用S2O32+选择性侵蚀自制的Cu2O纳米立方模板,最终生成中空纳米立方结构NiCo2O4双金属氧化物。该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具有工业化前景。
88 镍复合氢化物及其制造方法、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非电解质二次电池 CN201310733132.0 2013-12-26 CN103915618A 2014-07-09 渔师一臣; 森建作
一种镍复合氢化物及其制造方法、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非电解质二次电池。课题在于得到可以使非水系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电池特性优异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前体。在制造Ni1-x-y-zCoxMnyMz(OH)2+A(式中,0≤x≤0.35、0≤y≤0.35、0≤z≤0.1、0金属化合物的混合水溶液,使板状晶核进行颗粒生长。
89 一种多级纳微米结构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包含该材料的电池 CN201410010028.3 2014-01-09 CN103746112A 2014-04-23 孙晓明; 吴小超; 陆之毅
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具有多级纳微米结构的材料,其包括:多孔导电基底;在所述多孔导电基底上垂直于该基底生长的初级微米棒或初级微米片阵列;在每一所述初级微米棒上成放射状生长的多个四化三次级纳米棒,或在每一所述初级微米片上垂直于该微米片生长的多个四氧化三铁次级纳米棒。该材料可用作电池特别是性电池的负极材料,使用该负极材料的电池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储能特质优异,比容量大,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循环性好,在高低电流密度下能很好得保持。
90 电池和碱蓄电池正极材料 CN201310451274.8 2013-09-25 CN103715419A 2014-04-09 挂谷忠司; 渡边荣人; 金本学; 儿玉充浩
发明提供的电池正极材料含有:氢化镍,和由Y及原子序数为62(Sm)-71(Lu)的镧系元素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化合物、Ca的化合物或Sr的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以上。在上述氢氧化镍的微晶中固溶有A元素,所述A元素为由Al、Ga、Mn及Mo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元素。A元素的含量即[A]/([Ni]+[A])为5%以上且16%以下。进而,氢氧化镍包含α相的氢氧化镍和β相的氢氧化镍。其中,[A]表示微晶中的A元素的mol浓度,[Ni]表示Ni的mol浓度。在该正极材料中,反应电子数大且单位容积的容量大。
91 一种富锂固溶体正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CN201210345356.X 2012-09-17 CN103682304A 2014-03-26 陈朝辉
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富锂固溶体正极复合材料,由xLi2MnO3·(1-x)MO和包覆在所述xLi2MnO3·(1-x)MO表面的LiMePO4层组成,x<1,M选自Ni、Co、Mn、Ti和Zr中的一种或几种,Me选自Co、Ni、V和Mg中的一种或几种。富锂固溶体正极复合材料,在电解液中稳定性高,可提高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放电容量、倍率性能和首次充放电效率,适用于在4.6V以上高电压条件下使用。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该富锂固溶体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含该富锂固溶体正极复合材料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片以及包含该锂离子电池正极片的锂离子电池。
92 锂二次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的原料用过渡金属化合物的造粒产物粉末及其制造方法 CN200880113366.2 2008-10-31 CN101836314B 2013-08-28 巽功司; 名仓勇气; 平塚和也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作为填充密度高、体积容量密度大、安全性高、充放电循环耐久性良好的锂二次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的原料的过渡金属化合物造粒产物等。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的原料用过渡金属化合物造粒产物,其特征在于,包含选自镍、钴和锰的至少1种元素,由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在1μm以下的粒子形成,实质上呈球状,平均粒径D50为10~40μm,且平均细孔径在1μm以下。
93 干式涂覆的阴极材料前体 CN201180039992.3 2011-08-04 CN103068770A 2013-04-24 延斯·鲍森; 金基惠; 洪宪杓
一种用于制造一种掺杂的锂过渡金属(M)-化物粉末的微粒前体化合物,该粉末在锂离子电池中可用作为一种活性的正极材料,该微粒前体化合物包括一个过渡金属(M)-氢氧化物或(M)–羟基氧化物的核芯以及覆盖该核芯的一个非无定形的氧化铝涂覆层。在一个或多个程序中通过提供其中将该微粒前体核芯化合物与氧化铝粉末进行混合的一种铝干式涂覆工艺,可以实现比已知现有技术更高的铝掺杂平。在这些涂覆程序中该氧化铝的晶体结构得以维持,并且每个混合的过渡金属前体颗粒的核芯被一个包含结晶的氧化铝纳米颗粒的涂覆层包围。随着该核芯尺寸增加,该微粒前体中的铝浓度降低。
94 超高纯度金属化物、混合金属氧化物、金属以及金属合金的均匀纳米颗粒的制备 CN200780012550.3 2007-02-16 CN101415509B 2013-04-17 B·F·伍德菲尔德; 刘胜峰; J·博埃里奥-戈特斯; 刘庆元
含有具有窄粒度分布的和高纯度的金属钠米颗粒、混合金属(合金)钠米颗粒、金属化物钠米颗粒以及混合的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组合物。还提供了制备金属钠米颗粒、混合金属钠米颗粒、金属氧化物钠米颗粒以及混合的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方法。
95 固体化物型燃料电池用的氧化镍粉末材料及其制造方法、采用它的燃料极材料、燃料极以及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 CN200880114276.5 2008-10-28 CN101842925B 2013-03-20 米里法道; 服部靖匡; 山下秀幸; 伊藤泰
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在用作固体化物型燃料电池用的燃料极材料时,即使在因燃料供给异常等,燃料极曝露于氧化气氛中的情况下,仍可抑制氧化膨胀造成的电极的开裂、相对电解质的剥离,减少发电特性的劣化的氧化镍粉末材料和其有效的制造方法,与采用该氧化镍粉末材料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用的燃料极材料。一种在构成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的燃料极材料中使用的氧化镍粉末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由通过氧化镍微粒形成的芯颗粒(a)和形成于芯颗粒(a)的表面上的覆盖层(b)构成,该覆盖层(b)含有氢氧化锆作为主成分,并且覆盖层(b)中包含的锆量以该氧化镍微粒的单位表面积计,在0.001~0.01g/m2的范围内。
96 溶胶-凝胶加工方法 CN200680050236.X 2006-12-01 CN101351409B 2012-11-28 C·S·苏休
发明描述了制备稳定或掺杂的凝胶及纳米颗粒的溶胶-凝胶加工方法。本发明还涉及通过所述方法制备的稳定或掺杂的凝胶及纳米颗粒。
97 利用了等离子体蚀刻处理的表面凹凸形成方法以及电极部件 CN201180010567.1 2011-01-05 CN102770943A 2012-11-07 永绳智史; 近藤健
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且精度良好地得到具有规定表面凹凸的基材的利用了等离子体蚀刻处理的表面凹凸形成方法,以及通过这样的形成方法得到的电极部件。本发明涉及,在进行等离子体蚀刻处理时,将具有微细的表面凹凸并且进行了部分化的金属盐膜作为保护膜使用,在基材上形成规定的表面凹凸图案的表面凹凸形成方法等,所述表面凹凸形成方法包括:对基材涂布含金属盐液态物,形成金属盐膜的第1工序;在金属盐膜上形成微细的表面凹凸,并且进行部分氧化,形成保护膜的第2工序,将基材与保护膜一起进行等离子体蚀刻处理,在基材上形成规定的表面凹凸的第3工序。
98 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其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CN201180006630.4 2011-01-13 CN102754253A 2012-10-24 笹冈英雄; 岩永朋子; 松本哲; 川建裕; 有元真司
发明提供高容量且热稳定性优异的由锂镍复合化物形成的非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的正极活性物质、及其适于工业生产的制造方法、以及安全性高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一种由具有下述的组成式(1)的锂镍复合氧化物形成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的正极活性物质,锂镍复合氧化物表面存在的锂量为0.10质量%以下。该正极活性物质通过将烧成粉末在10~40℃的温度范围进行水洗,然后进行过滤、干燥从而获得。LibNi1-aM1aO2 (1)(式中,M1表示从Ni以外的过渡金属元素、2族元素和13族元素中选出的至少1种元素,a满足0.01≤a≤0.5,b满足0.85≤b≤1.05)。
99 金属硝酸盐转化法 CN200780033216.6 2007-08-14 CN101511475B 2012-08-01 JA·西特斯玛; AJ·梵迪伦; PE·德容; KP·德容
描述了一种将负载的金属硝酸盐转化成相应负载金属化物的方法,包括在包含一氧化二氮和具有<5体积%氧含量的气体混合物下加热金属硝酸盐以实现其分解。该方法在载体材料上提供了非常高分散的金属氧化物。该金属氧化物适用作催化剂或催化剂前体。
100 用于可再充电电池的氢化镍电极 CN201080018691.8 2010-04-29 CN102422478A 2012-04-18 耿鸣明; J·菲利普斯; S·莫翰塔
使用强化剂例如过硫酸钠或过硫酸性溶液可以处理用于氢氧化镍电极的氢氧化镍颗粒,以改变表面氢氧化镍结构。已发现所得改性的表面结构给予由氢氧化镍形成电极的各种好处。据认为在氢氧化镍颗粒表面处的钴化合物的氧化导致高导电的钴化合物,该钴化合物在如本文中所述的镍电极的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高容量利用率中起到重要作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