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化镍微粉末及其制造方法 CN201280049116.3 2012-08-06 CN103874659B 2016-01-20 米里法道; 伊藤泰
提供作为电子元件材料合适的、硫品位得到控制、氯品位低、并且微细的化镍微粉末以及其工业上稳定的制造方法。通过硫酸溶液中和,将所得到的氢氧化镍在非还原性气氛中于超过850℃且低于1050℃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而形成氧化镍颗粒,将该热处理时形成的氧化镍颗粒的烧结体优选通过使颗粒彼此碰撞来破碎。关于所得到的氧化镍微粉末,硫品位为400质量ppm以下,氯品位为50质量ppm以下,钠品位为100质量ppm以下,比表面积为3m2/g以上且不足6m2/g。
22 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制造方法及碱性蓄电池 CN201280002936.7 2012-01-11 CN103119762B 2015-12-23 挂谷忠司; 金本学; 儿玉充浩
发明提供一种放电容量大、且过放电时的性能劣化小的电池。碱性蓄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特征在于,具有含有氢化镍的芯层、和包覆上述芯层表面的导电辅助层,上述导电辅助层含有羟基氧化钴相和二氧化铈相,上述活性物质含有锂。通过在导电辅助层中含有二氧化铈相,即使在过放电等情况时也能够抑制羟基氧化钴的还原。而通过活性物质含有锂、且导电辅助层含有二氧化铈相,能够使电池的放电容量增大。
23 过渡金属复合氢化粒子及其制造方法、非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CN201480020849.3 2014-05-12 CN105122517A 2015-12-02 镰田康孝; 相田平; 户屋广将
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其在作为非电解质二次电池正极材料使用的情况下,能同时提高二次电池的容量特性、输出特性以及循环特性。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对至少包含含有过渡金属的金属化合物和铵离子供体的核生成用水溶液的pH值进行控制使其成为12.0~14.0,从而进行核生成后(核生成工序),对含有该核的粒子生长用水溶液的pH值进行控制使其低于该核生成工序的pH值并且成为10.5~12.0,从而使该核生长(粒子生长工序)。此时,将核生成工序以及粒子生长工序的初期设为非化性环境,并且在粒子生长工序中,至少进行一次环境控制,将该非氧化性环境切换为氧化性环境后,再次切换为非氧化性环境。将通过该结晶反应得到的复合氢氧化物粒子作为前驱体,得到正极活性物质。
24 液滴产生系统和方法 CN201180037430.5 2011-06-30 CN103037976B 2015-11-25 若尼安·尼科洛夫; 科克·盛·利姆; 蒋韩权; 张熙东
一种液滴产生系统包括一个第一喷嘴配置(20),该第一喷嘴配置被构造成以一个可控的进料比在压下接收一种液体和一种气体,并且合并该液体与气体,以便形成一个中间流,该中间流是该气体与该液体分散相的一种混合物。一个第二喷嘴配置(30)被连接以从该第一喷嘴配置接收该中间流并且具有一个机构(32)以便排出该液体的多个液滴的一个流,该阀机构具有一个或多个可控的操作参数。这些液滴的平均大小取决于该液体和气体的该可控的进料比并且该液滴流的流速取决于该阀机构的该一个或多个可控的操作参数。在此披露了一种相应的方法,还披露了该系统和方法在一个热化学反应器中产生纳米颗粒的应用。
25 一种超级电容器用木质活性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192172.8 2015-04-21 CN104916452A 2015-09-16 孙康; 蒋剑春; 邓先伦; 卢辛成; 陈超; 朱光真; 贾羽洁
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级电容器用木质活性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先将木质颗粒原料在氮气保护下炭化,炭化后洗涤烘干,化料与硝酸镍溶液混合浸渍后低温烘干。在惰性气氛下煅烧使硝酸镍转化成单质镍。煅烧结束后,冷却升温采用蒸气进行镍催化活化反应。活化完成后,降温后向活化炉内通入空气,将单质镍转化成化镍反应充分后冷却,磨粉,得到超大比表面积且载有氧化镍的超级电容活性炭。本发明即利用了镍的催化活性制备出具有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又利用镍氧化物的法拉第电容效应,得到具有高比表面积并载有镍氧化物的超级电容活性炭。无需进行镍的回收,并将镍转化成镍氧化物制备出超级电容活性炭复合材料。制备过程简单、高效、环保。
26 从加氢转化的重质流出物中回收金属 CN201010219238.5 2010-06-25 CN102134643B 2015-03-11 卡洛斯·卡内隆; 安格尔·里瓦斯; 埃德加·洛佩斯; 路易斯·扎卡里亚斯
发明提供了一种由加氢转化方法得到的重质流出物的金属回收方法。所述重质流出物含有未转化渣油以及固态质材料,所述固态碳质材料含有第8-10族金属、第6族金属以及和/或镍,并且根据本发明,所述金属被回收。
27 化镍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201410425999.4 2014-08-26 CN104140130A 2014-11-12 陆业大; 孙宁磊; 刘诚; 王魁珽; 刘国; 彭建华; 张文; 刘金山
发明公开了氢化镍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氢氧化镍的方法包括:(a)使第一氢氧化镍矿浆与氢氧化钠接触,以便获得加矿浆;(b)将所述加碱矿浆与含有硫酸镍的溶液接触,以便获得沉镍矿浆;(c)将所述沉镍矿浆的至少一部分返回至步骤(a)作为所述第一氢氧化镍矿浆,以便重复步骤(a)和(b)至少一次;以及(d)从所述沉镍矿浆的剩余部分分离氢氧化镍。
28 从含材料中回收稀土元素的方法 CN201280023607.0 2012-03-19 CN103534367A 2014-01-22 理查德·布德罗; 丹尼斯·普利茅; 约珥·福尼尔; 雷蒙德·西蒙尼奥; 玛丽亚克里斯蒂娜·加西亚; 海因茨·克瑞万斯; 卡斯腾·迪特里希
发明涉及一种从含材料中回收稀土元素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用酸浸提含铝材料,以获得含有至少一种铝离子、至少一种离子、至少一种稀土元素的浸出液以及固体,并将固体与浸出液分离。该方法还可包括从浸出液中选择性地基本去除该至少一种铝离子和该至少一种铁离子,并可选择地获得沉淀物。该方法还可包括从该浸出液和/或该沉淀物中基本选择性地去除该至少一种稀土元素。
29 液滴产生系统和方法 CN201180037430.5 2011-06-30 CN103037976A 2013-04-10 若尼安·尼科洛夫; 科克·盛·利姆; 蒋韩权; 张熙东
一种液滴产生系统包括一个第一喷嘴配置(20),该第一喷嘴配置被构造成以一个可控的进料比在压下接收一种液体和一种气体,并且合并该液体与气体,以便形成一个中间流,该中间流是该气体与该液体分散相的一种混合物。一个第二喷嘴配置(30)被连接以从该第一喷嘴配置接收该中间流并且具有一个机构(32)以便排出该液体的多个液滴的一个流,该阀机构具有一个或多个可控的操作参数。这些液滴的平均大小取决于该液体和气体的该可控的进料比并且该液滴流的流速取决于该阀机构的该一个或多个可控的操作参数。在此披露了一种相应的方法,还披露了该系统和方法在一个热化学反应器中产生纳米颗粒的应用。
30 大规模生产单分散纳米颗粒的新方法 CN200580040484.1 2005-11-26 CN101090785B 2013-03-20 玄泽焕; 朴宗南
一种制备金属、金属合金、金属化物和多金属氧化物单分散纳米颗粒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溶于溶液中的金属盐和溶于选自C5-10脂肪和C6-10芳香烃等第一溶剂金属C4-25羧酸盐发生反应,形成金属羧酸盐络合物,以及b)加热溶于第二溶剂的所述金属羧酸盐络合物,得到纳米颗粒,其中第二溶剂选自C6-25芳香族化合物,C6-25醚,C6-25脂肪烃和C6-25胺。
31 导电膜、电子发射器件和图像显示设备 CN201010002093.3 2008-07-31 CN101814331B 2012-04-04 寺田匡宏; 小岛诚; 岩城孝志; 水江雄; 伊部刚
发明涉及一种导电膜、电子发射器件和图像显示设备。在衬底上形成的由金属或合金制成的厚度从3nm到50nm的导电膜,其中所述导电膜的密度对该金属或合金的体密度的比为0.2到0.5,所述导电膜的电阻率对该金属或合金的块体电阻率的比是100到100000。
32 使用金属氢化物、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酸盐生产镍和钴的方法 CN200980118580.1 2009-04-16 CN102282108A 2011-12-14 G·E·奥斯伯纳; A·瓦赫德; S·W·玛库森
一种由金属盐生产金属化物的方法,所述金属盐选自氢氧化镍、氢氧化钴、混合氢氧化镍-钴、酸镍、碳酸钴、混合碳酸镍-钴以及它们的组合,所述方法包括提供金属盐的混合物,将所述金属盐与选自无机粘合剂、有机粘合剂及其组合的粘合剂混合,将所述混合物形成为团,并煅烧所述团块以生产金属氧化物。一种生产金属镍或钴的方法,包括提供金属盐,该金属盐选自氢氧化镍、氢氧化钴、混合氢氧化镍-钴、碳酸镍、碳酸钴以及它们的组合,将所述金属盐与选自无机粘合剂、有机粘合剂及其组合的粘合剂混合以形成混合物,任选加入,将所述混合物形成为团块,干燥所述团块,加入有效还原量的焦炭和/或,并用有效量的热直接还原所述干燥的团块以生产金属镍和/或钴。可在结块之前向混合物中加入焦炭粉。一种团块,包含金属盐和粘合剂,该金属盐选自氢氧化镍、氢氧化钴、混合氢氧化镍-钴、碳酸镍、碳酸钴、混合碳酸镍-钴以及它们的组合;所述粘合剂选自无机粘合剂、有机粘合剂及其组合。
33 含有草酸盐配体的均和杂金属可溶性配位聚合物和由其获得尖晶石的方法 CN200980114612.0 2009-04-24 CN102015840A 2011-04-13 欧热尼奥·科罗纳多米拉莱斯; 卡罗斯·马蒂加斯塔尔多; 何塞·莱蒙·加兰马斯卡罗斯
发明涉及含有草酸盐配体的均和杂金属可溶性配位聚合物以及由其获得尖晶石的方法。含有至少一种草酸盐配体的均或杂金属配位聚合物的特征在于,还含有至少一种有机分子,所述有机分子可以通过形成超分子相互作用而稳定伸长的金属配合物结构,使得此聚合物基本上是溶性的,并且不溶于有机溶剂。所述聚合物在处于固态时,可以在热化处理后生成尖晶石型金属氧化物或其它混合氧化物,包括以下步骤:制备金属配合物和金属盐的醇溶液,所述金属配合物包含至少一种草酸盐配体;使用穴状配体型分子,通过形成可溶于水并且不溶于有机溶剂的配位聚合物,使该金属配合物和该金属盐沉淀;分离在前一步骤中获得的沉淀物并且将其在至少350℃的温度、在氧化气氛下加热,直至形成尖晶石或混合氧化物。
34 用于电极的中孔材料 CN200980106970.7 2009-02-27 CN101971392A 2011-02-09 凯瑟琳·伊丽莎白·阿莫斯; 托比亚斯·詹姆斯·戈登-史密斯; 阿兰·丹尼尔·斯彭
具有大粒度的中孔电极材料,其中大部分颗粒具有超过15μm的尺寸,具有充分连接的内部中孔网络,并当用作用于一定范围的依赖插层机制来存储电荷的电池组和超级电容器化学的插层材料时,具有高功率容量。
35 纳米晶球形陶瓷化物、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CN200880115848.1 2008-09-26 CN101855166A 2010-10-06 J·M·卡拉多达塞尔瓦; E·M·多斯桑托斯安图纳斯
发明涉及纳米晶球形陶瓷化物、合成方法及其应用。通过油包乳液(W/O)的爆炸获得的这些氧化物,除了具有球形形态和纳米结晶性以外,还显示了一组补充特征,即晶粒尺寸小于40μm、双峰颗粒尺寸分布、高纯度、解聚作用和稳定的结晶阶段。这些特征使得这些粉末特别适于多种用途,例如涂覆方法、近终型方法,以及当粉末应用于陶瓷工业中时,提供具有特别高的机械阻的致密和多孔陶瓷物体。
36 锂二次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的原料用过渡金属化合物的造粒产物粉末及其制造方法 CN200880113366.2 2008-10-31 CN101836314A 2010-09-15 巽功司; 名仓勇气; 平塚和也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作为填充密度高、体积容量密度大、安全性高、充放电循环耐久性良好的锂二次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的原料的过渡金属化合物造粒产物等。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的原料用过渡金属化合物造粒产物,其特征在于,包含选自镍、钴和锰的至少1种元素,由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在1μm以下的粒子形成,实质上呈球状,平均粒径D50为10~40μm,且平均细孔径在1μm以下。
37 生产金属产品的方法 CN200880019997.8 2008-05-01 CN101784473A 2010-07-21 阿舍·维特纳
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形成纯度为P2的多价阳离子复盐沉淀物和纯度为P3的多价阳离子溶液对纯度为P1的低级多价阳离子原料物流进行工业提纯的方法,其中P2>P1>P3,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由所述原料形成包含、多价阳离子、选自由铵、金属阳离子、质子和它们的组合组成的集合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介质;所形成的介质的进一步特征在于存在(i)包含多价阳离子、所述阳离子的至少一种和所述阴离子的至少一种的复盐沉淀物;和(ii)多价阳离子溶液;且其中所述阴离子的浓度高于10%且所述多价阳离子溶液中所述阳离子的浓度与所述阴离子的浓度之比在如本文所定义的DS区内;和b)将所述沉淀物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溶液分开。
38 粉末状化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在锂二次电池中的应用 CN200880103505.3 2008-07-23 CN101778800A 2010-07-14 M·杨恩; G·梅考斯科; S·马库尔斯; J·麦斯-马克施弗尔; A·奥布里奇; R·泽塔尼
发明涉及化学式为NiaM1bM2cOx(OH)y的粉末状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作为用来制备锂二次电池的锂化合物的前体材料的应用。
39 镍-红土法 CN200880014325.8 2008-05-01 CN101679064A 2010-03-24 小威廉·F·德林卡德
一种用于加工镍红土矿石以回收其中所含的有价值矿物的改进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矿石粉碎至所需尺寸;在约70C至130C用硝酸将矿石浸提约30分钟至4小时,升高溶液的温度以形成液体/固体残余物,其中镍、钴和镁有价物在溶液中,而、锰和化物形式的固体残余物;进行液固分离并且移除固体;和从液体-金属浓缩物中回收镍、钻和锰。回收浸出物并且将浸出物中的硝酸再循环。
40 用于镍电极的正极活性材料 CN200580007439.6 2005-01-06 CN100565983C 2009-12-02 M·A·费琴科; C·费罗; A·扎伦
电化学电池的正电极中用作活性材料的氢化镍材料。氢氧化镍材料包括一种或两种改性剂,其提供了小的微晶尺寸和高容量,而不会不利地影响氢氧化镍材料的性能。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