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41 一种动电池正级三元化物的生产工艺及生产装置 CN201510664610.6 2015-10-14 CN106587172A 2017-04-26 赫东波; 赫文斌; 刘波; 王莉; 郭燕霞
发明公开了一种动电池正级三元化物的生产工艺及生产装置,先通过计量分别将氯化镍溶液、氯化钴溶液和氯化锰溶液送至搅拌罐中进行混合,再经过精细过滤器送入预浓缩器与来自焙烧炉的炉气进行热交换实现浓缩,然后进入焙烧炉中进行燃烧加热分解成三元氧化物固体和氯化氢气体,固体三元氧化物颗粒以粉末形式回收,气体先进行冷却再进行两级吸收形成再生盐酸,回收的固体三元氧化物再进行后续加工处理,整个生产过程由独立的PLC系统控制。本发明生产工艺流程短,工艺过程稳定,给料管路不会堵塞,成本低,而且产物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产品质量高,且利用混合废液作为原料制备,因此可以节能降耗,实现低减排的效果。
142 一种镍钴镁复合氢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1610937959.7 2016-10-25 CN106571464A 2017-04-19 许开华; 李军秀; 张云河
发明提供了一种镍钴镁复合氢化物的制备方法,以镍、钴、铝、镁的混合盐溶液为原料,用尿素作为沉淀络合剂,在热反应釜中于100~180℃下反应12~48小时,得到镍钴铝镁复合氢氧化物,将其再经过洗涤、烘干得到镍钴铝镁复合氧化物。该制备方法可以使铝离子可以镍、钴、镁离子在同一pH范围内实现均匀地共沉淀,得到组成与分布稳定的锂离子电池用镍钴铝镁前驱体。
143 一种镍掺杂纳米(Ni-doped nano-SnO2)粉体的制备方法 CN201610914692.X 2016-10-20 CN106517362A 2017-03-22 杨芳儿; 郑晓华; 裘凯锋
发明为一种镍掺杂纳米(Ni-doped SnO2)粉体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纳米电接触领域的镍掺杂纳米氧化锡(Ni-doped SnO2)粉体的制备方法。基于目前AgSnO2电接触材料在服役过程中容易出现两相分离、相偏析,弱化其最初良好的导电导热特性进而导致电寿命试验失效,这主要是由于SnO2与Ag润湿性差,二者结合不高所致。因此,采用引入第三组元改善基体和氧化锡增强相之间的结合状态,同时通过掺杂第二元素Ni将有助于改善SnO2的电导特性。故本发明采用热法通过调控溶液pH值、Ni掺杂量、水热反应温度等工艺参数,所获Ni-doped nano-SnO2纳米粉体的尺寸在2000nm范围,粉体分散性较好,制备出相纯度高、形貌可控的Ni-doped nano-SnO2纳米粉体,并将其应用于银基电接触材料领域。
144 金属化物稳定的氧化锆陶瓷材料 CN201580023264.1 2015-04-27 CN106458768A 2017-02-22 申文琴; 弗朗茨·佩佐尔德; 凯伦·莉比; 韦恩·特贝维尔; 马修·珀塞尔; 马克·博恩
本公开内容大体上涉及适合于用作催化剂支撑体材料的陶瓷材料、使用这类材料的催化剂以及用于使用它们的方法,例如用于将糖、糖醇、甘油和生物可再生的有机酸化成有商业价值的化学品和中间体的方法。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包含化锆和一种或更多种金属氧化物的陶瓷材料,该一种或更多种金属氧化物选自氧化镍、氧化、氧化钴、氧化和氧化锌,陶瓷材料是至少约50wt.%氧化锆。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陶瓷材料大体上无任何粘合剂或另外的稳定剂。
145 一种五硫代硫酸钠的生产方法 CN201610915875.3 2016-10-21 CN106430114A 2017-02-22 宫毅; 魏占鸿; 赵吉祥; 张凤娇; 贾苗
发明涉及一种五硫代硫酸钠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包括:(1)向含单质硫的渣料中加入水,经搅拌洗涤、过滤分离后得到滤饼A和滤液A;(2)向滤饼A中加入亚硫酸钠和水,其中,亚硫酸钠的加入量为理论值的1.1-1.2倍,水的加入量为含单质硫渣料的15-20倍,将混合后的物料进行加热搅拌浸出;然后进行过滤与洗涤,得到含贵金属的滤饼B和滤液B;将滤液B进行蒸发、冷却结晶、溢流、过滤分离、干燥,得到五水硫代硫酸钠。本发明有效地回收了有价元素,并得到了五水硫代硫酸钠和硫酸钠两种产品。
146 一种球形化亚镍微米笼的制备方法 CN201610652529.0 2016-08-10 CN106315696A 2017-01-11 陈庆春; 邓慧宇; 刘晓东; 邓兆龙; 张小广; 张玉珍
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球形化亚镍微米笼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制氢氧化钠和葡萄糖的混合溶液,往其中加入七硫酸镍,磁搅拌数十分钟后转移到水热反应釜中,在一定温度下保持若干时间,待冷却后打开反应釜离心洗涤反应釜内物质,得到前躯体,前躯体分散于无水乙醇中,转移到瓷坩埚中,待无水乙醇烘干挥发完全,将瓷坩埚转移到弗炉中,一定温度下煅烧数小时,冷却到室温后得到粗产品。将所述粗产品经分离、洗涤和干燥后即得目标产物球形氧化亚镍微米笼。本发明工艺简单,产品结构新颖,所制得的球形氧化亚镍微米笼具有催化活性、磁性、电化学等良好性能,可用于化学化工、电子信息、冶金等工业生产和国防安全领域。
147 一种用于甲选择性吸附的微孔中空化镍气敏传感器件及制备和应用 CN201610556395.2 2016-07-15 CN106248744A 2016-12-21 何丹农; 张芳; 林琳; 葛美英; 张春明; 金彩虹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甲选择性吸附的微孔中空化镍气敏传感器件及制备和应用,氧化镍微孔空心球利用模板法和热法制备,该方法利用有机做模板,利用镍盐做前驱体,水热条件下尿素提供OH~,通过调控前驱体的浓度、比例、反应温度等条件,制备微孔空心球的氧化镍。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水热法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温度低,无需复杂的后续处理条件即可获得氧化镍微孔空心球,该发明制备的氧化镍可用于空气中甲醛气体的选择性检测。
148 一种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1610479481.8 2016-06-28 CN106115802A 2016-11-16 李力南; 翁宇飞; 张其笑
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先配成含葡萄糖溶液;再进行水热反应,反应完后于蒸干;然后在混合保护气氛下,高温化;然后在超声条件下化,再超声分散并与金属盐、抗坏血酸、氢氧化钠、乙二醇和聚乙烯亚胺搅拌均匀,转移至微波反应釜微波反应,并用乙醇和去离子水交替洗涤,最后冷冻干燥即得所述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可行性强,适合大规模生产,使用范围广,此外所制备的石墨烯复合材料导电性好、性能稳定,适用于光催化、电催化、电极材料等领域应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49 镍复合氢化物及其制造方法、非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CN201610368492.9 2012-04-03 CN106044871A 2016-10-26 福井笃; 井之上胜哉; 小田周平; 户屋广将
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适度的粒径且粒径均匀性高的正极活性物质及作为其前驱体的镍复合氢化物。在通过结晶化反应获得镍复合氢氧化物时,将含有至少含镍的金属化合物和铵离子供给体的核生成用溶液,以使25℃液温基准下的pH值成为12.0~14.0的方式进行控制而实施核生成后,以使25℃液温基准下的pH值成为10.5~12.0且pH值低于核生成工序中的pH值的方式,控制含有上述所形成的核的粒子生长用水溶液,从而使所述粒子生长。此时,至少从所述粒子生长工序开始时至相对于该粒子生长工序的总时间超过40%的范围内,在氧浓度为1容量%以下的非氧化性环境中实施的同时,至少将所述核生成工序中的每单位体积的搅拌所用功率控制于0.5~4kW/m3。
150 粒径可调的金属及其化物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 CN201610560987.1 2016-07-18 CN106041124A 2016-10-26 陈慧玉; 徐春菊; 赵培华
发明涉及一种粒径可以调控的金属及其化物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分散聚合方法制备微米级单分散的聚苯乙烯(PS)微球;之后运用化学方法制备具有金属镀层的复合粒子;最后采用溶剂刻蚀或高温煅烧的方法除去聚苯乙烯内核,获得具有空心结构的金属或其氧化物微球。通过改变单体和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可以控制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大小,从而实现对金属及其氧化物空心微球粒径的调控。
151 一种降低金属氯化物喷雾热解制备化物过程中氯含量的方法 CN201610195086.7 2016-03-31 CN105692722A 2016-06-22 王志兴; 李滔; 李新海; 郭华军; 李艳; 彭文杰; 胡启阳
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金属氯化物喷雾热解制备化物过程中氯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粉体收集器中安装温度控制装置;将金属氯化物溶液超声雾化后进行热解实验,通过温度控制装置将粉体收集器中的温度分别控制在一系列不同的温度,然后对不同温度下收集到的粉体材料进行物相或成分分析,选择粉体物料中不含有氯或氯含量低于0.8wt%时的温度作为临界温度;把粉体收集器温度控制在所述的临界温度以上,开始进行金属氯化物喷雾热解制备氧化物的生产过程。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直接得到高纯度氧化物粉体材料,无需后续单独除氯流程,从而避免了洗、高温灼烧、电渗析等除氯方法对粉体材料物理化学性质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152 一种化亚镍前驱体酸镍的合成方法 CN201610106501.7 2016-02-26 CN105645482A 2016-06-08 曾辉; 丁冬久; 冯玉洁; 丁庆华; 魏刚; 陈守权; 任保佑
发明公开一种化亚镍前驱体酸镍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为并流、低pH值半合成脱镁,浆化、高pH值脱硫和浆化、洗涤脱钠,通过精确控制pH值分步沉淀、过滤和洗涤,将杂质镁、钠、硫酸根从上清液中开路脱除,制备高品质氧化亚镍前驱体碳酸镍。本方法加工成本低、金属回收率高,设备材质要求低,投资费用低,技术槛低,方法简单方便,效果好,碳酸镍品质好,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加工成本低、经济性好,利润高,便于产业化推广应用,资源循环利用,是一种值得推广低成本、低能耗、高效益的绿色产业化项目。
153 一种脱除氢化镍中硫酸根的方法 CN201510803603.X 2015-11-20 CN105439214A 2016-03-30 高文斌; 王清宏; 范桂芳; 王文鹏; 陈集云; 马敏燕; 赵述明; 陶世香
一种脱除氢化镍中硫酸根的方法,涉及一种氢氧化镍生产过程中硫酸根的洗涤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脱除氢氧化镍中硫酸根的过程采用酸钠作为洗涤剂进行洗涤的。本发明的一种脱除氢氧化镍中硫酸根的方法,以碳酸钠为洗涤剂,通过碳酸钠溶液洗涤、纯洗涤、干燥工艺过程,能够生产硫酸根含量≤0.2%的氢氧化镍产品,其工艺流程短、洗涤效果好。
154 锂二次电池的正极及锂二次电池 CN201110186078.3 2011-06-23 CN102299296B 2015-12-16 杉浦隆太; 小林伸行; 七泷努; 宇贺治正弥; 长田薰
发明的锂二次电池维持了良好的循环特性且能够实现高容量化。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的正极具有由导电性物质构成的正极集电体和由锂复合化物烧结体板构成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与正极集电体通过导电性接合层接合。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为30μm以上,平均气孔直径为0.1-5μm,空隙率为3%以上且不到15%。
155 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制造方法及包含它的锂二次电池 CN201180047401.7 2011-09-28 CN103155241B 2015-11-25 吴性宇; 宣熙英; 都宥林; 李亨馥
发明涉及高容量正极活性物质,具体涉及包含下述化学式1所示的复合化物的锂二次电池用高容量正极活性物质。[化学式1]LixNiyFezMnwO2(在上述式中,1≤x≤1.8,0<y≤0.13,0<z≤0.13,0.6≤w≤1)。
156 金属化物介晶体及其制造方法 CN201380071767.7 2013-12-02 CN104955771A 2015-09-30 真嵨哲朗; 立川贵士; 卞振锋
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化物介晶体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在300~600℃的条件下煅烧包含一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氧化物前体、铵盐、表面活性剂以及的前体水溶液的工序,通过该制造方法可以简单合成多种金属氧化物介晶体。此外,还可以提供由多种金属氧化物或合金氧化物组成的复合型介晶体。
157 利用了等离子体蚀刻处理的表面凹凸形成方法以及电极部件 CN201180010567.1 2011-01-05 CN102770943B 2015-05-20 永绳智史; 近藤健
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且精度良好地得到具有规定表面凹凸的基材的利用了等离子体蚀刻处理的表面凹凸形成方法,以及通过这样的形成方法得到的电极部件。本发明涉及,在进行等离子体蚀刻处理时,将具有微细的表面凹凸并且进行了部分化的金属盐膜作为保护膜使用,在基材上形成规定的表面凹凸图案的表面凹凸形成方法等,所述表面凹凸形成方法包括:对基材涂布含金属盐液态物,形成金属盐膜的第1工序;在金属盐膜上形成微细的表面凹凸,并且进行部分氧化,形成保护膜的第2工序,将基材与保护膜一起进行等离子体蚀刻处理,在基材上形成规定的表面凹凸的第3工序。
158 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含有该正极活性物质的碱性蓄电池用正极、碱性蓄电池以及镍氢蓄电池 CN201380044290.3 2013-08-29 CN104584280A 2015-04-29 林圣; 中村靖志; 新田泰裕
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在包含高温下的广泛的温度范围可以得到较高的充电效率,而且可以抑制自放电。碱性蓄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含有镍化物;镍氧化物在通过使用CuKα射线的2θ/θ法所测得的粉末X射线衍射图像中,(001)面的峰强度I001相对于(101)面的强度I101之比I001/I101为2以上,而且(001)面的半峰全宽FWHM001相对于(101)面的半峰全宽FWHM101之比FWHM001/FWHM101为0.6以下。
159 一种均相多元多孔化物材料、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201410713657.2 2014-11-28 CN104445079A 2015-03-25 谭强强; 王鹏飞; 徐宇兴
发明涉及一种均相多元多孔化物材料、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金属有机配体配制成溶液,任选地加入去质子化剂,然后加入至少两种金属的混合盐,常温下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得到一种多元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经抽滤洗涤干燥后,一定温度焙烧,烧蚀掉金属有机框架中的有机成分,即可得到一种均相多元多孔氧化物材料。本发明的方法工艺简单、产率高、成本低、无污染,且制得的多元氧化物材料金属元素分布均匀,具有高的比表面积。本发明的多元多孔氧化物材料在吸附、催化、传感以及储能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60 干式涂覆的阴极材料前体 CN201180039992.3 2011-08-04 CN103068770B 2015-03-25 延斯·鲍森; 金基惠; 洪宪杓
一种用于制造一种掺杂的锂过渡金属(M)-化物粉末的微粒前体化合物,该粉末在锂离子电池中可用作为一种活性的正极材料,该微粒前体化合物包括一个过渡金属(M)-氢氧化物或(M)–羟基氧化物的核芯以及覆盖该核芯的一个非无定形的氧化铝涂覆层。在一个或多个程序中通过提供其中将该微粒前体核芯化合物与氧化铝粉末进行混合的一种铝干式涂覆工艺,可以实现比已知现有技术更高的铝掺杂平。在这些涂覆程序中该氧化铝的晶体结构得以维持,并且每个混合的过渡金属前体颗粒的核芯被一个包含结晶的氧化铝纳米颗粒的涂覆层包围。随着该核芯尺寸增加,该微粒前体中的铝浓度降低。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