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非晶态金属拉条 CN201080005460.3 2010-01-28 CN102348599B 2014-10-22 D·C·罗林; S·克里斯坦森
由多个高刚性翼尖和层产生空气动拉条阵列(112),所述层具有以预先确定的间隔关系支撑所述翼尖并将所述翼尖粘附至交通工具表面(111)。
22 刚性带尖端拉条 CN201080004091.6 2010-01-28 CN102272001B 2014-09-17 D·C·罗林; K·R·马隆
一种用于空气动学拉条的多层构造,其包括具有突出的、由一种材料组成的第一层(201)和由一种材料组成的第二层(203),其中第一层材料展示具有长期耐久力的第一特性,而第二层的材料呈现粘结于表面(110)的能力的第二特性。
23 产生和移动等离子簇用于主动气流控制的散开级联阵列 CN200980143210.3 2009-11-13 CN102197712B 2014-09-17 V·赫吉科夫; S·刘
发明描述了一种电极阵列(104),其有选择地产生等离子体。所述阵列包括沿着第一电介质(304A)设置的第一电极(302A),和至少第二电极(302B)。第二电极(302B)夹在所述第一电介质(304A)和第二电介质(304B)之间。电源(802)至少提供电至第一和第二电极。进而,电源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源(802),以便调节至少提供给第一和第二电极的电功率,并引起第一和第二电极产生和移动等离子体,从而修改不同的气流型状。
24 具有摩擦降低的织构化表面的金属薄板和中厚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0980134187.1 2009-08-05 CN102138009B 2014-05-28 李铭; 詹姆斯·M·马里内利; 柳建韬; 保罗·E·麦格纽森; 许身; 马库斯·B·海尼曼; 刘畅; 路易斯·法诺·维加
发明公开了具有摩擦降低的织构化表面的金属薄板和板材以及制造这种金属薄板和板材的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包括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一个大体上带槽的表面的金属产品的运输工具,其中,该大体上带槽的表面形成肋状构形,该肋状构形包括多根相邻的、经轧制永久形成的、沿所述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延伸的纵向肋,并且该肋状构形涂覆有至少一层被设计和施加成足以保护该肋状构形的涂层。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多根相邻的、经轧制永久形成的纵向肋形成摩擦力降低的织构化表面。在一个实施例中,金属产品用于制造航空器的至少一部分。在一个实施例中,金属产品用于制造转动叶片的至少一部分。
25 生产具有带有光滑外表面的外壳的飞机结构部件的方法 CN201310395876.6 2013-09-03 CN103662084A 2014-03-26 埃卡特·弗兰肯贝格尔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具有带有光滑外表面(5)的外壳(3)的飞机结构部件(1)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飞机结构部件(1),该部件具有包括至少一个凹部(7)的外壳(3);通过凹部检测装置(17)检测所述至少一个凹部(7)的位置;以及用填充材料颗粒(23)填充位于所检测位置处的所述至少一个凹部(7),所述填充材料颗粒(23)通过喷墨打印装置(27)施加到所述至少一个凹部(7)中。
26 用于改进层流覆盖层的沉积方法 CN200980121311.0 2009-06-03 CN102057144B 2013-09-11 阿兰·波特; 菲利普·德康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改进前缘的第一板(36)和沿层流流动方向的另一相邻表面的第二板(34)之间连接处的层流的覆盖层的沉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所述连接处的理论连续表面(46),开一个深度比所述理论连续表面(46)浅的槽(48),该槽的延伸宽度使得所述板(34,36)的外表面不再相对于理论表面(46)突起,和在槽(48)中沉积覆盖层(50),以便对槽进行填充。
27 减少流线形物体阻的方法 CN201210196422.1 2012-06-14 CN102837799A 2012-12-26 梅正新
发明提供一种减少流线形物体阻的方法,其是于一流线形物体的最宽处与尾端之间设有一或多数个隆起结构,其中,该等隆起结构之间可具有一间隔空间;藉此,该隆起结构可阻滞并引导流体对流线形物体尾端增加压力,以减少流线形物体遭受的阻力,其可应用于各种流线形物体,而提升行进中流线形物体的速度。
28 用于飞行器的空气动学辅助面的装置 CN201180010248.0 2011-02-08 CN102762454A 2012-10-31 彼得·克罗伊策; 斯文·沙伯; 伊里斯·哥德哈恩
一种空气动学辅助面装置,该装置设计成设置在飞机的下侧并且还具有纵轴线(32)和至少一个空气动力学辅助面(20),其中空气动力学辅助面(20)侧向偏置于纵轴线(32)定位,并且其中空气动力学辅助面(20)设计成在由空气迎流时产生涡流。由此,能够抵消由飞机的造形所引起的涡流,使得能够提高飞机的方向稳定性并且能够降低空气动力学阻力。
29 非晶态金属拉条 CN201080005460.3 2010-01-28 CN102348599A 2012-02-08 D·C·罗林; S·克里斯坦森
由多个高刚性翼尖和层产生空气动拉条阵列(112),所述层具有以预先确定的间隔关系支撑所述翼尖并将所述翼尖粘附至交通工具表面(111)。
30 刚性带尖端拉条 CN201080004091.6 2010-01-28 CN102272001A 2011-12-07 D·C·罗林; K·R·马隆
一种用于空气动学拉条的多层构造,其包括具有突出的、由一种材料组成的第一层(201)和由一种材料组成的第二层(203),其中第一层材料展示具有长期耐久力的第一特性,而第二层的材料呈现粘结于表面(110)的能力的第二特性。
31 用于减小因物体与流体相对移动而产生的阻的装置 CN200680045765.0 2006-12-05 CN101374717A 2009-02-25 Y·布鲁哈特
一种用于减小因物体和流体之间或流体在物体中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的阻头损失的装置。在与流体接触的物体的表面内或在该表面顶部,所述装置具有用于对沿物体表面的流体旋涡的旋转方向进行控制的部件(2),因而减小了流体与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并因此减小了阻力、物体所受到的限制、或流体的水头损失。
32 紊流薄片 CN200680029317.1 2006-08-08 CN101278133A 2008-10-01 J·L·范梅尔克斯泰靳
发明涉及一种减少向前运动物体的空气阻的层,该层包括:在第一方向(R)上上升的表面(2)的图案;以及在与第一方向成一度的第二方向上在表面之间延伸的通道(3)。通道的流动是在微尺度下发生的,会抑止流过表面的主流中的紊流的发生,从而减小空气阻力。
33 控制边界层及其它具有约束壁的流体流动场内紊流的方法和设备 CN97125757.4 1997-12-09 CN1186268A 1998-07-01 L·西罗维奇; L·Y·布洛尼基; E·拉维奇; S·卡尔森
通过被动的方式向紊流壁区域内引进一个干扰来促进或抑制滚偶的形成,从而局部地增强或减小流动场中的紊流,从而实现对边界层或具有约束壁的流体流动场内的紊流进行控制。其中的边界层或流动场具有一个紊流壁区域,在自然状况下,它在壁面附近有一个滚动偶或层流的系统。
34 用于控制在有界壁的流体流动场中的紊流的方法和装置 CN92114607.8 1992-11-19 CN1074279A 1993-07-14 L·西罗维希; L·Y·布朗尼基; E·列维希
通过向紊流中引入改变与流动方向成一定倾的传播结构特性的干扰来控制以在流动方向上延伸的涡卷对系统和与涡卷对系统相互作用的传播结构为特征的在具有紊流壁区的有界壁流体流动场中的紊流。在干扰使传播结构波幅增加的情况下,紊流混合或加热增加;而当干扰使传播结构的波幅减小时,紊流阻降低。
35 用于产生的成形元件 CN201580045321.6 2015-09-24 CN107074349A 2017-08-18 雷米·拉夫雷斯特
公开了一种用于产生的成形元件,该成形元件包括具有有效表面的材料;位于材料的有效表面上的多个腔,这多个腔包括销孔,每个销孔具有位于有效表面上的微米级尺寸的开口和大于销孔的直径的微米级尺寸的深度;其中每个销孔气密地密封在腔的相对侧上;并且另外其中对着材料的有效表面的气流循环在有效表面上并且在多个腔中的每个腔内部引起压力变化,从而产生力。
36 气流扰动护罩和方法 CN201380048696.9 2013-09-09 CN104661915B 2017-06-23 斯图尔特·莱西; 杰夫·卡姆勒; 皮特·迈克利兹
用于降低由一航空器产生的气动噪声的气流扰动护罩(14)。该气流扰动护罩具有基体(14a)以及多个气流扰动组件(14b)。
37 一种流体装置的性能改善方法及流体动力装置 CN201710048108.1 2017-01-20 CN106741844A 2017-05-31 周朴
发明公开了一种流体装置的性能改善方法及流体动力装置,涉及流体动力技术领域,在目前流线型的流体动力装置的平、直、圆、滑表面和边沿加装凸出结构,使装置表面和边沿变得不平、不直、不圆、不滑,不但能够对装置起到一定的加固作用,而且增大表面增强散热效果,同时也具有消除噪音、抗涡流、抗共振和防等效果。
38 形状记忆拉条 CN201610210694.0 2010-01-28 CN105936162A 2016-09-14 D·C·罗林; T·L·施耐德
一种用于空气动学拉条的多层构造,其包括具有突出的由一种材料组成的第一层(201)和由另一种材料组成的第二层(203),其中第一层材料具有形状记忆性,而第二层的材料呈现了粘结于表面(204)的能力的第二特性。
39 形状记忆拉条 CN201080004055.X 2010-01-28 CN102272000B 2016-04-27 D·C·罗林; T·L·施耐德
一种用于空气动学拉条的多层构造,其包括具有突出的由一种材料组成的第一层(201)和由另一种材料组成的第二层(203),其中第一层材料具有形状记忆性,而第二层的材料呈现了粘结于表面(204)的能力的第二特性。
40 用于飞行器的空气动学辅助面的装置 CN201180010248.0 2011-02-08 CN102762454B 2015-11-25 彼得·克罗伊策; 斯文·沙伯; 伊里斯·哥德哈恩
一种空气动学辅助面装置,该装置设计成设置在飞机的下侧并且还具有纵轴线(32)和至少一个空气动力学辅助面(20),其中空气动力学辅助面(20)侧向偏置于纵轴线(32)定位,并且其中空气动力学辅助面(20)设计成在由空气迎流时产生涡流。由此,能够抵消由飞机的造形所引起的涡流,使得能够提高飞机的方向稳定性并且能够降低空气动力学阻力。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