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作业;运输 / 飞行器;航空;宇宙航行 / 飞机;直升飞机 / 通过影响附面层流来影响流经飞机表面的空气流(一般附面层的控制入F15D)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使用等离子体减轻冲击 CN201610922682.0 2016-10-25 CN106672215A 2017-05-17 M·J·小克莱门; D·V·小德劳因; A·F·斯蒂沃特
申请公开一种用于减轻运载工具以大于运载工具的临界赫数的速度行进时的不期望的效应的方法、设备和系统。使用与以大于运载工具的临界马赫数的速度行进的运载工具的内部结构相关联的多个紫外线能量源生成紫外线能量。将紫外线能量从多个紫外线能量源传输穿过在运载工具的选择位置周围的运载工具的外部,等离子体在选择位置周围产生,以减轻运载工具以大于运载工具的临界马赫数的速度行进时的不期望的效应。
2 节能环保交通系统 CN201410528011.7 2014-09-23 CN104590404A 2015-05-06 邸志伟
节能环保交通系统,核心是阻非常小、非常节能、非常适合较长距离、高速度道路行驶,也适合飞行的飞行汽车及其道路系统,可以用于列车、电摩、自行车、飞机、汽车等等交通工具的改进、改造。本发明采用斜流扇推动气流向斜后方流动,采用把斜流风扇置于凸形前表面的交通工具前面,使空气尽可能不与交通工具迎风面碰撞,从而减少了空气对交通工具的阻力,空气不与交通工具碰撞就不会使交通工具损失能量,由于交通工具前面的高速气流还会形成非常低的迎面压力,再在交通工具后面采用扩压装置,可以使交通工具后面的压力大于前面,大大降低交通工具的阻力。还采用立体全互通立交桥,多层交通层,可以解决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
3 发声隔膜配置 CN201280046621.2 2012-09-14 CN103828394A 2014-05-28 S·斯德姆
发明涉及一种隔膜配置(10),该隔膜配置拟被装配到用于发声的结构组件或固定环(26),该隔膜配置具有两个压电晶体(14),该两个压电晶体被彼此对着地装配在能够振动的导电隔膜(12)的两侧,其中,以能导电且能传递的方式将两个压电晶体(14)分别固定到具有连接触点(28)的隔膜(12),并且在压电晶体的相反侧压电晶体(14)均导电地连接到接触板(20a、20b)。在这种情况下,各接触板(20)均具有至少一个沿结构组件的方向延伸的接触带(32),并且接触带的自由端具有电连接触点。能够通过施加到三个连接触点的电压来激发隔膜配置(10)。这在工作过程中产生了可靠的接触连接并且接触板(20)用作压电晶体(14)散热用的导热板。
4 用于高速运动平台上的武器舱的等离子作动器系统和方法 CN200810108807.1 2008-05-26 CN101332870A 2008-12-31 斯科特·L·施威姆利; 小唐纳德·V·德劳因
一种用于控制航空运动平台例如航空器表面上的自由流气流的系统和方法特别是一种用于高速运动平台上的武器舱的等离子作动器系统和方法。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系统包括用于航空器的武器舱的上游的机身的底部表面上的多个等离子作动器。当等离子作动器被赋能时,在邻近作动器处产生感生流动。感生流动用以当自由流气流在武器舱之上运动时(当舱打开时)从武器舱偏离产生的剪切层。这显著地降低一般在剪切层进入武器舱时产生的振荡声压波。所述系统和方法显著地降低武器舱内部的噪声,并改善军械从武器舱的分离。
5 飞机前缘缝翼噪声控制方法 CN201310442703.5 2013-09-25 CN103625639B 2017-12-05 谢里; 孙一峰; 党铁红; 陈迎春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飞机前缘缝翼的被动降噪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前缘缝翼的缝翼凹槽内表面上安装第一压电传感器以利用压电效应吸收气流漩涡撞击的机械能并转化为电能;提供压电分流电路使其与所述第一压电传感器电连接从而将所述电能以热的形式耗散。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飞机前缘缝翼的主动降噪方法和一种主被动一体降噪方法。本发明可在不对常规增升装置设计产生较大改变的前提下实现缝翼气动噪声的有效控制,不会对增升装置的气动性能和飞机安全性产生影响。
6 具有滞留层自修复功能的超疏减阻防污表层结构 CN201710619364.1 2017-07-26 CN107336798A 2017-11-10 卢序; 李光武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滞留层自修复功能的超疏减阻防污表层结构,包括需要减阻的固体、多孔板、蒙皮和流体加压装置;多孔板装置在需要减阻的固体表面外侧从而形成中空腔,多孔板外部包裹具有若干纳米级通孔的蒙皮;流体加压装置与中空腔体连通;流体加压装置将流体注入中空腔内,注入中空腔内的流体在压差的作用下由中空腔流过多孔板,填充满蒙皮的若干纳米级通孔,在蒙皮外侧形成流体滞留层,该流体滞留层能够在中空腔内的流体的压差作用下从中空腔补充流体恢复到初始状态,从而在需要减阻的固体表面外侧形成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流体滞留层。上述结构能够避免物质在需要减阻的固体表面附着和减少与外界流体的摩擦阻
7 用于飞行器的控制表面 CN201610622388.8 2016-08-01 CN106394870A 2017-02-15 罗伯特·诺桑姆; 詹姆斯·舒
申请涉及一种用于飞行器的控制表面。该控制表面具有前缘、后缘以及限定于前缘与后缘之间的翼弦线。第一空气动学表面位于前缘与后缘之间,并且第二表面位于前缘与后缘之间。前缘由头部形成,该头部具有控制表面能够绕其偏转的铰链轴线。控制表面的在第一空气动力学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垂直于翼弦线的最大厚度部位于铰链轴线的后方。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用于飞行器的控制表面,其中,控制表面的第一空气动力学表面的最大曲率部位于铰链轴线的后方。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包括固定部段和控制表面的飞行器或者飞行器部件。
8 用于高速运动平台上的武器舱的等离子作动器系统和方法 CN200810108807.1 2008-05-26 CN101332870B 2013-10-16 斯科特·L·施威姆利; 小唐纳德·V·德劳因
一种用于控制航空运动平台例如航空器表面上的自由流气流的系统和方法特别是一种用于高速运动平台上的武器舱的等离子作动器系统和方法。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系统包括用于航空器的武器舱的上游的机身的底部表面上的多个等离子作动器。当等离子作动器被赋能时,在邻近作动器处产生感生流动。感生流动用以当自由流气流在武器舱之上运动时(当舱打开时)从武器舱偏离产生的剪切层。这显著地降低一般在如果剪切层进入武器舱时产生的振荡声压波。所述系统和方法显著地降低武器舱内部的声噪声,并改善军械从武器舱的分离。
9 用于飞行器的空气动学高性能翼型 CN200910009876.1 2009-01-23 CN101497371A 2009-08-05 V·米库拉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飞行器的空气动学高性能翼型(10),其中为了强制形成离开底侧(12)的边界层紊流,在后缘(15)紧接的附近设置在后缘的整个长度上延伸的过渡条带(16)。
10 飞机用气流排放装置 CN86102097 1986-03-26 CN1007171B 1990-03-14 埃尔金·欧内斯特·弗拉格; 梅尔文·博博
在本发明的一种形式中,边界层空气被移开飞机的探测器,导致自由气流碰撞到探测器上。
11 气流排放装置 CN86102097 1986-03-26 CN86102097A 1986-10-22 埃尔金·欧内斯特·弗拉格; 梅尔文·博博
在本发明的一种形式中,边界层空气被移开飞机的探测器,导致自由气流碰撞到探测器上。
12 一种T型尾翼及配有T型尾翼的飞机 CN201611088835.2 2016-12-01 CN106516082A 2017-03-22 李晓亮
申请公开了一种T型尾翼及配有T型尾翼的飞机,属于飞行器领域,所述T型尾翼包括垂直尾翼和平尾翼,所述垂直尾翼与水平尾翼结合处交错布局,水平尾翼的前端设置在垂直尾翼的前端的后方,水平尾翼的后端突出在垂直尾翼的后端的后方,水平尾翼的前端与垂直尾翼顶面的前端之间形成光滑的弧形面过渡。本发明在传统T型尾翼基础上极大的提高了T型尾翼整体的抗流场干扰能,提高了飞机整体的稳定性并简化了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的连接结构。
13 抗自旋的飞机结构 CN201380003800.2 2013-07-19 CN104203748B 2016-08-24 马修·基安达; 乔恩·克拉科; 约翰·隆克兹; 迪特尔·克勒; 大卫·莱德妮瑟
发明公开了一种使飞机抗自旋的结构和系统。飞机对自旋的抵抗通过将失速单元约束到邻近机身而远离翼尖(210)的机翼区域(220)来完成。促进该约束的机翼特征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折口(215)、失速条(320)、涡流发生器(630),机翼扭转(510?550)、机翼后掠平稳定器。本发明所呈现的飞机结构特征单独或组合地通过约束失速单元致使该飞机抗自旋,其允许飞机的控制面保持可操作以控制该飞机。
14 一种具有曲面微沟槽结构的飞行体及其制造方法 CN201510053233.2 2015-01-30 CN104647168A 2015-05-27 谢晋; 鲁艳军; 李青; 罗敏健; 杨林丰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曲面微沟槽结构的飞行体及其制造方法。该飞行体包括圆柱体和圆锥头,沿着圆锥头的曲表面轴向截面轮廓间隔均匀分布多条微沟槽,曲表面为抛物面或椭圆面的二维旋转面。加工时,先将柱状材料加工成带有圆锥头的曲面轮廓的粗糙曲表面的飞行体;然后利用细粒度金刚石砂轮的圆环端面边沿着曲表面轮廓加工成光滑的曲表面;最后,将砂轮轴向转向与工件转轴垂直或者倾斜成一定角度并保持工件固定,利用高速旋转的金刚石砂轮V形尖端沿着光滑的曲表面轮廓径向进给将曲表面加工出微沟槽。该方法将飞行体加工出有规则可控的微沟槽结构的光滑曲表面,能够减小飞行体的空气阻和增强雷达的散射,最终实现飞行的减阻和隐形。
15 抗自旋的飞机结构 CN201380003800.2 2013-07-19 CN104203748A 2014-12-10 马修·基安达; 乔恩·克拉科; 约翰·隆克兹; 迪特尔·克勒; 大卫·莱德妮瑟
发明公开了一种使飞机抗自旋的结构和系统。飞机对自旋的抵抗通过将失速单元约束到邻近机身而远离翼尖(210)的机翼区域(220)来完成。促进该约束的机翼特征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箍(215)、失速条(320)、涡流发生器(630)、机翼扭转(510-550)、机翼后掠平稳定器。本发明所呈现的飞机结构特征单独或组合地通过约束失速单元致使该飞机抗自旋,其允许飞机的控制面保持可操作以控制该飞机。
16 飞机前缘缝翼噪声控制方法 CN201310442703.5 2013-09-25 CN103625639A 2014-03-12 谢里; 孙一峰; 党铁红; 陈迎春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飞机前缘缝翼的被动降噪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前缘缝翼的缝翼凹槽内表面上安装第一压电传感器以利用压电效应吸收气流漩涡撞击的机械能并转化为电能;提供压电分流电路使其与所述第一压电传感器电连接从而将所述电能以热的形式耗散。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飞机前缘缝翼的主动降噪方法和一种主被动一体降噪方法。本发明可在不对常规增升装置设计产生较大改变的前提下实现缝翼气动噪声的有效控制,不会对增升装置的气动性能和飞机安全性产生影响。
17 Method and flow control system to control the airflow over the cavity JP2008135394 2008-05-23 JP5483830B2 2014-05-07 スコット・エル・シュイムリー; ドナルド・ブイ・ドルアン,ジュニア
18 Apparatus for reducing the fan duct bottom 圧抗 force of the gas turbine engine JP15607691 1991-05-31 JPH0672570B2 1994-09-14 JOOJI ARUBAATO KOFUINBERII
19 プラズマを使用した衝撃の緩和 JP2016218515 2016-11-09 JP2017137041A 2017-08-10 クレーメン, マーク ジョーセフ, ジュニア; ドルアン, ドナルド ヴィー., ジュニア; スチュアート, アラン エフ.
【課題】輸送体が輸送体の臨界マッハ数よりも速い速度で移動することによる望ましくない効果を緩和させるための、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を提供する。
【解決手段】臨界マッハ数よりも速い速度で移動する輸送体100の内部構造に関連付けられた複数の紫外線エネルギー源を使用して、紫外線エネルギーが生成される。紫外線エネルギーは、複数の紫外線エネルギー源から、輸送体の選択された領域118、120、122、124、126、128、134で輸送体の外面を通過するように輸送される。輸送体が輸送体の臨界マッハ数よりも速い速度で移動することによる望ましくない効果を緩和させるように、選択された領域で、プラズマが生成される。
【選択図】図1
20 Vortex generating device and vortex generating method JP2014015831 2014-01-30 JP2014167349A 2014-09-11 TANAKA MOTOFUMI; OSAKO TOSHIKI; SHIODA KAZUNORI; MATSUDA HISASHI; UCHIDA TATSUAKI; SHIMURA NAOHIKO
PROBLEM TO BE SOLVED: To provide a vortex generating device and a vortex generating method capable of generating a vortex without dynamically changing an angle of attack.SOLUTION: This invention comprises: a member contacted with a flow of fluid having a stagnation point O on a circumference of a section in parallel with this flow where the fluid flows in, first and second peeling points P accompanied with first and second peeling regions; a disturbance application part 12 for applying disturbance to an upstream of the first peeling point and partially adhering a flow interface layer to it; and a control part 14 for generating a dynamic stall vortex by temporally controlling application of the disturbance by the disturbance application part and changing over an adhering distance from the stagnation point to the first peeling point.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