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作业;运输 / 船舶或其他水上船只;与船有关的设备 / 船舶的推进装置或操舵装置(两栖车辆的推进入B60F3/0007;气垫车的推进入B60V1/14;除核动力外潜艇专用的入B63G;鱼雷专用的入F42B19/00)
子分类: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41 化的方位推进器 CN201480052244.2 2014-09-24 CN105612103A 2016-05-25 施泰纳尔·奥塞博; 鲁内·加伦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推进船舶的模化的方位推进器(1),其具有流围绕的推进器壳体(1),并且包括:标准化的核心装置(2),其具有形成部分推进器壳体的核心装置壳体(21);传输线(6),被布置在核心装置壳体(21)中,包括沿推进器壳体的纵向方向(13)延伸的螺桨轴(61);以及螺旋桨(3),其被布置在推进器壳体外侧且被可操作地连接到螺桨轴。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方位推进器的船舶以及构造方位推进器的方法。
242 半潜式脚踏 CN201610148569.1 2016-03-16 CN105584611A 2016-05-18 王光柱
半潜式脚踏舟,主体包括上部的浮体和挂在浮体下部的座驾机构,浮体由发泡体、龙骨架和定位紧固托架组成;座驾机构主要由乘员座架、主架管、转向机构、踏乘座板和动机构组成,乘员座架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联锁紧固机构和链接轴翻转机构与浮体的定位紧固托架连接,动力机构由主动齿轮箱、螺旋桨叶片、传动装置、联动齿轮箱和脚踏拐臂组成;转向机构由方向操作盘、操作联动杆、方向舵联动舵板轴杆和方向舵板组成;踏乘座板底部设置座板升降管,座板升降管上设置升降管限位紧锁顶丝杆。本发明由浮于面的浮体和位于水面以下的座驾机构组成,使乘员的重心下降构成半潜式结构,大大提高了船体的行驶稳定性,并采用脚踏式动力机构,操作方便。
243 陆两用车辆 CN200780038790.0 2007-08-24 CN101528487B 2016-05-18 A·T·吉布斯
参考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陆地和船用模式下使用的陆两用车辆,其包括:滑航型壳体;三个车轮工位,所述三个车轮工位中的两个是前轮工位,该前轮工位分别设置在该水陆两用车辆的两侧并且设置在该水陆两用车辆的前半部分内,且第三个车轮工位是设置在该水陆两用车辆的后半部分的中心区域中的后轮工位;在各车轮工位设置的至少一个车轮,各车轮在伸出的陆地模式位置和收回的船用模式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用于在陆地模式下在陆地上推进该水陆两用车辆的陆地推进装置,所述陆地推进装置包括所述车轮中的至少一个车轮;以及用于在船用模式下在水上推进该水陆两用车辆的船用推进装置,该船用推进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后轮工位的两侧的至少两个推动器或推进器
244 驱动器 CN201480049861.7 2014-08-04 CN105579341A 2016-05-11 费尔南多·加拉托; 安德烈亚·托尼翁
发明涉及一种船驱动器,其具有:在船身(7)之外且以能够相对于船身(7)地绕竖直的枢转轴线(11)枢转的方式布置的下壳体(10),至少一个螺旋桨轴(13)以能驱动的方式支承在水下壳体中;布置在船身(7)的内部空间(6)中的、用于使水下壳体(10)摆转以便实现对船进行方向控制的枢转驱动器。在此,在枢转驱动器的元件上设置有零位置标记(25),该零位置标记能够实现对水下壳体(10)的零位置的简单确定。
245 一种机主控 CN201510995467.9 2015-12-25 CN105570221A 2016-05-11 马瑜安; 姚庆涛; 邓攀; 何宇华; 夏海红
发明提供一种机主控组,其主阀体设置与油连的接口A1、B1;球阀提供与舵机连的接口C1、D1,A1与C1通,B1与D1通;电磁换向阀不得电时第三插装阀和第一插装阀关闭,油缸到油泵的通路被切断;第二插装阀控制油路经电磁换向阀与泄油口G1通,第二插装阀打开,A1与B1通;当电磁换向阀得电时主回路压油通过单向阀组件、电磁换向阀后分三路,一路使第二插装阀关闭隔断A1和B1间通路;其余两路分别推第三插装阀和第一插装阀盖板中的液控单向阀动作,使第三插装阀和第一插装阀处打开状态,A1与C1通,B1与D1通。本发明具有电动机不带载启动、舵、安全保护的功能,功能丰富、集成度高,标准化程度高的特点。
246 一种双圆柱型径流体轴流体叶桨轮集升力推进器 CN201610020635.7 2016-01-13 CN105564621A 2016-05-11 高士炳; 高阳
一种双圆柱型径流离心式叶浆和轴流螺旋式叶桨组合而成的气、液流体叶桨轮集、升力、推进器,两个相同的圆柱型叶桨轮,轴向并列装在一方框内,圆柱型叶桨轮两轴端分别固定轴上的圆环盘,圆环盘内圆嵌固着轴流式螺旋叶桨,两个螺旋叶桨外圆周轴向之间,径向等间距固定着若干个两端圆弧长条形叶桨,形成圆柱型两端为轴流螺旋式叶桨、中间为径流离心式叶桨组合成的轴流式径流式双圆柱型叶桨轮,双圆柱型叶桨轮两端的两个轴流螺旋式叶桨均为一流体进口,它的前边径向为一流体进口,后边径向口为一流体出口,即双径流轴流式的两个叶桨轮有三个流体进口,一个流体出口,利用轴向螺旋叶桨直接吸入量大和径向离心叶桨径向离心力大排出压力高的优点集为一体。
247 一种采用环形平板桨叶推进器的潜艇 CN201510978924.3 2015-12-24 CN105564620A 2016-05-11 王志成
一种采用环形平板桨叶推进器的潜艇,属船舶技术领域,包括囊形艇身、气囊、左推进器、右推进器、控制器、导航装置和逆行雷达感应设备。气囊安装在囊形艇身的顶部。控制器能控制气囊的大小,通过控制气囊的大小来调节浮的大小,从而调节所述潜艇的沉浮。结构相同的左推进器和右推进器对称安装于囊形器身的左右两侧。右推进器包括轨道、小车、环形平板桨叶、牵引杆定位杆和外壳。环形平板桨叶垂直套装在定位杆上。轨道为封闭式半圆形,轨道平安装于顶板的下面,小车安装在轨道上。牵引杆的上端安装在小车上,下段竖直插入环形平板桨叶中。控制器操控左推进器和右推进器工作能产生很大的推力,该潜艇效率高,机动灵活,且桨叶易制作。
248 一种六自由度球形机器人仿生眼 CN201511004237.8 2015-12-29 CN105564615A 2016-05-11 李恒宇; 董毅; 郭石磊; 杨毅; 饶进军; 谢少荣; 罗均
发明涉及一种六自由度球形机器人仿生眼。本仿生眼主要由包括上半球壳、分流、Y形塑料导管、下半球壳、双向离心、控制电机、摄像头7和喷水口。所述下半球壳与上半球壳组合成球形六自由度球形水下机器人仿生眼的外壳,上半球壳有4个喷水口(也是进水口),下半球壳有8个喷水口(也是进水口);所述上半球壳布置控制和感应装置;所述下半球壳布置其他各零部件。本发明能够解决在小管道、水下狭小区域等情况下,普通水下机器人视觉装置由于较大以致无法正常通行,工作受限等问题。
249 一种混合动面清洁机器人 CN201610050550.3 2016-01-26 CN105564603A 2016-05-11 刘锦淮; 邱华盛; 余道洋
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面清洁机器人,包括电动船,所述电动船上设有螺旋桨、锚定装置、导航系统电子罗盘和中央控制箱,所述电动船的两侧外表面平铺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电动船上端固设有半环形支撑架,半环形支撑架的下方悬挂有力发电机、顶端固设避障检测装置和传输天线;电动船的船舱内固设有汽油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和汽油发电机的输出端均通过混合动力控制器与锂电池连接,锂电池的输出端通过多路开关电源与螺旋桨连接;电动船的前端设有水面垃圾收集传输装置、后端挂接有垃圾储存箱体。采用风能、光能和汽油发电混合型动力为水面清洁机器人提供能量,使其不受阴雨天气或工作量较大影响,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250 自推进船 CN201480048493.4 2014-09-01 CN105555655A 2016-05-04 若热·阿尔贝托·费雷拉·诺拉斯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U形主体的自推进船,该自推进船设置有两个涡轮(7),在U形主体的每个襟翼(2)上分别具有一个所述涡轮,所述涡轮通过室(8)中的涡轮操作推进自推进船(1),所述涡轮操作由通过入口(4)接收的水供给,所述水由喷射开口(3)喷出,并且所述涡轮(7)由于放置在涡轮操作室(8)内的两个不同位置中的壳体(15)而自动地选择两个可能位置中的一个而在涡轮操作室(8)中移动,该位置选择由通过A侧或B侧而实现的设备在水上的放置所引起,水的引入通过在设备的A侧或B侧上存在的水入口(4)来完成。
251 用于船舶调距桨稳距的前置式双向装置及其方法 CN201610055717.5 2016-01-27 CN105545861A 2016-05-04 窦增明; 吴中专
发明公开用于船舶调距桨稳距的前置式双向装置及方法,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从阀座端面轴向安装于阀座内,阀座与连接板相连,配油短柱穿过配油密封套的内孔与连接板连接,前双油管与配油短柱相连;配油密封套内设有前腔和后腔;配油密封套的前腔经前进出油口与第一液控单向阀的进油口相通,且与第二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口相通,第一液控单向阀的出油口与油缸的有杆腔相通;配油密封套的后腔经后进出油口与第二液控单向阀的进油口相通,且与第一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口相通,第二液控单向阀的出油口与油缸的无杆腔相通。消除现有技术中安装稳距装置影响轴系强度、占用空间、装置复杂、维修维护成本高等缺陷
252 一种新型推进装置的方形喷口 CN201610060845.9 2016-01-29 CN105545818A 2016-05-04 成立; 夏臣智; 袁红彦; 宋希杰; 焦伟轩; 李颖源; 周济人; 刘超; 罗灿
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推进装置的方形喷口,属于船舶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在推进泵内导叶出口的倒角方形喷口,其特征是:所述倒角方形喷口的进口断面为圆形,且进口断面的直径与导叶的导叶出口断面直径相等;所述倒角方形喷口的出口断面为倒角方形;倒角方形喷口的进口断面和出口断面之间的过渡为三次样条曲线过渡。本发明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使用方便,本发明结构上合理、简单并且科学,是基于流体学原理、空间几何学和喷水推进泵设计理论,对喷水推进泵装置的创新,所述倒角方形喷口,通过合理的过水断面设计,使从喷泵流出的高速水体在其喷出时产生较大的反作用力,提高装置的推进效率。
253 一种适用于海空两栖的动推进装置及多轴飞行器 CN201510971410.5 2015-12-20 CN105539831A 2016-05-04 陈伯扦; 钟桂生; 张宪民; 丁钏; 牛远航; 刘纪赐
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海空两栖的动推进装置,包括框式保持架、倾转电机、固定设置在保持架中部的动力电机、相隔一定距离同轴转动设置的空用螺旋桨和用螺旋桨,空用螺旋桨通过单向转动机构与动力电机驱动连接,水用螺旋桨与动力电机驱动连接,倾转电机的转轴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所述保持架的外侧,且所述倾转电机的旋转轴心与空用螺旋桨和水用螺旋桨的旋转轴线垂直。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海空两栖的多轴飞行器。本发明采用同一个电机同时适应空中与水下两种不同的工作环境,减轻了海空两栖飞行器重量,简化飞行器结构,同时使用倾转电机控制动力输出的方向,增加两栖飞行器的机动性,强化了两栖飞行器完成复杂任务的能力。
254 一种基于ECDIS的助航船舶的航行方法及系统 CN201510967292.0 2015-12-21 CN105539797A 2016-05-04 李元奎; 张英俊; 刘渐道; 杨雪锋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CDIS的助航船舶的航行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1、采集环境数据和船舶机舱和驾驶台数据;2、对比分析实时环境数据与预报数据,利用实时观测数据修正预报数据;3、根据本船的航向、航速确定航行区域的风、浪、流等海洋气象环境信息数据;4、根据本船的特征数据和航行海域的环境数据制定风力助航船舶航线并在ECDIS上叠加显示航线信息;5、当航行海域气象海况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时,向驾驶员提供更新的优化航线,并提醒驾驶员进行更新。本发明将实时的海洋文气象数据等环境因素与船舶自身特征数据综合评价分析,能够根据实际需求为风力助航船舶提供一条最优航线,从而有效的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55 层叠可调式硬质帆面 CN201510958905.4 2015-12-21 CN105539795A 2016-05-04 李明政; 姚木林; 吴宝山; 张威; 潘子英
层叠可调式硬质帆面帆,包括多个在垂向上依次套叠的硬质风帆,风帆带有下方开口的中空壳体,风帆顶部为中空的双层顶面结构;相邻两个风帆中,下方风帆套叠在上方风帆的中空壳体内,上方风帆的中空壳体内壁面的顶部固接有两个竖向齿条,两个竖向齿条对称设置在风帆中心轴线两侧,竖向齿条两侧均带有齿,下方风帆的顶部内固装有两组齿轮传动机构,两组齿轮传动机构对称设置在竖向齿条的两侧,且两组齿轮传动机构中的输出齿轮分别与竖向齿条两侧的齿啮合;最下方的风帆的中空壳体内壁面的顶部固接有两个桅杆,两个桅杆以风帆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桅杆下端可旋转地支撑在船体上。本发明能根据船舶航行状态及风场状态实现风帆自动升降及转动。
256 一种可变距下推进系统 CN201610098104.X 2016-02-23 CN105539794A 2016-05-04 丛文超; 孙一鸣; 余伟; 许晓钦; 邵谦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距下推进系统,包括设于水下航行体体周的固定支架,设于固定支架上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转动支架,若干个设于转动支架上的驱动磁,以及设于转动支架外侧、并通过从动支架与驱动电机输出端转动连接的桨毂;在桨毂外侧通过机固定有若干个桨叶,在所述桨毂内侧设有若干个与所述驱动磁铁一一对应设置的从动磁铁,驱动电机带动转动支架上的驱动磁铁转动,同时驱动磁铁和从动磁铁间的磁带动桨毂上的桨叶旋转。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舵机改变桨叶的方向,从而改变螺距,实现快速倒车而避免采用反转机构,可以保证驱动电机在任何工况下发出全功率,大大增加了船舶的机动性和经济性。
257 对转桨前后桨桨毂连接结构 CN201610005267.9 2016-01-05 CN105523160A 2016-04-27 刘洋浩; 周志勇; 吴小平; 张雨新
发明涉及一种对转桨前后桨桨毂连接结构,包括共轴设置的前桨、后桨;前桨由船体内部的燃气轮机电机驱动,后桨由其尾部的电动机吊舱驱动;前桨包括前桨桨叶、前桨桨毂、前桨桨帽;后桨包括后桨桨毂、后桨桨叶;后桨桨毂、前桨桨帽、前桨桨毂的横截面均为圆形;后桨桨毂与前桨桨帽的母线为一段连贯的正弦曲线段,其中后桨桨毂直径大于前桨桨帽的直径;正弦曲线段曲线首尾端的切线与螺旋桨的轴线平行;当驱动前桨的主机工作时,前桨桨毂带动前桨桨叶及前桨桨帽转动,前桨桨叶产生推,同时向后推出旋转尾流,前桨桨毂附近流动贴合前桨桨帽流向后桨桨毂;驱动后桨的电动机工作时,后桨桨叶转动回收前桨旋转尾流,从而回收能量,前桨桨帽的来流平顺流过。
258 明轮快艇 CN201180004805.8 2011-01-28 CN102958799B 2016-04-27 侯亮; 侯宇涵; 贾凤琴
一种明轮快艇,包括船体(1)和设置在所述船体(1)上由主机驱动推进器所构成的船舶装置。所述推进器由两个桨轮(2)组成。桨轮的下缘低于船体底面(4),并对称设置在船体两侧。当桨轮(2)高速旋转时,径向均布设置在桨轮(2)外缘上的桨叶(3)依次连续高速向后下方拍击面。船体只有尾部接触水面,并在水面上滑行,避免了极大的水阻力,显著提高了推进效率,实现船舶的高速经济航行。
259 全部偏转螺旋桨矢量推进机构及下航行器 CN201610028766.X 2016-01-18 CN105501422A 2016-04-20 陈原; 翟龙迎; 马广英; 张荣敏; 高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部偏转螺旋桨矢量推进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下航行器,属于水下航行器技术领域。所述全部偏转螺旋桨矢量推进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上方设置有用作静平台的圆盘,所述支架的下方设置有用作动平台的万向节,其中:所述动平台上设置有螺旋桨和推进电机,所述螺旋桨和推进电机相连构成尾部推进器;所述动平台和静平台之间设置有偏摆机构和回转机构。本发明通过偏摆机构和回转机构两条相对独立或完全独立的运动链的运动合成,尾部推进器可以实现任意偏摆度下的全方位转动。具有安装便利,控制方便,低速转向性能好等特点。
260 一种带直线电机的环形平板叶片船舶推进器 CN201510978908.4 2015-12-24 CN105501419A 2016-04-20 王志成
一种带直线电机的环形平板叶片船舶推进器,属船舶技术领域,包括主轴、转盘、环形平板叶片、牵引杆定位杆、外壳和滤网。外壳包括左侧板、底板和右侧板。定位杆竖直安装于外壳的底板上。环形平板叶片套装在定位杆上,环形平板叶片与外壳的底板垂直。转盘平布置于平板形叶片的上方,转盘上安装有直线电机。直线电机包括定子和动子。牵引杆的上端安装在动子上,牵引杆竖直布置,牵引杆的下段插入环形平板叶片中。主轴安装在转盘的中心,主轴竖直布置于转盘的上方,并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架上。动驱动转盘转动和直线电机运动带动平板形叶片在外壳内作半圆周运动,能产生类似昆虫的“急张”和“相扑”运动效果和镜面效果,效率较高。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