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一种连接接头及带有其的车架主梁及该主梁的连接方法 CN200610011915.8 2006-05-16 CN101074028A 2007-11-21 谢良富; 张永友; 龚友; 黎西亚
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接头及带有其的车架主梁及该主梁的连接方法,该连接接头用于连接主梁,包括第一连接板,用于与该主梁连接;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固定在该第一连接板的同一侧;以及第四连接板,倾斜地连接在该第二和第三连接板之间。根据本发明的连接接头易于加工制造,且具有自限位功能,便于进行装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连接接头在受到外时,具有良好的受力状况,因而能够大大提高主梁连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2 小型车辆 CN01101256.0 2001-01-12 CN1178814C 2004-12-08 稻冈洋; 小川雅雄
为提供在单座式驾驶座部设置使用方便的置物槽,在不减小置物槽容量情况下巧用空间配置制动主缸并能保证主缸的储油箱维护性能的小型车辆,在内板(50)的槽(53)内从车宽方向中央向右偏置仪表罩部(51)以形成左右不同容量的槽。在大致设于车宽方向中央的操纵柱(14a)右侧配置制动踏板(62),将与其连结的制动主缸(65)配置于仪表罩部(51a)配置位置的背后,既保证了槽容量又形成对驾驶员的自然布局,以简单的串连配置机构将制动踏板(62)与制动主缸(65)连结起来。
23 用于制备横向拉杆的方法及带有该横向拉杆的车辆底盘 CN99814790.7 1999-12-14 CN1331644A 2002-01-16 简·弗哈格
用于制备一车辆底盘(3)用横向拉杆(9)的方法及一种带有这样一横向拉杆的车辆底盘,根据该方法,横向拉杆(9)至少部分地由复合材料制成,其特征在于该横向拉杆(9)被制成带有一大致呈圆柱形的中间部件(10)和连接在其两端的部件(11),部件(11)朝向横向拉杆(9)的端部扩展,从而上述部件(10和11)借助于长丝绕制工艺一体成形,并且所述中间部件(10)中的长丝相对于横向拉杆(9)的纵向呈一大于45度的度,并且在所述扩展部件(11)中转变成一小于45度的角度。
24 车辆底盘和车身构造 CN98805704.2 1998-04-10 CN1259097A 2000-07-05 J·A·汤森
发明涉及用于众多类型车辆的底盘(5)和车身板件(7)的结构系统,其中车辆包括汽车船舶、飞机、和人车辆,主要地由可在现场手工组装的结节(9)和相互定空间骨架系统组成。本发明也由用于楔式地相互锁定把车身板件(7)固定到空间骨架上用的键(6)和锁定系统(2)组成。这些系统合在一起构成本发明的新颖的骨架整体技术(FIT)。车辆的例子包括汽车,通用车辆(卡车),公共交通车辆,轻型船舶,诸如自行车,三轮车之类的人力车等,和轻型飞机。
25 组合式车架 CN97194290.0 1997-04-22 CN1216957A 1999-05-19 J·布鲁斯·埃蒙斯
一种车身的承载构架包括独特的乘座室(20)、前和后悬挂模件(24,28)。每个模件分别完成组装,然后连接在其它模件上以完成车架。乘座室模件(20)包括两个纵向侧栏(32)。前、后悬挂模件(24,28)与侧栏(32)结合以便在车架前、后部形成基本矩形的室。基本矩形的室对整个车架提供主要的侧向和扭转稳定性。吸能模件(26,30)设置在车架的前、后端。
26 排座型全地形车辆 CN201280008578.0 2012-02-10 CN103370221B 2017-06-13 安东尼·J·金斯曼; 安格斯·M·莫里森; 基思·A·霍尔曼; 亚当·J·施兰根; 肖恩·D·彼得森; 理查德·D·里普利; 布兰特·A·施帕默; 史蒂文·M·希贝尔
公开了一种排座型车辆(2),该排座型车辆(2)具有:车辆框架(4),其具有从前部延伸至后部的框架管(60)。车辆座椅框架(90)设置在框架的中间部分中,并且将座椅设置于相对于该框架管提升的位置处。动传动系(150、152)设置在车辆座椅框架的后方并且联接至车辆框架。并列式座椅(32、34、36)由座椅框架支承;并且一个或更多个存储单元(310、312、314)设置在并列式座椅的下方。排座型车辆还具有后部悬架(200),该后部悬架(200)包括联接至车辆框架的后部的每一侧的至少一个后部调整臂(202、204),其中,调整臂于前部连接位置(206)和后部连接位置(208)处联接至车辆框架。前部连接位置之间的距离(W1)大于后部连接位置之间的距离(W2),并且动力传动系(150、152)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调整臂的前部连接位置(206)之间。
27 用于重型车辆的连接结构 CN201310037288.5 2013-01-30 CN103707944B 2017-06-06 金文振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重型车辆的连接结构,其可以包括:地板框架、侧柱和裙边梁,所述裙边梁具有用以选择性地与所述地板框架连接的纵梁和用以选择性地与所述侧柱连接的上梁,其中所述地板框架和所述纵梁可以通过第一紧固部件结合在一起,并且所述侧柱和所述裙边梁可以通过第二紧固部件相互结合。
28 用于车辆的车架结构 CN201380068292.6 2013-11-25 CN104870296B 2017-03-29 M·斯鸠伯格; H·拉松; A·伊萨克松
发明涉及用于车辆(1)的车架结构(I;II;III),所述车架结构包括前面部分(10;210)和后面部分(30;130、160;230),其中,所述前面部分和后面部分被结合,并且所述车架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各部分(10;210、30;130、160;230)之间的第一连接部分(50;150;250),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包括用于与所述前面部分连接的前面接口(G1)和用于与所述后面部分连接的后面接口(G2)。本发明也涉及具有车架结构的车辆。
29 一种汽车组合式纵梁结构 CN201610336548.2 2016-05-20 CN105774908A 2016-07-20 罗坤; 禹慧丽; 邵金华; 赵会
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组合式纵梁结构,包括主纵梁,连接在所述主纵梁上的引导梁;其特征是:所述引导梁由前端安装板、一端连接在前端安装板前面的前端吸能构件、一端连接在前端安装板后面的支撑管和与支撑管另一端连接的后端安装板组成;所述引导梁的前端安装板通过连接螺栓与主纵梁上的箱横梁安装支架连接,所述引导梁的后端安装板通过安装螺栓与所述主纵梁上的纵梁外板连接,所述引导梁能够拆卸。本发明既能满足安全要求相对较低的车辆,又能应对安全要求较高的车辆,能够在小偏置碰撞实验中参与变形吸能,同时能够引导其他相邻结构件变形吸能,减小乘员舱的变形,提高整车安全性能。
30 用于车辆悬架的V-杆附接组件 CN201480065746.9 2014-10-29 CN105764718A 2016-07-13 S.A.蒂普顿; J.M.罗夫特; D.E.迪尔沃思
一种V?杆组件,具有:V形构件,其带有用于附接到车桥的顶点并且带有分别附接到第一臂支架和第二臂支架的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第一板和第二角板中的每一个带有第一多个孔,以便分别附接到第一臂支架和第二臂支架,并且分别对应于第一板和第二板上的第一多个孔,并且每个臂支架带有多个孔以便附接到横梁,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具有第二多个孔以便附接到所述横梁,其中所述第一角板和第二角板的第一多个孔包括纵向延伸槽,该纵向延伸槽适应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上的第一多个孔相对于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上的第二多个孔的相对纵向运动。
31 用于车辆的车架结构 CN201380068292.6 2013-11-25 CN104870296A 2015-08-26 M·斯鸠伯格; H·拉松; A·伊萨克松
发明涉及用于车辆(1)的车架结构(I;II;III),所述车架结构包括前面部分(10;210)和后面部分(30;130、160;230),其中,所述前面部分和后面部分被结合,并且所述车架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各部分(10;210、30;130、160;230)之间的第一连接部分(50;150;250),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包括用于与所述前面部分连接的前面接口(G1)和用于与所述后面部分连接的后面接口(G2)。本发明也涉及具有车架结构的车辆。
32 工程机械的车架 CN201280055627.6 2012-11-06 CN103946459A 2014-07-23 栃木健一
在中心框架(12)的左、右前腿(12B、12C)分别设置左、右前凸缘(21A、21B)。在中心框架(12)的左、右后腿(12D、12E)分别设置左、右后凸缘(22A、22B)。在左、右侧框架(25、29)分别设置朝向中心框架(12)伸出的左、右前腿安装部件(33A、33B)和左、右后腿安装部件(36A、36B)。各前凸缘(21A、21B)分别载置于各前腿安装部件(33A、33B)上,用在上、下方向上插通的螺栓40连结两者之间。各后凸缘(22A、22B)载置于各后腿安装部件(36A、36B)上,用在上、下方向上插通的螺栓(40)连结两者之间。
33 具有底盘车架的载货车 CN201010501922.2 2010-09-30 CN102030040B 2013-03-27 M·霍恩斯曼; M·罗索尔; K·赛丁格; G·梅莱
一种具有底盘车架的载货车,在底盘车架的纵梁(1)之间横向于行驶方向(2)可拆卸地固定有至少一个横梁(3)。为了便于安装或拆卸,横梁(3)由至少两个轴向相互对接的横梁部分(4;5)构成。这些横梁部分(4;5)沿着行驶方向(2)观察可相向移位,且为了相互连接而各有一个法兰(6;7)。法兰(6;7)在对接区域(12)中平行地相互贴靠,并相对于纵梁(1)的纵轴线(8)倾斜地布置。
34 载货车的汽车车架 CN200610171974.1 2006-08-18 CN1970329B 2012-08-15 R·哈梅尔; W·马夸德特; K·V·沙勒
发明涉及一种载货车的汽车车架(1),它具有两个车架纵梁(2),这些纵梁通过横梁在汽车长度上进行分布地、重复地相互连接起来,其中两个车架纵梁(2)的前部区域与一个前部横梁(3)相互连接起来,而前部横梁(3)通过连接体(4)连接到车架纵梁(2)的端部上,前横梁(3)被构造成模化的、具有许多结构件的焊接骨架,并且形成为框架形的多功能支座单元以安装至少一个冷却模块。因此提供了一种这样的载货车的汽车车架(1),即该汽车车架具有多功能的前横梁(3),该前横梁(3)使至少一个冷却模块以结构空间最小化的方式集成到载货车的前车中,并且具有简单的、费用低的结构。
35 汽车的底盘 CN200910170617.7 2009-08-28 CN101659290B 2012-01-04 U·帕特德尔; A·夫雷科; A·埃伯尔
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尤其是商用汽车的底盘,该底盘由带有基本上装配在上边的车桥、一总成、一转向机构和一驾驶员座位布置的承重的车架组件组成。为了准备好在检验和装配过程中底盘的装配方案被提出,为了确定的改变底盘(1)的轴重分布至少几个车架组件构成彼此可互换的和/或者可不同装配的单独的模(I至V)。
36 特别用于重型车辆的底盘车架 CN200680056826.3 2006-12-26 CN101588955B 2011-02-09 让·亨德里克斯; 艾曼·穆克达德
一种底盘车架(1),包括:具有第一宽度w的第一底盘子部分(2),和邻近该第一底盘子部分(2)的具有大于第一底盘子部分(2)宽度w的宽度W的至少第二底盘子部分(3);每个底盘子部分均包括彼此向内开口且纵向延伸的右侧和左侧平行C形车架梁(4,9);所述底盘还包括将属于两个邻近的底盘子部分(2,3)的两个连续的右侧/左侧车架梁(4,9)连接的右侧左侧接合支架(14);所述接合支架(14)保持属于两个邻近的子部分(2,3)的所述两个连续的各右侧/左侧车架梁(4,9)之间的横向距离D,且还包括其上附接有至少一个车辆运行部件的至少一个安装单元。
37 特别用于重型车辆的底盘车架 CN200680056826.3 2006-12-26 CN101588955A 2009-11-25 让·亨德里克斯; 艾曼·穆克达德
一种底盘车架(1),包括:具有第一宽度w的第一底盘子部分(2),和邻近该第一底盘子部分(2)的具有大于第一底盘子部分(2)宽度w的宽度W的至少第二底盘子部分(3);每个底盘子部分均包括彼此向内开口且纵向延伸的右侧和左侧平行C形车架梁(4,9);所述底盘还包括将属于两个邻近的底盘子部分(2,3)的两个连续的右侧/左侧车架梁(4,9)连接的右侧左侧接合支架(14);所述接合支架(14)保持属于两个邻近的子部分(2,3)的所述两个连续的各右侧/左侧车架梁(4,9)之间的横向距离D,且还包括其上附接有至少一个车辆运行部件的至少一个安装单元。
38 一种连接接头及带有其的车架主梁及该主梁的连接方法 CN200610011915.8 2006-05-16 CN100519305C 2009-07-29 谢良富; 张永友; 龚友; 黎西亚
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接头及带有其的车架主梁及该主梁的连接方法,该连接接头用于连接主梁,包括第一连接板,用于与该主梁连接;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固定在该第一连接板的同一侧;以及第四连接板,倾斜地连接在该第二和第三连接板之间。根据本发明的连接接头易于加工制造,且具有自限位功能,便于进行装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连接接头在受到外时,具有良好的受力状况,因而能够大大提高主梁连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9 包括由大型部件模制成的支承结构的机动车车体 CN03823061.5 2003-08-08 CN1684866A 2005-10-19 O·布莱; K·艾佩尔; W·富斯内格尔; J·克诺特; J·克吕格尔; J·朗纳; H·舍佩尔; B·施皮斯
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车体,该车体的支承结构(10)由多个大型部件模(12,34,50,66)构成。一个基本模块(12)包括侧面纵向部件(15)和一个车体底板(14)并沿侧面延伸至前壁柱(20)处。当支承结构(10)处于装配状态下时,基本模块(12)与前端模块(34)连接在一起。所述前端模块是机动车的前部挤压区域的一部分,并以在碰撞时仍然能够保持稳定的方式支承在基本模块(12)上。为提供一种机动车车体,即使没有顶部结构,前端模块(34)仍然能够以足够稳定的方式固定到基本模块(12)上,车体底板(14)的前端区域(36)属于前端模块(34)并在基本模块(12)的一个相当长的长度区域内在侧面纵向部件分段(16)之间向后延伸。
40 式空间构架 CN01808545.8 2001-04-24 CN1223485C 2005-10-19 费德里科·G·耶克尔; 詹弗兰科·加比亚内利; 弗兰克·A·霍顿
一种用于构成轻型运货汽车的汽车空间构架,包括本体模和前部模块。本体模块包括一对横向间隔开且纵向延伸的主侧梁构件和一对最靠后的竖直构件,每个最靠后的竖直构件与相应主侧梁构件连接,并从该主侧梁构件向上延伸,以便在该主侧梁构件上形成一对最靠后的支柱。该本体模块还包括一对液压成形的上部纵向件,每个上部纵向件由固定成预定不规则外表面形状的、向外变形的管状金属壁确定,各包括支柱形成部分和纵向延伸部分。前部模块包括一对前部下侧侧梁构件、一对前部上侧侧梁构件和前部连接构件。该前部连接构件使前部下侧侧梁构件以横向间隔开的关系彼此连接,使前部上侧侧梁构件以横向间隔开的关系彼此连接。通过使各前部下侧侧梁构件与相应的主侧梁构件刚性相互连接以及使各前部上侧侧梁构件与相应的液压成形上部纵向件的支柱形成部分在从相应的主侧梁构件向上间隔开的位置处刚性相互连接,从而使前部模块固定在本体模块上。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