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 机动车;挂车 / 下部结构,即其上可以安装车身的底盘 / .有用于悬挂的弹性装置,例如车轮或发动机的;用于安装发动机或悬架的支架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61 车辆用副车架 CN201380039905.3 2013-07-02 CN104507784A 2015-04-08 大浜彰介; 宫原哲也; 畑恒久
发明公开了一种顺利地引导熔融金属而良好地保持流动性的车辆用副车架。车辆用副车架(14)具备后部副车架(22)。后部副车架(22)的后横梁(32)、左侧梁(23)的后部(24)以及右侧梁(26)的后上部(27)通过合金一体地成形为俯视下大致U字形。后横梁(32)具有呈放射状地延伸出的放射肋组(41)和与放射肋组(41)交叉的平行肋组(51)。放射肋组(41)设定为越向车宽方向外侧设置而倾斜越大。
62 一种副车架 CN201410615320.8 2014-11-05 CN104354767A 2015-02-18 何拥军; 何嘉圣; 何嘉贤; 赖卫华; 郭守亮; 韦柳祥
发明提供一种副车架,包括悬架梁、横梁、板和法兰板,所述悬架梁为两个,彼此平行对置,横梁具有两根,两根横梁固定于两个悬架梁之间,横梁与悬架梁之间形成方形结构;横梁与悬架梁之间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横梁的底部、悬架梁的内壁连接有角板,角板呈三角形状,角板与横梁和悬架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法兰板连接于两个横梁底部和两根悬架梁内壁所形成的角落处;两个横梁中央底部均设有半个长圆孔。本发明涉及的这种副车架,使副车架的质量有所提高,可以延长副车架的使用寿命。
63 汽车车身架构造 CN201380025001.5 2013-04-08 CN104284829A 2015-01-14 渡边康哲; 有马哲宽; 冈田英之; 船越昭人
车身架构造具有侧车架(11)、副车架(22)、车室侧支承部件(35)、底板下车架(15)、和连接支承件(30),所述副车架(22)具有远离侧紧固部(22m)、接近侧紧固部(22u)、和中央折点(27),所述连接支承件(30)的第一端部侧与所述接近侧紧固部(22u)一同,能够抽出地紧固在所述车室侧支承部件(35)的下表面上,并且第二端部侧紧固在所述底板下车架(15)上,对所述连接支承件(30)的所述第二端部侧进行紧固的螺母(38)保持在所述连接支承件(30)的从底板通道部远离一侧的侧壁上,支承螺栓(39)从底板通道部(18)的下方侧以车宽方向为轴而紧固于所述螺母(38)中。
64 车辆侧部结构 CN201410254308.9 2014-06-10 CN104228946A 2014-12-24 望月晋荣; 臼田嘉刚
发明提供一种车辆侧部结构,其能够在防止纵梁变形的同时使用于将其它元件固定于纵梁的、诸如螺栓等的固定构件更加可靠地固定于纵梁。车辆侧部结构(100)包括:纵梁(102),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且具有底面(114a)、外壁面(114b)、内壁面(114c)和上表面(114d),其中,底面越向后延伸越向下倾斜,外壁面和内壁面从底面向上延伸,上表面连接外壁面和内壁面;悬架框(104),其安装于纵梁的底部;第一支架(106),其安装在纵梁内且包括位于底面上方的安装座面(116);以及螺栓(108),其贯穿纵梁的底面且具有配置于悬架框侧的一个端部(108a)和固定于第一支架的安装座面的另一个端部(108b)。第一支架固定于纵梁的底面、外壁面、内壁面和上表面,安装座面作为与螺栓的长度方向正交平面。
65 后轮驱动、插入式混合电动车辆模化子框架组合件及方法 CN201280061258.1 2012-10-19 CN104203725A 2014-12-10 曼弗雷德·伦佩尔; 迈克·琼斯; 阿尔特·高迪; 比尔·斯汀奈特; 阿姆利特帕尔·达迪亚拉
一种用于车辆中的后子框架组合件包含耦合到前横向构件、下横向构件及上横向构件的第一及第二侧构件。提供第一及第二撑板以增强所述第一及第二侧构件中的每一者与所述前横向构件之间的接合。用于在其上安装电机的电机安装部分定位在所述第一侧构件之间且包含第一及第二电机托架,所述第一及第二电机托架各自通过隔离器耦合到所述前横向构件且通过隔离器耦合到所述侧构件中的一者,所述隔离器用于使电机与振动隔离。还提供用于将燃料箱安装到子框架构件的燃料箱安装部分。
66 汽车的前副车架结构 CN201380013934.2 2013-02-26 CN104203724A 2014-12-10 小宫胜行
发明汽车的前副车架结构包括:左右一对侧梁(21F、21F、21R、21R),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闭合剖面结构的中央横梁(24),连结所述左右一对侧梁(21F、21F、21R、21R)且沿车宽方向延伸;倾斜梁(25),具有左右一对倾斜部(25b),该左右一对倾斜部(25b)俯视下从所述中央横梁(24)的车宽方向中央部的后部向车辆后方且车宽方向的外侧倾斜地延伸;总成用装配件(50)的装配件安装部(51),在比所述中央横梁(24)的前缘更后方且在所述倾斜梁(25)与所述中央横梁(24)的连结部位的前方,收容在所述中央横梁(24)内。
67 推土机 CN201210567027.X 2012-12-24 CN103374933B 2014-11-05 坂井清孝; 水野泰辅; 朝香洋一
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推土机,能够降低振动对与空气滤清器连接的管施加的负荷的。驾驶室被配置在车架上。发动机罩被配置在驾驶室的前方。发动机包括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曲轴。空气滤清器被配置在发动机的上方。空气滤清器被固定在发动机罩上。管连接空气滤清器和发动机。管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被连接在发动机上。第二连接部被连接在空气滤清器上。前安装部将发动机支承在车架上。后安装部将发动机支承在车架上。后安装部被配置在比前安装部更靠后方及上方的位置
68 电动车辆用电动机安装结构 CN201110445563.8 2011-12-22 CN102555750B 2014-07-02 若月淳; 山根秀一
电动车辆用电动机安装结构。减小了从包括电动机的动传动系传输到副车架的振动,并且在副车架的后方提供了用于容纳车载部件的空间。在电动车辆的电动机安装结构中,前横车架被连接到前横梁,后横车架被固定到后横梁,动力传动系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由侧安装装置支撑于侧车架,侧安装装置以使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和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位置靠近平线的方式布置,该水平线通过动力传动系的重心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而限制动力传动系的滚动的前安装装置被布置于动力传动系的前部,并且前安装装置被安装到前横车架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
69 车辆的由纤维增强的塑料材料构成的轴支座 CN201280052501.3 2012-09-04 CN103889826A 2014-06-25 M·伦纳; N·莱拉赫
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轴支座,尤其是轿车的轴支座,其包括分别由纤维增强的塑料材料成形的上壳体和下壳体,该下壳体和上壳体装配在一起形成一个空心体,其中,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经由至少部分地层压到这些壳体部件中的金属的插入件而彼此通过螺纹件连接。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空腔中可以至少局部地且优选在彼此对置的金属插入件的区域内粘入芯部件、特别是由塑料泡沫形成的芯部件,用以大面积地传递剪切应。此外,所述插入件中的至少一个插入件可以构造为同时用来连接附件。
70 混合动车辆的电机的附接结构 CN201010585073.3 2010-12-03 CN102085797B 2014-06-18 新名祐三
一种车辆的电机的附接结构,该电机连接到后轮,附接结构包含子框架、后部电机安装部和连接构件。子框架设置在混合动车辆的后部,包含至少两个第一构件和至少两个第二构件。第一构件沿作为车辆长度方向的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构件沿作为车辆宽度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两个第二构件包含前部构件和后部构件。在从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上,子框架大致呈矩形。电机装配在子框架上。子框架的前方设置有容器。后部电机安装部设置在后部构件的后侧。后部电机安装部与电机在第三方向上位置相同,电机设置在后部构件的上方。连接构件设置在前部构件的下方,电机固定在连接构件上。
71 用于将发动机支架附装到车身底架结构上的装置、所述附装装置的使用以及所得到的车辆 CN201080018516.9 2010-04-02 CN102414074B 2014-04-16 P·科瓦尔斯基; N·奥梅萨奥德; P·桑斯帕切拉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发动机支架(5)附装到车身底架结构上以便将车辆从轿车型车辆转换成具有提升的车身主体的四轮驱动车辆的装置,该车辆的车身底架结构的前部部分适合于通过附装点接纳该发动机支架(5)的附装,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间隔环(27),每个间隔环都在发动机支架(5)与车身底架结构之间安装在用于将发动机支架(5)附装到车身底架结构上的点上;至少一个锚定板(29),它安装在用于将发动机支架(5)附装到车身底架结构上的点上并包括用于附装到车身底架结构上的至少一个另外的点;以及至少一个增强元件(31),它在用于将锚定板(29)附装到车身底架结构上的所述另外的点处安装在该车身底架结构上。
72 用于驱动装置的、包含集成支架的轴支座 CN201280033498.0 2012-06-25 CN103687779A 2014-03-26 托马斯·布施约翰; 安德列亚斯·基泽尔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轮连杆式悬架的轴支座、特别是汽车后桥托架,其特征在于,该轴支座各自具有用于每个车轮驱动装置的容纳部防护装置。
73 车辆用驱动装置 CN201280027449.6 2012-06-06 CN103620924A 2014-03-05 星野谷武; 大礒桂一
第一电动机用冷却流路(120A)及第一电动机用润滑流路(121A)从电动液压(70)经由比第一电动机(2A)的一端(E1)靠外侧的位置而向第一电动机(2A)的被冷却润滑部(A1、A2)供给油。而且,第二电动机用冷却流路(120B)及第二电动机用润滑流路(121B)从电动液压泵(70)经由比第二电动机(2B)的另一端(E2)靠外侧的位置而向第二电动机(2B)的被冷却润滑部(B1、B2)供给油。
74 具有用于连接后桥的位于外部的加强件的机动车车身 CN201310498526.2 2013-07-11 CN103568771A 2014-02-12 U·米尔德纳; L·特斯克
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车身,其具有至少一个车尾侧的纵梁(7),在所述纵梁(7)的下侧安置有用于连接后桥装置(154)的加强件(20;120),其中,所述加强件(20;120)具有与所述纵梁(7)间隔的连接段(26;126),所述连接段(26;126)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车桥固定元件(40)的通孔(27;127),并且其中,所述连接段(26;126)通过至少一个贯穿所述纵梁(7)和连接段(26;126)之间的空隙(21)的支撑元件(28;128)支撑在所述纵梁(7)上。
75 一种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装置及应用其的汽车 CN201210048300.8 2012-02-29 CN103287499A 2013-09-11 黄泰硕; 温燕宁; 李晓飞; 许帆
发明提供了一种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装置,其中,该连接装置包括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固定连接副车架,所述第二端固定连接车身,所述第二端包括至少一个车身侧边连接端和至少一个车身底板连接端,所述车身侧边连接端固定连接车身侧边,所述车身底板连接端固定连接车身底板。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该连接装置的汽车。本发明连接装置的多点刚性连接方式具备了很好的传导性能,能将副车架的碰撞力从多个方向传导至车身,减小了碰撞时副车架侵入驾驶舱的量。
76 在轿车尾部区域内车桥传动器的支承装置 CN201180063259.5 2011-12-01 CN103282229A 2013-09-04 A·施滕岑伯格; S·克勒文德; N·文德兰
发明涉及一种在轿车尾部区域内车桥传动器的支承装置,该车桥传动器一方面支承于后桥托架上以及另一方面在其他的连接点中在中间连接有弹性支座的情况下支承于车身底板结构上,其中,车桥传动器在输出侧支承于后桥托架的唯一的横梁上,该后桥托架另外还有两个纵梁,并且车桥传动器在输入侧通过一种由两个弹性支座形成的串联结构固定于底板结构上,在这两个弹性支座之间设有一质量。优选车桥传动器在两个基本上沿车辆横向并排布置的连接点处固定于所述底板结构上,为此而设置两个由弹性支座形成的这种串联结构,这些弹性支座具有一个共同的质量块并且该质量块的重量在3千克至7千克的量级内。
77 商用车的汽车车架用的多点导向装置及多点导向装置用的横梁 CN200910158411.2 2009-07-06 CN101654052B 2013-07-17 P·施米特; M·罗索尔; J·霍普夫纳
发明涉及用于商用车的汽车车架的多点导向装置,及用于多点导向装置的支座。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点导向装置,用于商用车的汽车车架,配有多点导向器,该导向器利用预定的导向器连接点间接地经过支座而与汽车车架连接起来。依本发明,支座(10)至少在一个导向器连接点(15)的范围内,以针对汽车垂直轴线方向(Z)的这样一个支撑高度(h)而连接到汽车车架(1)上,使得支座(10)能吸收由多点导向器(7)所导向的特别是确定的力谱的晃动力。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多点导向装置的支座,于此,支座(10)至少在局部地设计成空心型体的。
78 用于车辆的横梁组件 CN201210324139.2 2012-08-02 CN103158769A 2013-06-19 李彦求; 张成培; 郑弼永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横梁组件,其可以包括:上部面板;一对下部面板,其装配在所述上部面板的两个端部的下侧处,以形成第一盒体;中心下部面板,其中间部分装配到所述上部面板的下部中间部分;以及前侧下臂安装面板和后侧下臂安装面板,其分别布置在横梁组件的下部前侧和下部后侧处,并安装到所述上部面板的两个端部以容纳下臂。
79 车辆的车身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01210312925.0 2012-08-29 CN102963433A 2013-03-13 黑木治; 杉原毅; 中川兴也; 长尾邦昭; 寺田荣; 藏田三穗; 伊吉章; 渡边重昭
发明涉及车辆的车身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该车辆的车身结构包括:第一面部,被构成车辆的悬架装置的一部分的悬架构成部件贯穿;第二面部,与所述第一面部相向设置;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面部与所述第二面部之间,并且支撑所述悬架构成部件。所述支撑部件经由与该支撑部件一体的或分体的加强体接合于所述第二面部。由此,能够抑制支撑部件的振动。
80 副车架 CN201010517116.4 2010-10-19 CN102039933B 2013-02-20 H·泰希曼; D·特格尔坎普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前车桥的副车架,所述副车架被设置在车辆结构的地板侧上并且与前车桥横梁以及车身相连接。这种副车架基本上包括两个纵梁,这些纵梁被彼此分开地设置并且它们在后端(如相对于行进方向观看)与一个板形加强元件相连接。所述板形加强元件通过紧固装置与这些纵梁一起被固定在车辆结构的一个中央通道上,其中可以通过另外的紧固装置使这些纵梁的自由前端被紧固到该前车桥横梁上。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