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 机动车;挂车 / 下部结构,即其上可以安装车身的底盘 / .有用于悬挂的弹性装置,例如车轮或发动机的;用于安装发动机或悬架的支架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21 车辆用副车架制造方法及车辆用副车架结构体 CN201310722263.9 2013-12-24 CN103909970B 2017-03-29 粟野克行
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副车架制造方法及车辆用副车架结构体。在车辆用副车架结构体(60)来调整第一紧固面(30)与第二紧固面(90)的距离,从而调整第一粘接面(38)与第二粘接面(98)的距离,由此调整在第一粘接面(38)与第二粘接面(98)之间涂敷或之后涂敷的粘接剂(200)的厚度。(12)及车辆用副车架制造方法中,使用紧固构件
122 车辆的副架 CN201480022983.7 2014-04-25 CN105143019B 2017-03-22 今西智之
发明提供车辆的副架。车辆的副架(15)在主体部(32)的下部(42)包括横向鼓出部(65)、左纵向鼓出部(66)、右纵向鼓出部(67)及凹部连结部(87)连结,且向凹部(68)的下方鼓出。左纵向鼓出部(66)的前端部(66b)与横向鼓出部(65)的左端部(65a)连结,随着从主体部(32)的后部(32d)侧朝向前端部(66b)而以下降的坡度倾斜。右纵向鼓出部(67)形成为与左纵向鼓出部(66)左右对称,前端部与横向鼓出部(65)的右端部(65b)连结。凹部(68)被横向鼓出部(65)及左右的纵向鼓出部(66、67)包围,朝向上方形成为凹状。(68)。横向鼓出部(65)将左前连结部(81)及右前
123 用于机动车的轴支座 CN201380041544.6 2013-07-02 CN104520172B 2017-01-18 D·凯勒; M·洛茨; J·灿德尔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轴支座(1),该轴支座包括一个第一纵梁(2)、一个第二纵梁的横梁(4、5)和一个与第一纵梁(2)和第二纵梁(3)相连的由纤维增强塑料制成的抗剪区(8),其特征在于安放在抗剪力区上的至少一个加强筋(10),在加强筋和抗剪力区之间构造空腔(11),所述加强筋(10)由纤维增强塑料制成,所述加强筋(10)以环绕空腔(11)的边缘(12)被粘在抗剪力区上,该边缘构成与抗剪力区(8)平行的面。(3)、至少一个连接第一纵梁(2)和第二纵梁(3)
124 带有转向机构和前桥稳定器的布置结构的前桥架 CN201110458397.5 2011-10-19 CN102530085B 2016-12-07 O·伊切尔哈德; L·乌伦布鲁克
发明涉及一种带有转向机构(2)和前桥稳定器(3)的布置结构的前桥架(4)。前桥架(4)具有用于借助螺纹连接固定该转向机构(2)和固定该前桥稳定器(3)的支座。转向机构(2)和前桥稳定器(3)固定在共同的配件(6)上。该共同的配件上。(6)借助共同的螺纹连接(5)设置在该前桥架(4)
125 车辆用驱动装置 CN201280027449.6 2012-06-06 CN103620924B 2016-11-02 星野谷武; 大礒桂一
第一电动机用冷却流路(120A)及第一电动机用润滑流路(121A)从电动液压(70)经由比第一电动机(2A)的一端(E1)靠外侧的位置而向第一电动机(2A)的被冷却润滑部(A1、A2)供给油。而且,第二电动机用冷却流路(120B)及第二电动机用润滑流路(121B)从电动液压泵(70)经由比第二电动机(2B)的另一端(E2)靠外侧的位置而向第二电动机(2B)的被冷却润滑部(B1、B2)供给油。
126 双轮辙车辆的被电动驱动的车轴 CN201280028455.3 2012-07-17 CN103596788B 2016-11-02 A·格勒塞尔; S·克勒文德; A·施滕岑伯格
发明涉及一种双轮辙车辆的被电动驱动的车轴,该车轴包括配置给车轮(21、22)的驱动轴(23、24)以及轴支座(10),该轴支座具有多个固定在其上的引导车轮的导杆(3~7),至少电动机(1)或轴变速器固定在轴支座(10)上,并且另外壳体(11)固定在轴支座(10)上或以基体形式构成轴支座(10)的组成部分,所述壳体包含为电动机(1)或为通过轴变速器与驱动轴连接的驱动电动机提供电能的元件。所述壳体(11)在侧视图中构造为阶梯状的并且由上壳(11b)和下壳(11a)构成,所述上壳和下壳的分界面(11c)朝向车辆后侧升高地延伸。
127 轴梁,特别是机动车的前轴梁 CN201180052774.3 2011-10-11 CN103189266B 2016-09-14 托马斯·布施约翰; 海科·考尔特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轴梁(12)。该轴梁具有至少一个用于转向装置的接纳部(10),该接纳部优选包括一个管状的空心体(10a)并且或者与轴梁一件式地制成或者与轴梁材料配合地相连接。
128 车辆用副车架 CN201580005476.7 2015-01-27 CN105934384A 2016-09-07 川井徹; 横田智之; 高桥俊也; 三上一视
一对侧构件(10)、(20)在宽度方向上彼此对置且分别沿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分别具有被设置成用于与车辆的车体部件连结的多个连结部(A1)~(A6),一对横向构件(70)、(80)分别将一对侧构件(10)、(20)之间连结起来,并且在长度方向上彼此对置且分别沿宽度方向延伸,一对支撑部件(110)、(120)设置在一对横向构件(70)、(80)中的一方上,对应地支撑一对悬臂,该一对悬臂在宽度方向上彼此对置地设置在车辆上,一对支撑部件(110)、(120)的下部分别横跨一对连结部件(30)、(50)的上壁(32)、(52)和一方的横向构件(70)的纵壁(71)、(74)并与它们接合,一对连结部件(30)、(50)分别设置在一对侧构件上,将多个连结部中的对应的连结部与车体部件连结起来。
129 车身前部结构 CN201610069733.X 2016-02-01 CN105882755A 2016-08-24 立脇正章; 高桥俊也; 帕特里克·埃利森
发明提供了一种不仅能够抑制车身全长的尺寸,而且能够稳定地吸收冲击能量的车身前部结构。一种车身前部结构(10),在左前侧车架(11)及右前侧车架(11)的下方设置有副车架(25)。左前侧车架11具有第1脆弱部(35)。副车架(25)具有第2脆弱部(95)及延长部(94)。延长部(94)的前缘部(94a)在保险杠左端部(23a)及左保险杠支架(22)因冲击负载而垮塌时,位于和保险杠左端部(23a)的前表面(23b)相同的位置
130 车辆的由纤维增强的塑料材料构成的轴支座 CN201280052501.3 2012-09-04 CN103889826B 2016-08-24 M·伦纳; N·莱拉赫
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轴支座,尤其是轿车的轴支座,其包括分别由纤维增强的塑料材料成形的上壳体和下壳体,该下壳体和上壳体装配在一起形成一个空心体,其中,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经由至少部分地层压到这些壳体部件中的金属的插入件而彼此通过螺纹件连接。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空腔中可以至少局部地且优选在彼此对置的金属插入件的区域内粘入芯部件、特别是由塑料泡沫形成的芯部件,用以大面积地传递剪切应。此外,所述插入件中的至少一个插入件可以构造为同时用来连接附件。
131 车辆前部结构 CN201410076974.8 2014-03-04 CN104029734B 2016-08-17 粟野克行; 弥武朋也
发明提供一种实现车辆的轻量化且能够充分地吸收冲击载荷的车辆前部结构。车辆前部结构(12)在左右的侧车架(13、14)的下方设有副车架(20)。副车架包括将左侧梁(31)及右侧梁(32)的后端部(31a、32a)连结的横梁(33)、在左侧梁(31)及右侧梁(32)的前端部(31b、32b)支承转向齿轮箱(21)的支承机构(35)。转向齿轮箱(21)通过由支承机构(35)支承而配置在动装置(24)的车辆前方侧。支承机构(35)形成为通过输入的冲击载荷F2而能够断裂,以使转向齿轮箱(21)通过冲击载荷F2而向下方脱落。
132 副车架结构 CN201480068534.6 2014-12-25 CN105829192A 2016-08-03 平野正隆; 宫原哲也
发明提供一种副车架结构,其具备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侧梁(16)和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横梁(18),所述副车架结构经由防振装置支承发动机等车辆用动装置,并且所述副车架结构由车架来支承,其中,左右侧梁(16)经由螺栓(12)刚性地固定于车架(14),在前横梁(20)上载置有第一防振装置,副车架结构配设有第一衬套及第二衬套,以便于将前横梁(20)以浮动的方式支承于左右侧梁。
133 车辆尤其是机动车上的车轴支承架装置 CN201310172435.X 2013-05-10 CN103387007B 2016-05-11 P·莱布尔
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尤其是机动车上的车轴支承架装置,具有两个纵梁(2、3)和至少一个使两个纵梁(2、3)彼此连接的横梁(5、6),其中至少一个梁(2、3、5、6)在车辆的装配或基本状态下以一确定的梁-碰撞区(7)具有一个缝隙间距(8)作为到与梁-碰撞区(7)相配的车辆侧的碰撞结构(9)尤其是车身结构的自由通路。按本发明至少一个梁(2、3、5、6)在梁-碰撞区中设有至少一个碰撞-加强件(10、11、12),该碰撞-加强件加固梁-碰撞区(7)并且这样设计和设置,使该碰撞-加强件在梁(2、3、5、6)和碰撞结构(9)之间进行相向的相对运动时会支承地贴靠在碰撞结构(9)上。
134 车体前部结构 CN201280002323.3 2012-01-16 CN103328309B 2016-04-27 鹬原孝佳
课题是兼顾悬架构件的共振振动的抑制与车体前部的碰撞全程的确保。在本发明的车体前部结构(10)中,悬架构件(12)除了通过左右一对前侧支撑部(44)与左右一对后侧支撑部(54)支撑于车体,还通过连结部件(62)连结于分隔面板(56)。该连结部件(62)设置于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左右一对前侧支撑部(44)与左右一对后侧支撑部(54)之间,并且设置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车辆左侧的前侧支撑部(44)以及后侧支撑部(54)与车辆右侧的前侧支撑部(44)以及后侧支撑部(54)之间。
135 加强元件 CN201510594092.5 2015-09-17 CN105438264A 2016-03-30 A·蒙策尔特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副车架(100)的加强元件(10),包括一个基本平区域(11)以便给予该副车架(100)在水平平面中的刚度,以及一个基本竖直区域(12)以便给予该副车架(100)在竖直平面中的刚度,其中,该加强元件(10)以如下方式被设计,使得该加强元件(10)在一个转向机构上方可安排在副车架(100)上。
136 车辆前部结构 CN201510559960.6 2015-09-06 CN105398498A 2016-03-16 小池裕之
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前部结构,所述结构包括:第一构件,其由金属材料构成、形成为中空矩形柱状,并且在车辆的前部处布置成使长度方向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第二构件,其由金属材料构成、在所述第一构件的车辆后侧处沿着所述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固定至所述第一构件的后端部的前端部;以及止动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构件处、布置成沿着所述车辆前后方向面对所述第一构件的后端,并且从所述车辆后侧覆盖所述第一构件的至少一个部。
137 车辆用的副车架 CN201480036635.5 2014-06-10 CN105339242A 2016-02-17 富久田宪夫; 新井祐介; 小川努; 权太阳; 田米浩司
一种安装于车体上的副车架,在向宽度方向的左侧扩展的第1区域(R1)内,在上方部件(20)和下方部件(60)中的至少一方设有第1孔部(12、12'、12”),并且在向宽度方向的右侧扩展的第2区域(R2)内,在上方部件(20)和下方部件(60)中的至少一方设有第2孔部(14、14'、14”),从而可通过简单的结构确保副车架(1、1'、1")的必要强度和刚性,并实现其质量减轻。
138 可释放底盘安装件 CN201510458589.4 2015-07-30 CN105313974A 2016-02-10 Y.李; S.A.谭
一种用于车辆的可释放底盘安装件,车辆具有车身结构和底盘且可经历外部,包括外套筒、圆柱形插入件和底盘螺栓。外套筒可附接到底盘且具有安装件释放特征部。圆柱形插入件与外套筒为干涉配合关系且限定孔。底盘螺栓延伸通过孔,用于将圆柱形插入件附接到车身结构。安装件释放特征部配置为在这种外部力期间开始圆柱形插入件从外套筒的释放,由此使底盘从车身结构分离。
139 悬架结构 CN201280013311.0 2012-03-13 CN103429484B 2016-01-20 稲垣贵志
发明的悬架结构具备构件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构件本体左右的下臂。所述在左右设置的下臂分别具有前侧支撑部和后侧支撑部,所述前侧支撑部在以其轴向为前后方向的状态下被支撑在所述构件本体的前侧左右,所述后侧支撑部被支撑在所述构件本体的后侧左右。而且,所述下臂的所述前侧支撑部在以该前侧支撑部的轴向为前后方向的状态下被支撑在车身安装部件上,所述车身安装部件分别被安装在所述构件本体的前侧左右。
140 悬架系统的副车架 CN201080059873.X 2010-12-15 CN102905956B 2016-01-20 高桥宽; 小礒洋平
发明是一种悬架系统的副车架(1),是将高刚性的侧端构件(10)以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分别安装在构成为平板状的主体构件(2)的两侧端部上,通过侧端构件(10)而相对于来自前后左右等的具有极高的刚性,而且可使得取材也没有浪费,成为重量轻且价廉的结构。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