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用于起动混合动车辆中的燃式发动机的方法 CN201380039882.6 2013-06-26 CN104507773A 2015-04-08 N·彼得松; M·贝里奎斯特; J·林德斯特伦; A·谢尔; M·比约克曼
一种用于起动混合动车辆的推进系统(1)中的燃式发动机(2)的方法,所述推进系统包括:行星齿轮,其具有呈太阳轮(10)、齿圈(11)和行星齿轮架(12)形式的三个部件;燃式发动机的输出轴(2a),其被连接到行星齿轮的所述三个部件中的第一部件;变速箱(3)的输入轴(3a),其被连接到行星齿轮的所述三个部件中的第二部件;以及电机(9)的转子(9b),其被连接到变速箱的所述三个部件中的第三部件。根据所述方法,车辆被设定在初始位置,其中合适的档位在变速箱中接入并且制动作用在变速箱的输入轴上,在此之后电机被控制以使得齿圈被带动以反向转速(n3)旋转,并且燃式发动机的输出轴(2a)由此经由行星齿轮的太阳轮被带动以正向转速(n1)旋转,以使得燃式发动机可以起动。
42 一种车辆安全停车方法 CN201410654800.5 2014-11-18 CN104442832A 2015-03-25 熊庆华; 史永凯
一种车辆安全停车方法,该方法在停车前检查是否存在紧急情况,在未检查出紧急情况时交由驾驶员完成停车任务,在检查出紧急情况时由车辆停车辅助系统完成停车任务。本发明方法通过检测车辆内外情况给出由驾驶员完成或是由车辆停车辅助系统完成停车任务的决定,避免在紧急情况下由于驾驶员失误造成车辆刮花甚至人员伤亡的情况,使车辆停车更加安全、省心。
43 并联式能量回收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1410662771.7 2014-11-19 CN104442824A 2015-03-25 王新果; 汤新宁; 赛影辉; 朱得亚; 陈效华
发明属于电动车能量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并联式能量回收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计算工况请求速度、加速度;(B)判断加速度是否等于零,若等于零,则根据请求功率和电池电量来判定车辆是采用纯电驱动或发动机驱动或混合驱动;否则进入步骤C、D;(C)判断车辆是否需要换挡;(D)若此时加速度小于零,进行制动能量回收流程。同时还涉及一种并联式能量回收系统。通过提供有效改变能量回收的方法和提供能量控制方法,有效对整车能量回收过程中的各种状况进行平衡控制,从而满足整车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44 电动车和控制电动车驱动、制动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1310374720.X 2013-08-26 CN104417538A 2015-03-18 赵军; 李英涛; 张鑫鑫; 杜智勇
一种电动车和控制电动车驱动、制动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系统包括采集一踏板深度信号的第一采集单元,采集电机转速的第二采集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踏板深度信号判断是否输出控制信号控制车辆驱动,制动,或者不输出控制信号;并根据踏板深度信号以及电机转速确定给车辆的驱动功率值,以及根据踏板深度信号计算车辆的制动。这样避免了加油踏板和刹车踏板分开设置,驾驶员稍不注意发生误踩则带来严重交通事故的弊端,本发明系统仅通过设置一个单踏板便可实现车辆的驱动和制动控制,从而使得驾驶员操作简单;且在制动过程,控制单元输出控制信号给电机从而控制电机输出反向扭矩,使得能量回收给电池,从而实现了能量最大限度回收。
45 一种汽车行驶自动限速方法及其装置 CN201410657103.5 2014-11-19 CN104401326A 2015-03-11 陈华; 陈礼勇; 陈婷; 陈静; 陈礼卫; 陈礼所
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行驶自动限速方法及其装置。汽车行驶自动限速方法是(1)通过卫星接收模和高速扫描仪,使汽车在行驶中得以接收卫星信号或扫描到前方各种指示标牌;(2)将卫星接收信号或相关限速信息中的限速数据传输到微处理器中;(3)微处理器根据车辆行驶中的速度和限制速度做比较,再将比较结果发送控制信号到液压模块;(4)通过液压模块操纵刹车装置和节气,使汽车速度在现有的情况下减速和限制油门的最大功率,从而使得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不会有超速情况发生。本发明能够根据实际行驶中的限速路标自动限制汽车的行驶速度,避免发生超速行驶现象,大大提高了汽车驾驶的安全性。
46 一种基于脉冲计数红外测距装置的汽车防撞系统 CN201410676255.X 2014-11-21 CN104386062A 2015-03-04 朱杰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脉冲计数红外测距装置的汽车防撞系统,包含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微控制器以及与微控制器模块连接的显示单元、报警单元、刹车减速单元;所述红外发射器包含振荡器、恒流发射发路、第一指令发射电路和发射探头,所述红外线接收器包含红外线接收头、放大电路、整形电路、第二指令发射电路;所述微控制器模块包含计数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参数对比单元和控制单元;通过计算在收到红外接收器发送的计数启动信号和计数停止信号之间的脉冲个数,使测量准确度有了很大提高,有效地避免车祸的发生。
47 车辆及其的制动回馈控制方法 CN201410044602.7 2014-01-30 CN104276050A 2015-01-14 杨冬生; 廉玉波; 张金涛; 罗红斌
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的制动回馈控制方法,其中制动回馈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车辆的当前车速和车辆的制动踏板的深度;当车辆的当前车速大于预设车速、制动踏板的深度大于0且车辆的防抱死制动系统处于未工作状态时,控制车辆进入制动回馈控制模式,其中,在车辆处于制动回馈控制模式时,根据制动踏板的深度获得车辆相对应的需求制动矩,并根据需求制动力矩对第一电动发电机的制动力矩、第二电动发电机的制动力矩和车辆进行基础制动的制动力矩进行分配。该车辆的制动回馈控制方法能够在车辆制动时实现能量发动机单元、电动发电机之间合理分配,提高了制动回馈效率,从而获得较大的燃油经济性、较低的排放以及平稳的驾驶性能。
48 用于调整速度设定点以调节车辆速度的方法和系统 CN201380023746.8 2013-03-26 CN104271425A 2015-01-07 U·卡尔松
发明描述了用于调整设定点以调节车辆速度的方法和系统,其中,通过使用至少一种巡航控制和一种下坡速率控制来执行速度调节。巡航控制基于选定的设定速度vset利用速度设定点vref控制发动机系统。下坡速度控制基于下坡速率控制速度vdhsc利用制动设定点vdhsc_ref控制制动系统,其中,所述下坡速率控制速度vdhsc通过偏移量voffset与所述设定速度vset相关。根据本发明,将速度设定点vref和制动设定点vdhsc_ref调整至少一个变速vshift,所述变速的值对应于所述偏移量voffset,vshift=voffset,其中,基于车辆的实际行为来执行调整。由此实现了尽可能高的实际平均速度,而驾驶员不会处于因超速而被罚款的险中,这也产生了尽可能短的行驶时间。
49 纯电动汽车自动驻车控制方法 CN201410497840.3 2014-09-25 CN104260712A 2015-01-07 柯南极; 朱波; 曹琛; 王可峰
发明公开一种纯电动汽车自动驻车控制方法,它通过整车控制器VCU接收汽车的各种信号,进行不同工况下的逻辑判断后,控制液压制动系统、电机控制器MCU、驻车棘爪驱动装置、仪表信息显示和P档开关灯显示。所述的控制方法分为位于上坡时的控制方式,位于下坡时的控制方式,位于平路时的控制方式和位于停车时的控制方式。本发明可使车辆在坡道上或在路口等绿灯时,自动对四轮施加合适的制动,并通过驻车棘爪变速器。车辆起步时,在合适的时间控制释放制动力及解除变速器锁止,从而实现自动驻车功能,避免交通安全事故发生。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减轻整车重量,降低车辆制造成本。
50 车辆用制动辅助装置和车辆用制动辅助方法 CN201110209223.5 2011-07-22 CN102371960B 2015-01-07 井上拓哉; 菅野健; 小林雅裕; 仓田和典
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制动辅助装置和车辆用制动辅助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与驾驶员的意图相应地更合适地针对本车辆前方的障碍物(XM)来对驾驶员实施辅助。当判断为本车辆(MM)相对于本车辆前方的障碍物(XM)的潜在险高于预先设定的第一阈值(Th1)且没有操作加速踏板(22)时,对本车辆(MM)施加制动。并且,当判断为本车辆(MM)相对于本车辆前方的障碍物(XM)的潜在风险高于潜在风险比第一阈值(Th1)高的第二阈值(Th2)时,无论加速踏板(22)的操作状态如何,都对本车辆(MM)施加制动力。
51 混合动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 CN201280071717.4 2012-03-26 CN104245457A 2014-12-24 清上博章; 上野弘记; 萩野芳辉; 高桥史
提供一种实现驱动用电池的充电时间的缩短的混合动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所述混合动力车辆具备使第1行星齿轮装置(14)的齿轮架(C1)与第2行星齿轮装置(16)的齿轮架(C2)之间通断的离合器(CL)和使该齿轮架(C2)相对于壳体(26)通断的制动器(BK),在由第1电动机(MG1)及第2电动机(MG2)的至少一方进行发电的情况下,使离合器(CL)接合,因此,能够通过第1电动机(MG1)及第2电动机(MG2)协调工作进行发电,能够加快充电速度。
52 车路协同环境下车辆与行人碰撞规避方法与系统 CN201410472266.6 2014-09-16 CN104210489A 2014-12-17 吕能超; 旷权; 邹银才; 吴超仲; 程启超; 谭青山; 褚端峰
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路协同环境下车辆与行人碰撞规避方法与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信息采集:采集用于识别碰撞险的信息;2)行驶状态判别:对车辆当前行驶状态进行判别;3)碰撞风险识别:根据采集的碰撞风险信息和车辆当前行驶状态,对是否存在碰撞风险进行识别;4)驾驶状态判别:若存在碰撞风险,对驾驶员当前驾驶状态是否正常进行判别;5)碰撞规避:根据驾驶员驾驶状态采取针对性的避碰方法来实施避碰。本发明方法能及时适应实际驾驶状况来对不同危险情形做出有效避碰。
53 混合动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 CN201280071661.2 2012-03-26 CN104203692A 2014-12-10 佐藤大骑; 椎叶一之
提供一种抑制发动机驱动时的异响的发生的混合动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在作为驱动发动机12、使离合器CL接合并且使制动器BK分离的行驶模式的模式4(HV-2)成立的情况下,通过第1电动机MG1和第2电动机MG2输出反作用力转矩,并且控制该第1电动机MG1和第2电动机MG2的反作用力转矩分担比率,因此,在驱动发动机12的混合动力行驶模式中,通过控制第1电动机MG1和第2电动机MG2的反作用力转矩,能够确保差动机构14、16的齿轮啮合所需的充分的力,从而能够合适地抑制由发动机转矩变动引起的打齿声的发生。
54 混合动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 CN201280071549.9 2012-03-21 CN104203689A 2014-12-10 林宏司; 寺岛正人; 原田广康; 大野智仁; 石井启之
提供一种抑制驱动系统的发热而实现合适的行驶的混合动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具备使第1行星齿轮装置(14)的齿轮架(C1)与第2行星齿轮装置(16)的齿轮架(C2)之间通断的离合器(CL)、和使该齿轮架(C2)相对于壳体(26)通断的制动器(BK),根据这些离合器(CL)及制动器(BK)各自的接合状态使多个行驶模式选择性地成立,基于驱动系统的温度条件来切换行驶模式,因此,能够基于驱动系统的温度条件适当地使能够将第1电动机(MG1)及第2电动机(MG2)同时用作行驶用的驱动源的行驶模式成立。
55 混合动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 CN201280071715.5 2012-03-26 CN104203687A 2014-12-10 清上博章
提供一种抑制在行驶模式彼此间转变时的不良的产生的混合动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具备使第1行星齿轮装置14的齿轮架C1与第2行星齿轮装置16的齿轮架C2之间通断的离合器CL、和使该齿轮架C2相对于壳体26通断的制动器BK,在进行离合器CL及制动器BK的接合切换的离合器到离合器控制时,使发动机12的输出转矩变化,因此,在切换行驶模式时进行离合器CL及制动器BK的接合切换的情况下,通过对发动机12的输出转矩进行控制,能够抑制驱动力的变化,同时适当地抑制电动机的超速等不良的产生。
56 用于跟驰汽车的爆胎监测装置 CN201410470369.9 2014-09-16 CN104192140A 2014-12-10 陈拙夫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跟驰汽车的爆胎监测装置,包括:用于对道路信息进行采集的路面破损状况检测装置;对车辆载重重量进行测量的汽车装载重量检测装置;分别对跟驰汽车四个车胎轮压数据进行采集的压传感器;对车辆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对汽车行驶状态进行控制的状态控制装置;对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处理以适于自动驾驶控制分析系统处理的信号处理电路;实现跟驰驾驶、依据胎压数据、路面道路信息和本车的载重对爆胎状态进行判断的自动驾驶控制分析系统;实现跟驰汽车之间信息传送的信号接收装置,其根据路面信息、本车载重和轮压状况对爆胎状况进行监测,出现爆胎状况时,其反应速度快,最大程度减小交通事故。
57 汽车主动安全智能系统与控制方法 CN201410198860.0 2014-05-12 CN103921790A 2014-07-16 李质勇; 李院平; 王可安
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主动安全智能系统与控制方法,所述一种汽车主动安全智能系统,包括检测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和执行单元,所述检测单元有雷达检测系统和行车状态检测系统组成,其中,雷达检测系统用于检测本辆与周围物体间的距离、相对速度和方位,行车状态检测系统用于检测本车的行驶速度、加减速、转向以及天气道路情况;中央处理单元,用于所属检测部分检测到的各种数据的分析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得到最佳行车方式和控制指令;执行单元有报警系统和执行系统组成,用于执行中央处理单元输出的控制指令,控制车辆上的对应装置执行必要的操作,提醒驾车人员注意行车安全或改变车辆原有的行驶状态,达到全面提高行车安全的目的。
58 基于混合动用复合电源的动力控制方法 CN201410056456.X 2014-02-19 CN103802821A 2014-05-21 刘胜利; 倪永亮; 李申; 张思宁; 李晓多; 戚于飞; 蒋任君; 李艳明; 王坤; 孙文欣
发明属于混合动车辆的驱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混合动力用复合电源的动力控制方法。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在车辆急加速时,利用超级电容比功率高的优点来提供较大的瞬时功率,能够提高电源的响应特性,也可以减小电池的放电电流,减小对电池的损伤,当车辆减速度较大需要较大制动功率时,利用超级电容来吸收大部分制动能量,减小对电池的充电电流。不仅能提高制动能量回收的比例,而且能增加电池的使用寿命。
59 一种概念车的底盘控制系统 CN201310653030.8 2013-12-06 CN103612631A 2014-03-05 邓飞贺; 周宏; 陈军; 沙文瀚; 孙永
发明提供一种概念车的底盘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输入装置、底盘控制器、转向装置、制动装置和动装置;输入装置用于向底盘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其中,输入装置包括能够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产生位移的摇杆;底盘控制器分别与输入装置、转向装置、制动装置和动力装置连接,用于根据摇杆发送的X轴控制信号,控制转向装置对概念车进行转向;以及,根据摇杆发送的Y轴控制信号,控制制动装置对概念车进行启停或者控制动力装置调节概念车的车速,该概念车的底盘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行驶、转向、制动等汽车基本的行驶功能,提高用户感知度,安全性更高。
60 一种横向主动避撞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1310508776.X 2013-10-25 CN103587524A 2014-02-19 袁朝春; 李道宇; 陈龙; 任皓; 江浩斌; 张厚忠
发明公开了一种横向主动避撞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信号采集系统、信号处理系统、控制器;所述信号采集系统包括车载雷达装置、图像采集系统和自车传感器;所述信号处理系统的输入端与信号采集系统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将信号采集系统采集的数据转化成电信号,并将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信号处理系统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对从信号处理系统得到的数据进一步处理。本发明能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主动避免碰撞,能有效减少后车追尾带来的危害,能有效减少车辆横向碰撞对驾驶者与其车辆带来的危害,以及对障碍车辆以及行人带来的危害,能有效的减少经济财产的损失,给驾驶者更加安全、舒适的驾驶环境,从而提高了行驶中的安全性。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