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 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车辆、车辆配件或车辆部件 / 车内安全带或护身带 / .结合吸能装置的{ (在实际接触的情况下保护乘客的带有能量吸收装置的安全带固定点入B60R21/055; 包含吸能装置的安全带牵引器入B60R22/341, B60R22/4676)}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车辆乘客的安全阻尼系统的换能器 CN93102143.X 1993-02-26 CN1080246A 1994-01-05 阿特·佛尔
一种车辆乘客的安全阻尼装置中的换能器,能达到特别光滑的随行程改变的函数曲线。只设置少数的变形元件使管形换能器外壳(10)产生塑性变形。变形装置包括一板(30),该板(30)可在一与换能器外壳(10)的轴线倾斜的停靠位置及竖起的工作位置之间作绕枢轴转动,在竖起的工作位置,该板(30)把设在它的径向外端的变形元件带入与换能器外壳(10)的内侧相接合。
22 一种多度可调节的前额安全带 CN201710401821.X 2017-06-01 CN107117128A 2017-09-01 林辉玉
一种多度可调节的前额安全带,包括汽车头枕、安全带插扣固定座、安全带插扣、安全带紧急止卷收器、安全带、松紧带、气囊缓冲垫和固定卡扣;所述汽车头枕左端安装有安全带紧急锁止卷收器,且汽车头枕右端安装有安全带插扣固定座;所述安全带紧急锁止卷收器内设置有安全带,且安全带首端连接有安全带插扣;所述汽车头枕背部开设有储物口;所述松紧带内壁上镶嵌有气囊缓冲垫,且松紧带前端上共设置有两处固定卡扣;所述松紧带使用状态下松紧带通过其所设置的两处固定卡扣与安全带扣合相连接;本发明松紧带内壁的前后两端均分别镶嵌有一处气囊缓冲垫,通过所设置的该两处气囊缓冲垫,对本发明前额安全带所保护的头部进行进一步的保护。
23 安全带缓冲器 CN201710143537.7 2017-03-11 CN106891851A 2017-06-27 不公告发明人
发明涉及一种安全带缓冲器,包括外壳、拉杆、弹簧、硬性碰撞,其中外壳的一端与车相连,拉杆的另一端与安全带扣相连。其优点是当车辆发生碰撞时人在安全带的作用下,在快速停止的时候起到一种缓冲作用,这样可以减轻由于惯性安全带所对人造成的伤害。因外壳是用螺纹进行连接的,当安全带发生卡死现象时,可以很轻便的拆除缓冲器,以方便人员的快速逃离。
24 安全带缓冲装置及使用其之汽车安全座椅 CN201410449699.X 2014-09-05 CN104442687B 2017-04-26 郑钦明
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带缓冲装置及其汽车安全座椅。所述安全带缓冲装置与肩带搭配使用,包括缓冲件、阻挡件以及止动件。所述缓冲件具有贯通的容置空间。所述阻挡件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止动件设置于所述肩带上。所述肩带可移动地穿过所述容置空间。当所述肩带受冲击被拉动时,带动所述止动件进入所述容置空间内以接触所述阻挡件,使所述阻挡件产生结构变形以减少冲击能量。安全带缓冲装置利用阻挡件来减缓止动件相对缓冲件的移动量,可大幅度地降低汽车安全座椅传递到乘坐者的撞击能量,故应用本发明安全带缓冲装置的汽车安全座椅能提供乘坐者优选的安全保护。
25 具缓冲功能的安全座椅和安全座椅的缓冲方法 CN201610196646.0 2016-03-31 CN105835729A 2016-08-10 李邱宗
一种具缓冲功能的安全座椅和安全座椅的缓冲方法,安全座椅包括可供驾乘人员乘坐的座位,在座位上或座位底部设有起固定作用、束缚作用或连接作用的活动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动带上和/或连接活动带的连接端上设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在安全座椅正常使用时处于自然状态,当座椅发生撞击或突然减速时,所述缓冲器使所述活动带松弛一定程度,并在活动带松弛到预定程度后缓慢将所述活动带拉紧使所述活动带复位。本发明可使活动带适应人体因为惯性而向前倾的特点,缓冲安全带、肩带、胯带等活动带对人体的局部撞击伤害,而且可以提供束缚作用,相比于现有的行车座椅,本发明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26 一种安全带智能调节系统及其电磁夹、拉伸识别装置、拉伸缓冲器、安全带插座 CN201610047553.1 2016-01-25 CN105564367A 2016-05-11 黄盛章
一种安全带智能调节系统及其电磁夹、拉伸识别装置、拉伸缓冲器、安全带插座。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带智能调节系统。主要以智能方式解决各类交通工具(或其他需配安全带的设施)安全带回收卷直接作用于人体而对人体健康和交通安全造成危害的问题。通过自动化控制电路(8)和安全带电动夹(7)实现智能化控制:信息采集装置(10)(2)自动识别驾乘人员各种状态下对安全带的要求,实现安全带松紧调节无操作化;交通工具有碰撞危险、紧急刹车、碰撞时提前使安全带自动恢复预紧;发生碰撞时安全带(安全带插座缓冲装置6)能够在限位内以较为缓和速度适当缓伸再缓缩,以减轻安全带对人体的伤害。本发明在稳定性、既有设施兼容性、节能、造价方面有明显优势。
27 一种应用于汽车安全的主动防护安全带 CN201510684773.0 2015-10-22 CN105253101A 2016-01-20 刘力
发明公布了一种应用于汽车安全的主动防护安全带,包括安全带,在安全带内设置有压缩腔体,气囊折叠放置在压缩腔体内,在安全带一侧设有开缝,气囊的端部设有进气口,气囊由相互连通的契合段以及缩小段组成,契合段正对开缝一侧的端面呈向内凹陷的圆弧形,缩小段的外径在沿进气口垂直向下的方向上递减。在行车状态急速变化的过程中,与汽车主动安全系统连接的气开始工作,直接对气囊进行快速充气,安全带与上躯干之间最主要的接触部分为肩部至胸部,而腹部侧边区域则由其构造原因,软组织相对较多且其自身起到缓冲作用的效果更佳,因此本发明在气囊上端设置契合段,该契合段与所述的接触部分相适应,防止碰撞后的气囊中部直接对其造成弹射伤害。
28 一种智能化汽车辅助安全装置 CN201510684638.6 2015-10-22 CN105253099A 2016-01-20 刘力
发明公布了一种智能化汽车辅助安全装置,包括安全带,在安全带内设置有压缩腔体,气囊折叠放置在压缩腔体内,在安全带贴近座椅的一侧设有开缝,气囊的端部设有进气口,在气囊中部正对开缝的侧壁上设有弧形的凹陷部,在凹陷部中部的内壁上设置有紧口;在凹陷部中部内壁上选取两个不同的点位,以点位为起点通过对气囊内壁进行折叠缝合形成多个独立的褶皱,多个褶皱呈环形分布且构成的气流通道形成紧口。安全带与上躯干之间最主要的接触部分即为肩部至胸部、腹部侧边区域,而本发明中气囊的中部设置弧形的凹陷部,该凹陷部与所述的接触部分相适应,防止碰撞后的气囊中部直接对该接触部分造成弹射伤害。
29 一种主动式安全带结构 CN201510684573.5 2015-10-22 CN105253098A 2016-01-20 刘力
发明公布了一种主动式安全带结构,包括安全带,在安全带内设置有压缩腔体,气囊折叠放置在压缩腔体内,在安全带一侧设有开缝,气囊的端部设有进气口,气囊由相互连通的契合段以及缩小段组成,契合段正对开缝一侧的端面呈向内凹陷的圆弧形,缩小段的外径在沿进气口垂直向下的方向上递减;在开缝靠近安全带活动部的一端通过缝合线进行缝合。安全带与上躯干之间最主要的接触部分为肩部至胸部,而腹部侧边区域则由其构造原因,软组织相对较多且其自身起到缓冲作用的效果更佳,因此本发明在气囊上端设置契合段,该契合段与所述的接触部分相适应,防止碰撞后的气囊中部直接对其造成弹射伤害。
30 气囊式预保护安全带 CN201510684478.5 2015-10-22 CN105253096A 2016-01-20 刘力
发明公布了气囊式预保护安全带,包括安全带,在所述安全带内设置有压缩腔体,气囊折叠放置在压缩腔体内,且在所述安全带贴近座椅的一侧设有开缝,所述气囊的端部设有进气口,在气囊中部正对开缝的侧壁上设有弧形的凹陷部,且在所述凹陷部中部的内壁上设置有紧口。在行车状态急速变化的过程中,与汽车主动安全系统连接的气开始工作,直接对气囊进行快速充气,而安全带与上躯干之间最主要的接触部分即为肩部至胸部、腹部侧边区域,而本发明中气囊的中部设置弧形的凹陷部,该凹陷部与所述的接触部分相适应,防止碰撞后的气囊中部直接对该接触部分造成弹射伤害。
31 一种主动式安全带的使用方法 CN201510684107.7 2015-10-22 CN105253095A 2016-01-20 刘力
发明公布了一种主动式安全带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行车动态由高速急速降低时,与汽车主动安全系统连接的气开始工作,直接对气囊进行快速充气,契合段直接与该处的受部分接触,缩小段的外径在沿进气口垂直向下的方向上递减,使得缩小段在充气时占用的空气量较小,满足缩小段在短时间内充满后气流直接对契合段进行填充,进而缩短契合段的膨胀部分实现与最大受力部分接触的时间;在缩小段对应的开缝处设置“S”形的缝合线,当缩小段内的压力值达到规定值时,缝合线被缩小段顶开,而此时契合段已经与上躯干之间匹配接触完毕,使得缩小段的运行轨迹只能在弹出时贴合到腹部侧边区域,保护该区域不受勒伤困扰。
32 限制设备以及用于控制力限制设备的方法 CN201380072597.4 2013-12-11 CN104981383A 2015-10-14 J·比勒; H-P·鲍施
发明一种限制设备(10),尤其是用于车辆中的座椅安全带,所述力限制设备包括:可控制的制动装置(16),所述制动装置具有包括通道(34)的液体填充的空间(24),液体(23)可以流过所述通道;与座椅安全带耦联的要制动的元件(32);至少一个用于检测车辆运行数据的传感器(18)、尤其是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安全带拉出的传感器(20);以及控制装置(22),所述控制装置依赖于测量到的车辆运行数据和测量到的安全带拉出控制制动装置(16)的制动功率,在所述力限制设备中,液体(23)是磁流变的液体,并且设置有控制磁体,所述控制磁体可以在通道(34)中产生变化的磁场并且可以改变通道(34)中的磁流变的液体的粘度
33 具有经设定变形的安全带卷带轮支架 CN201380050958.5 2013-08-19 CN104837686A 2015-08-12 P·德普朗什; S·贝纳内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安全带的卷带轮(2)的支架(1),所述支架用于设置在车辆中相对于车辆方向位于椅背(8)后方的区域内、由型材元件构成并且通过至少其中一个边缘固定在车辆的内部结构(10)的一部分上,所述支架的形状设置成形成至少两板,用于接收卷带轮的接收板(4)以及位于接收板(4)的延伸部分中的第二板(5),接收板(4)和第二板(5)由于所述型材元件的弯折部而位于彼此不平行的平面内,第二板(5)在接收板(4)接收卷带轮(2)的一侧定向,以使具有至少一个基本与接收板(4)垂直的分量并且在与接收板(4)接收卷带轮(2)相同的一侧定向的使卷带轮的支架(1)在弯折部处变形
34 运动阻尼装置 CN200980138831.2 2009-08-21 CN102171481B 2015-04-08 斯特凡·巴特洛格; 于尔根·波赛尔; 赫尔诺特·埃尔森索恩
在一种运动阻尼装置中,磁流变流体(3)被迫流过流路(5)。产生可变磁场(10)的机构(2)具有被线圈(7)缠绕的芯体(6)和在该流路(5)中的多个极面(11,12),该磁场(10)通过所述极面作用于磁流变流体(3)以便阻尼运动。该线圈(7)以芯体(6)设置在流路(5)中,其中该线圈(7)的轴线(A)垂直于磁流变流体(3)的流向。流路(5)具有由导磁材料构成的外壳
35 自适应座椅安全带载荷限制器和方法 CN200910166933.7 2009-06-26 CN102189975B 2013-10-23 K·董
发明涉及自适应座椅安全带载荷限制器和方法。用于限制施加在座椅安全带扣上的载荷的方法和装置,包括:提供用于将座椅安全带扣安装在车辆上的可调节能量吸收装置;感测车辆和乘客的状况以确定可调节能量吸收装置的最佳调节,以便在感测到的状况下对乘客进行约束;以及响应于感测到的状况而调节可调节能量吸收装置,从而使对乘客的约束适应感测到的状况。可调节能量吸收装置是可伸长的支柱,其具有连接到带扣的一端和连接到车辆的一端,支柱具有金属变形元件,其在载荷达到一定的大小时变形,并且支柱具有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调节金属变形元件以调节金属变形的程度并从而调节支柱的能量吸收能
36 儿童座椅的吸能式座椅固定约束系统 CN200710197064.5 2007-12-06 CN101200171B 2012-10-10 马克·墨菲; 雷迪·马拉佩蒂
提供了一种将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至车辆的安装部并结合至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绳索的吸能固定器。所述吸能固定器包括:支架,其包括具有绳索结合部的第一端;和锥形孔,其具有靠近所述第一端的宽部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窄部;以及凸起,其延伸穿过所述锥形孔,以将所述支架固定至所述车辆的安装部,其中所述凸起设置为靠近所述锥形孔的宽部,并且所述锥形孔的窄部比所述凸起的宽度窄;其中,当所述支架承受张拉动时,所述凸起沿所述锥形孔的长度被拉向所述窄部,由此使所述锥形孔的部分壁变形以使所述锥形孔变宽,所述锥形孔的壁被构造为随所述锥形孔的宽度减小而增加地吸收能量
37 用于儿童安全座椅的能量吸收座椅锚固约束系统 CN200710199418.X 2007-12-07 CN101195352B 2012-07-18 马克·墨菲; 雷迪·马拉帕蒂
发明涉及用于儿童安全座椅的能量吸收座椅锚固约束系统。提供一种将儿童安全座椅安装到汽车的安装部的能量吸收可变形结构。该能量吸收可变形结构包括支架,该支架包括配置为与汽车的安装部相连接的基座以及位于该基座内的金属带,该金属带的第一端配置为是自由的,并连接到儿童安全座椅;金属带的第二端可分离地连接到基座;金属带的带体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弯曲。当该金属带被拉拉动时,金属带从基座被扯离,从而吸收能量。
38 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 CN201110057222.3 2011-03-10 CN102189976A 2011-09-21 K.董; J-T.王; T.R.赫夫曼
一种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包括可在管内移动并通过线缆连接至所述带扣的组件。所述犁组件的移动在相对于乘客的多个位置处呈现所述带扣。所述犁组件具有多个犁元件,当约束乘客负载在所述管内移动所述犁组件时,所述多个犁元件与所述管接合以在管内犁出槽。犁致动器机构在所述多个犁元件中选择一定数量的犁元件与所述管接合或不接合,从而适应所述呈现器的限制负载能控制器和多个传感器协作以操作用于在所述管内平移所述犁组件的调节达,以在期望位置呈现所述带扣,并且还操作旋转致动器,以选择要接合或不接合的一定数量的犁元件。
39 运动阻尼装置 CN200980138831.2 2009-08-21 CN102171481A 2011-08-31 斯特凡·巴特洛格; 于尔根·波赛尔; 赫尔诺特·埃尔森索恩
在一种运动阻尼装置中,磁流变流体(3)被迫流过流路(5)。产生可变磁场(10)的机构(2)具有被线圈(7)缠绕的芯体(6)和在该流路(5)中的多个极面(11,12),该磁场(10)通过所述极面作用于磁流变流体(3)以便阻尼运动。该线圈(7)以芯体(6)设置在流路(5)中,其中该线圈(7)的轴线(A)垂直于磁流变流体(3)的流向。流路(5)具有由导磁材料构成的外壳
40 一种负荷限制器 CN200580040581.0 2005-11-28 CN101065271B 2010-12-22 安德斯·伦宁
一种用于安全装置的能量吸收负荷限制器,所述限制器包括:第一部件(5)和相对于第一部件(5)可移动的诸如安全带的第二部件(2)。负荷限制器提供能量吸收、抗动效应,例如通过摩擦制动器(4、5)以阻止第二部件相对于第一部件的移动。可调控的控制元件(6)驱动制动器。摩擦效应的大小是调控元件的调控程度和至少一参数的函数,例如影响摩擦系数温度。控制机构(9)调控可调节的控制元件(6)以根据表示期望的抗动效应的信号(12)和表示至少一参数的信号(10、11)控制抗动效应的大小。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