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 车用轮胎 / 充气轮胎的增强层或帘布层配置 / .带层或缓冲层,顶部加强层或软垫层的构造或布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充气车辆轮胎 CN201180037242.2 2011-06-17 CN103038071B 2016-08-17 萨德丁·菲丹; 沃尔夫冈·雷泽
发明涉及一种径向设计的充气车辆轮胎,该充气车辆轮胎具有一个胎冠(1)、一个径向胎体、一个带有至少两个带束层(8a,8b)的带组件(8)、以及至少一个带帘布层(9),该带帘布层径向排列在该带的外部并在轮胎的周向上通过连续且螺旋缠绕一条PET帘线(10)而形成。在1.56cN/dtex的作用下,该PET帘线(10)于20℃下具有3%至5%的拉伸以及于160℃下具有7%至9%的拉伸。在0.01cN/dtex的预张力且作用时间为两分钟下,在180℃下测定PET帘线(10)的断裂伸长率与热收缩的总和大于20%。此外,在0.01cN/dtex的预张力且作用时间为两分钟下,在180℃下测定该PET帘线(10)具有大于2.5%的热收缩。
22 一种新型防扎穿安全轮胎的环形链板带 CN201610222289.0 2016-04-11 CN105835626A 2016-08-10 熊坚强; 沈正满; 余碧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扎穿安全轮胎的环形链板带,包括单元链板、四方形单元链,所述四方形单元链块链接组成单元链板,所述单元链板链接组成环形链板带,在相邻的四方形单元链块之间连接有销轴,销轴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内孔。该销轴可以是圆柱形销轴或T形销轴;销轴与新型防扎穿安全轮胎的环形链板带的四方形单元连块的轴座配合时经过扩口变形处理。销轴的内孔在新型防扎穿安全轮胎的环形链板带挂胶时,内孔被填充满橡胶,并与橡胶熔合为一体。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能提高销轴与轴座的配合紧固性,提高销轴和新型防扎穿安全轮胎的环形链板带与橡胶的熔合度,提高轮胎的使用寿命。
23 包括周向增强元件的层的轮胎 CN201280050042.5 2012-10-12 CN103889738B 2016-08-03 A·多明戈; J·贝松; F·巴尔巴林; G·萨拉; R·C·勒杜列斯库
发明涉及一种轮胎,所述轮胎包括胎冠增强件,所述胎冠增强件由至少两个工作胎冠层形成,所述至少两个工作胎冠层具有不等的轴向宽度,橡胶混合物的层C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工作胎冠层的至少端部之间,所述胎冠增强件包括至少一个周向增强元件的层,所述至少一个周向增强元件的层在径向上设置在两个工作胎冠层之间。根据本发明,在轴向最窄的工作层的端部和通过所述橡胶混合物的层C与所述轴向最窄的工作层分离的工作层之间的距离d满足为所述至少一个周向增强元件的层的增强元件的直径,并且在子午平面中,所述橡胶混合物的层C的厚度基本上恒定。
24 一种丝帘线缠绕结构的子午线轮胎 CN201610034796.1 2016-01-19 CN105691110A 2016-06-22 李志华; 刘飞鹏; 郭楠; 戴凤雪
发明公开了一种丝帘布缠绕结构的子午线轮胎胎体部分的帘布层和带束层分别由一根挂胶钢丝帘线连续缠绕制成。所述胎体部分的帘布层采用一根挂胶钢丝帘线沿一对胎圈有序地缠绕,形成圆柱状钢丝帘布层。所述带束层包括1#、2#和3#带束层,所述的每个带束层采用一根挂胶钢丝帘线沿着充气到定型尺寸的胎体周向有序地连续缠绕外加一层包胶,分别形成1#、2#和3#带束层。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钢丝帘线缠绕结构的子午线轮胎无需钢丝帘布压延机、钢丝帘布裁断及接头机等成型设备,简化了成型工艺,提高了轮胎生产效率。解决了轮胎制造过程中出现钢丝接头繁多的问题,提高了轮胎的成型质量。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
25 轮胎 CN201380011337.6 2013-02-28 CN104144797B 2016-06-22 笔本启之; 原田高志; 高瞳; 本城温子
该轮胎具有由含树脂的材料形成的环形轮胎骨架体,并且该树脂材料具有包括由第一树脂材料构成的海相和比所述海相硬的由第二树脂材料构成的岛相的海岛结构。
26 一种仿生轮胎结构 CN201610057226.4 2016-01-27 CN105564157A 2016-05-11 吴旭; 王国林; 梁晨; 孙砚田
发明涉及一种仿生轮胎结构,包括由外到内的胎面冠带层、二号带束层、一号带束层和内衬层;所述内衬层包括内衬层凸起结构;所述内衬层形状为仿贝壳结构;所述内衬层凸起结构沿轮胎胎面中线两侧分布且与胎面中线夹范围为-20°到20°;所述内衬层凸起结构宽度为2.5~3mm,相邻内衬层凸起结构之间宽度为5~8mm;所述内衬层凸起结构深1.5~1.8mm;所述内衬层凸起结构厚度为胎面中线处的胎面厚度的九分之一。该结构能够显著降低轮胎的滚动阻,达到降低轮胎在滚动过程中节油的目的。与普通轮胎的滚动阻力计算值相比,仿生学轮胎滚动阻力相比减少了4.87%。
27 摩托车轮 CN201510896329.5 2015-12-08 CN105415980A 2016-03-23 王永龙
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轮胎,包括外胎面和内胎面,在所述外胎面和所述内胎面之间设有丝胶缓冲层皮层,其中,该摩托车轮胎由外至内依次为外胎面、钢丝胶缓冲层、铁皮层和内胎面,所述外胎面上设有波浪状的防滑纹路。所述钢丝胶缓冲层与外胎面为一体成型制成的结构。所述铁皮层的厚度为1.5mm,铁皮层的两面分别粘贴于内胎面和钢丝胶缓冲层上。本发明整个轮胎的层状结构设计简单且合理,可以有效使摩托车轮胎免受铁钉等尖锐硬物的扎破,并且整个轮胎的工艺简单,成本也十分低廉;将外胎面上设计波浪状的防滑纹路,与传统的直线状防滑纹路相比,具有更好的防滑效果。
28 充气轮胎 CN201380030087.0 2013-06-07 CN104349912B 2016-03-23 伊贺光志; 浜中英树; 神德孝一
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1)的带束层(14)具备:具有相对于轮胎周向绝对值为46deg以上且80deg以下并且符号互不相同的带束度的内径侧交叉带束(142)及外径侧交叉带束(143);具有相对于轮胎周向在±5deg范围的带束角度并且配置在内径侧交叉带束(142)与外径侧交叉带束(143)之间的周向增强层(145);和具有相对于轮胎周向绝对值为10deg以上且45deg以下的带束角度并且配置在内径侧交叉带束(142)的轮胎径向内侧的附加带束(144)。
29 轮胎 CN201480040371.0 2014-07-15 CN105392641A 2016-03-09 谷口恒
轮胎(1)的折返帘布层的胎面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延伸超过轮胎最大宽度,胎圈填胶的高度为轮胎截面高度的30%以下。增强橡胶层的最大厚度比胎圈填胶的最大厚度薄。胎面宽度大于或等于轮胎最大宽度的81%。沿胎面宽度方向延伸、通过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的延长线上的胎体层的曲率半径为30mm以上。
30 轮胎 CN201480039392.0 2014-06-30 CN105377581A 2016-03-02 河野好秀; 今誓志
轮胎(10)具有:树脂制的环状的轮胎骨架构件(12),该轮胎骨架构件(12)通过多个轮胎片(12A)在轮胎轴向上接合而形成;接合部增强带束(18),该接合部增强带束(18)粘合到轮胎骨架构件(12)并且该接合部增强带束(18)在轮胎周向上延伸以覆盖轮胎片(12A)的接合部;以及胎面层(16),该胎面层(16)配置在轮胎骨架构件(12)和接合部增强带束(18)的轮胎径向外侧。
31 轮胎 CN201480011520.0 2014-03-04 CN105189142A 2015-12-23 今誓志; 长谷川圭一; 河野好秀
在本发明中,在轮胎骨架构件(17)中形成轮胎骨架台阶部(18)。轮胎骨架台阶部(18)被形成为比胎面构件(30)的轮胎轴向端部(30A)靠轮胎赤道面侧。在轮胎骨架构件(17)的外侧,形成有从胎圈部延伸至轮胎骨架台阶部(18)的覆盖层(24)。
32 轮胎 CN201480022350.6 2014-04-11 CN105121181A 2015-12-02 长谷川圭一; 今誓志; 河野好秀
发明的目的在于降低轮胎的滚动阻。轮胎(10)具有:轮胎骨架构件(12),其包括树脂材料,并且该轮胎骨架构件(12)设有胎侧部(18)、胎肩部(20)以及平坦胎冠部(22),该胎侧部(18)位于轮胎轴线方向两侧,该胎肩部(20)与该胎侧部(18)的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端部相连,并且该胎肩部(20)在轮胎轴线方向截面上以朝向轮胎外侧凸的方式弯曲,该平坦胎冠部(22)与胎肩部(20)相连;加强层(14),其沿着胎冠部(22)的外表面(22A)设置,该加强层(14)的轮胎轴线方向外侧的端部(14A)位于比平坦胎冠部(22)的轮胎轴线方向外侧的端部靠轮胎轴线方向内侧的位置;以及胎面(16),其设于胎冠部(22)和加强层(14)这两者的轮胎半径方向外侧。
33 包括另外的胎侧增强件的自密封轮胎 CN201480010474.2 2014-02-21 CN105026187A 2015-11-04 O·米尔霍夫
一种轮胎,其内表面覆盖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本身覆盖有自密封产品的层,所述轮胎包括由增强元件(61)组成的径向胎体增强件(60),所述增强元件(61)具有断裂伸长ARc和断裂FRC,以设置节距PC设置并涂布有橡胶组合物,所述径向胎体增强件(60)定尺寸为满足如下不等式:(1),其中FRC表示为顿,RS为轮胎的旋转轴线与胎体增强件的径向最外点(360)之间的径向距离,RE为旋转轴线与轮胎达到其最大轴向宽度之处的轴向位置之间的径向距离,且RT为旋转轴线与胎圈芯的径向最内点之间的径向距离,设置节距PC和径向距离RS、RE和RT表示为米;轮胎的每个胎侧还包括由线增强元件组成的另外的增强件(120),所述线增强元件具有断裂伸长ARS和断裂力FRS,以设置节距PS设置并涂布有橡胶组合物,其中两个另外的增强件中的每一个定尺寸为使得(2),ARC≥ARS,断裂力FRS和FRC以及断裂伸长ARC和ARS在增强元件从经固化的轮胎中取出之后在增强元件上测定。
34 基胎和包括该基胎的轮胎 CN201380002785.X 2013-04-26 CN103764412B 2015-10-21 高田元广
为了提供在保持轮胎滚动阻性能的同时能够确保耐切断性的基胎以及轮胎,基胎(1)设置有:基部橡胶(31),其形成基胎(1)的粘贴胎面橡胶的外周部;小型胎侧橡胶(50),其设置于基部橡胶(31)的轮胎宽度方向两端部;以及外侧橡胶层,其设置在小型胎侧橡胶(50)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并与小型胎侧橡胶(50)的轮胎宽度方向端部重叠。
35 充气轮胎 CN201180074080.X 2011-08-12 CN103874590B 2015-09-09 小林弘典
充气轮胎(1)包括带束层和胎面部,所述带束层包括一对交叉带束和配置在所述交叉带束之间或配置在所述交叉带束的轮胎径向方向内侧并且包括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以在±5度范围内的倾斜度螺旋地卷绕的丝的周向增强层;所述胎面部配置在所述带束层的轮胎径向方向外侧并与路面接触。当组装在规定轮辋上、充气到规定内压的最大气压、设置有0°的外倾并且承受100%的规定荷重时,接地面的形状为:0.9≤LZ/LC≤1.0,其中LC是轮胎赤道面上沿轮胎周向方向的接地长度并且LZ是所述周向增强层的轮胎宽度方向边缘的沿轮胎周向方向的接地长度。所述周向增强层具有为所述胎面部的所述接地面的沿轮胎宽度方向的最大接地宽度的60%-85%的沿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
36 轮胎 CN201180050524.6 2011-10-20 CN103167958B 2015-09-09 H·雷哈布; A·多明戈
发明涉及具有径向胎体增强件(2)的轮胎,所述径向胎体增强件由至少一个金属增强元件层组成,所述轮胎包括胎冠增强件(5),所述胎冠增强件进而被胎面覆盖,所述胎面经由两个胎侧连接至两个胎圈,所述轮胎包括第一聚合物复合物层(7),所述第一聚合物复合物层沿径向布置在胎体增强件和胎冠增强件的径向最内层的增强元件层(51)之间。根据本发明,所述第一聚合物复合物层构成缓冲区域,所述缓冲区域旨在捕获所述第一层外部上的气,所述第一层的轴向宽度至少等于胎冠增强件的径向最内层的增强元件层的宽度的70%。
37 一种设有胎圈补强胶的航空轮胎及这种补强胶的配方 CN201510220490.0 2015-05-04 CN104844849A 2015-08-19 俞华英; 刘蓉; 吴春齐
发明公开了一种设有胎圈补强胶的航空轮胎及这种补强胶的配方,所述航空轮胎包括胎面胶、补强层、胎体帘布层、气密层和胎侧胶,还包括胎圈补强胶层,所述胎圈补强胶层设置在轮胎胎圈上部的胎体帘布层与胎侧胶之间,呈弧形状;所述胎圈补强胶层设置在轮辋的轮缘上部、轮胎中心平线的下部,夹在胎体帘布层与胎侧胶之间,胎圈补强胶层与胎体帘布层、胎侧胶叠接。这种胎圈补强胶具有热稳定性好、弹性高、生热低的性能特点,同时具有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和300%定伸应较高,动态压缩疲劳后永久变形较小的优点;这种航空轮胎在载荷大、气压低,胎圈部位的受力大、变形大的使用条件下,不会出现胎圈内部脱空、裂口、胎圈爆等质量问题,轮胎使用安全。
38 充气轮胎 CN201280076295.X 2012-10-10 CN104718088A 2015-06-17 山口晋均
充气轮胎(1)具备:胎体层(13);在胎体层(13)的轮胎径向外侧配置的带束层(14);和在带束层(14)的轮胎径向外侧配置的胎面橡胶(15)。另外,带束层(14)是层叠周向加强层(145)和一对交叉带束(142,143)而成的,所述一对交叉带束(142、143)具有绝对值为10【deg】以上且45【deg】以下并且符号互不相同的带束度;所述周向加强层(145)具有相对于轮胎周向处于±5【deg】的范围内的带束角度。另外,轮胎赤道面(CL)上的从胎面轮廓到轮胎内周面的距离(Gcc)与从胎面端(P)到轮胎内周面的距离(Gsh)具有1.10≤Gsh/Gcc的关系。另外,最外周向主槽(2)的槽深(Dsh)和槽下厚度(UDsh)具有0.20≤UDsh/Dsh的关系。
39 充气轮胎 CN201410713836.6 2012-05-28 CN104589925A 2015-05-06 丹野笃; 高田昇; 佐藤有二; 松田淳; 儿玉勇司; 今宫督
充气轮胎(1)包含,圆筒形状的环状结构体(10);橡胶层(11),沿环状结构体周向设在环状结构体(10)外侧而构成胎面部;帘布层部(12),至少设在包含环状结构体(10)和橡胶层(11)的圆筒形状结构体(2)的宽度方向两侧;以及延伸部(10E),从环状结构体(10)的宽度方向两侧,延伸到胎面部的宽度方向外侧的接地端(CT)的宽度方向外侧,并且朝向环状结构体(10)的周向,分别在宽度方向两侧设多个。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空气轮胎的滚动阻并且提高刚性的结构。
40 传送带 CN201380042702.X 2013-08-23 CN104540752A 2015-04-22 宫岛纯; 末藤亮太郎; 笹熊英博; 侯刚
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降低由越过支撑辊引起的带工作时的行驶阻的传送带。在上覆层橡胶层(5)与下覆层橡胶层(6)之间配置芯体层(2),该芯体层(2)通过将大量由缓冲橡胶(4)覆盖帘线(3)并列而构成,形成下覆层橡胶层(6)的橡胶是在频率10Hz、动应变2%、20℃下的损失系数tanδ为0.07以下的低损橡胶,并且减薄缓冲橡胶(4)的最大厚度t2而使其成为钢帘线(3)的公称直径的1/3以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