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 车用轮胎 / 充气轮胎的增强层或帘布层配置 / .带层或缓冲层,顶部加强层或软垫层的构造或布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41 重负载用轮胎 CN201380024201.9 2013-04-18 CN104271364A 2015-01-07 须田泰崇; 吉川雄介; 山本信也
发明的重负载用轮胎具有:周向带(2a),其包括由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帘线构成的至少一层周向带层;倾斜带(2b),其配置在该周向带(2a)的轮胎径向外侧,包括由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延伸的帘线构成的至少一层倾斜带层;以及在上述多个带层中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为最大宽度的带层(2b1)与胎体(1)之间、而且在位于比上述最大宽度的带层(2b1)靠轮胎径向内侧的带层(2a1、2a2)的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具有缓冲橡胶(3),上述缓冲橡胶(3)包括上述周向带(2a)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部侧的带邻接部分(3a)、以及沿胎体(1)向轮胎径向内侧延伸的主体部分(3b),使上述带邻接部分(3a)的储存弹性模量比上述主体部分(3b)的储存弹性模量大,且为带涂覆橡胶的储存弹性模量以下。
142 充气轮胎 CN201080051001.9 2010-09-24 CN102596592B 2014-10-15 中田广; 美浓轮秀明
具有最大带束宽度的交叉带束(15a)的带束宽度为胎体线的最大宽度的80%以上;在带束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交叉带束(15a)与交叉带束(15b)之间的宽度差被设定在10mm至50mm的范围;交叉带束(15a)的宽度不小于周向带束(14)的宽度,并且周向带束(14)的宽度不小于交叉带束(15b)的宽度;并且根据本发明充气轮胎具有居间橡胶(16)和侧下橡胶(17),居间橡胶(16)的厚度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增大至3mm以上,侧下橡胶(17)的弹性模量不大于涂覆周向带束(14)的涂覆橡胶的弹性模量。
143 轮胎以及制造轮胎三带束的方法 CN201280062380.0 2012-12-12 CN103998254A 2014-08-20 H·欣克; C·博多内; F·奥巴雷德
轮胎,所述轮胎的胎冠增强件包括具有给定宽度(R)的至少一个胎冠三带束,所述至少一个胎冠三角带束基本上由具有给定宽度(B)的扁平横截面的基本宽度(20)组成,所述基本宽度(20)与所述轮胎的周向方向形成10°至80°之间的角度(a),并由给定宽度(j)的凹槽(22)间隔。所述轮胎的特征在于每个基本宽度(20)经由一个或多个易碎桥联(20)连接至直接与其并列的基本宽度(20)中的至少一个。
144 包括周向增强元件的层的轮胎 CN201280050042.5 2012-10-12 CN103889738A 2014-06-25 A·多明戈; J·贝松; F·巴尔巴林; G·萨拉; R·C·勒杜列斯库
发明涉及一种轮胎,所述轮胎包括胎冠增强件,所述胎冠增强件由至少两个工作胎冠层形成,所述至少两个工作胎冠层具有不等的轴向宽度,橡胶混合物的层C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工作胎冠层的至少端部之间,所述胎冠增强件包括至少一个周向增强元件的层,所述至少一个周向增强元件的层在径向上设置在两个工作胎冠层之间。根据本发明,在轴向最窄的工作层的端部和通过所述橡胶混合物的层C与所述轴向最窄的工作层分离的工作层之间的距离d满足为所述至少一个周向增强元件的层的增强元件的直径,并且在子午平面中,所述橡胶混合物的层C的厚度基本上恒定。
145 充气轮胎 CN201180073636.3 2011-09-22 CN103826874A 2014-05-28 滨中英树
充气轮胎(1)构造成使得位于周向增强层(145)上的(5)均具有至少一个刀槽花纹(6)。刀槽花纹(6)在平面图中具有包括两个弯折点(P1、P2)的弯曲形状,并且所述刀槽花纹(6)具有闭合结构,在该闭合结构中,刀槽花纹的两个端点(Q1、Q2)在块(5)内终止。连接弯折点(P1、P2)的线与轮胎周向方向之间形成的(α)处于这样的范围内:0°≤α≤10°。另外,连接弯折点(P1)和端点(Q1)的线与轮胎周向方向之间形成的角β1以及连接弯折点(P2)和端点(Q2)的线与轮胎周向方向之间形成的角(β2)处于这样的范围内:35°≤β1≤55°且35°≤β2≤55°。
146 充气轮胎 CN201180073604.3 2011-09-22 CN103813912A 2014-05-21 增山达也
充气轮胎(1)包括通过层叠周向增强层(145)和一对交叉带束(142、143)而形成的带束层(14)。另外,轮胎赤道面CL与胎面轮廓的交点O处的轮胎外径R、轮胎接地边缘T与交点O之间沿轮胎径向方向的距离D1、和从位于周向增强层(145)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垂直于胎面轮廓画出的线的垂足X与交点O之间沿轮胎径向方向的距离D2具有这样的关系:0.010≤D1/R≤0.015且0.27≤D2/D1≤0.3。
147 包括周向增强元件层的轮胎 CN201280033888.8 2012-07-11 CN103648801A 2014-03-19 G·萨拉兹; A·多明戈; F·巴尔巴兰; A·拉德雅恩; R·C·勒杜列斯库
发明涉及包括胎冠增强件的轮胎,所述胎冠增强件由增强元件的至少两个工作胎冠层以及至少一个周向增强元件层形成。根据本发明,所述至少两个工作胎冠层的增强元件的直径小于1.1mm并且满足如下关系式:。
148 胎面中具有复合材料缆线的轮胎 CN201280023718.1 2012-05-15 CN103562451A 2014-02-05 V·阿巴徳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胎面(4)的充气或非充气轮胎,所述胎面(4)在一个内凹中包括复合材料缆线(8),所述复合材料缆线具有弹性体芯部(83)和围绕所述弹性体芯部的外壳(84),使得所述外壳为由螺旋交织的非邻接的纤维(85)制得的中空圆柱形编织物。
149 轮胎 CN201280025611.0 2012-05-25 CN103561970A 2014-02-05 浦田幸惠
在本发明中,轮胎(1)设置有:一对胎圈芯(12)、跨过该对胎圈芯(12)的环形胎体层(20)和邻接胎体层(20)的带束层(40)。胎体层(20)在胎圈芯(12)处朝向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外侧折返。在胎圈芯(12)处折返的胎体层(20)以与具有轮胎踏面的胎面部(30)重叠的方式布置。胎体层(20)由具有相对于轮胎周向30°至50°的倾斜度的多个胎体帘线(21)形成。
150 充气轮胎 CN201280008907.1 2012-02-10 CN103370211A 2013-10-23 美浓轮秀明
一种充气轮胎,其以如下方式构造:带束加强层(12)的外端位于最外槽(16)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外侧,最外槽(16)沿轮胎周向延伸。胎肩加强部(19)位于胎面(15)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并且连接胎面(15)的表面(15a)与胎侧部(20),胎肩加强部具有在轮胎的沿着宽度方向截取的截面中的以如下方式凹入的外表面:该凹形状不至于比胎面(15)的表面(15a)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更向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突出。
151 充气轮胎 CN201180049866.6 2011-10-03 CN103153651A 2013-06-12 大场亮
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包括带束层(7)、冠带层(9)以及由海绵材料构成并且附连至胎面(2)的径向内表面(TS)的减噪器(10)。减噪器(10)在轮胎轴向方向上的宽度(WA)是胎面地面接触宽度(TW)的40-70%。冠带层(9)具有交叠部分(12),两个冠带帘布层(9A、9B)在交叠部分(12)中在径向方向上的内侧和外侧叠置;并且交叠部分(12)以处于胎面地面接触宽度(TW)的10-25%的覆盖宽度(WB)覆盖带束层(7)的轮胎轴向方向外端。交叠部分(12)的轮胎轴向方向内端(12i)以等于胎面地面接触宽度(TW)的5-20%的距离(LC)与减噪器(10)的轮胎轴向方向外端(E)间隔开。
152 用于重型运输车辆的车轮的轮胎 CN201180035774.2 2011-08-03 CN103025543A 2013-04-03 A·阿斯卡内里; A·布勒冈蒂姆; G·塞雷达; G·L·达吉尼
发明描述了一种轮胎,所述轮胎包括: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101)的胎体结构;施加到相对于所述胎体结构的径向外部位置中的带束层结构(105);以及施加到相对于所述带束层结构的径向外部位置中的胎面带(106)。所述带束层结构(105)包括至少一个增强条带(105d),所述增强条带(105d)结合有基本沿周向方向布置的多个增强元件。所述增强元件包括至少一根高伸长率金属帘线。所述金属帘线包括多(m)根缠结股线(201)并且每根股线包括多(n)根丝线(202、203)。有利地,每根股线(201)的所有丝线(202、203)具有不大于0.175mm的直径。
153 用于飞机轮胎的胎冠增强件 CN201180033490.X 2011-07-05 CN102985266A 2013-03-20 V·埃斯唐纳; L·比谢
发明涉及使飞机轮胎的工作增强件中产生的热从最热的点移至最不热的点的改进,所述最热的点通常位于工作增强件层的端部,所述最不热的点通常位于工作增强件的中间区域,从而在轮胎的胎冠内获得更均匀的温度分布。一种飞机轮胎,包括:胎冠,所述胎冠由工作增强件(3)增强,所述工作增强件(3)包括至少一个工作增强件层(30),所述工作增强件层(30)由在轴向上并列的基本周向的带束(31)制成,并且所述带束(31)由涂覆有聚合物涂覆材料(33)的相互平行的织物增强元件(32)制成。根据本发明,每个带束至少在其径向内轴面上与传热元件(34)相接触,所述传热元件(34)包括至少一种导热材料,传热元件的导热材料的导热率至少等于与传热元件相接触的所述带束的织物增强元件的聚合物涂覆材料的导热率的50倍,传热元件的厚度乘以传热元件的拉伸模量的乘积至多等于所述带束的厚度乘以所述带束的拉伸模量的乘积的0.3倍。
154 高渗透性弹性多线股金属丝绳 CN201180021451.8 2011-04-21 CN102971459A 2013-03-13 H·巴尔盖; E·克莱芒
4×(4+M)构造的多线股金属丝绳,其可以特别用于增强工业车辆的轮胎带束,所述多线股金属丝绳由以螺旋捻距(P3)螺旋装配的四根基本线股形成,每根基本线股由4+M构造的双层丝绳组成,所述双层丝绳包括由以捻距(P1)螺旋装配的四根直径(D1)的丝线形成的内层(C1),和M根直径(D2)的丝线的不饱和外层(C2),M大于或等于8并且小于或等于11,它们围绕内层(C1)以捻距(P2)螺旋装配,(P1)小于(P2),所述内层(C1)的所述四根丝线以与所述外层(C2)的所述M根丝线相同的捻向螺旋缠绕,并且其中所述直径(D1)和(D2)的每一者大于或等于0.10mm但是小于或等于0.50mm。
155 用于飞机轮胎的胎冠增强件 CN201180033493.3 2011-07-05 CN102971158A 2013-03-13 V·埃斯唐纳; L·比谢
发明涉及使飞机轮胎的工作增强件中产生的热从最热的点移至最不热的点的改进,所述最热的点通常位于工作增强件层的端部,所述最不热的点通常位于工作增强件的中间区域,从而在轮胎的胎冠内获得更均匀的温度分布。一种飞机轮胎,包括:胎冠,所述胎冠由工作增强件(3)增强,所述工作增强件(3)包括至少一个工作增强件层(30),所述工作增强件层(30)由在轴向上并列的基本周向的带束(31)制成,并且所述带束(31)由涂覆有聚合物涂覆材料(33)的相互平行的织物增强元件(32)制成。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工作增强件层的每个带束至少在其径向内轴面上与传热元件(34)相接触,所述传热元件(34)包括由导热材料制成的相互平行的基本周向的丝状元件(35),基本周向的丝状元件的导热材料的导热率至少等于与传热元件相接触的所述带束的织物增强元件的聚合物涂覆材料的导热率的50倍,并且传热元件(34)包括基本周向的丝状元件(35),所述基本周向的丝状元件(35)呈现为平行于所接触的带束的周期的几何振荡。
156 缓冲橡胶组合物及使用其的充气轮胎 CN200910206263.7 2009-10-14 CN101768299B 2012-11-07 石田博一
一种缓冲橡胶组合物,其是设置在充气轮胎胎体与带束层的末端的基本上三形截面的缓冲橡胶组合物,其包含: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橡胶组分,5~20质量份的第一炭黑和15~30质量份的第二炭黑、以及硫和硫化促进剂,其中该第一炭黑具有50~70mg/g的碘吸收量以及130~150ml/100g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吸油量,该第二炭黑具有110~130mg/g的碘吸收量以及105~120ml/100g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吸油量,同时该硫与该硫化促进剂的质量比为1.0~2.3。
157 用于子午胎的-织物混合增强层 CN201080033775.9 2010-07-15 CN102470700A 2012-05-23 G·M·帕克斯; J·德尔李奥罗德里格斯; P·德凯泽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轮胎的-织物混合增强层及其生产方法,所述增强层含有至少一个连续的钢索(2)和至少一条织物纱线(3),其中连续的钢索(2)纬向插入织物纱线(3)中,基本上垂直于纬纱方向纵轴,其中,在增强层中的钢索有连续的边缘(4)。
158 具有机织的金属加强层的充气轮胎 CN201110297056.4 2011-09-30 CN102442162A 2012-05-09 M.C.阿萨德
发明涉及具有机织的金属加强层的充气轮胎。一种充气轮胎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加强帘布层胎体、布置在所述胎体径向外侧的胎面、以及径向方向上布置在所述胎体与所述胎面之间的带束层结构。所述带束层结构包括沿着径向方向和圆周方向延伸的单个机织层的卷曲金属帘线。
159 改进的轮胎滑性能 CN200980150536.9 2009-12-21 CN102245403A 2011-11-16 R·H·汤普森
发明总体涉及一种提供更好的轮胎滑性能的改进设计,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可变压剪切带的轮胎,该可变压力剪切带位于轮胎的胎面下方,为轮胎提供增大的结构刚度,帮助轮胎抵抗轮胎遇水时的变形,由此降低轮胎滑水的倾向。有利的是,可变压力剪切带能够同时地改进滑水性能和滚动阻力而不会降低耐磨性能。
160 缓冲橡胶组合物及使用其的充气轮胎 CN200910206263.7 2009-10-14 CN101768299A 2010-07-07 石田博一
一种缓冲橡胶组合物及使用其的充气轮胎。一种缓冲橡胶组合物,其包含: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橡胶组分,5~20质量份的第一炭黑和15~30质量份的第二炭黑、以及硫和硫化促进剂,其中该第一炭黑具有50~70mg/g的碘吸收量以及130~150ml/100g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吸油量,该第二炭黑具有110~130mg/g的碘吸收量以及105~120ml/100g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吸油量,同时该硫与该硫化促进剂的质量比为1.0~2.3。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