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汽车及其子午线轮胎 CN201710725034.0 2017-08-22 CN107499065A 2017-12-22 罗才仁
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及其子午线轮胎,子午线轮胎包括胎冠和胎肩,所述胎冠包括沿着所述子午线轮胎径向依次设置的胎面丝带束层,沿着过所述子午线轮胎的轴线的面剖切最靠近所述子午线轮胎轴线的所述钢丝带束层得到的截面为第一线段,所述第一线段的中点的切线为直线A,所述第一线段的两端点处的延伸线或第一线段的中点和任一个端点的连线的延伸线为直线B,所述直线A与直线B之间的夹为α,且0≤α≤5°。该子午线轮胎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子午线轮胎轮使用寿命。
2 用于轮胎的改进的主体帘布层形状 CN201480077540.8 2014-02-27 CN106163828B 2017-12-19 B·甘农; W·B·克莱顿; M·安德鲁斯; M·罗兰; D·M·希克斯
发明提供一种轮胎,其具有主体帘布层,所述主体帘布层沿着所述轮胎的胎肩和上部侧壁区域从常规平衡曲线位移,其位移的方式使得沿着胎冠区域提供更均匀的充气增大,以便减少轮胎的中心与胎肩之间的硬度差异,降低载荷敏感性和/或减少开裂倾向。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设计或构造此轮胎的方法。
3 充气轮胎 CN201380030100.2 2013-06-07 CN104349913B 2017-09-29 神德孝一; 伊贺光志; 浜中英树
充气轮胎(1)的带束层(14)具备:具有相对于轮胎周向绝对值为46[deg]以上且80[deg]以下并且符号互不相同的带束度的内径侧交叉带束(142)及外径侧交叉带束(143);具有相对于轮胎周向在±5[deg]范围内的带束角度并且配置在内径侧交叉带束(142)与外径侧交叉带束(143)之间的周向增强层(145);和具有相对于轮胎周向绝对值为10[deg]以上且45[deg]以下的带束角度并且配置在外径侧交叉带束(143)的轮胎径向外侧的附加带束(144)。
4 充气子午线轮胎 CN201180062101.6 2011-12-19 CN103269880B 2017-06-13 中村圭介
提供一种充气子午线轮胎,其被构造为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和轻量性而不损害刚性。充气子午线轮胎包括:胎体,其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层并且在左右一对胎圈芯之间环状地延伸;胎面部,其配置在胎体的胎冠区域的轮胎径向外侧以形成接地部;以及带束,其包括配置在胎面部和胎体的胎冠区域之间以形成增强部的至少两个带束层。构成带束层的增强材料为束(6),各束(6)包括配置成对并排延伸的两条帘线,并且如果构成帘线的丝(7)的直径为a(mm),相邻的束(6)之间的距离作为期望值比用帘线的外接圆(8)表示的距离大a/4(mm)或更多。
5 充气轮胎 CN201580043832.4 2015-08-05 CN106573498A 2017-04-19 田代雄一
一种充气轮胎,包括由两个倾斜带束层形成的带束,所述倾斜带束层由以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的方式延伸的帘线的涂橡胶的层形成,所述帘线在所述层之间彼此交叉,其中:在未加载状态下,当充气轮胎安装到适用的轮辋并施加规定的内部压时,所述两个倾斜带束层具有不同的轮胎宽度方向宽度;在所述两个倾斜带束层中,当W1(mm)是具有较大轮胎宽度方向宽度的倾斜带束层的轮胎宽度方向宽度,W2(mm)是另一倾斜带束层的轮胎宽度方向宽度时,比值W2/W1满足关系式:0.25≤(W2/W1)≤0.8;所述带束的轮胎径向外侧还包括由一个或多个周向带束层形成的增强带,所述周向带束层由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帘线的涂橡胶的层形成;以及在一个倾斜带束层的端部和另一个倾斜带束层的端部之间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区域中的所述增强带的周向刚度高于所述区域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中的所述增强带的周向刚度。
6 机动二轮车用轮胎 CN201480043193.7 2014-06-23 CN105473346B 2017-04-19 大岛雅知
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用轮胎,该轮胎被构造成使得能够提高操纵稳定性并能够抑制胎面的偏磨耗。机动二轮车用轮胎具有用作轮胎骨架的胎体(2),胎体(2)包括在一对胎圈部之间环状延伸的一层以上的子午线胎体帘布层,轮胎在胎体(2)的冠部区域的外周侧依次包括带束层(3)、单层辅助带束层(4)和胎面橡胶。将辅助带束层(4)的外周宽度(PB)设定为比带束层(3)的外周宽度(PA)宽。辅助带束层(4)的帘线分别从轮胎的包括轮胎赤道面(E)的赤道区域(PE)的两端起朝向如下1/4点、沿该帘线的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度逐渐减小的方向延伸:该1/4点为均位于距轮胎的赤道面(E)的沿着辅助带束层(4)的外周测量的距离与辅助带束层(4)的外周宽度(PB)的1/4相等的点,该1/4点处的倾斜角度为60°以上且85°以下。
7 充气轮胎 CN201280077983.8 2012-12-28 CN104870219B 2017-03-22 伊藤贵纪
充气轮胎(1)具备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至少3条周向主槽(2)和由这些周向主槽(2)划分而成的多个陆部(3)。另外,带束层(14)是层叠周向加强层(145)和一对交叉带束(142)、(143)而成的,该一对交叉带束(142)、(143)具有绝对值为10deg】以上且45【deg】以下并且符号互不相同的带束度,该周向加强层(145)具有相对于轮胎周向处于±5【deg】的范围内的带束角度。另外,在轮胎子午线方向的截面上引出周向主槽(2)的终端磨损面WE时,轮胎赤道面CL上的从周向加强层(145)到终端磨损面WE的距离Dcc、与从周向加强层(145)的端部到终端磨损面WE的距离De具有1.06≤De/Dcc的关系。
8 的第二附加层(72)。用于重型土木工程车辆的轮胎胎冠 CN201380066367.7 2013-12-18 CN104870213B 2017-03-22 O·塞娅隆
发明涉及一种待设置于重型土木工程车辆上的子午线轮胎,且具体涉及这种轮胎的胎冠。本发明人旨在制造这种轮胎的胎冠增强件,所述胎冠增强件对于存在于地面上的岩石所产生的机械偏置较不敏感。所述轮胎(1)包括:胎面(3),和径向上在所述胎冠增强件(3)内部的胎体增强件(4);所述胎冠增强件(3)径向上从外部到内部包括:保护增强件(5)、工作增强件(6)和附加增强件(7);所述保护增强件(5)包括第一保护层(51)和径向上在所述第一保护层(51)外部并与所述第一保护层(51)相邻的第二保护层(52),所述工作增强件(6)包括第一工作层(61)和径向上在所述第一工作层(61)外部并与所述第一工作层(61)相邻的第二工作层(62),所述附加增强件(7)包括第一附加层(71)和径向上在所述第一附加层(71)外部并与所述第一附加层(71)相邻(2)、径向上在所述胎面(2)内部的胎冠增强件
9 充气轮胎 CN201280076331.2 2012-10-10 CN104703814B 2017-03-22 石川昌升
一种充气轮胎(1)具备胎体层(13)、配置在胎体层(13)的轮胎径向外侧的带束层(14)、以及配置在带束层(14)的轮胎径向外侧的胎面橡胶(142、143)和周向加强层(145)层叠而成,所述一对交叉带束(142、143)具有绝对值为10[deg]以上且45[deg]以下并且符号互不相同的带束度,所述周向加强层(145)具有相对于轮胎周向处于±5[deg]的范围内的带束角度。另外,轮胎赤道面(CL)处的从胎面轮廓到轮胎内周面的距离(Gcc)、从胎面端(P)到轮胎内周面的距离(Gsh)、以及周向加强层(145)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处的从胎面轮廓到轮胎内周面的距离(Ge)具有1.10≤Gsh/Gcc和1.00≤Ge/Gcc≤1.10的关系。(15)。另外,带束层(14)通过将一对交叉带束
10 充气轮胎 CN201280076292.6 2012-10-10 CN104703812B 2017-03-08 小林弘典
一种充气轮胎(1)具备胎体层(13)、配置在胎体层(13)的轮胎径向外侧的带束层(14)、以及配置在带束层(14)的轮胎径向外侧的胎面橡胶143)和周向加强层(145)层叠而成,一对交叉带束(142、143)具有绝对值为10[deg]以上且45[deg]以下并且符号互不相同的带束度,周向加强层(145)具有相对于轮胎周向处于±5[deg]的范围内的带束角度。轮胎赤道面(CL)处的从胎面轮廓到轮胎内周面的距离(Gcc)与从胎面端(P)到轮胎内周面的距离(Gsh)具有1.10≤Gsh/Gcc的关系。轮胎接地端(T)处的胎面轮廓的塌肩量(Dt)与轮胎赤道面(CL)处的胎面轮廓的外径(SH)具有0≤Dt/SH≤0.015的关系。(15)。带束层(14)通过将一对交叉带束(142、
11 向的距离是周向带束层的沿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充气轮胎 度的一半的12%以上且22%以下。 CN201480031525.X 2014-04-01 CN105263726B 2017-03-01 冈崎直人
充气轮胎胎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倾斜带束层,其通过利用橡胶包覆相对于胎面周向倾斜地延伸且彼此平行地配置的多个帘线而得到;以及至少一个周向带束层,其通过利用橡胶包覆沿胎面周向延伸且彼此平行地配置的多个帘线而得到,周向带束层位于倾斜带束层的轮胎径向内侧。胎面表面设置有沿胎面周向延伸的多个周向槽和划分于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该周向槽与胎面接地端之间的肩部侧陆部。本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胎面表面的与周向带束层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外端对应的位置位于肩部侧陆部内,并且周向带束层的两轮胎宽度方向最外端与对应的肩部侧陆部的轮胎赤道侧端之间的沿轮胎宽度方
12 充气轮胎 CN201610591386.7 2016-07-25 CN106394136A 2017-02-15 三宅昭范
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能够确保轮胎的径向成长的抑制效果和带束耐久,并且能够提高胎圈耐久力及耐偏磨损性。充气轮胎(1)的带束层(10)具有第一主作用带束(12)、第二主作用带束(14)、加强带束(13),加强带束(13)的帘线度(θ3)在6度以上且9度以下,加强带束(13)的宽度(W3)在轮胎截面宽度(Wt)的50%以上,比第一及第二主作用带束(12、14)中宽度窄的带束还窄,在安装于规定轮辋(31)并填充微小内压且无负载时,在子午线方向截面上,通过加强带束上的点(Y)的圆弧具有2500mm以上的曲率半径(R),轮胎赤道面处的整个厚度(TCE)与胎肩主沟槽(41d)处的整个厚度(TSH)具有1.05TSH≤TCE≤135TSH的关系。(13)的两最大宽度位置上的点(X)和轮胎赤道面
13 传送带 CN201380042702.X 2013-08-23 CN104540752B 2016-09-07 宫岛纯; 末藤亮太郎; 笹熊英博; 侯刚
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降低由越过支撑辊引起的带工作时的行驶阻的传送带。在上覆层橡胶层(5)与下覆层橡胶层(6)之间配置芯体层(2),该芯体层(2)通过将大量由缓冲橡胶(4)覆盖帘线(3)并列而构成,形成下覆层橡胶层(6)的橡胶是在频率10Hz、动应变2%、20℃下的损失系数tanδ为0.07以下的低损橡胶,并且减薄缓冲橡胶(4)的最大厚度t2而使其成为钢帘线(3)的公称直径的1/3以下。
14 充气轮胎 CN201580003974.8 2015-01-06 CN105899373A 2016-08-24 浅野一夫; 久保田康弘
发明提供了一种其中滚动阻减小且同时胎面沟槽裂缝的发生减少的充气轮胎。该轮胎(12)设置有朝向胎面(14)的在径向方向上的内侧定位冠带层(26)以及朝向冠带层(26)的在径向方向上的内侧定位的带束层(24)。冠带层(26)设置有扭曲成螺旋的并且大致沿周向方向延伸的帘线。带束层(24)设置有内层(24a)以及在内层(24a)上层置于内层在径向方向上的外侧的外层(24b)。内层(24a)和外层(24b)分别包括并置布置的许多帘线。内层(24a)的帘线和外层(24b)的帘线相对于轮胎的赤道面倾斜达绝对值35°至55°。内层(24a)的帘线相对于轮胎的赤道面倾斜的方向与外层(24b)的帘线相对于轮胎的赤道面的倾斜的方向相反。
15 用于航空器轮胎的胎冠 CN201280062609.0 2012-12-18 CN103998261B 2016-08-24 F·尚布里亚; G·罗什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飞机的轮胎,特别地涉及用于飞机的轮胎的胎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胎面碎片从轮胎意外分离的情况下,减小胎面碎片的尺寸,并因此减小胎面碎片的重量,而不使用在轮胎外部的额外的装置,并因此不降低飞机的有效载荷。一种飞机轮胎(1)包括胎面(2)和胎冠增强件(8),所述胎面(2)经由滚动表面(3)而接触地面,并径向设置于底面(6)与滚动表面(3)之间,所述胎面(2)包括与至少一个周向凹槽(5)相邻的至少两个周向肋(4),每个周向肋(4)在底面(6)与滚动表面(3)之间径向延伸,并在滚动表面(3)中在两个隆脊(7)之间轴向延伸;所述胎冠增强件(8)径向上在底面(6)的内部。根据本发明,分离层(9)在底面(6)与胎冠增强件(8)之间径向设置于至少一个周向肋(4)的内部,在滚动表面(3)中轴向设置于所述周向肋(4)的两个隆脊(7)之间,且周向设置于轮胎(1)的圆周的至少一部分上,分离层(9)与底面(6)之间的径向距离(d1)等于至多1mm。
16 充气轮胎 CN201380029791.4 2013-06-07 CN104379367B 2016-06-08 功刀毅; 伊贺光志; 浜中英树; 神德孝一
充气轮胎(1)中,带束层(14)具备:内径侧交叉带束(142)以及外径侧交叉带束(143),其具有相对于轮胎周向绝对值为46[deg]且以上80[deg]以下并且符号互不同相的带束度;和周向增强层(145),其具有相对于轮胎周向在±5[deg]的范围内的带束角度并且配置于内径侧交叉带束(142)与外径侧交叉带束(143)之间。另外,轮胎赤道面CL上的从胎面轮廓到轮胎内周面的距离Gcc与从胎面端P到轮胎内周面的距离Gsh具有1.10≤Gsh/Gcc的关系。
17 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CN201310529742.9 2013-10-31 CN103832215B 2016-04-13 井上雄二
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不损坏均匀性且抑制由度效应引起的轮胎侧滑的充气轮胎。解决手段为,胎面橡胶(10)由从卷绕起始端(S1)至卷绕终止端(E1)无中断地围绕轮胎旋转轴卷绕的橡胶带(20)形成,卷绕起始端(S1)和卷绕终止端(E1)在轮胎宽度方向(WD)的位置互不相同,在多层带束层片中,以位于轮胎径向最外侧的带束层片(6a)的帘线(C)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CD)倾斜的一侧作为带束倾斜侧时,橡胶带(20)的至少一部分,以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CD)向带束倾斜侧的相反侧倾斜的姿势被卷绕。
18 机动二轮车用轮胎 CN201480043193.7 2014-06-23 CN105473346A 2016-04-06 大岛雅知
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用轮胎,该轮胎被构造成使得能够提高操纵稳定性并能够抑制胎面的偏磨耗。机动二轮车用轮胎具有用作轮胎骨架的胎体(2),胎体(2)包括在一对胎圈部之间环状延伸的一层以上的子午线胎体帘布层,轮胎在胎体(2)的冠部区域的外周侧依次包括带束层(3)、单层辅助带束层(4)和胎面橡胶。将辅助带束层(4)的外周宽度(PB)设定为比带束层(3)的外周宽度(PA)宽。辅助带束层(4)的帘线分别从轮胎的包括轮胎赤道面(E)的赤道区域(PE)的两端起朝向如下1/4点、沿该帘线的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度逐渐减小的方向延伸:该1/4点为均位于距轮胎的赤道面(E)的沿着辅助带束层(4)的外周测量的距离与辅助带束层(4)的外周宽度(PB)的1/4相等的点,该1/4点处的倾斜角度为60°以上且85°以下。
19 充气轮胎 CN201480042292.3 2014-07-17 CN105452017A 2016-03-30 浅野一夫; 久保田康弘; 荻原佐和
改善轮胎的滚动阻空气阻力。具有由带束层帘线相对于轮胎赤道以相互逆向的度θ倾斜排列的2片带束层帘布层构成的带束层,和由束带层帘线在轮胎周向上螺旋状缠绕的1片束带层帘布层构成的束带层。所述带束层帘线的角度θ为35°~55°的范围。使轮胎截面宽度为Wt(单位:mm),胎圈直径为Db(单位:英寸)时,所述轮胎截面宽度Wt满足下式(1)、(2)。Wt≦-0.7257×(Db)2+42.763×Db-339.67--(1)Wt≧-0.7257×(Db)2+48.568×Db-552.33--(2)。
20 包括具有低渗透性的外胎增强缆线和与外胎增强件结合的织物丝线的轮胎 CN201280063045.2 2012-12-18 CN104302695B 2016-03-16 C·卡福; S·诺埃尔; N·萨尔格; P·拉加德
发明涉及具有径向外胎增强件的轮胎,所述径向外胎增强件由至少一个金属增强元件的层组成,所述轮胎包括胎冠增强件,所述胎冠增强件依次在径向上被胎面覆盖,所述胎面经由两个胎侧结合至两个胎圈。根据本发明,外胎增强件的至少一个层的金属增强元件为帘线,所述帘线在所谓的渗透性测试中具有小于20cm3/min的流速,外胎增强件的至少一个层在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织物丝线,至少在径向上位于胎圈线的外部并且与胎圈线接合的弹性体混合物的层由弹性体混合物组成,所述弹性体混合物包含天然或异戊二烯橡胶和赋予其高内聚的增强填料。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