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21 具有二苯亚胂酸降解能的新生物 CN200780029882.2 2007-08-24 CN101501181B 2011-08-31 高木和广; 原田直树
发明提供具有降解二苯亚胂酸能生物、利用该微生物降解二苯亚胂酸的方法、利用该微生物净化污染土壤的方法、含有该微生物的二苯亚胂酸降解剂以及含有该微生物的污染土壤或污染地下的净化剂。本发明提供具有二苯亚胂酸降解能力的属于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属的微生物、具有二苯亚胂酸降解能力的属于剑菌(Ensifer)属的微生物、使用该微生物净化污染土壤的方法、含有该微生物的二苯亚胂酸降解剂以及含有该微生物的污染土壤或污染地下水的净化剂。
122 一种辅酶Q10生产的固料母种发酵培养的方法 CN201110050366.6 2011-03-02 CN102154182A 2011-08-17 陈金卿; 陈大军; 陈俊煌; 吴美琼; 吴松刚; 黄建忠; 郑毅
一种辅酶Q10生产的固料母种发酵培养的方法,涉及一种固料母种发酵培养的方法。提供能提高产能的一种辅酶Q10生产的固料母种发酵培养的方法。采用的菌种为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采用斜面菌种传代,斜面培养基培养;将固料培养基蒸煮后晾干,分装灭菌,所述固料培养基包含固料组分与液体组分;将新鲜斜面菌种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加无菌制成菌悬液,倒入固料培养基,培养后作为一级发酵的母种。在种子工艺中使用,有效提高辅酶Q10发酵水平,节省发酵级数缩短了周期,简化生产环节,降低生产成本。
123 用于治疗炎性疾病的双歧杆菌 CN200910166898.9 2000-01-17 CN101744841A 2010-06-23 约翰·凯文·柯林斯; 杰拉尔德·克里斯托弗·奥沙利文; 利亚姆·奥马霍尼; 弗格斯·沙纳汉
从切下并冲洗过的人的胃肠道分离到的双歧杆菌菌株在由人口服之后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该菌株可用于预防和/或治疗不希望出现的炎性活动,尤其是胃肠道炎性活动例如炎症性肠病或过敏性肠综合征。炎性活动也可以是癌症引起的。
124 极端嗜盐菌、及复合嗜盐菌菌剂和应用 CN200910266193.4 2009-12-31 CN101712945A 2010-05-26 李捍东
发明涉及生物领域,具体地涉及极端嗜盐菌、复合嗜盐菌菌剂和应用。本发明筛选得到极端嗜盐菌分别为:盐单胞菌CGMCC No.3081;假单胞菌CGMCCNo.3082;芽孢杆菌CGMCC No.3083。本发明还提供了包含上述嗜盐菌的复合嗜盐菌菌剂。本发明分离得到了耐盐度在15-25%的3株极端嗜盐菌菌株,三株极端嗜盐菌组合后的复合极端嗜盐菌菌剂能将高盐三聚氯氰生产进行有效的处理,与其他处理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更符合“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的国家政策,能为企业节约大量的运行成本,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处理。
125 生物 CN200880008324.2 2008-01-25 CN101641434A 2010-02-03 冲泰弘; 三谷优
发明提供适于产氢的新生物。本发明的微生物是保藏号为FERM BP-10793的热解糖热厌杆菌(Thermoanaerobacteriumthermosaccharolyticum)菌株,或其突变株。
126 可同化降解氯化、甲硫基化以及甲基化三嗪类农药的新型生物 CN200780040279.4 2007-11-20 CN101548007A 2009-09-30 高木和广; 藤井邦彦; 原田直树; 岩崎昭夫
发明提供能够降解作为农药等常用的甲硫基化三嗪类化合物(特别是西草净、排草净或扑草净)、氯化三嗪类化合物(特别是西玛津、莠去津或扑灭津)以及甲基化三嗪类化合物(特别是西玛通、莠去通、扑灭通)等的新型生物,以及使用该微生物降解甲硫基化三嗪类化合物、氯化三嗪类化合物和/或甲氧基化三嗪类化合物的方法。本发明提供具有降解甲硫基化三嗪类化合物、氯化三嗪类化合物以及甲氧基化三嗪类化合物能的新型细菌类诺卡氏菌属MTD22株,以及使用该细菌降解甲硫基化三嗪类化合物、氯化三嗪类化合物和/或甲氧基化三嗪类化合物的方法,特别是降解西草净、排草净、扑草净、西玛津、莠去津、扑灭津、西玛通、莠去通和/或扑灭通等的方法。
127 化合物的制备 CN01808711.6 2001-04-26 CN100480389C 2009-04-22 R·L·阿尔斯拉尼安; G·阿什利; S·弗吕克曼; B·朱利恩; L·卡茨; C·科斯拉; J·劳; P·J·利卡里; R·雷根廷; D·桑蒂; L·唐
重组粘球菌属宿主细胞可用于产生聚化合物,所述聚酮化合物包括可从发酵肉汤纯化并结晶的埃坡霉素和埃坡霉素类似物。
128 酸化葡糖酸岩藻聚糖 CN01811618.3 2001-04-19 CN100480381C 2009-04-22 酒井武; 石久美子; 児岛薰; 嵨中一夫; 猪饲勝重; 加藤郁之进
发明提供分解硫酸化葡糖酸岩藻聚糖的3种酶、该酶的制备方法、该酶的活化因子、硫酸化葡糖醛酸岩藻聚糖及其分解物、新型生物
129 抑制形成脚臭的生物 CN200680034058.1 2006-09-18 CN101283086A 2008-10-08 E·布德; A·赖因德; R·克内尔; C·朗; M·维恩; M·波特纳
描述了能够抑制皮肤生物形成脚臭的微生物。也描述了含有此类微生物的组合物及此类微生物在化妆品预防治疗应用中的用途。
130 用于改良免疫性的益生肠道球菌 CN200680036778.1 2006-10-06 CN101277708A 2008-10-01 R·诺尔; C·卡瓦迪尼; J·本雅各布; E·萨蒂亚拉
发明公开了用于调控动物中的免疫性和疫苗效能的组合物和方法。该组合物和方法使用益生生物,特别是益生肠球菌(Enterococcus)菌株,并且特别适用于猫科。
131 革兰氏阴性球形细菌 CN98809403.7 1998-09-22 CN100365114C 2008-01-30 冈田隆幸; 乔纳森·方
发明涉及在动物中能够引起肠胃疾病并且具有Okadaellagastrococcus的特征的分离的细菌,以及诊断由Okadaella gastrococcus细菌引起的动物的肠胃疾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动物的肠胃道或来自动物的临床样品中检测该细菌的存在。
132 浸取矿物硫化物的生物和方法 CN200480012053.X 2004-03-04 CN100362116C 2008-01-16 J·J·普鲁布; P·D·弗兰滋曼恩
发明涉及一种在高温和极低pH下生物浸取矿物硫化物的方法。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酸菌属微生物的方法,所述微生物是嗜热生物和极度嗜酸生物。
133 产生叶酸的双岐杆菌菌株,及其制剂和应用 CN200480044047.2 2004-08-05 CN101039687A 2007-09-19 G·莫尼亚; G·P·斯特罗齐
发明涉及产生叶酸的属于双岐杆菌属(Bifidobacterim)的菌株,含有它们的药物、兽医或食品制剂及其应用。特别是,本发明涉及新的人源菌株,属于青春双岐杆菌(Bifidobacterim adolescentis)(2),短双岐杆菌(Bifidobacterim breve)(1)和假小链双岐杆菌(Bifidobacterim pseudocatenulatum)(2),根据布达佩斯条约,于2004年7月21日保藏于DSMZ保藏中心(Deutsche Sammlung vonMikroorganismen und Zellkulturen GmbH;Braunsweig-德国)。
134 新的甲酸酯键降解细菌 CN200480001867.3 2004-03-03 CN100338210C 2007-09-19 神户敏明; 茂野雪枝
从自然环境的观点来看优选的塑料处理方法包括利用生物生物降解方法。在此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塑料通常是不可生物降解的。本发明提供了能够降解甲酸酯化合物的微生物以及使用所述微生物降解氨基甲酸酯化合物的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能够降解用做聚氨酯原料的氨基甲酸酯化合物的微生物,以及使用所述微生物降解聚氨酯的方法。
135 用于从肟基酸生产基酸衍生物的方法 CN200580034027.1 2005-09-29 CN101035903A 2007-09-12 杉山雅一; 渡部乙比古; 竹本正; 森健一
发明提供工业上生产基酸衍生物的有利方法。提供用于生产氨基酸衍生物的方法,包括:在微生物和/或酶的存在下从由上列通式(I)表示的肟基酸,其中R1表示被任选取代的预定基、R2表示C1至C3的烷基或氢原子;和n是0或1,反应生产由上列通式(III)表示的氨基酸衍生物,其中R1和n具有与通式(I)中R1和n相同的含义,其中微生物和/或酶能催化该反应。
136 含异黄的组合物 CN200510097651.8 1998-08-04 CN1322140C 2007-06-20 内山成人; 上野友美; 今泉记代子; 久米村惠; 正木恭介; 清水精一
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作为基本成分的含黄豆苷原的物质和能够将黄豆苷原代谢为雌酚的生物菌株。该组合物在预防和减缓包括绝经期综合症在内的中老年妇女不明临床综合症有效,迄今为止没有发现预防和减缓这类综合症的有效方法。
137 嗜热脱氮芽孢杆菌及其筛选和应用 CN200410072759.7 2004-11-17 CN1316012C 2007-05-16 王磊; 刘如林; 冯露; 梁凤来
发明提供一种嗜热脱氮芽孢杆菌菌株及其筛选和应用,其在中国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号为CGMCC-1228;其由油田地层样中的菌种作为筛选的初始菌种,经初筛、复筛、接种、驯化扩增得到;本发明筛选的菌株属于土壤芽孢杆菌属,耐高温,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能,可应用在发酵等需要热稳定酶条件的工业生产中;其能在油藏环境中生长良好,具有降解烷的能和降低原油黏度的性质,提高石油的流动性能,可有效提高石油的采收率和石油运输的效率;也可利用其良好的降解石油的能力,处理净化被石油污染的污水等物质,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该菌株还具有降低物质表面张力的功能,可在制备表面活性剂工业中应用。
138 制造基化合物的生物学方法 CN02803565.8 2002-01-08 CN1316010C 2007-05-16 卡伦·特雷丝·罗宾; 长泽透
发明涉及一类新的生物,它们可以耐受至少3M浓度的乙腈溶液;并且本发明还涉及用该类微生物和相应的腈制备具有通式(III)的基化合物的方法,其中R1为C1-6烷基、C2-6烯基或者是通式(IV)的基团,通式IV中,X是氮原子或者-CH=,R2和R3是彼此独立的氢原子、卤素原子、C1-6烷基或者C2-6烯基。本发明进一步涉及用上述的微生物来清理乙腈废物。
139 具有丙烯酸降解活性的红平红球菌LG12及使用其除去丙烯酸的方法 CN200580003225.1 2005-09-15 CN1914312A 2007-02-14 李相贤; 赵俊衡; 朴五镇; 李周远; 朴时载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丙烯酸降解活性和抗丙烯酸性的新型菌株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LG12,及使用该菌株从含丙烯酸的污染物中除去丙烯酸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菌株不但具有丙烯酸降解活性,而且具有抗高浓度丙烯酸性,因此可用于从含丙烯酸的污染物中除去丙烯酸。
140 硝酸化细菌及使用和检测它们的方法 CN200480036542.9 2004-10-08 CN1890388A 2007-01-03 蒂莫西·A.·霍瓦内茨; 卡罗尔·M.·弗伦
发明描述了亚硝酸化细菌。本发明的特定细菌耐受盐环境,非盐水环境,或者这两者。另外,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各种细菌均能在冷冻或冻干处理中存活,并且在之后仍可以保持存活。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本发明的亚硝酸盐氧化细菌预防或减轻亚硝酸盐在水性环境中积聚的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检测本发明的细菌的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包含本发明的亚硝酸盐氧化细菌及氧化细菌的组合物。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