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株左氏链霉菌及其发酵产物和用途 CN201710117821.7 2017-03-01 CN107083340A 2017-08-22 邵阳; 王兴涛; 任立伟; 徐粲然; 卢滇楠
发明涉及纤维素降解领域,公开了一株左氏链霉菌及其发酵产物和用途。本发明的左氏链霉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3409。还公开了培养所述左氏链霉菌的方法,包括:将所述左氏链霉菌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还公开了一种降解纤维素的方法,包括:将降解剂与含纤维素的原料接触,所述降解剂为所述左氏链霉菌和/或所述左氏链霉菌的发酵产物。此外,本发明公开了所述左氏链霉菌和/或左氏链霉菌的发酵产物在降解纤维素中的用途。本发明的左氏链霉菌能够降解纤维素,其发酵产物同时具有多种酶活,且酶活性较高。
2 两种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1610805403.2 2016-09-06 CN106432264A 2017-02-22 向文胜; 李建宋; 王继栋; 张继; 王相晶
两种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本发明的化合物是由城链霉菌突变菌株Streptomyces bingchenggensis BC-120-4经培养和液体发酵,发酵液经过滤后,用甲醇浸提,乙酸乙酯萃取,浓缩后胶柱层析,RP-18柱层析后所得到的化合物。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杀螨杀线虫活性。
3 一种细黄链霉菌及生物肥料及其应用 CN201610969064.1 2016-10-28 CN106282074A 2017-01-04 杨涛; 张明军; 熊峰; 徐维烈; 徐辉; 熊捷; 刘桂华
发明提出了一种细黄链霉菌菌株,2016年8月25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分类命名:菌株F-23(Streptomyces microflavus),保藏号:CCTCC M 2016428。功能菌为菌株F-23的生物肥料中菌株的活菌量至少为2.0×107CFU/g,此肥料具有拮抗作物连作障碍、促进作物生长以及提高产量的功效。
4 一种抗青枯病的娄彻氏链霉菌菌株及其生物有机肥 CN201610329907.1 2016-05-18 CN105969686A 2016-09-28 石俊雄; 刘艳霞; 李想; 孟琳; 蔡刘体; 张恒; 邹焱
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青枯病的拮抗菌,该菌株命名为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L‑9,已于2013年09月25日保藏在中国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8264。本发明菌株L‑9表现出较强的拮抗青枯菌的性能,拮抗圈半径达到15mm。本发明为青枯病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微生物资源,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5 新的细胞外分泌型核酸酶 CN201510184944.3 2011-09-15 CN104877976A 2015-09-02 森梢; 大田优佳莉; 秦田勇二; 中村信之; 宫崎征行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由天然的非病原性生物分泌到细胞外且比活性比现有核酸酶的比活性高、在工业性规模的核酸分解中有用的核酸酶。上述目的通过一种链霉菌属细菌来源的细胞外分泌型核酸酶来实现,其以双链DNA、单链DNA和RNA为底物,并且纯化后在含有1mM MgCl2和1mM CaCl2、pH为8.5的20mM Tris/HCl中在37℃下供于双链DNA 30分钟时的比活性与ベンゾナーゼ(注册商标)的比活性为同等程度或高于ベンゾナーゼ的比活性。
6 一种具有毒杀大豆胞囊线虫活性的链霉菌及其用途 CN201510288539.6 2015-05-29 CN104830742A 2015-08-12 迟君道; 樊川; 安琦; 王惠民; 杨旭升; 程国利
一种具有毒杀大豆胞囊线虫活性的链霉菌及其用途,它涉及一种链霉菌及其用途。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毒杀大豆胞囊线虫活性的链霉菌,从而利用生物防治大豆胞囊线虫,具有防治成本低、环保、对人畜和环境无危害等优点,而且可以利用原有的丰产大豆品种连作,保证了大豆的高产、稳产。该菌为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HKS1408,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0714。具有毒杀大豆胞囊线虫活性的链霉菌在防治大豆胞囊线虫中的用途。
7 新型巴弗洛霉素、其提取生物和提取方法 CN201510117541.7 2015-03-17 CN104817547A 2015-08-05 黄永春
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巴弗洛霉素、其提取生物和提取方法。属于巴弗洛霉素类抗生素技术领域。该新型巴弗洛霉素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40H65N3O11,其分子量为763.97,是一种新型结构的巴弗洛霉素,该抗生素对多种农业生产上的常见植物病原真菌及格兰仕阳性病原菌(如辣椒炭疽、稻瘟、稻白叶枯、番茄灰霉、番茄早疫以及甜瓜枯萎等病原菌)具有强烈的抗性,尤其对农业生产上极难防治的铃薯晚疫病具有较强抗性,抑菌谱广,可作为一种新型农用抗生素使用。
8 一株生物农药武夷菌素的高产菌株W-273及其应用 CN201510140981.4 2015-03-27 CN104726379A 2015-06-24 葛蓓孛; 张克诚; 王家旺; 刘艳; 刘炳花
发明公开了一株武夷菌素高产菌株及其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武夷菌素高产菌株具体为不吸链霉菌武夷变种(Streptomyces ahygroscopicus var.wuyiensis)W-273,它在中国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9604。发酵罐发酵培养该菌株,发现其产武夷菌素的量达到6500-7500μg/mL发酵液,较出发菌株CK-15提高了约132-317%,该菌株具有广阔工业应用的前景。
9 一种极长链霉菌株SL01及其生物菌剂和应用 CN201510094622.X 2015-03-03 CN104673723A 2015-06-03 王阳; 宗兆锋; 戴鹏博
发明公开了一种极长链霉菌株SL01(Streptomyces longissimus SL01)及由该菌株制备的生物菌剂:由该SL01菌株制备得到的发酵液及发酵滤液。本发明还公开了两种微生物菌剂在防治苹果树腐烂病中的应用。采用不同处理方法涂抹菌株SL01发酵液及发酵滤液发现,离体枝条和果实的防效均达到90%,与药剂对照甲基硫菌灵达到同一平;2012年大田试验中,刮病斑后涂抹SL01菌剂防治效果100%,划线后涂抹防效为58%;2013年大田试验中,刮病斑后涂抹SL01菌剂防治效果97.8%,超过甲基硫菌灵药剂对照的防效(84.6%),划线后涂抹防效为64.4%,均可有效降低为防治苹果树腐烂病而大量施用化学农药所造成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具有很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开发应用前景广阔。
10 一种嗜链霉菌及其产生的中性内切葡聚糖酶和应用 CN201510034112.3 2015-01-23 CN104673713A 2015-06-03 刘森林; 区晓阳; 邢苗; 陈伟钊
发明公开一种嗜链霉菌及其产生的中性内切葡聚糖酶和应用。该嗜碱链霉菌,是从深圳红树林土壤中筛选得到的产中性内切葡聚糖酶菌株。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嗜碱链霉菌产生的中性内切葡聚糖酶,该酶具有pH适应范围广,耐热、碱、金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适用于洗涤及造纸等工业的优良酶学特性,可在洗涤及造纸等工业中应用。本发明的嗜碱链霉菌属于耐碱的极端生物,可在高碱性条件下培养,具有可有效抑制杂菌污染,有利于大规模的发酵生产的特点。
11 一种链霉菌菌株及其应用 CN201510062311.5 2015-02-06 CN104611270A 2015-05-13 卢志亮; 戴文莉; 刘晓华; 刘路路
发明属于农业生物领域,涉及一种具有纤维素降解能的链霉菌菌株及其在秸秆腐熟方面的应用。该链霉菌菌株(Streptomyces sp.)名称为纤维素分解菌F1,于2015年1月14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10359。本发明提供的链霉菌菌种,经过48h后就能在秸秆上生长,72h长出大量菌丝,并产生大量孢子,说明该菌种活力高,适应性强,可广泛用于秸秆的腐化处理过程中。以该菌株孢子制成的秸秆腐熟剂,经过试验,秸秆10天便开始变软、腐烂,此时分解率已超过20%,经过25天,秸秆已经完全降解,说明制成的秸秆腐熟剂缩短了堆肥发酵周期,提高腐解速率。
12 一种淡紫灰链霉菌和生防菌剂及其应用 CN201510000555.0 2015-01-04 CN104560826A 2015-04-29 李娟; 王旭; 刘丹梅; 孙书伟; 季长波; 刘晓红; 韦月平; 李莉; 姜路路
发明公开了一株保藏编号为CGMCC No.9972的淡紫灰链霉菌DTJ-24和含有此菌的生防菌剂及其在防治草莓炭疽病中的应用。将淡紫灰链霉菌菌株DTJ-24活化后以20%接种量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25℃,120r/min,培养3d,获得种子液。种子液以4%的接种量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发酵罐培养基装量70%,发酵条件为温度25℃,通气量18%,搅拌速度120r/min,发酵3d,发酵液与基质等量混合均匀并干燥,制备得到生防菌剂。本发明的生防菌剂直接叶面喷施或移栽时灌根处理能够有效防治草莓炭疽病,防效达78.3%。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可以降低草莓栽培过程中化学农药的使用和果实农药残留,具有安全环保的优点。
13 一株产生杀螺活性物质的浅天蓝链霉菌及其应用 CN201410726650.4 2014-12-04 CN104450570A 2015-03-25 邢云天; 陈羽; 戴建荣
发明公开了一株产生杀螺活性物质的浅天蓝链霉菌及其应用,属于寄生虫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放线菌保藏号为CGMCC No.9783,其16SrDNA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菌发酵产物在制备杀螺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的优点是:所述的放线菌CGMCC No.9783为一株链霉菌属新种,其发酵液对钉螺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具有较高开发前景。
14 一种能防治葡萄霜霉病和辣椒疫病的生防菌株、制剂及其应用 CN201310615142.4 2013-11-28 CN104450547A 2015-03-25 梁春浩; 刘长远; 白元俊; 关天舒; 王辉; 刘丽; 于舒怡; 黄玉茜; 赵达; 臧超群; 李柏宏
一种能防治葡萄霜霉病和辣椒疫病的生防菌株、制剂及其应用,其特点是:该生防菌株为来源于葡萄园表层土壤暗黑链霉菌PY-1菌株,保藏于中国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No:7826;该生防菌剂中的活性成分为暗黑链霉菌PY-1的次生代谢产物,其中暗黑链霉菌PY-1接种在500mL三瓶内的200mL的PSA培养液中培养5d,将发酵液离心30min,上清液经滤膜过滤获得原液,原液在稀释后对葡萄进行喷雾,对辣椒进行灌根;该生防菌剂对茄子茎枯病、茄子根腐病、番茄红粉病、番茄晚疫病、黄瓜炭疽病、玉米穗腐病、高粱弯孢叶斑病、小麦根腐病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15 一株产生杀螺活性物质的微白链霉菌及其应用 CN201410726649.1 2014-12-04 CN104357370A 2015-02-18 邢云天; 戴建荣
发明公开了一株产生杀螺活性物质的微白链霉菌及其应用,属于寄生虫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放线菌保藏号为CGMCCNo.9785,其16SrDNA的序列如SEQIDNo.1所示。该菌发酵产物在制备杀螺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的优点是:所述的放线菌CGMCCNo.9785为一株链霉菌属新种,其发酵液对钉螺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具有较高开发前景。
16 一种具有抑制Aβ聚集活性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与用途 CN201410499832.2 2014-09-25 CN104341405A 2015-02-11 洪葵; 徐东波; 马敏; 邓子新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抑制Aβ聚集活性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与用途,属于生物药物领域。一种抑制Aβ聚集的化合物,其结构如式(I)所示,该化合物可通过保藏编号为CCTCCNO:M 2014343的链霉菌发酵分离制备得到。结构如式(I)所示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抑制Aβ聚集的活性,且具有良好的剂量依赖性。其可用于制备Aβ聚集抑制剂,并用于制备阿尔茨海默症以及其他形式痴呆的治疗药物。本发明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提供了新的途径。
17 新颖的基糖苷类抗生素、其制造方法及其医药用途 CN200880118562.9 2008-12-01 CN101918577B 2014-03-26 隅田奈绪美; 矢内耕二; 谷匡人; 福岛崇惠; 太田康胜; 五味修一; 中根公隆
发明涉及新颖的基糖苷类抗生素、其制造方法及其医药用途。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由式(I)代表的化合物、其制造方法及其作为抗生物剂的用途。其中R代表氨基或羟基。
18 新型抗菌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201180043027.3 2011-07-06 CN103370070A 2013-10-23 G·J·凯尔; D·D·曼宁; Z·杨; C·郭; 孟俊浩; J·拉本斯泰恩; P·C·米歇尔斯; M·W·蔡斯
发明涉及具有抗菌活性的新型治疗剂、其制备方法和含有作为活性成分的新型治疗剂的药物、兽用和营养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所述新型治疗剂的用途,例如,在细菌感染的治疗中作为药物或食品添加剂或帮助受试者增加体重。
19 链霉菌、抗肿瘤化合物Spiro-IndimycinA-D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1210087537.7 2012-03-28 CN102643765B 2013-06-19 张长生; 张文军; 田新朋; 李苏梅; 张庆波; 马亮; 张海波; 张偲; 鞠建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链霉菌、抗肿瘤化合物Spiro-Indimycin A-D及其制备和应用。链霉菌(Streptomyces sp.)SCSIO 03032于2011年7月1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地址:中国武汉市武汉大学,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125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SCSIO 03032,该菌可以生产结构新颖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Spiro-Indimycin A、B、C和D,化合物Spiro-Indimycin A、B、C和D除具有罕见的螺环结构外,还对肿瘤细胞有选择性的、高效的活性,是开发成为高效、低毒的抗肿瘤化合物理想的候选化合物。
20 用于生产脂质的方法和生物 CN201180035778.0 2011-05-24 CN103124790A 2013-05-29 M·霍尔姆贝克; M·莱海斯特; P·科斯基宁; J-F·塞林
发明提供用于生产用于生物燃料润滑剂的脂质的方法和在该方法中使用的链霉菌属细菌。该方法包括在包含有机废物或残渣或其混合物作为源和/或营养素来源的培养基中培养链霉菌属的细菌细胞,从所述细菌的细胞或培养基中回收脂质,并且使用回收的脂质或其馏分作为生物燃料和/或润滑剂,或作为用于生物燃料和/或润滑剂生产的原材料。此外,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公开内容的方法获得的产物。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