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61 一种登船桥 CN200910237531.1 2009-11-11 CN102061663B 2012-12-12 杨月峰; 栾有钧; 李国华; 黄龙惠
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在侯船楼与邮轮之间运送旅客的登船桥,其包括有:以预定间隔并列设置的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一接口廊道,固定到该第一机架,与所述侯船楼对接;一接船口装置,设置在该第二机架一个端部,包括一升降短廊;和一接船口,设置在所述升降短廊的一侧,用于与油轮对接;一固定短廊,固定到该第二机架的另一个端部,其中该固定短廊与该升降短廊相连接;一固定长廊,连接在所述接口廊道和所述固定短廊之间。本发明的登船桥,通过至少一个长廊道分解了落差,平缓了坡度,即使在候船楼与邮轮间距小时,也能为旅客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
62 升降装置及具有该升降装置的登船桥 CN201110111836.5 2011-04-29 CN102758398A 2012-10-31 黄健明; 代剑荣; 张莉; 杨月峰; 张肇红
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登船桥的升降装置以及具有该升降装置的登船桥。所述登船桥包括适于连接在码头建筑物和邮轮之间的供行走的通道。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一对伸缩套管。每个伸缩套管包括内套管和可滑动地套设在该内套管之外的外套管,其中外套管被设置为适于连接登船桥的通道。升降装置还包括一对油缸,用于驱动一对伸缩套管的外套管相对于各自的内套管滑动,每个油缸包括缸体和相对于该缸体可伸缩活动的活塞杆,其中缸体连接于对应内套管的顶部,而活塞杆相对于缸体向下地连接到对应的外套管。本发明以油缸有杆腔作为通道处于提升位置时的工作油缸,相比于现有技术大幅提高了油缸的导向刚度和强度。
63 柔性连接栈桥 CN201010549454.6 2010-11-18 CN102021880B 2012-05-30 谢新连; 阚颖; 蔡琦; 王雁; 殷翔宇; 张俊; 张昕伟
柔性连接栈桥包括桥墩、主横梁、纵桁、桥面横梁和移动装置,移动装置包括上下移动和平移动机构;主横梁与移动装置固定连接,主横梁上设有滑道和滑动支座,柔性连接栈桥,靠岸端的一跨的纵桁与岸端桥墩铰接,向海端的一跨的纵桁与最外端主横梁铰接,其他相邻两跨的纵桁铰接并支撑在交界处的主横梁上。纵桁上设有上滑道,纵桁的一端下部设有下滑道,置于下滑道中的下滑与主横梁的滑动支座配合连接;桥面横梁下表面的两端设有连接圆柱体,圆柱体与纵桁的上滑道配合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柔性连接桥的梁系或梁面即能够上下俯仰,又能够左右移动,增加了桥的适应性,桥梁结构简单,构件可标准化,便于安装与拆卸,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性。
64 一种管装置、具有该风管装置的空调系统及其登船桥 CN201010261071.9 2010-08-23 CN102374623A 2012-03-14 张杰; 谢启峰; 唐天斌; 张肇红; 杨月峰; 杨春梅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登船桥空调系统的管装置,该登船桥包括有多个通道,该多个通道包括有与建筑物相连的固定通道、内通道以及用于与船体连接的外通道,其中所述内通道的一端连接到所述固定通道而另一端可伸缩地套接在所述外通道内,每个所述通道包括有顶板、连接在所述顶板两侧的侧板以及与所述顶板相对的底板,该风管装置安装在所述内通道的顶板上,并包括有至少一排沿着所述通道的长度方向布置的风管组,该风管组上设置有多个朝向所述通道内部开口的出风口。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该风管装置的空调系统、以及具有该空调系统的登船桥。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通道内部的空调送风更加均匀,同时增大了登船桥通道的使用空间。
65 海上浮岛及其可分拆使用的附属设施吊桥、板房 CN200910168836.1 2009-08-22 CN101992841A 2011-03-30 谭健苗
一、浮岛:两箱体(1)之间,螺栓和螺帽在箱体固定平孔(3)处固定。箱盖(7)和箱体(1)之间,螺栓和螺帽在箱盖固定孔(8)和箱体固定块垂直孔(4)处固定。浮岛扩展至所需规模与形状,以锚式方式固定于海底。浮岛中央拆除部分浮岛单元,可用作油气勘采平台。特大型浮岛可用作机场,由舰船拖曳、或者边缘安装大功率发动机,可用作浮岛式航母。二、吊桥:吊桥连接物(33)相互连接,两端固定于岸堤(31)和通道(36),其上固定桥板(34)。三、板房:一号固定板(52)、二号固定板(50)、三号固定板(54)用作基脚,一号塑料板(90)至七号塑料板(96)用作墙板、地板、顶板或嵌套窗,顶板牵拉加固于浮岛。
66 一种用于登船桥的渡板装置及登船桥 CN200610113754.3 2006-10-13 CN101161942B 2010-10-06 谢维全; 宋千山; 张莉; 沈鸿生
一种用于在轮船和码头的候楼厅之间运送旅客的登船桥,通过一个渡板装置连接到轮船。渡板装置包括一用于支承踏板连杆机构,包括第一和第二连杆,分别位于该踏板的两个侧部,并利用一个端部与该接船口铰接;第三连杆,靠近该第一和第二连杆的另一个端部,并铰接在该第一和第二连杆之间;第一过渡板,与该第三连杆铰接,用于搭接在轮船甲板上;以及一行走装置,固定在该第一和第二连杆的另一个端部。通过以点接触的方式分别与轮船甲板和登船桥地板接触,保证了渡板装置自身可以时刻保持在稳定状态。同时,本发明的登船桥由于与渡板装置相互铰接,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由于轮船的波动所产生的影响。
67 一种渡板装置及其登船桥 CN200810247577.7 2008-12-30 CN101768918A 2010-07-07 沈鸿生; 杨月峰; 张肇红; 张莉; 谭汉东
发明的一种登船桥,包括固定通道;与固定通道前端连接的转台;与转台的前端连接的活动通道;行走及升降装置;在活动通道的前端连接的接船台;在接船台的前端安装的接船装置,以及跨接在该轮船甲板和所述接船装置之间的渡板装置,其中该渡板装置包括第一踏板,包括一支承架,具有多个横梁和至少一个纵梁;和多组导轮,设置在该支承架底部的后端;第二踏板,包括一支承架,具有至少一个横梁以及该纵梁的延伸部固定而成;一对滚轮,设置在该至少一个横梁的两侧,用于在轮船甲板上滚动;多根连杆,其两端分别与该至少一个横梁和该第一踏板的前端横梁铰接。由于本发明渡板装置的具有柔性部分的结构,可以有效防止硬损伤,并可保证行人通过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68 浮式通岸装置 CN200910111022.4 2009-02-13 CN101487228A 2009-07-22 朱元康; 黄一靖; 林旭; 宋群; 施华郎
发明涉及一种浮式通岸装置,它包括设有浮动支墩的连接桥,若干个浮箱单体、活动引桥,浮箱单体彼此连接,构成浮箱链,活动引桥一端连接陆地,活动引桥的另一端与浮箱链的一端连接,浮箱链的另一端与连接桥的一端连接,连接桥的另一端与浮动构筑物连接;浮箱单体上表面设有用于定位辐射状多点锚泊设备;本发明优点如下:采用的混合结构形式能充分发挥各种结构材料的学性能,又能提高构筑物在海洋环境中的耐久性,降低制造成本,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了构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用增加浮箱数量的办法加大前沿深,能把浅水锚地建成深水港,浮式通岸装置可实现工厂化生产、浮运转移、快速搭设和撤收,制造成本低、施工周期短,能易地使用。
69 一种登船桥渡板装置的调平方法及登船桥 CN200610114346.X 2006-11-07 CN101177929A 2008-05-14 康达; 张莉
一种用于登船桥渡板装置的调平方法,以使该渡板装置能够随轮船甲板的波动而随动,包括设置一个预定的度范围;设置一个传感器,用于检测该渡板装置与轮船甲板之间的倾斜角度;当该传感器所检测的倾斜角度接近该预定的角度范围的临界值时,启动该升降装置以调整登船桥的通道使该渡板装置与甲板的平倾斜角处于安全范围内。
70 一种用于登船桥的渡板装置及登船桥 CN200610113754.3 2006-10-13 CN101161942A 2008-04-16 谢维全; 宋千山; 张莉; 沈鸿生
一种用于在轮船和码头的候楼厅之间运送旅客的登船桥,通过一个渡板装置连接到轮船。渡板装置包括一用于支承踏板连杆机构,包括第一和第二连杆,分别位于该踏板的两个侧部,并利用一个端部与该接船口铰接;第三连杆,靠近该第一和第二连杆的另一个端部,并铰接在该第一和第二连杆之间;第一过渡板,与该第三连杆铰接,用于搭接在轮船甲板上;以及一行走装置,固定在该第一和第二连杆的另一个端部。通过以点接触的方式分别与轮船甲板和登船桥地板接触,保证了渡板装置自身可以时刻保持在稳定状态。同时,本发明的登船桥由于与渡板装置相互铰接,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由于轮船的波动所产生的影响。
71 一种漂浮、可移动和升降的组合码头(栈桥、浮台) CN02129429.1 2002-08-23 CN100344832C 2007-10-24 韩国防
发明就是提供一种美观、自重轻、成本低、寿命长、对停靠船艇损伤小、抗浪性高、耐腐蚀、可移动和升降的一种漂浮、可移动和升降的组合码头、栈桥或浮台。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方案来实现:一种漂浮、可移动和升降的组合码头、栈桥或浮台,是由固定柱或固定桩或固定绳、浮箱、固定座、连接环或连接扣、注口、脚踏板组成。原材料采用最新高科技全塑合成纤维复合材料,用特殊工艺加工制造,重量比钢轻二倍,成本低一倍,耐腐蚀性提高20倍,对停靠船艇损伤率大大降低,机动性大幅提高,使用寿命提高十倍。
72 可移动的压缩张拉桥及掩蔽体结构 CN200710089426.9 2007-03-22 CN101041975A 2007-09-26 M·卡梅尔
一种可移动的压缩张拉桥和掩蔽体结构,其具有多个个体的结构元件,这些元件相互平行并垂直于所述桥或掩蔽体的长度,而且灵活地相互连接在一下表面上,源于所述元件的形状、或在所述元件之间放置隔离物,用至少一个张拉装置连接到每个结构元件上,从而形成拱形结构。
73 一种漂浮、可移动和升降的组合码头(栈桥、浮台) CN02129429.1 2002-08-23 CN1477268A 2004-02-25 韩国防
发明就是提供一种美观、自重轻、成本低、寿命长、对停靠船艇损伤小、抗浪性高、耐腐蚀、可移动和升降的一种漂浮、可移动和升降的组合码头(栈桥、浮台)。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方案来实现:一种漂浮、可移动和升降的组合码头(栈桥、浮台)是由固定柱(桩、绳)、浮箱、固定座、连接环(扣)、注口、脚踏板组成。原材料采用最新高科技全塑合成纤维复合材料,用特殊工艺加工制造,重量比钢轻二倍,成本低一倍,耐腐蚀性提高20倍,对停靠船艇损伤率大大降低,机动性大幅提高,使用寿命提高十倍。
74 一种适用于高烈度地区码头栈桥的减隔震接岸结构 CN202211632108.3 2022-12-19 CN118223382A 2024-06-21 裴志勇; 曾章波; 黄华; 梅龙喜; 刘普军; 王夏; 王圆圆; 邓小芹
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烈度地区码头栈桥的减隔震接岸结构,包括简支梁以及靠岸坡处的桥台,所述简支梁靠岸部分通过所述桥台与所述岸坡形成通路;所述简支梁靠岸部分放置于所述桥台的上方,并在所述桥台顶部设置对所述简支梁隔震承载的第一隔震支座;所述桥台顶部还设置与所述岸坡路面形成连接的减震耗能层,所述减震耗能层顶部设置将所述岸坡路面与所述简支梁桥面平稳过渡的承压区;所述减震耗能层与所述简支梁之间具有间隙,形成为抗震所提供缓冲区。本发明在地震发生时,通过在第一隔震支座与减震耗能层的配合作用下,启到缓冲、减震以及耗能的效果,防止栈桥和桥台的损伤。
75 一种通道自适应悬挂系统 CN201811094749.1 2018-09-19 CN108945318B 2024-06-18 蒋俊龙; 贺磊; 赵德清; 范胜江
76 无浮式码头设计的卷扬机牵引出运系统及其出运方法 CN202410418606.0 2024-04-09 CN118087361A 2024-05-28 葛安定; 王桂松; 施峰; 李阳光; 柴广智; 王得泰; 陈玉华; 刘燕才; 赵岩; 于涛; 蔺锡纯; 余海见; 董少云; 王建东; 吕国锋; 张斌; 周峻名; 陶峥嵘; 秦斌; 李浩; 李江; 徐勇; 廉立虎; 孙建军; 徐金昌; 叶得阳; 保长辉; 王贺良; 李志毅; 方靖文; 王宁; 王化杰; 代君胜; 魏勇; 孟庆宇; 田长明; 王经伟; 周宝海; 马浮武
发明公开的无浮式码头设计的卷扬机牵引出运系统及其出运方法,出运系统包括自航驳、栈桥、支撑系统、出运小车及牵引系统;钢栈桥一端与自航驳滑接,另一端与岸堤墩台铰接,支撑系统包括支撑桩基和支撑架,支撑门架由支撑桩基支撑,其上设液压支撑杆,液压支撑杆铰接钢栈桥,牵引系统包括岸堤上的制动卷扬机、自航驳上的出运牵引卷扬机和就位牵引卷扬机,自航驳由可调抱桩器组件定位;该出运系统采用桩基门架结构的液压支撑杆进行桥体支撑,桥体一端与自航驳甲板滑接,另一端采用铰接方式连接,其可根据自航驳升降调整姿态,确保钢栈桥的支撑刚度和自航驳的安全稳定,其出运方法简单易行,工作效率高,出运过程安全性高,总体出运成本更低。
77 一种码头引桥立柱的模板固定装置 CN202410183712.5 2024-02-19 CN117966607A 2024-05-03 周林; 崔光晖; 李斌; 张庆太; 李前明; 王娜
发明提供一种码头引桥立柱的模板固定装置,属于港口码头施工领域,包括立柱模板,所述立柱模板包括多层板和结构支撑,所述立柱模板外侧连接有固定单体,所述固定单体包括第一支撑、第二支撑和与之铰接的斜支撑,所述斜支撑的两端铰设有固定螺栓;N个所述固定单体首尾抵接环绕分布组成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内侧与所述立柱模板固定连接,N个立柱模板首位抵接形成封闭浇筑区域,相对的所述固定单体之间穿设有对拉螺杆,第一支撑通过精致螺栓与相邻的第二支撑连接。通过捕捉引桥立柱的尺寸,准确定位模板的安装位置,可以满足不同尺寸引桥立柱的加固,适用场景灵活,兼容性强,同时能够快速安装,降低引桥立柱的模板的安装难度,施工效率高。
78 适用于轮渡码头的汽车栈桥 CN201910207701.5 2019-03-19 CN109778671B 2024-05-03 程堂华; 周以达; 韩一峰; 楼一单
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轮渡码头的汽车栈桥。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受合理的适用于轮渡码头的汽车栈桥,具有桥本体Ⅰ、中间连接梁和钢桥本体Ⅱ,钢桥本体Ⅰ一端经铰轴Ⅰ可转动固定于码头土建上,钢桥本体Ⅰ另一端经中间连接梁连接钢桥本体Ⅱ,钢桥本体Ⅰ与中间连接梁经铰轴Ⅱ可转动相连,中间连接梁与钢桥本体Ⅱ之间经铰轴Ⅲ可转动相连;中间连接梁接有可经该中间连接梁带动钢桥本体Ⅰ绕铰轴Ⅰ转动的液压启闭机Ⅰ,液压启闭机Ⅰ经液压启闭机支架固定在位于中间连接梁旁边的混凝土墩上;中间连接梁与钢桥本体Ⅱ之间设有能使钢桥本体Ⅱ绕铰轴Ⅲ转动的液压启闭机Ⅱ,该液压启闭机Ⅱ分别与中间连接梁和钢桥本体Ⅱ可转动相连。
79 一种组合式面检修通道及安装方法 CN202310504013.1 2023-05-06 CN116716854B 2024-03-29 张效毓; 杨林振; 李俊杰; 蓝鹏; 欧阳儒贤; 万刚; 朱思思
一种组合式面检修通道及安装方法,它包括第一斜梯、第二斜梯、过道、第三斜梯以及浮台,第一斜梯的上端与弧形固定座铰接,第二斜梯上端与第一斜梯的下端铰接,第二斜梯沿弧形门支臂铺设至弧形门处,过道安装在弧形门上,并位于第二斜梯下端的一侧,第三斜梯位于过道远离第二斜梯的一侧,第三斜梯沿弧形门回折的倾斜安装,第三斜梯上端与过道靠近,下端向下延伸,所述浮台安装在第三斜梯上,浮台随水位的升降沿第三斜梯上下滑动。将整个行走过程从弧形门支臂上自带的表面转换成楼梯式踏步,保证人员行走的安全,浮台做到随水位上下浮动,保障人员上下船的安全,提高人员上下检修通道、通过检修通道上下船的安全性。
80 一种装配式深待泊栈桥平台 CN202311764327.1 2023-12-21 CN117721705A 2024-03-19 黄静峰; 覃振朝
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式深待泊栈桥平台,涉及栈桥平台领域。一种装配式深水待泊栈桥平台包括:栈桥机体,所述栈桥机体的边缘均匀设置有若干缓冲构件,用于船体靠泊时的缓冲。在海水进入至增压导配腔体内,海水能够带动密封球推送至疏水腔体内,对疏水腔体内进行隔断,继而带动海水进入至装载筒体内进行做工,最终带动扩展缓冲组件向外伸出带动缓冲球体位移,将海浪冲击转化为机械动能,使缓冲球体能够向外长出缓低货运轮船对其停泊进行缓冲;而增压导配腔体无强有力的海水冲击时,能够利用海水推送密封阀球进入至增压导配腔体内,将海水通过疏水腔体排出流出,以此循环往复的利用海水浪击对缓冲球体进行做工。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