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01 一种与起落架联动的起落架舱打开位定装置 CN202411952862.4 2024-12-27 CN119682975A 2025-03-25 韩志茹
发明公开了一种与起落架联动的起落架舱打开位定装置,锥齿轮Ⅰ固定在起落架转轴的左端,与锥齿轮Ⅰ相啮合的锥齿轮Ⅱ固定在套筒的一端,套筒的另一端固定有圆柱齿轮Ⅰ,圆柱齿轮Ⅰ的轴可旋转地固定在支撑架上,支撑架固定在起落架舱左侧壁板上;与圆柱齿轮Ⅰ相啮合的圆柱齿轮Ⅱ的轴可旋转地固定在支撑架上且与圆柱齿轮Ⅰ的轴平行;与圆柱齿轮Ⅱ相啮合的齿条插销正对舱门旋转轴Ⅰ的较大凸上开有的锁闭孔;当起落架舱门打开到位后,齿条插销插入锁闭孔,当齿条插销退出锁闭孔后,起落架舱门关闭。本发明能够在起落架舱门打开后进行锁定,结构简单,固定可靠性高,易于制造,成本较低。
202 一种采用双翼双机身布局形式的超声速低阻低声爆构型 CN202510207949.7 2025-02-25 CN119682967A 2025-03-25 李琦; 王迪; 钱战森; 段佳昕; 张胜
发明提出一种采用双翼双机身布局形式的超声速低阻低声爆构型,属于超声速飞行器设计技术领域。目的是解决传统超声速民机布局对于降低激波阻效果有限问题。本发明包括左机身、右机身、前中间翼、机翼、端板、后中间翼、进气道、发动机、T尾;左、右机身内侧收缩为非轴对称结构,通过前、后中间翼固定连接;前中间翼为单翼,后中间翼为双翼;机翼与后中间翼固定为双翼结构,上、下翼底边平行,顶相对,翼尖通过端板固定;进气道为矩形安装在上、下翼之间,进气道内安装有发动机;左、右机身尾部有尾翼通过T尾固定。本发明解决了传统超声速民机布局对于降低激波阻力效果有限问题,降低飞行过程中产生的激波阻力,有利于减小声爆强度影响。
203 一种航空器机电系统机内无线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CN202411924454.8 2024-12-25 CN119370315B 2025-03-25 张自来; 肖息; 常诚; 戴伟昊
申请提供一种航空器机电系统机内无线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本申请提供的航空器机电系统机内无线通信系统,通过构建四条不同的通信链路,分别实现了VMC与前轮转弯作动、方向作动、扰流板作动及感知处理单元之间的高效、实时信息交互;通过令RIU与网关节点、网关节点与协议处理终端之间无线通信,减少复杂布线的需求,降低机电系统重量;通过令协议处理终端与作动器或感知处理单元一一对应,可以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与系统操作的一致性;各系统独立通过总线与VMC连接,便于维护和升级,以及适应不同的任务需求;各个系统支持多终点设备的接入,且每个协议处理终端与其对应终点设备单独通信,易于根据需求扩展新的终点设备。
204 一种无人机前起落架装置和无人机 CN202411898968.0 2024-12-23 CN119348874B 2025-03-25 田宇; 甘冰
申请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前起落架装置和无人机,外套筒结构组件固定在安装座结构组件的底部,安装座结构组件上固定有扭臂结构组件和避震组件,连接杆组件固定在转向结构组件上,连接杆组件和避震组件分别与扭力臂结构组件固定连接,利用上述机械部件形成的无人机前起落架装置无需使用结构复杂且零件数量多的油气缓冲器,并将无人机前起落架装置中的避震组件放置在外套筒结构组件的外部,从而简化了无人机前起落架装置的结构,降低了外套筒结构组件的零件数量,而且,降低了无人机前起落架装置的设计难度。
205 一种含缓冲层隔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2411579856.9 2024-11-07 CN119078305B 2025-03-25 刘红花; 孙成功; 王蒙蒙; 李占峰; 李涵; 王光汇; 王佳林; 杨洋; 刘芸; 田方; 张萍萍; 刘佳; 刘瑞祥
发明提供一种含缓冲层隔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隔热材料领域。所述含缓冲层的隔热瓦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制备改性缓冲纤维、制备复合成型体、制备韧化外壳、浸渍成型。本发明的含缓冲层的隔热瓦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缓冲层与刚性隔热瓦基体之间,以及缓冲层与具有保护作用的韧化外壳之间的热匹配问题,提高整体稳定性;有效避免在快速升降温过程中,缓冲层与刚性隔热瓦基体或韧化外壳之间的结合面开裂或破坏,避免隔热材料的性能降低;以及进一步提高缓冲层与刚性隔热瓦基体或韧化外壳间的结合性能。
206 一种陆空两栖共轴双旋翼涵道无人机及其运动控制方法 CN202411083613.6 2024-08-08 CN118907466B 2025-03-25 裴海龙; 殷中
发明公开了一种陆空两栖共轴双旋翼涵道无人机及其运动控制方法,包括机身结构、动装置、气动力调节装置和控制计算装置,在地面,旋翼低速转动产生气流,处于气流中的控制面转动,产生推力控制机体在地面滑动,通过旋翼转速差控制机体朝向;在空中运动时,旋翼高速转动产生升力平衡机身重力,通过偏转舵面和旋翼转速差的方式产生气动力和力矩控制无人机飞行。本发明实现了共轴涵道无人机的空中和地面两种运动模式,通过在地面上滑行可以大幅延长无人机的工作时间,通过充分利用一套动力系统避免引入额外驱动模,实现了简单有效的结构和轻量化的设计,并且具备安全性好,悬停效率高等特点。
207 一种扑翼能量采集性能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202410449964.8 2024-04-15 CN118348789B 2025-03-25 张荻; 朱发挥; 张强; 李昊; 谢永慧
发明公开了一种扑翼能量采集性能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涉及流动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实时测量来流的流动特征参数和扑翼的运动参数;将流动特征参数和运动参数转换为数值向量并输入至神经网络模型,生成能量采集性能的预测值;根据能量采集性能的预测值和能量采集性能的真实值,对扑翼的控制参数进行调整;将调整后的控制参数输入至执行器,通过执行器控制扑翼的运动,对能量采集性能进行优化。本发明可以实时地监测和调节扑翼的运动和能量采集性能,无需人为地设定控制参数,提高了控制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208 一种用于电巡检的无人机高清图像实时传输方法 CN202310077368.7 2023-01-30 CN116320290B 2025-03-25 龙涛; 赵轩; 焦彦俊; 武永泉; 蒋瑞奇; 张欢; 马正敏; 彭冲; 许自强
发明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巡检的无人机高清图像实时传输方法,其包括步骤1:读取无人机拍摄的电力巡检视频;步骤2:对视频进行降质后编码;步骤3:将编码的输出帧转换成位流并采用5G传输将编码后的视频流传输至服务器;步骤4:云服务器对视频流进行解码;步骤5:构建超分辨率重建网络,将解码后的降质图像进行超分辨率重建,输出所恢复的视频帧并合并成视频帧,完成视频的恢复;步骤6:云服务器将恢复后的视频进行推流,得到电力巡检视频流。本发明减少传输时延、提升传输速度。
209 一种短时用高温高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2310243967.1 2023-03-14 CN116144982B 2025-03-25 付彬国; 王春同; 沈佳峰; 李国禄; 王玉凤; 董天顺; 李晶琨; 刘金海
发明公开了一种短时用高温高强铸造合金,其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4.0~5.0%的Al,2.0~3.0%的Sn,3.0~6.0%的Zr,0.1~1.5%的Mo,0.35~0.45%的Si,0.5~1.5%的W,0.5~2.0%的Nb,0.1~0.5%的Y和含量不超过0.1%的钛合金中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以及余量的Ti。本发明采用安装有坩埚的高真空悬浮熔炼炉进行熔炼、浇注,获得的铸造高温钛合金在700℃和750℃高温下,抗拉强度分别不低于600MPa和500MPa;等温化120h后,氧化增重分别不超过0.5mg/cm2和0.9mg/cm2。本发明提高了短时铸造高温钛合金的热强性,可以满足其在700℃~750℃应用条件下瞬时高温强度的要求。
210 一种双气流导向式撒播无人机 CN202211401622.6 2022-11-09 CN116018915B 2025-03-25 兰玉彬; 韩金钢; 宋灿灿; 赵德楠; 张同升; 刘俪恋; 周楠; 孙斌书
发明公开一种双气流导向式撒播无人机,包括无人机和撒播机构;所述撒播机构包括物料箱、撒播管以及两组气流驱动机构;所述撒播管包括撒播主管、分岔管和两个二次分管,所述撒播主管连通在物料箱和分岔管之间;所述撒播主管上设有两个平面对称设置的安装筒体,该安装筒体的内腔与撒播主管的内腔连通;所述气流驱动机构设置在安装筒体中,该气流驱动机构包括扇叶和气流驱动电机;所所述分岔管上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二次分管连通的分岔通道;所述分流板竖立设置且居中地设置在撒播主管的出口端;所述二次分管倾斜设置,该二次分管上设有多个开口朝下的落料口;本发明采用竖向撒播的方式,可以定点且整齐地对物料进行撒播。
211 一种环境检测用气态样品的取样装置 CN202210640648.X 2022-06-08 CN115127876B 2025-03-25 满晓琴; 袁臣才; 吴丹; 徐嘉察; 应佳谦
发明涉及环境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环境检测用气态样品的取样装置,包括飞行器主体以及设置在飞行器主体上的取样组件,飞行器主体两侧对称设置有副柜,飞行器主体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空腔底部开设有环槽,环槽中转动连接有转环,转环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驱动电机输出轴与第一锥齿轮顶部面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底部与取样组件相连,空腔一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第一丝杆端部通过离合组件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本发明便于对不同高度处的空气进行采集,且有效的避免压产生的影响。
212 一种城市空中飞行汽车 CN202010872357.4 2020-08-26 CN112060847B 2025-03-25 熊俊; 吕万韬; 陶刘远
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空中飞行汽车,包括设置于前机身且关于机身对称的一对可折叠前翼及一对可倾转共轴反转双旋翼系统,设置于后机身的主共轴反转双旋翼系统及关于机身对称的一对可折叠主翼;汽车升起及飞行时,两对可折叠翼与机身平行,由双旋翼系统提供升;汽车降落及在地面行驶时,两对可折叠翼均折叠至与机身垂直,同时折叠翼边缘的若干小轮伸出,支撑机身在地面行驶;上述过程中,由可倾转共轴反转双旋翼系统提供向前的推力、向后的反推力及滚转力。本发明采用三轴可倾转旋翼与高升力机翼相组合的方案,提高了动力系统推重比,且飞行汽车总体方案阻力小,飞行速度快。将前后翼设计为折叠式,在降落时可充当起落架的功能,提高了结构效率。
213 用于飞行器的桅杆矩感测 CN202380055384.4 2023-07-18 CN119677672A 2025-03-21 艾伦·布恩
本文所描述的一个实施例是用于旋翼飞行器的桅杆传感器系统,其包括旋翼轴轴承应变传感器。在一些实施例中,桅杆力矩传感器系统被配置为使用旋翼轴轴承应变信息来计算旋翼桅杆力矩。在本文的一个实施例中,旋翼轴轴承应变传感器包括光纤应变传感器。
214 一种直升机棘轮系统 CN202411726436.9 2024-11-28 CN119664813A 2025-03-21 张玉玺; 高子惠; 马春荣
申请提出一种直升机棘轮系统,包括主旋翼系统、传动系统、尾旋翼系统及棘轮机构,传动系统与尾旋翼系统相连,棘轮机构包括:棘轮组件,包括棘轮轴套,棘轮轴套与传动系统相连,棘轮轴套的内壁上开设有一圈横截面呈倒钩状的棘轮槽,棘轮槽的开口朝向棘轮轴套的转动方向;棘爪组件,包括棘爪、弹性件及棘爪轴套,棘爪轴套与主旋翼系统相连,弹性件的一端与棘爪轴套嵌入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棘爪嵌入连接,棘爪的第一端部与棘爪轴套相抵,棘爪的第二端部在弹性件的弹作用下与棘轮槽相抵接。本申请在直升机发动机故障动力丧失后可减缓坠落速度,增加故障排除的时间,在尾旋翼系统因故障自旋后,可降低故障排除的难度,从而提高直升机的安全性。
215 一种双插销机构 CN202411863432.5 2024-12-17 CN119664185A 2025-03-21 于绍洋; 刘万春; 陈凯杰
申请提供了一种双插销机构,属于飞机舱锁领域,该双插销锁机构包括:传动机构、两个插销组件和弹簧组件;其中,传动机构包括手柄、主动摇臂、从动摇臂及安装座,安装座固定安装在舱门结构上,主动摇臂和从动摇臂枢接在安装座上,主动摇臂分别与其中一个插销组件和从动摇臂枢接,从动摇臂分别与主动摇臂和另一个插销组件枢接,手柄与主动摇臂固定连接;插销组件包括插销支座、插销、锁环支座及锁环,插销支座和锁环支座固定在舱门结构上,锁环固定在锁环支座形成插销限位结构,插销安装在插销支座上且能够相对插销支座滑动;弹簧助力组件包括弹簧助力器和弹簧支座,弹簧助力器一端铰接在主动摇臂上、另一端铰接弹簧支座。
216 一种舱打开位定机构 CN202411863431.0 2024-12-17 CN119664184A 2025-03-21 于绍洋; 张宇龙; 张琦; 吴建华; 陈凯杰
申请提供了一种舱打开位定机构,属于飞机舱门设计领域,该舱门打开位锁定机构包括:固定在门体结构上的锁环支座,所述锁环支座上安装有锁环;锁支座,所述锁支座一端固定在机身结构上,另一端具有安装锁钩的安装空间;设置在安装空间内的锁舌,所述锁舌上设有锁定槽,且面向锁环支座一侧具有楔形面,用于引导锁环进入锁舌的锁定槽内;穿过锁支座与锁舌的手柄轴,所述手柄轴与锁舌固定连接;安装在手柄轴端部的手柄,所述手柄与手柄轴固定连接;套在手柄轴上的扭簧,所述扭簧位于锁舌与锁支座之间,用于向锁舌提供弹性;其中,所述锁支座上设有止动轴,所述止动轴用于锁舌与锁环配合时与锁舌的下表面接触,以防止产生向下开锁。
217 一种旋翼无人机降落辅助平衡装置 CN202411894159.2 2024-12-20 CN119660014A 2025-03-21 方传宝; 刘文萍; 李能菲; 谢军
发明涉及无人机领域,尤其是一种旋翼无人机降落辅助平衡装置,包括机体,机体的四周设置有桨叶,桨叶底部安装有支撑杆,还包括,驱动机构,机体的底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齿盘,机体的底部设置有滑槽、插槽和传动部,滑槽的内部设置有底座;随动机构,包括滑槽的内部设置的固定和T形块,T形块上设置有拉动部和定部,底座上设置解锁部;调节机构,包括T形块上的齿槽,底座上设置有翻转杆,翻转杆的弧形侧壁上设置有齿块,齿块与齿槽啮合,翻转杆的一端连接有伸缩部,伸缩部上设置有复位部、限制部和调节部。通过驱动机构、随动机构和调节机构的设置,可以使得无人机可以根据地面的支撑面进行调节。
218 一种人工智能视觉分析报警终端 CN202411928030.9 2024-12-25 CN119660009A 2025-03-21 冷嬿菲; 冯海; 黄啸晨
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智能视觉分析报警终端,包括有移动定位组件与辅助飞行机构,所述移动定位组件的顶端设置有螺栓装配的架体结构,且所述架体结构的内边侧设置有螺栓套接的转体控制部件。该发明装置主要是利用转体控制部件的一端上方通过插接安装的方式将精确操作机构进行搭载,经过设备的移动运行后,当需要在室内或者限高的高度变化空间进行拍摄时,则需要通过精确操作机构的两端边侧使用辅助飞行机构经过连杆、液压棒、环形筒配合上无刷电机座输出动带动输出端进行运行以使得动力旋翼将精确操作机构脱离转体控制部件将设备飞行到适合的高度对于较为复杂构造的地形部位进行精确的拍摄,从而实现更大范围的警报效果。
219 一种无人机电静液刹车系统 CN202510154567.2 2025-02-12 CN119659943A 2025-03-21 白晨微; 唐海平; 卢九林; 李斌; 阳懿; 康泽; 周焕; 王仕兵; 杨精磊; 龙耀祖; 尹磊航; 王远顺; 邱东东
发明涉及刹车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电静液刹车系统;本发明提出的无人机电静液刹车系统仅设置有2套液压管路;其中1套为第一液压动单元‑第一管路‑第一常开电磁‑第二管路‑第一液压制动;另1套为第二液压动力单元‑第三管路‑第二常开电磁阀‑第四管路‑第二液压制动模块;当第一液压动力单元故障时,飞行控制器控制第一常开电磁阀关闭,并控制常闭电磁阀打开,以通过第二液压动力单元给第一液压制动模块供油;当第二液压动力单元故障时,飞行控制器控制第二常开电磁阀关闭,并控制常闭电磁阀打开,以通过第一液压动力单元给第二液压制动模块供油;降低了无人机的空载重量,从而提升无人机的有效载荷
220 一种电子轮挡刹车机构 CN202411987398.2 2024-12-31 CN119659942A 2025-03-21 王高付; 周锐
发明涉及航空飞机无动设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子轮挡刹车机构,包括轮架,所述轮架上设置有橡胶轮和电气控制盒,所述轮架上通过固定支架一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轮架上通过固定一安装有刹车总,所述轮架上通过销轴安装有刹车抱箍组件,所述刹车抱箍组件通过固定法兰盘与橡胶轮连接,所述轮架上通过固定支架二安装有刹车分泵,刹车分泵与刹车总泵之间设置有油管,本发明能够通过GPRS、无线数据通信与智能终端进行远程控制,用户可通过APP或上位机发送刹车或释放刹车的指令。这种远程操作功能不仅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还能通过授权管理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执行刹车或释放刹车操作,避免了设备被未授权人员牵引或拖走的险。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