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61 一种超高压杀菌奶的生产方法 CN201210247552.3 2012-07-17 CN102763724B 2016-03-09 肖杨; 张锋华; 孟令洁; 任璐; 苗君莅; 蔡涛; 王辉; 刘振民; 郭本恒
发明公开了超高压杀菌奶的生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牛奶进行均质,均质的温度为55℃~65℃,均质的压为120bar~200bar;(2)对步骤(1)中的牛奶进行巴氏杀菌,在72℃~75℃的条件下保温10s~15s;(3)在5s~30s内,将步骤(2)中的牛奶冷却至2℃~6℃后灌装,灌装后单个包装的空气的残余量为≤1%,所述百分比为空气的残余量占包装的体积百分比;(4)将灌装好的牛奶进行高压杀菌处理,杀菌的温度为2℃~6℃,杀菌的压力为500MPa~800MPa,保压的时间为5min~15min。该方法减少了牛奶在高温条件下的停留时间,降低牛奶受热的温度,最大程度得保留牛奶的新鲜味和营养价值,该杀菌方法处理的牛奶在正常的保质期,不易形成生物超标。
62 一种具有自由基清除作用和防霉变作用的蒲公英提取物 CN201510591006.5 2015-09-17 CN105265575A 2016-01-27 陈建中; 葛水莲; 王更先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由基清除作用和防霉变作用的蒲公英提取物,由以下步骤制备:(a)称取干燥的蒲公英用60~70%乙醇热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得到浓缩液;(b)对步骤(a)浓缩液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c)正丁醇萃取物用大孔树脂富集,先用5~15%乙醇冲洗8~12个柱体积除去大极性物质,再用65~75%乙醇洗脱10~14个柱体积,收集65~75%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喷雾干燥。本发明提供的蒲公英提取物黄含量高,且大极性物质含量非常低,防霉抗化效果非常好,可以用于制备防霉抗氧化的保鲜剂。
63 一种乳制饮品冷杀菌方法 CN201510524074.X 2015-08-24 CN105145813A 2015-12-16 刘振龙
发明属于乳制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乳制饮品冷杀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生鲜乳制品经CO2高压处理12~18min,所述压条件为400~450Mpa,所述温度条件为14~16℃;将处理后的生鲜乳制品进行无菌灌装。本发明选用冷杀菌技术,避免高温杀菌对乳制饮品营养成分的破坏;找到了CO2高压杀菌的最适条件,兼顾了杀菌的经济性及有效性;通过无菌包装,控制了饮品生物的含量,室温下的保质期大大延长。在保证杀菌效果的同时,保持饮品的口感、营养、色泽、味、新鲜度及功能性,避免了饮品成分因热而被破坏,满足了消费者对食品营养、原汁原味的要求。
64 改善的乳和乳相关产品 CN201480023744.3 2014-04-25 CN105142414A 2015-12-09 安贾·松德格伦; 科林·雷; 雅各布·霍尔姆·尼尔森
发明涉及用于减少乳相关产品中的异味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乳相关产品中的乳糖化为乳糖酸的步骤。本发明进一步涉及生产包装的乳相关产品的方法,以及由所述方法生产的乳相关产品。
65 一种超高压均质杀菌乳的生产方法 CN201310729089.0 2013-12-25 CN103704338B 2015-06-24 肖杨; 于鹏; 任璐; 苗君莅; 蔡涛; 王辉; 姜雪; 刘振民
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压均质杀菌乳的生产方法。本发明提供了超高压均质杀菌牛乳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2℃~30℃的牛乳,进行超高压均质处理,得到均质后的牛乳;超高压均质的压为200MPa~300MPa,均质次数为1~2次,均质后牛乳的温度控制在75℃~80℃;当采用两次均质时,第一次均质后的牛乳温度控制在80℃以下;(2)对步骤(1)中的得到的均质后的牛乳于75℃~80℃,保温10s~15s即可。本发明的方法杀菌效果好、在保留牛乳新鲜味和营养成分的同时,有效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均质后的牛乳可直接进入巴氏杀菌环节,能很好地实现连续化生产,极大缩短了升温时间,降低了产品的热处理程度。
66 原料乳及杀菌乳中的异味抑制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处理的杀菌乳 CN201410646154.8 2006-06-14 CN104430845A 2015-03-25 大森敏弘; 佐藤早苗; 竹内幸成; 神谷哲; 越膳浩
发明提供抑制原料乳及杀菌乳中异味的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处理的、用于制造质量味良好的乳的杀菌乳。在牛乳处理工序中,在从挤乳至杀菌处理的过程中进行使溶解浓度降低的处理。使溶解氧浓度降低的处理,从挤乳至经过72小时之间来进行。进行使溶解氧浓度降低的处理后至杀菌处理之间,溶解氧浓度保持在低的状态。异味的抑制,通过采用原料乳自发性氧化臭的抑制、己的生成及/或增加的抑制、加热臭的抑制、硫化物类的生成及/或增加的抑制中的任一个或几个来进行。
67 一种用于收购生鲜初乳的高压脉冲灭菌车 CN201110358279.7 2011-11-14 CN102429012A 2012-05-02 张慧东; 王彬; 卜英俊; 陈芳; 顾培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收购生鲜初乳的高压脉冲灭菌车,它包括车体、储奶罐、奶、软管、高压脉冲灭菌仪,其中,所述储奶罐位于车体上,所述奶泵设于储奶罐上,所述软管穿过奶泵一端置于储奶罐内,另一端露于外面,所述高压脉冲灭菌仪设于储奶罐外侧。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灭菌速度快;灭菌能耗低;灭菌率高;灭菌温度低,基本不改变原来液体温度,最大程度保护食品原有品质;对环境、对人类安全,不会化学物质在牛初乳中的残留,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回收的同时进行灭菌,方便、快捷,可以更多地延长生鲜牛初乳储存期,为后期生产争取更多的时间。
68 长保质期的乳和乳相关产品以及用于其生产的方法和乳加工装置 CN201080005596.4 2010-01-27 CN102291993A 2011-12-21 汉斯·亨里克·霍尔斯特; 威廉·斯图尔特·冈瑟; 约根·安德森; 克里斯托弗·伦德格伦
发明涉及长保质期的乳或乳相关产品,以及用于生产该长保质期产品的方法和用于实施所述方法的乳加工装置。本发明方法的特征为将生物的物理性分离与至多200毫秒的高温处理相组合,已发现所得产品具有有益的特性。
69 一种连续式动态高压二杀菌灭酶装置及方法 CN200910083317.5 2009-04-29 CN101536807B 2011-05-04 高彦祥; 刘璇; 许洪高
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式动态高压二杀菌灭酶方法及其装置,属于液态食品加工领域。本发明的杀菌灭酶装置主要包括杀菌灭酶管(18)、气体螺旋预热器(10)和液体物料螺旋预热器(15)以及压缓冲罐(27),当杀菌灭酶管(18)的压力为7.5-60MPa时,调节减压微调(25)和杀菌灭酶管出口单向阀(36),并缓慢打开物料放空阀(37),以维持杀菌灭酶管(18)中的压力恒定在7.5-60MPa之间的一个特定值,最后收集液体物料于物料收集罐(29)中。本发明可连续操作处理,具有操作简便、安全、高效等特点,且在同等处理条件下,杀菌灭酶效果远优于静态反应器。
70 基于乳的饮料和用于防止基于乳的饮料中的异味的方法 CN200980105871.7 2009-02-20 CN101951781A 2011-01-19 永·C·康; 马修·N·莱基
发明公开内容涉及一种基于乳的饮料,所述基于乳的饮料包括乳组分和含儿茶素组分。乳组分包括基于乳的饮料的按重量计至少约0.2%的量的乳脂。含儿茶素组分,其中含儿茶素组分防止基于乳的饮料中的异味。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止基于乳的饮料中的异味的方法,该基于乳的饮料包括乳组分,该乳组分包括基于乳的饮料的按重量计至少约0.2%的量的乳脂。
71 遗传纯化的古兰糖胶 CN201010211070.3 2005-06-20 CN101921780A 2010-12-22 J·M·克利里; R·J·科尔曼; N·E·哈丁; Y·N·帕特尔
某些奶制品中与产生对甲酚有关的蛋白质的突变灭活能改善味道和气味。不良的对甲酚是随着时间流逝由制造古兰糖胶的细菌产生的酶形成的。由于古兰糖胶通常以相对未纯化形式使用,因此酶与古兰糖胶一起被加入奶中。将酶灭活是一种不需要任何额外纯化或处理的除去酶的遗传方法。
72 用于具有增强的隔热特性的产品分配器的方法和装置 CN200880024363.1 2008-07-31 CN101686695A 2010-03-31 A·L·罗盖拉; J·T·霍金斯
当容器被真空隔热板实质封装时,具有降低的导热系数的真空隔热板为产品分配器中的容器提供增强的热效率。包括具有减少的导热系数的隔热材料的产品分配器提供了一种将现有的制造生产线从要求有氢氟发泡剂的泡沫的设计转化为使用非氢氟碳发泡剂的泡沫的设计的能。真空隔热板可以放置在容器壁附近的位置上,或者可以粘附到容器壁上。在实施方案的外延中,多层真空隔热板可以适用在容器上以便进一步增强容器的热效率。更进一步说,真空隔热板的层可以被初生泡沫的隔热材料覆盖,从而形成合成的热隔板。
73 一种含有ω-3不饱和脂肪酸的液态乳制品及其生产方法 CN200710304509.5 2007-12-28 CN101467562A 2009-07-01 巴根纳; 王艳萍; 郑卫东; 冯春霞; 任新志
发明涉及一种含有ω-3不饱和脂肪酸的液态乳制品,每100重量份中包含0.01-10份ω-3不饱和脂肪酸,由于ω-3不饱和脂肪酸被合理添加到可供人们日常饮用的乳品中,在提供其免疫活性功效的同时,所得到的乳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接受的良好口味。本发明还涉及上述液态乳制品的生产方法,通过无菌常温后段添加ω-3不饱和脂肪酸,确保ω-3不饱和脂肪酸的所有的功能组分不会损失,利于充分发挥ω-3不饱和脂肪酸的保健功能。
74 富含IgG的初乳粉的制备方法 CN200810020410.7 2008-03-04 CN101248819A 2008-08-27 顾培华
一种富含IgG的初乳粉的制备方法,属于保健品的制备技术领域。包括的步骤:备取原料,选取奶牛产仔之日起的三天内分泌的牛初乳并储藏于低温下,得到原料;去除脂肪和乳糖,先将原料放入低浓度盐溶液中搅拌,然后投入离心装置中分离,去除上层的脂肪和中层的含乳糖溶液,得到含蛋白沉淀物;对含蛋白沉淀物分离,先将含蛋白的沉淀物溶解于洁净中,并用酸调pH值,然后投入离心装置中离心处理,提取上清液,剔除沉淀物,再对所提取的上清液用调pH值,得到IgG液;对上述所得到的IgG液进行灭菌、干燥,得到成品牛初乳粉。优点:具有工艺简短而适合于工业化批量生产,所得到的牛初乳粉的IgG含量为30%以上。
75 原料乳及杀菌乳中的异味抑制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处理的杀菌乳 CN200680021543.5 2006-06-14 CN101198256A 2008-06-11 大森敏弘; 佐藤早苗; 竹内幸成; 神谷哲; 越膳浩
发明提供抑制原料乳及杀菌乳中异味的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处理的、用于制造质量味良好的乳的杀菌乳。在牛乳处理工序中,在从挤乳至杀菌处理的过程中进行使溶解浓度降低的处理。使溶解氧浓度降低的处理,从挤乳至经过72小时之间来进行。进行使溶解氧浓度降低的处理后至杀菌处理之间,溶解氧浓度保持在低的状态。异味的抑制,通过采用原料乳自发性氧化臭的抑制、己的生成及/或增加的抑制、加热臭的抑制、硫化物类的生成及/或增加的抑制中的任一个或几个来进行。
76 生物活性组合物的高压处理 CN200680015799.5 2006-03-08 CN101170918A 2008-04-30 蒂莫西·约瑟夫·卡罗尔; 哈斯穆克·安巴拉尔·帕特尔; 米格尔·亚历杭德罗·冈萨雷斯-马丁; 詹姆士·威廉·德克尔; 迈克尔·安东尼·科利特; 马克·威廉·柳伯斯
发明涉及压处理包含至少一种生物活性组分的生物活性组合物,以防止至少一种不想要的微生物的生长,同时使至少一种生物活性组分保持在期望的活性平的方法。所述生物活性组分选自一种或多种蛋白或蛋白水解物、一种或多种脂质或脂质水解物、一种或多种水化合物、一种或多种益生因子或其混合物。压力处理是在约350MPa至1000MPa的预定压力下进行。
77 一种中温灭活超高温瞬时灭菌奶及其制备方法 CN200710164273.X 2007-10-23 CN101142939A 2008-03-19 孙国庆; 刘卫星; 胡新宇; 康小红; 付治军; 史玉东
发明涉及一种奶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中温灭活超高温瞬时灭菌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人类生活必需(农、轻、医),食品,乳饮料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中温灭活超高温瞬时灭菌奶的制备方法,包括常规液体奶生产工艺,其中,UHT杀菌和无菌灌装步骤之间,还包括中温灭活步骤。本发明产品通过中温灭活工艺,降低产品中酶的活,从而降低UHT奶中苦包、结质量问题的产生。
78 一种生产含有果肉颗粒的酸乳饮料的方法 CN200710079314.5 2007-02-15 CN101040634A 2007-09-26 母智深; 陈云; 李洪亮; 李树森
发明公开了生产含有果肉颗粒的酸乳饮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奶配料;2)配制果肉配料;3)生产含有果肉颗粒的酸乳饮料。本发明方法实现了含果肉颗粒酸乳饮料的生产,解决了传统生产工艺存在的问题。使生产更加灵活,生产效率更高,产品品质更好,大大扩展了产品原料的选择范围,丰富了产品种类,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79 一种乳体系的陶瓷膜灭菌方法 CN200310100351.1 2003-10-13 CN1283160C 2006-11-08 孙二林; 解平; 陈建华; 闫勇; 蔡跃明
发明公开了一种乳体系使用陶瓷膜的灭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陶瓷膜组成的若干组微滤分离单元;将含菌牛乳体系加压直接进入所述微滤分离单元即得所需奶品。本发明的优点是:成本低,常温下灭菌,营养成分损失少,灭菌率高,提高了产品质量,选用陶瓷膜使用寿命长。
80 空化灭菌装置 CN200410021098.5 2004-01-29 CN1557230A 2004-12-29 张晓冬; 李志义; 刘学武
发明属于化工流体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空化灭菌的装置。该装置主要由1、管路2、3、孔板4、法兰5、原料罐6、7和压力表8等组成。该装置的特征是利用孔板的节流作用产生水力空化现象,利用空化发生时产生的瞬间高温高压来对液体原料进行灭菌消毒。该装置的效果是具有产量大、效率高、操作方便、瞬间灭菌、局部高温、整体常温等特点,从而避免了液体原料中有效成分的破坏和过热分解,广泛适用于水、奶、果汁等液体饮料、食品和营养品的灭菌消毒。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