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81 一种生产奶的方法及制得的牛奶 CN200710046424.1 2007-09-26 CN101396045A 2009-04-01 郭本恒; 王荫榆; 龚广予; 苏米亚; 孟令洁; 张云; 杭锋; 张锋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奶的方法及其牛奶。该方法在加工过程中牛奶受热温度不超过55℃,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将原料生奶离心除菌;2)牛奶标准化;3)加热牛奶并真空脱气;4)将牛奶分离为稀奶油和脱脂牛奶;5)将脱脂牛奶用膜微滤除菌。该方法的核心是利用离心除菌机和陶瓷膜微滤除菌除去牛奶中99.995-99.999%细菌,即最终产品的细菌数只有原料奶细菌数的十万分之五以下。本发明生产含脂牛奶时增加均质压以降低均质温度。采用本发明方法所生产的牛奶不仅具有与巴氏牛奶一样的安全性,而且几乎完全保留免疫球蛋白、乳蛋白和乳过化物酶等功能性组分的生物活性,产品口味也佳。
182 包装在透明容器中的奶类饮料/食品及其生产方法 CN200680051372.0 2006-11-20 CN101360661A 2009-02-04 原智一; 田口智康; 久保田康史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包装在透明容器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瓶中的奶类饮料/食品,诸如奶,其即使当产品被放置于商品货架上并因此受到阳光和荧光灯的频繁影响时,也不会存在由于光诱导而产生臭味的问题。即,本发明提供了包装在基本上遮蔽了波长范围在550到720nm之间的光束的透明容器中的奶类饮料/食品,以及生产奶类饮料/食品的方法,包括将奶类饮料/食品包装在基本上遮蔽了波长范围在550到720nm之间的光束的透明容器中的步骤。
183 用于生产和分配液态或半液态消费食品的机器和方法 CN200810083793.2 2008-03-11 CN101263838A 2008-09-17 G·库奇; R·拉扎里尼; G·扎尼波尼
一种用于生产和分配液态和半液态消费食品的机器,这样的消费食品诸如淇淋、搅打奶酪、酸奶等,该机器包括:用于消费食品的基本产品的容器或箱体(3);用于基本产品的馈送和处理回路(4),它包括馈送(8);位于馈送和处理回路(4)的输出端处的分配装置(11);以及用于在生产/分配过程中检查产品的细菌接种量的装置(18);控制和调节测量细菌接种量的各步骤的电子控制单元(20)。
184 一种高温灭菌酸奶的加工工艺 CN200610097718.2 2006-11-22 CN101189983A 2008-06-04 涂永林
一种高温灭菌酸奶的加工工艺,本发明属于酸牛奶的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工序:过滤、降温、高温加热灭菌、接种酸奶发酵菌种、均质、成品降温、储存、包装。本发明将刚从奶牛身体挤下的鲜牛奶先进行过滤,可去除大颗粒的杂质,这为后道加工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将带有奶牛体温的鲜奶进行快速降温,以防止在均质前的细菌因高温而大量繁殖;高温加热灭菌工艺,是为了保留更多的对人体有益菌种;在储存前的再次降温,是防止包装前因高温产生细菌带入成品奶。本发明加工艺先进、可靠、方便生产,产品稳定性好,营养成份丰富,加工后的酸牛奶保质期长,方便运输和人们随时即饮。
185 奶的生产方法 CN200580038762.X 2005-10-06 CN101072508A 2007-11-14 泰匡官; 威廉·约翰·彭黑尔; 皮特·迈克尔·吉尔林
改进奶半衰期的方法,包括:a)奶与抗体接触,所述抗体针对如下至少一种:i)对能够缩短奶的半衰期的至少一种生物生存所必需的分子;ii)对能够缩短奶的半衰期的至少一种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分子;iii)对能够帮助其它微生物缩短奶的半衰期的至少一种微生物的生存所必需的分子;iv)对能够帮助其它微生物缩短奶的半衰期的至少一种微生物的生长所必需的分子。
186 一种奶醪及其制作方法 CN200410004101.2 2004-02-05 CN1262195C 2006-07-05 惠永前; 马小真; 李建中; 包琪; 程海林
发明是关于动物奶汁与醪糟酿制食品及其制作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是关于由奶中配加醪糟制成的奶醪甜食品及其制作方法。所述的奶醪以鲜动物奶汁为主料,配以白糖、醪糟组成,其组分及配比如下:动物奶汁为60%-75%;白糖为5%-10%;醪糟为20%-30%。将所述的动物奶汁经专用容器煮沸95℃-100℃,分别在特定温度下添加白糖、醪糟等组分,通过降温、密封恒温发酵成半凝固状的奶醪即可。其内含有多种维生素,酵母菌、蛋白质基酸等物质,长期食用有益于降血脂,增强肠胃免疫,有助消化、缓泻、降脂及全面补充营养的作用。
187 奶低温超高压灭菌的方法 CN200510013003.X 2005-01-05 CN1653917A 2005-08-17 贾培起; 毕燕芳
发明属于食品加工类的技术领域。为解决已有技术中巴氏灭菌和瞬时超高温灭菌方法中存在的营养成分损失较大、功率消耗大的问题特提出本方案。该低温超高压灭菌是将新鲜奶在400~550Mpa压下处理4~12分钟。被处理的新鲜牛奶是封装在无菌的塑料袋内,放到加压设备中处理,也可在超高压处理后再进行无菌包装。使用此法对牛奶处理能彻底灭菌,使处理后的牛奶保质期长,可以扩大牛奶的销售范围;对牛奶中的营养成分的破坏较低,保护好的苏酸、VA、VC对维护人体的健康有绝大的好处;在低温超高压处理过程所消耗的能量小,仅约为巴氏灭菌法消耗能量的1/10,因此该方法是一种优质、高效且经济的技术方案。
188 一种低聚木糖奶 CN200410007515.0 2004-03-12 CN1559242A 2005-01-05 吉朋松
一种低聚木糖奶,属于食品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促进人体内双歧杆菌快速增殖的低聚木糖奶,从而使得人体可大量吸收维他命,并能够防止便秘和慢性腹泻。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适合糖尿病患者饮用的低聚木糖奶。本发明公开的低聚木糖奶含有奶和低聚木糖,其中,每200毫升的牛奶中低聚木糖的添加量为0.5~2克。本发明所述的低聚木糖奶使用方便,没有任何的毒、副作用,可改善人体肠内的菌群,尤其是使双歧杆菌量显著提高,从而能够防止便秘和慢性腹泻,有效提高自身的免疫。本发明而提高了牛奶的适应性,增加了牛奶的功能,突出了相互的协同作用,适应了不同的人群。
189 低脂鲜羊乳制造方法 CN98117323.3 1998-08-17 CN1245020A 2000-02-23 王丰德
发明一种低脂鲜羊乳制造方法,主要系将滤清后的原乳鲜羊乳经过温加热至93℃~95℃间,再放入冷冻库,以急速冷藏方式降温至4℃左右,再将之放入搅拌机内进行离心搅拌适当时间,然后静止放置约二小时以上,且保持在4℃~6℃间之温度,如此脂肪将被分离出来并逐渐上浮结成状体,故将之取出后所剩即为低脂鲜羊乳。
190 磁性抑制原生物的方法和装置 CN90110068.4 1990-12-19 CN1052611A 1991-07-03 林赛·沃伦·福里斯特
发明提供一种抑制介质中的原生物的方法,让介质连续地承受场强可达4000高斯的多个磁场的作用至少1秒钟,多个磁场中相邻磁场的极性相反,奶、奶制品和燃油是适用于该方法的介质的一些实例,本发明也提供一种实施该方法的装置。
191 一种常温保存型固体乳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202211029422.2 2022-08-25 CN117652561A 2024-03-08 赵中华; 李志国; 宗学醒; 闫清泉; 崔利敏; 任敏; 司阔林; 吴政; 赵悦
发明属于乳制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常温保存型固体乳制品,并进一步公开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常温保存型固体乳制品,以浓缩乳为原料进行发酵,并通过优选菌种进行发酵,控制固体乳制品的分含量仅为9‑11wt%,产品的水分活度达到0.580AW以下,可以常温保存12个月,且产品口感软硬适中,发酵味明显,产品在保质期内不吸水、不吸油、不褐变、不变色,稳定性极好,可以实现产品在常温下的运输和保存。
192 一种高营养长保质期常温奶及其制备方法 CN202211006644.2 2022-08-22 CN117652559A 2024-03-08 任晓敏; 李洪亮; 钱文涛; 王孟辉; 胡鹏丽; 杨晋辉; 李明奇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营养长保质期常温奶及其制备方法。其中,一种高营养长保质期常温牛奶的制备方法,包括净乳、浓缩、脂肪分离出稀奶油和脱脂乳、稀奶油高温杀菌、脱脂乳双效离心除菌、脱脂乳微滤除菌、脂肪回填、均质、直接式杀菌、均质;所述直接式杀菌步骤之前或者直接式杀菌步骤之后还包括低温稳定的步骤,所述低温稳定的过程为在45‑65℃条件下处理3‑15min;所述直接式杀菌为蒸汽浸入式或蒸汽注入式杀菌,杀菌温度为131℃‑157℃,杀菌时间为0.09‑2s。本发明生产的产品可以通过Q值预测产品产生苦味的可能性,本发明能达到较长保质期并且保留更多活性物质,且在保质期内不会出现苦味,口感更佳。
193 射流杀菌系统、杀菌机及杀菌方法 CN202211020568.0 2022-08-24 CN117652558A 2024-03-08 王成; 王艳发; 牛天娇; 高源; 杜爽; 高国斌; 张仁华; 陈灵军
发明涉及料液杀菌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射流杀菌系统、杀菌机及杀菌方法。该射流杀菌系统,包括射流容腔,射流容腔内设有微通道,微通道用以喷射料液撞击射流容腔的内壁或喷射料液进行交互对撞。该杀菌机,包括料液输送系统,增压控制系统和上述射流杀菌系统,料液输送系统包括进料过滤器和预热器三个组件,用以对料液进行过滤,预热和输送,增压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组件和增压组件,控制组件用以监测并控制增压组件的运行参数,增压组件用以对料液进行增压。本发明可实现料液99.99%以上的杀菌率,且能够进一步优化料液的均质效果,同时对产品中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具有很好的保留作用,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显著提高杀菌效率。
194 一种婴幼儿酸奶溶豆及其生产工艺 CN202311728549.8 2023-12-15 CN117562137A 2024-02-20 范伶超; 於湘
发明公开了一种婴幼儿酸奶溶豆及其生产工艺,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发酵乳80~90份、生豆浆10~20份、维生素混合物5~10份、果糖1~5份、乳酸5~10份、乳清粉15~25份、脱脂乳粉10~20份、益生菌1~5份、抗化剂1~3份、稳定剂1~3份。提供富含高钙和益生菌的酸奶溶豆,满足消费者对钙和益生菌的需求;通过将高钙和益生菌最大程度的保留在酸奶溶豆中,提高了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通过特殊的制作方法,将高钙益生菌均匀分布在酸奶溶豆中,提高了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195 基于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的液态瓶装食品杀菌装置及方法 CN202211073076.8 2022-09-02 CN115428882B 2024-02-09 马凤鸣; 李浦; 赵诣昕; 臧慧; 苏航
基于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的液态瓶装食品杀菌装置及方法,属于食品杀菌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采用高压脉冲通道对液态食品杀菌再装瓶封盖仍存在被污染险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脉冲放电电源、放电夹持部和声波振荡器;一对放电夹持部夹持包装瓶并将其放置于超声波振荡器提供的超声环境中,脉冲放电电源为放电夹持部输出高压脉冲提供电源;一对放电夹持部放电在瓶内形成放电弧,在液态食品中生成等离子体杀菌物质,使包装瓶内的液态食品被电离杀菌;包装瓶内的液态食品在超声波作用下流动,使得等离子体杀菌物质扩散以实现整瓶杀菌。
196 基于电晕放电等离子体流体食品杀菌装置及方法 CN202010126222.3 2020-02-27 CN111248260B 2024-01-19 常正实; 樊文硕; 张冠军
197 基于温度调节的奶制品生产方法 CN202311436147.0 2023-10-31 CN117281170A 2023-12-26 张利平; 武雪琴; 胡伟; 田晓博; 赵兴东; 李华芬
发明涉及奶制品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温度调节的奶制品生产方法,包括:将原料进行分级并建立原料属性详单;提取出对应的工艺特征,并进行初步处理形成原料液;进行均质处理,形成均质原料液;选择对应的制粒策略,并进行干燥处理形成半成品;对半成品进行分检测,若超出预设水分含量,采用二次干燥模直至达标;根据预设包装策略对奶制品进行包装;本发明控制奶制品从原料到原料加工再到奶制品成型最终到包装入库的全过程,层层检测奶制品生产过程中带来品质的变化,并结合后续生产工艺减小其品质变化带给最终产品的质量变化,从而有效提高了奶产品的成品性质的稳定性,有效维持奶制品成品的感官品质。
198 一种高蛋白奶及其制备方法 CN202210254716.9 2022-03-15 CN116784385A 2023-09-22 任向东; 牛世祯; 李洪亮; 黄玉堃; 王春燕; 杨畅; 朱敏; 柳春洋; 王孟辉
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蛋白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生牛乳进行脂肪分离,对所得脱脂奶进行除菌处理、所得稀奶油进行杀菌处理,而后将除菌后的脱脂奶和杀菌后的稀奶油混合,并对混合物进行浓缩。本发明制得的牛奶蛋白质含量在4.5g/100g‑8.0g/100g之间,并且,牛奶均一性好、货架期稳定性佳。
199 一种奶及其制备方法 CN202310687493.X 2023-06-12 CN116406702B 2023-09-01 牛世祯; 任向东; 朱敏; 李洪亮; 王春燕; 哈斯格日图; 黄玉堃; 王孟辉; 张学光; 徐超; 杨丽琛
发明涉及乳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牛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生牛乳为原料,将生牛乳经脂肪分离得到稀奶油和脱脂乳,将脱脂乳经分离或过滤除菌得到第一渗透液和第一浓缩液;将所述第一渗透液经阳离子交换膜处理得到洗脱液和透过液,再将所述透过液经微滤渗滤得到第二渗透液和第二浓缩液,将所述第二渗透液经超滤渗滤得到第三渗透液和第三浓缩液。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牛奶中的乳蛋白、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等活性物质的含量,降低活性物质在常温储存条件下的衰减率,延长牛奶在常温条件下的货架期,实现生牛乳中的活性物质在常温牛奶中的最大化保留。
200 一种乳饮品制备的均质杀菌设备及其灭菌方法 CN202211441448.8 2022-11-17 CN115669727B 2023-08-18 黄国兴; 李娜; 高彩云; 马瑞敏; 岳贤芬; 万顶阳; 刘聪
发明涉及乳饮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乳饮品制备的均质杀菌设备及其灭菌方法,包括基座,基座上表面一侧转动安装有杀菌筒,杀菌筒一侧设有转盘,转盘通过电动滑与基座转动连接,杀菌筒上部设有上部环,上部环与杀菌筒相靠近一侧均开设有环形槽,两个环形槽内设有支撑杆,通过抽取组件对乳饮品进行初次均质后将乳饮品转移至杀菌筒内进行后续的灭菌处理,以及灭菌后的乳饮品重新转移至均质机内进行后均质作业,避免了反复将乳饮品取出后多次转移造成二次污染,通过齿圈转动对乳饮品进行连续性搅拌,同时搅拌斗上下移动对乳饮品进行盛起,沥孔使乳饮品进行渗漏使乳饮品重新落至收集桶内,实现了乳饮品在处理时更加全面充分的灭菌。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