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61 煅烧设备的排气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CN200780029306.8 2007-12-19 CN101600666B 2013-04-24 小松佳秋; 石崎伦朗; 三浦春树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采用常用的机械类构成,同时能够提高所回收的微粉尘的处理性,因而能实现无维护费用、稳定运转的煅烧设备的排气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为了达到该目的,本发明中,抽取预热器(3)最下部或水泥窑(1)窑尾部(2)的排气的一部分作为抽出气体,此时,通过分散水泥原料及调节其分散量,而将抽出气体的温度保持在950℃-1150℃的范围内,将该抽出气体冷却到氯化物的熔点以下之后,将固气分离装置(12)中的分级粒度调节至12μm-30μm的范围内,分离上述分级粒度以上的粉尘,用粉尘捕捉装置(13)从上述抽出气体中捕集除去该分级粒度以下的微粉尘,从而使所捕集的微粉尘中氯浓度在5-20%范围内。
62 在装置中制造泥熔的方法以及制备水泥熔块的装置 CN201080030087.7 2010-06-30 CN102472580A 2012-05-23 S.德夫勒
发明涉及在装置中生产泥熔的方法,包含:第一气旋预热器以及第二气旋预热器,分别用于预热第一部分原材料和第二部分原材料;使用用于燃烧燃料的燃烧气体的预煅烧器,通过预煅烧器释放的烟导向第二气旋预热器,旋转炉具有燃料燃烧器,通过所述旋转炉释放的所述烟导向所述第一气旋预热器;熔块冷却器,吹出的冷却气体穿过旋转炉出口的熔块。根据本发明方法,在预煅烧器中的燃烧气体包含90体积%-100体积%。该预煅烧器可以是流化床流体化气体是燃烧气体。本发明还涉及如此的装置。
63 一种低能耗、低排放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1110121212.1 2011-05-11 CN102249576A 2011-11-23 李娟; 隋同波; 周春英; 王彬
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能耗、低排放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水泥熟料中主要矿物的重量份数比为:C2S 35-65份,20-50份和C4AF 5-15份,对应的生料组成的重量份数比为:CaO 30-60份,SiO25-35份,Al2O35-35份,SO31-6份,Fe2O31-10份。该水泥熟料为通过结合贝利特矿物的低含量、低温烧成和较高后期强度和无水硫酸钙的低温烧成、较高早强等优势,采用石灰石、矾土、粘土或砂岩石膏为原料在1280℃-1300℃煅烧45-70min而成的产品。本发明的水泥产品具有性能优异、低能源与资源消耗和低二排放的优点,将在建筑领域中发挥巨大作用,应用前景广阔。
64 一种低微膨胀中热酸盐泥及其生产方法 CN201110123300.5 2011-05-13 CN102249568A 2011-11-23 许晓英; 王燕; 耿建平; 万凯洪; 谭承林
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微膨胀中热酸盐泥及其生产方法,属于水泥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碱微膨胀中热硅酸盐水泥,水泥以石灰质原料、粘土质原料、镁质原料、矿废石和矿渣为原料经过生料粉磨、熟料煅烧、水泥粉磨制得,其中原料配比重量组成为:石灰质原料67~80%,粘土质原料8~15%,镁质原料7~13%,铝矿废石0.5~5%,铜矿渣4~9%。本发明所得中热硅酸盐水泥碱含量≤0.50%,3天水化热≤231kJ/kg、7天水化热≤273kJ/kg。本发明采用工业废渣铜矿渣作质校正原料,铝矿废石作铝质校正原料,既解决固体废气物对环境的污染,变废为宝,同时提高了中热水泥的性能。
65 高强泥熟料及其生产方法 CN200910087460.1 2009-06-25 CN101585670B 2011-10-05 张素香; 贾培军
发明涉及一种泥熟料及其生产方法,为了生产出高强度的水泥熟料,本发明采取了将厂废渣与石灰石、砂岩、粘土混合,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煅烧的方法。该水泥熟料是将石灰石、砂岩、粘土、铁渣按以下重量百分比混合并经窑煅烧而成:石灰石84.8%砂岩3.20%粘土6.0%铁渣6.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生产出的水泥具有强度高的特点,同时此种方法能够充分利用铁厂废渣,保护环境。
66 在设备中制造泥熟料的方法以及如此制造水泥熟料的设备 CN200980130195.9 2009-07-17 CN102112833A 2011-06-29 S·若尔热; S·德夫勒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设备中制造泥熟料的方法,其中所述设备包括旋预加热器(3、3a)、预煅烧反应器(4)、旋转炉、和熟料冷却器。根据本发明,将由所述旋转炉所产生的烟和所述预加热器的气体分开,以免它们混合;用富含的气体供给所述预煅烧反应器,并且使从所述旋风预加热器(3、3a)中出来的气体(8)的一部分(8a)再循环到所述预煅烧反应器(4)、甚至所述预加热器(3、3a)中,以获得材料在所述预加热器中悬浮所需的足够气流。所述气体的不进行再循环的、富含二氧化的另一部分(8b)适于限制二氧化碳排放,例如通过封存装置。
67 用于生料粉预热的方法以及实施这种方法的装置 CN200680029100.0 2006-08-11 CN101297170B 2011-05-18 U·加瑟
在为了生产泥熟料用于水泥生料粉预热的一种方法时,在该方法时将水泥生料粉在至少一个热交换器线路(3,4)中用与灼热气体的反向流传送向一个水泥熟料炉(1)的进料端,将灼热的气体经过至少一个第一与水泥熟料炉(1)进料端连接的热交换器(2)和要接到这个第一热交换器(2)上的彼此并行布置的热交换器线路(3,4)抽出。实施该方法的装置出众之处在于,在至少一个第一与水泥熟料炉(1)进料端连接的热交换器(2)上,连接的是彼此并行布置的热交换器线路(3,4)。
68 一种利用低等级灰和脱硫副产物生产泥的方法 CN201010251044.3 2010-08-11 CN101935173A 2011-01-05 王文龙; 马春元; 王鹏; 董勇; 徐夕仁; 宋占龙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低等级灰和脱硫副产物生产泥的方法,它以低等级粉煤灰、脱硫副产物和石灰石为原料经过粉磨后,在窑炉内预热后煅烧制得。本发明可同时实现低等级粉煤灰和脱硫副产物两种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成本低、有利于环境保护,经济和环境效益突出;烧成的水泥性能好。
69 污泥的处理方法以及处理设备 CN200580051415.0 2005-08-26 CN101248015B 2010-12-08 永水幸治; 古贺明寿; 照沼裕之; 中井祐介; 堀池超; 伊藤晶文
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无需大幅度提高含污泥的含水率,并且可以通过低的输送压将该含水污泥顺利移送到干燥窑的窑尾部分的含水污泥处理方法以及处理设备。为了解决该课题,本发明的特征是在具备对水泥原料进行预热的预热器(3)、和该预热器(3)与窑尾部分(2)相连并对经预热的上述水泥原料进行烧成的干燥窑(1)的水泥熔渣制造设备中,用压力输送(6)输送贮存在污泥罐(5)内的含水污泥通过配管并直接投入到窑尾部分(2)中进行焚烧处理时,在压力输送泵(6)与窑尾部分(2)之间配管(7)的至少一处位置,通过注水装置(8)间歇或连续向含水污泥与配管(7)内壁面之间供水,并将上述含水污泥移送到窑尾部分(2)侧。
70 干法生产中高硫煅烧泥熟料的方法 CN201010158048.7 2010-04-28 CN101823849A 2010-09-08 王二军
发明涉及一种干法生产中高硫煅烧泥熟料的方法,其控制条件有:(1)高硫煤煤粉细度控制R80μm筛筛余在1.5%以内,同时控制60μm筛筛余小于3%,水分控制小于1.0%;(2)调整配料方案,使熟料中硫比不超过1,KH=0.92±0.02,n=2.7±0.1,p=1.6±0.1,1400℃下的液相量控制在25~28%;(3)扩大窑尾缩口截面积使截面速为25~32m/s,入窑分解率在90~94%,控制烧成带窑皮长度不超过20m;(4)窑内填充率低于10%。本发明通过调整部分关键工艺环节的参数和配料方案,实现了使用含硫量在5%以下的高硫原煤进行水泥熟料的稳定生产,解决了长期困扰水泥生产企业必须用优质低硫煤的难题,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71 利用制革污泥生产泥的方法 CN200910088243.4 2009-07-14 CN101607794A 2009-12-23 牛强; 吴苍松; 陈国良
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制革污泥生产泥的方法,其中包含以下步骤:(a)将过硫酸与固体物质含量介于15~20%之间的皮革污泥混合,其中所述过硫酸钾与所述固体物质的重量百分比为60~80∶1;(b)将与过硫酸钾混合的皮革污泥进行机械脱水,以获得干燥的皮革污泥;(c)将干燥的皮革污泥加热至1600~1650摄氏度,并保持2~3小时;(d)在被加热的干燥的皮革污泥中添加石灰石和矾土;(e)将干燥的皮革污泥、石灰石以及矾土的混合物进行煅烧,煅烧温度介于1300~1400摄氏度之间,由此制成水泥熟料;(f)在所述水泥熟料中加入石膏磨碎制成水泥。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处理制革污泥,能够生成水泥以达到资源再利用的目的。
72 一种泥预烧结生产方法及其系统 CN200710147564.8 2007-08-27 CN100534941C 2009-09-02 汪澜; 王杰曾; 佟贵山; 谢吉优
发明为一种泥制造新技术。通过提高回转窑入窑物料温度,大幅度减少或消除水泥回转窑内残留的低效传热过程,解决水泥烧成中的热瓶颈问题,实现熟料的细粒快烧和高效冷却,并通过采用抗结皮材料、耐高温材料和隔热材料,改变回转窑的长径比、转速和斜度等配套措施实现发明,从而产生十分明显的提高水泥产量,降低烧成热耗和粉磨电耗、提高熟料质量的综合效果。
73 一种镁渣酸盐泥及其制造方法 CN200910079523.9 2009-03-06 CN101492260A 2009-07-29 仝仲盛; 孙金凤; 吴学云
发明公开了一种镁渣酸盐泥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镁渣硅酸水泥成分包括水泥熟料石膏、镁渣,其中:所述水泥熟料及石膏所占重量比为大于60%且小于或等于80%;所述镁渣所占重量比为大于或等于20%且小于30%。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制造镁渣硅酸盐水泥的方法,包括球磨水泥熟料的步骤,还包括:球磨镁渣颗粒,并将球磨后的镁渣在搅拌磨中继续加水研磨为粉末状;将上述粉末状镁渣加热至450℃~500℃,再水淬至40℃~50℃;将水淬后镁渣去除水分,并冷却至常温后与水泥熟料及石膏均匀混合,其中,所述水泥熟料及石膏所占重量比为大于60%且小于或等于80%;所述镁渣所占重量比为大于或等于20%且小于30%。
74 污泥的处理方法以及处理设备 CN200580051415.0 2005-08-26 CN101248015A 2008-08-20 永水幸治; 古贺明寿; 照沼裕之; 中井祐介; 堀池超; 伊藤晶文
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无需大幅度提高含污泥的含水率,并且可以通过低的输送压将该含水污泥顺利移送到干燥窑的窑尾部分的含水污泥处理方法以及处理设备。为了解决该课题,本发明的特征是在具备对水泥原料进行预热的预热器(3)、和该预热器(3)与窑尾部分(2)相连并对经预热的上述水泥原料进行烧成的干燥窑(1)的水泥熔渣制造设备中,用压力输送(6)输送贮存在污泥罐(5)内的含水污泥通过配管并直接投入到窑尾部分(2)中进行焚烧处理时,在压力输送泵(6)与窑尾部分(2)之间配管(7)的至少一处位置,通过注水装置(8)间歇或连续向含水污泥与配管(7)内壁面之间供水,并将上述含水污泥移送到窑尾部分(2)侧。
75 一种利用含萤石尾矿制备酸盐泥熟料的方法 CN200710178955.6 2007-12-07 CN101186452A 2008-05-28 连芳; 郭玉娟; 徐利华
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含萤石尾矿制备酸盐泥熟料的方法,涉及硅酸水泥熟料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含CaF2重量百分比4-35%的尾矿经过破碎与CaCO3和Al2O3按照32~34%、65~67%、0.2~1%的重量百分比混合,分段升温至1200-1300℃煅烧,机械研磨后过0.074mm标准筛,即得到本发明的水泥熟料。本发明中尾矿的添加量>30%,是较大程度上减少尾矿体积和数量的有效途径,有助于解决尾矿占用土地和污染环境等问题,同时尾矿中已有的成分CaF2可作为矿化剂,明显降低烧成温度
76 用于预热颗粒或粉末材料的方法和设备 CN200480011818.8 2004-08-30 CN1780799A 2006-05-31 拉斯·斯卡拉普詹森; 詹斯·P·汉森
描述了一种用于在预热器(1)中预热颗粒或粉末材料(例如生料或相似材料)的方法和设备,所述旋风预热器包括至少两个旋风分离级,每个级都包括提升管(2a,2b,2c,2d)和旋风分离器(1a,1b,1c,1d)。该方法的特征在于,从废气流动方向上观察,送入至少一个旋风分离级的部分材料被引入提升管的第一部分,且从最高450℃被加热到至少550℃,而且送入同一旋风分离级的剩余材料被引入所述提升管的最后部分。结果,作为排放物从水泥设备预热器中排放的SO2的量减少,而不会同时增加能量消耗。
77 制造硫酸联产泥的改进方法 CN98124985.X 1998-11-27 CN1227824A 1999-09-08 田文峰; 杨国忠; 才常春; 武俊军; 王彬; 边志国; 李岚中; 刘三强; 骆焕俊
一种制造硫酸联产泥的改进方法,为提高窑气中二化硫的含量,在混合均匀的原料输入高温回转窑之前掺入1—7%(重量)的硫磺,在保持生产条件和动消耗不变的条件下,提高硫酸的产量,达到增产的功效。
78 泥窑人窑空心生料体技术及设备 CN97116082.1 1997-08-27 CN1178201A 1998-04-08 白玉文; 崇永武; 孙多康; 杨利民
发明属于泥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立窑、立波尔窑入窑空心生料体技术及设备。该技术的特征是采用机械加工成型法、或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将入窑的水泥生料制成空心的、或多孔的不同形状的生料体。本发明还提供了两种用于加工上述空心生料体的设备。该技术提高了窑内的气含量,改善了窑内通不良的状况,粉充分燃烧,生料化学反应彻底,可快烧急冷,大大提高了熟料产量和质量。设备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可连续生产。
79 用新型复合矿化剂煅烧泥熟料 CN92107596.0 1992-06-11 CN1067638A 1993-01-06 李兴应; 徐福明; 赵珊
本技术是在立窑厂生产普通酸盐泥的基础上,在原料配方中加入新型复合矿化剂——2~4%的熟料和1%的石膏,同时进行粉磨,并采用特殊的原料配方:高饱和系数(KH=0.92~0.99)、低配(n=1.3~1.8)、高(P=0.7~0.9)和采用特殊的烧成技术,即可达到优质(熟料平均标号>550#,水泥安全性出磨3天100%合格、)高产(可增产20—30%)、低消耗(热耗<950大卡)的目的,并可使用任何劣质煤进行煅烧,而制得的水泥为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稳定,耐磨性好的高抗折型水泥。
80 半湿法生产泥熟料的方法和设备 CN88100725 1988-02-16 CN1014785B 1991-11-20 格奥尔格·翁兰; 保罗·惠特瓦
发明论述了由半湿法生产泥熟料的方法和设备,此方法使用了供给附加燃料的两级预热器和一个短的转炉,冷却器的废空气直接送至干燥区。因此即使滤饼的水分含量有变化时,本方法仍能使转炉在恒定的脱酸程度下操作,并能够保证转炉操作稳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