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用于管道中的水及固体的中断装置 |
CN201621359388.5 |
2016-12-12 |
CN206608674U |
2017-11-03 |
阿图罗·帕雷亚达·卡萨诺瓦斯; 大卫·费尔南德斯·卡布雷拉 |
用于管道中的水及固体的中断装置,包括可充气气球(1)、充气探头(2)、管子(3)和压缩空气或气体介质,在使用情况下,所述压缩空气或气体介质以及所述充气探头(2)分别连接至所述管子(3)的一个端部,所述可充气气球(1)引入管道(5)的内部,所述充气探头(2)设置于所述可充气气球(1)内,能够对所述可充气气球(1)充气,所述充气探头(2)还设置为穿过同一管道(5)中形成的孔(51)。 |
2 |
预制耐火件和耐火容器 |
CN201621193144.4 |
2016-10-28 |
CN206488632U |
2017-09-12 |
约书亚·蒂博多; 埃尔伍德·罗斯洛克; 文森特·A·纳尔逊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预制耐火件和耐火容器,其中用作可浇铸耐火表面的一部分的替换产品包括所述预制耐火件,所述预制耐火件具有用于可调式定位结构的容纳空间,所述可调式定位结构用于使所述预制耐火件的工作表面适应所述可浇铸耐火表面。 |
3 |
热交换器元件 |
CN201520937800.6 |
2015-11-23 |
CN205482540U |
2016-08-17 |
斯蒂芬·施纽维斯; 沃尔克·劳胡特; 约翰内斯·格蕾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元件(34),用于热交换器、特别是用于同流热交换器或类似热交换器,和一种由主要由碳构成的材料制成的热交换器元件,热交换器元件以热交换器元件在热交换器的第一流道(35)中形成第一接触面(36)并在热交换器的第二流道(37)中形成第二接触面(38)的方式实现,其中热交换器元件渗透有热解碳(42)。 |
4 |
蜂窝结构体 |
CN201420027866.7 |
2014-01-16 |
CN204107516U |
2015-01-21 |
玉井耕嗣; 林真大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蜂窝结构体,其具有中心部分、外周部分和边界分隔壁。中心部分具有中心基本单元壁和中心增强单元壁。外周部分具有外周基本单元壁和外周增强单元壁。所述蜂窝结构体满足R1/P1≥0.5、R2/P2≥0.5、T10≥T20、T11>T21、T3>T10、T3>T20、T3≥T11和T3>T21,其中R1表示从边界分隔壁开始朝向蜂窝结构体的径向向内方向的距离,P1表示中心部分中的平均单元间距,R2表示从边界分隔壁开始朝向蜂窝结构体的径向向外方向的距离,P2表示外周部分中的平均单元间距,T10表示中心基本单元壁的平均厚度,T20表示外周基本单元壁的平均厚度,T11表示中心增强单元壁的平均厚度,T21表示外周增强单元壁的平均厚度,T3表示边界分隔壁的平均厚度。 |
5 |
旋风预热器 |
CN201120152637.4 |
2011-05-13 |
CN202081023U |
2011-12-21 |
高玉宗 |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旋风预热器的余热利用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风预热器,包括直立串联的N级旋风筒,上升管道,第一余热管道,以及第一物料提升装置,旋风预热器还包括第二物料提升装置和固气分离装置,第一余热管道包括相连通的弯管和直管,弯管的入口与所述一级旋风筒的排风口相连通,直管的出口处连接有固气分离装置,固气分离装置的出料端通过物料输送装置与第一物料提升装置的入料端相连,第二物料提升装置的出料端与弯管或与直管的入口处相连。该旋风预热器利用排出的热烟气为常温生料进行预热,再将预热后的热生料输送进入旋风筒的上升管道,此时预热后的热生料需要系统提供的热量降低、热耗降低。 |
6 |
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水泥板 |
CN200920052723.0 |
2009-03-16 |
CN201436204U |
2010-04-07 |
刘谦; 江明榆; 刘扬; 杨君富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纤维复合材料水泥板,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铺设的第一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第一层纤维网格布、第二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第二层纤维网格布和第三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第二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厚度大于第一层和第三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厚度,所述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组分为:水泥30%~50%、2500目空心微珠10%~15%、40~70目石英砂30%~50%、混凝土减水剂0.4%~0.8%、纤维0.3%~0.6%、水10%~20%、着色剂1.87%~2.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效果在于:吸水率降低、强度高、韧性好和耐久性高,不仅制造工艺简单,资金及设备投入少,成本低,便于市场推广应用等优点。 |
7 |
复合材料刀片 |
CN200920057214.7 |
2009-05-19 |
CN201423664Y |
2010-03-17 |
向军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刀片,该刀片由陶瓷材料制成的第一部分与金属、塑料等增韧材料制成的第二部分通过粘接、焊接、机械夹固、喷涂、热压烧结或物理气相淀积等方式接合在一起,陶瓷材料与增韧材料之间接合牢固、不易脱落,增韧材料可以提高刀片的抗冲击性和抗跌落性,陶瓷材料使刀片具有良好的切削性能,从而在同一把刀上综合体现出两种材料的优点,并且与其它陶瓷刀具增韧和改性方式相比,具有工艺简单、制造使用成本低等优点。 |
8 |
一种无机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保温板 |
CN200920141772.1 |
2009-02-23 |
CN201386338Y |
2010-01-20 |
宫海西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机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保温板,所述的保温板有一层内含封闭微孔的网状结构的保温层,保温层的外表面有一层密封防水层,在保温层的一个面的外侧或防水层的一个面的外侧设置有纤维增强自密实混凝土制作的保护面层,具有保温效果好,强度高,透气性能佳,防水耐火耐候耐久性能强,对建筑基体提供长久保护,综合造价低等优点,适用于不同地区的各种新建和旧建筑节能改造及有保温隔热要求的建筑结构。 |
9 |
环保节能镁砂电熔炉 |
CN200820010497.5 |
2008-01-23 |
CN201165493Y |
2008-12-17 |
崔承波; 崔峥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冶炼设备,即一种环保节能镁砂电熔炉。这种电熔炉的主体是上下开口的筒状炉体,其特点是:所说的筒状炉体1是由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筒状单体2上下对接而成。每个单体2是由左右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曲壁7对接而成。在每块曲壁7的外面均设有与相邻曲壁相对接的连板9,曲壁7里面设有耐热保温层。由于增加了耐热保温层,减少了热能的扩散,降低了能耗,炉内温度均衡,矿石熔化完全,质量一致,提高了产品的品位。采用左右相对的炉体结构,可以向两侧平开,解决了矿石熔解后与炉壁紧密结合不能脱离的问题。由于单体上下对接,高度可变,可以利用烧蚀变短的电极棒。此外,炉体周围温度和排放大幅下降,改善了操作者的工作条件。 |
10 |
双膛石灰竖窑 |
CN200720138245.6 |
2007-12-11 |
CN201132820Y |
2008-10-15 |
高静涛; 刘百田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煅烧块状散料的竖窑,具体为一种双膛石灰竖窑,解决现有煅烧竖窑的连接通道结构不合理,粉尘堆积后极易造成流通的气流受阻、石灰质量变差、产量减少的问题,包括两个立式窑膛,两个立式窑膛由连接通道连通,窑膛内设置燃烧器喷管,连接通道底部至少设有一个可开闭的集灰通道,集灰通道呈锥体,集灰通道下端连有排灰管道,排灰管道上装有开闭阀,煅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定期由集灰通道排出,从而保证连接通道内不存积灰、不堵塞,保证双膛石灰竖窑不会因为连接通道堵塞而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使得整个设备的运行具有连续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结构简单、改造成本较低,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使用价值。 |
11 |
陶瓷制品的洗水浮石 |
CN200720118551.3 |
2007-02-12 |
CN201074209Y |
2008-06-18 |
林柄楠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陶瓷制品的洗水浮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有效地降低了洗水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本实用新型的陶瓷制品的洗水浮石,含有圆形、圆柱形、椭圆形、棱柱形、棱形、多角形和不规则的立体形状,洗水浮石由镁质粘土、高岭土、长石、石灰石、白云石和陶土混合高温烧制而形成具有不规则多孔的粒状,粒径在10-60mm之间,孔径在0.01-3mm之间。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轻质、多孔、微孔、耐磨性极强的洗水浮石,在洗水加工中,打磨效果较为均匀,提高了纺织品、服装及布料等行业洗水加工工序的品质,并使沙和细石不容易沾染纺织品、服装及布料,有效地降低了洗水过程中的污染环境及环保水处理的费用,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
12 |
新型卧式石灰窑 |
CN200520146393.3 |
2005-12-07 |
CN2908490Y |
2007-06-06 |
刘应雄 |
新型卧式石灰窑,包括烧制炉、传动齿轮、进料管、出料管、煤气管、水管、瓦座、喷嘴、支承座和气孔。煤气管插入烧制炉内,烧制炉一端与进料管连通,另一端与出料管连通,烧制炉与传动齿轮相连。煤气管上有气孔,气孔与喷嘴相连。煤气管外部套装有水管,水管下方安装有支承座。烧制炉两侧安装有瓦座。本装置可以大批量烧制粉石,设备制作成本低,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
13 |
一种混杂纤维塑料筋 |
CN200620040486.2 |
2006-03-24 |
CN2903222Y |
2007-05-23 |
薛伟辰; 张蜀泸 |
一种混杂纤维塑料筋,它包含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塑料纤维束,并用基底材料将这些塑料纤维束粘结成一整体。选用的塑料纤维应具有不同的极限拉应变和弹性模量,纤维可以为碳纤维、芳纶纤维、玻璃纤维等。混杂塑料纤维束应分层次布置,极限拉应变较大者布置在筋的最里层,依此排序,循环逐层布置。将一种高弹性模量、低极限延伸率的塑料纤维和一种或一种以上低弹性模量、高延伸率的塑料纤维混杂编织,然后按照常规生产方法生产的混杂纤维塑料筋,结合了不同纤维塑料筋的优点,有效地改善了单种塑料纤维筋混凝土构件的延性性能。 |
14 |
生石灰消化器除尘装置 |
CN200620072985.X |
2006-04-29 |
CN2898013Y |
2007-05-09 |
罗自军 |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生石灰消化器的除尘装置,解决的是现有的生石灰消化器排出的粉尘污染环境且物料浪费的问题。它包括集风罩、进水管、雾化喷头;集风罩上端与排气管道相接、下端与生石灰消化器的箱体的周边相接;在集风罩的下端部开有进料口;在排气管道内设置有过滤板;连接在进水管端部的雾化喷头设置在排气管道内部且在过滤板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物料浪费等问题,而且可以提高生石灰消化速度;并且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
15 |
前排式回转化灰机 |
CN200520104583.9 |
2005-11-04 |
CN2835238Y |
2006-11-08 |
霍殿龙; 曲翠敏; 李海涛 |
一种前排式回转化灰机,属于石灰消化设备。它的筒体由内筒体和外筒体同心设置组成,水平安装在前、后托轮装置上,其中外筒体的前端设有溢流装置,内筒体的筒壁上开有筛孔,内筒壁前段设有入料螺旋,中后段设有推进物料用的抄板,尾部设有捞渣装置;筒体的前端与给排器连接,后端与出渣器连接;筒体的外表面装有前后设置的与前托轮装置吻合的前托圈和与后托轮装置吻合的后托圈,还装有与传动装置啮合带动筒体整体回转的大齿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机械化程度高、可连续生产、回转速度可调整、工艺参数易调节控制、灰乳质量稳定、化灰效率高、产量大、劳动强度低、密闭性好且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
16 |
用于散装物料回热式燃烧的环形高炉 |
CN97229599.2 |
1997-12-22 |
CN2319766Y |
1999-05-19 |
乌尔里奇·贝肯巴赫 |
一种用于回热式燃烧块状散装物料的环形高炉,含有至少两个相互平行地竖立的圆筒形炉体,自其顶部至底部,有预热区,燃烧区和冷却区,而且在其顶部至少有一个进料口,在其底部至少有一个出料口,有引入燃烧和热气体的输送导管,在炉体之间有气体联通管,而且每个炉体都有气体排放口,在该处,内管同心地插入两个炉体的每一个,形成存放散装物料的环形空间,其特征是,提供了在环形空间中分布并在炉体轴向上伸展的燃烧器喷管以引入燃料。 |
17 |
一种家用物理活化抑菌制水器 |
CN201721594082.2 |
2017-11-24 |
CN207699345U |
2018-08-07 |
任强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用物理活化抑菌制水器,包括制水开关和第一制水腔体,制水开关用以改变水流流向将水流导入第一制水腔体,第一制水腔体下端开设有第一流出孔,第一制水腔体内设有盖在第一流出孔上的内腔体,内腔体的上端开孔,内腔体内部填充有过滤填料和/或功能填料。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家用物理活化抑菌制水器,轻松实现自来水和功能水的转换,安装使用方便,可以轻松拆换,流道设计科学,自来水浸泡功能填料充分,净化效果好,养生保健功能强,物理活化制得的功能水还具有抑菌易洁的功能。 |
18 |
外壳、平板计算设备和结构 |
CN201620875679.3 |
2015-09-29 |
CN206393805U |
2017-08-11 |
松雪直人; T·J·内斯; D·I·纳扎罗 |
本公开涉及外壳、平板计算设备和结构。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外壳包括:由具有第一属性的第一陶瓷材料形成的第一部件;由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属性的第二属性的第二陶瓷材料形成的第二部件,其中: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被烧结在一起以形成单个结构,所述单个结构形成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外部表面。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机械装置和构件能够形成具有精细或精确的特征的用陶瓷部件。 |
19 |
灯泡和半透明氧化铝基材 |
CN201520536904.6 |
2015-07-22 |
CN205746149U |
2016-11-30 |
W·苗; N·M·津克 |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泡和半透明氧化铝基材。该灯泡包含氧化铝长丝、一个或多个LED、和同时在所述LED和所述氧化铝长丝的至少一部分上的磷光体涂层,所述LED与所述氧化铝长丝接触并使得光部分地辐射通过所述氧化铝丝,其中所述氧化铝长丝:i.包括具有两个主要维度x和y、和厚度n的三维整体式结构,其中,在x或y都不大于100毫米,并且n约为1毫米或更小的条件下,x或y中的至少一个是厚度的至少10倍;其中a)所述氧化铝长丝具有至少一个未经修饰的表面,使得该未经修饰的表面上包括细粒,所述细粒从所述表面凸起,所述凸起的平均高度为约25纳米至约10微米,和b)未经修饰的表面有利于磷光体涂层的附着;以及ii.当所述氧化铝长丝的厚度为500微米时具有至少30%的总透光率。 |
20 |
机械装置和构件 |
CN201520763344.8 |
2015-09-29 |
CN205343401U |
2016-06-29 |
松雪直人; T·J·内斯; D·I·纳扎罗 |
本公开涉及机械装置和构件。用于制造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陶瓷构件的机械装置包括:第一上模具;第二上模具;模具基体,其中所述第一上模具和所述模具基体配合以由第一陶瓷材料形成第一部件,并且其中所述第二上模具和所述模具基体配合以由第二陶瓷材料形成第二部件;及烧结炉,被配置成同时烧结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从而将所述第一部件融合到所述第二部件以形成所述陶瓷构件。这些部件可以在同一模具中形成并且可以作为模制的结果彼此相邻和/或附连到彼此。这些部件可以被放置在烧结炉中并且被同时烧结。同时烧结这些部件由这些部件形成统一的结构。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机械装置和构件能够形成具有精细或精确的特征的用陶瓷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