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81 屏蔽安全检测装置 CN200710186144.0 2007-12-27 CN101470081A 2009-07-01 熊东平
发明公开一种屏蔽安全检测装置,在屏蔽门两侧或上下对应设有安全检测发射机构、安全检测接收机构,安全检测发射机构、安全检测接收机构都通过连接线接入屏蔽门控制系统DCU。本发明屏蔽门安全检测装置拆装方便、性能优良、稳定可靠。
82 隔离栅栏 CN200780006418.1 2007-02-21 CN101389812A 2009-03-18 约翰·安东尼·富拉格; 安德鲁·约翰·卡斯伯森; 雷金纳德·约翰·伍兹
一种隔离栅栏(2),包括连接在一个或多个吸盘(4)上的栅栏部分,其中,可以操作所述吸盘或每个吸盘(4),通过在平面和所述吸盘(4)之间所产生的真空,使所述吸盘或每个吸盘(4)粘附在所述平面上,其中,在使用中,所述真空由一个真空源提供。在所述真空源和所述吸盘(4)或至少其中一个吸盘(4)之间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单向流量。而且,在所述真空源和所述吸盘(4)或至少其中的一个吸盘(4)之间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真空储蓄器。所述栅栏(2)适于减轻施加在该栅栏上的冲击载荷的影响。
83 位于轨道行走车辆的导轨上的用于控制站台的装置 CN200580001109.6 2005-04-06 CN100431888C 2008-11-12 S·埃尔曼; F·勒泽
发明涉及一种位于轨道行走车辆(2)的导轨(1)上的用来控制站台(14)的装置。根据本发明,该装置包括安装在导轨(1)上并且用来探测车辆(2)的预选择状态的传感器单元(17)。连接到传感器单元(17)上的评定装置(18)使站台门(14)仅当车辆(2)处于所述预选择状态下时才打开。
84 用于操作缆绳系统的方法以及缆绳系统 CN200710195758.5 2007-12-14 CN101269659A 2008-09-24 彼得·卢格尔
一种操作缆绳系统的方法和一种缆绳系统,所述缆绳系统带有山谷站点和至少一个山峰站点以及输送设备,所述输送设备可以在所述站点之间移动。在所述站点内,所述输送设备通过配置到该设备的诸如传输轮的传送装置沿着导轨移动,穿过用于乘客的第一加载与卸载区域,并有选择地沿着至少一条另外的导轨移动,穿过至少一个第二加载与卸载区域,其中所述另外的导轨经由至少一个转向器从所述导轨分支出去,且所述输送设备可以沿着所述另外的导轨类似地通过传输装置移动。设置有控制单元,配置到所述加载与卸载区域的传感器输出提供给所述控制单元,并且可以通过该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转向器和传输装置,使得所述输送设备根据需要穿过所述加载与卸载区域。
85 用于站台的滑动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00680025208.2 2006-07-10 CN101218139A 2008-07-09 于利·温克尔曼; 罗伯特·胡克; 彼得·埃格利
一种用于站台的特别可靠的滑动结构,利用它,在关闭的状态时使得站台的乘客区域(20)与轨道区域(21)隔开以防止进入驶入的列车,并且在开放的状态时,就可上车进入所述驶入的列车,所述结构包括静止区域(1)及滑动门(2、3),其中所述静止区域(1)和滑动门(2、3)高出乘客区域(20)的地板(22)1至2米高度范围,并且上方没有设置用于隔开乘客区域(20)与轨道区域(21)的装置。在这种结构中,所述滑动门(2、3)设计成自支撑形式并且被引导以在所述静止区域(1)中或在所述静止区域(1)上运动,并且为此具有上下导引件(10、11),其中一个导引件设计成滚子导引件(10)或滚珠直线导引件,并且另一个导引件设计成滑动导引件(11)或滚子导引件。
86 安全入口规范(SEN) CN200680010286.5 2006-03-29 CN101151184A 2008-03-26 巴赫丁·居内斯
联合站台系统的壁沿着整个站台安装,以匹配列车位置(对于不同类型的列车,申请中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系统;它们的安装完全不受列车门约束)。具有滚动轴承的门在壁中的座橇上移动。所有门都附连到一条在滑轮组上移动的闭环缆绳。一个驱动组致动此缆绳。驱动组包括一个变速可逆达、一个制动器和一个驱动轮。每个壁和门内部/上面都没有驱动机构。驱动轮向右或向左拉动缆绳。附连到同一条缆绳的所有门都同时打开或关闭。另外,为了桥接站台边缘和列车之间的间隙,申请中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间隙装置”。
87 用于路站台的屏蔽及屏蔽 CN200580019465.0 2005-04-18 CN1968843A 2007-05-23 R·布拉德利; A·托马斯; M·赫明斯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路站台的屏蔽(1)和屏蔽(2),在使用中所述屏蔽和屏蔽门安装在站台边缘处与铁路铁轨邻接。所述站台屏蔽包括具有两个大致相对表面(3,4,13,14)的壁,所述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在安装位置是倾斜的或者成形为远离由站台边缘限定的垂向,从而所述壁的前部(7)和最后部(6)之间的距离大于与所述顶部边缘(5)邻接的壁表面之间的距离。因此所述站台屏蔽保持乘客远离站台边缘并且能够使用较低高度的屏障。
88 有至少一个在谷峰站间移动的承载运送缆的空中索道系统 CN200610136168.0 2003-05-26 CN1931645A 2007-03-21 格哈德·加布里埃尔; 赫伯特·杜尔; 格尔德·杜尔
发明空开了一种索道系统。该索道系统具有至少一个承载运送缆和多个运输装置;该承载运送缆可在山谷与山峰之间的站之间移动,所述缆绳被引导通过车站中的转向滑轮,该运输装置可联接到所述承载运送缆上,并由车厢和座椅制成。所述车厢和座椅可在车站从运送缆脱离,沿着导轨移动通过位于车站中的进入和出口区域,然后再次联接到运送缆上。所述车站中的进入和出口区域分别被划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这两部分在移动方向上相互跟随。第一部分为车厢的使用者提供,第二部分为座椅的使用者提供。
89 活动护栏和活动护栏的打开/关闭方法 CN200580005204.3 2005-02-16 CN1922066A 2007-02-28 藤木智博; 田崎刚; 柱野龙臣; 藤尾宣幸; 荒川真一; 松永晋平; 玄羽哲也; 野口晃平; 本多贵幸; 森近俊二
根据列车类型,具有不同车位置的列车的上车-下车口做成与站台门的打开部分相一致,以允许乘客安全顺利地上下列车。站台门1包括设于站台80端部中以面对抵达站台80的列车的门架5;以及通过门架5的开口而前进和后退的门体7a和7b。门体7a和7b通过其前进和后退的开口沿着门体7a和7b的前进/后退方向形成于门架5的两端,门体7a和7b沿着前进/后退方向的长度做得比门架5在两端之间的长度长;并且站台门1被布置成使得门体7a和7b的打开被调整为与列车车门打开相一致。门体7a和7b的打开由控制单元根据进站列车的车门布置信息来进行控制。
90 月台装置 CN200510113431.X 2005-10-08 CN1776179A 2006-05-24 大畠满康
发明提供一种月台装置,其中两个可移动护栏(33)在所述月台(30)的纵向上相对彼此移动以打开和关闭月台侧和车侧之间的通道,其中两个可移动护栏(33)沿着用于上下车的车站月台(30)侧边(30a)设置,且每个可移动护栏由支承部件(32)可移动地支承,其中所述月台门装置结构为:所述两个支承部件(32)竖立在所述月台(30)上且容纳在所述两个可移动护栏(33)内;两个支承部件(32)容纳在所述两个可移动护栏(33)内;且每个支承部件(32)设置在所述每个可移动护栏(33)厚度方向上的平面内从而由可移动护栏(33)覆盖,因此,可移动护栏(33)能够在支承部件(32)的内表面和其外表面之间相对移动。
91 用于自动控制-运输系统的对应的方法和装置 CN97196362.2 1997-06-12 CN1151937C 2004-06-02 彼得·弗德里赫; 托马斯·沃尔潘辛格尔; 格尔德·米勒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自动控制-运输系统(1)的车(7)和对应的停车站门(9)的运动的方法和装置,其中,为了实现一种特别简单的对门的运动的协调,直接在对应的门(7、9)之间传输一种相应的控制信号。为了控制一种协调的运动,车门(7)带有一第一控制系统(15),对应的停车站门(9)带有一第二控制系统(20)。比较有利的是,各门(7、9)带有一个独自的局部门控(13a、16a)。
92 站台系统及其操控方法 CN99802625.5 1999-02-02 CN1099975C 2003-01-29 于尔根·劳赫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强适应性的站台系统(1)。该系统由一个包含多个栅栏构件(12)的栅栏(10)组成。这些栅栏构件(12)可以沿着一条轨道(3)和/或一个站台(4)排列,它们之间可以相互相对偏移,使得它们至少部分重叠,从而能够沿着所述轨道(3)和/或所述站台(4)创造可任意预先确定的开口(5)。
93 用于输送人员的装置 CN01124642.1 2001-07-24 CN1334212A 2002-02-06 伯恩德·梅因德尔
一种用于输送人员的系统,其沿在两个终点车站(1、2)之间延伸的独立轨道(7)运行并具有至少一个位于两个终点车站(1、2)之间的中间车站(3、4),具有可沿轨道(7)通过独立牵引绳索(5)移动的运行装置,并具有驱动或转向滑轮(11、21、21a),运行装置(6、6a、6b)以人员可以进入或离开它们的速度移动通过车站(1,4)。至少一个中间车站(3、4)位于距各相邻车站(1、2)相等距离(d)处;可选地成组设置的运行装置(6、6a、6b)连接到牵引绳索(5)上使彼此间距离(2d)等于各车站(1、2、3、4)彼此间距离(d)的二倍;用于在相反方向移动的运行装置(6、6a、6b)的轨道(7)的从属部分(71、72)只定位在车站(1至4)内使彼此间距离可使两个运行装置(6、6a、6b)可以相互通过。
94 一种地站的防护 CN201710419269.7 2017-06-06 CN107364449A 2017-11-21 王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站的防护,包括:站台、红外线接收器、玻璃墙、天花板、红外线发射器、开合门、警示条区、显示器、电路控制器,所述的站台上固定安装两个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的两个红外线接收器分别在开合门与玻璃墙相交处的下端的前方,所述的天花板上固定安装两个红外线发射器,所述的两个红外线发射器分别在开合门与玻璃墙相交处的上端的前方,所述的天花板左端的红外线发射器与站台右端的红外线接收器相对应,所述的天花板右端的红外线发射器与站台左端的红外线接收器相对应,所述的开合门的左右两扇门内分别固定安装有显示器和电路控制器,本发明具有提高安全警示性能、减少安保人员的工作强度等优点。
95 一种用于站台与车厢之间的填充装置 CN201710657473.2 2017-08-03 CN107310561A 2017-11-03 马维开
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设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站台与车厢之间的填充装置,包括一端开口的活塞箱体,所述活塞箱体内沿其开口方向滑动设置有活塞体,活塞体的一端部与活塞箱体的底部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球套,各个球套内均设有球体且球体的顶部突出所述球套的端面;所述活塞体的侧面上开设有沟槽,活塞箱体的侧壁上沿同一直线方向设有至少两个与沟槽相匹配的限位螺钉,解决了运动的车箱体与静止的站台边必须存在“空隙安全”的现状和“空隙安全”给乘客带来的“安全隐患”,列车车厢与站台之间的“空隙”虽可保障列车的运行安全但却给乘客上下车厢带来安全隐患,本发明解决了这对“安全”与“隐患”的矛盾问题。
96 一种轨道交通站台用底部支撑机构 CN201611136380.7 2016-12-12 CN106761119A 2017-05-31 史和平; 张朝营
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站台用底部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包含第一底板和第一肋板,所述第二支撑体包含第二底板和第二肋板,其中,所述第一肋板的表面具有第一锯齿纹,所述第二肋板的表面具有第二锯齿纹,所述第一锯齿纹和第二锯齿纹匹配咬合,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大致平行。本发明提供的轨道交通站台门用底部支撑机构,利用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表面的锯齿纹咬合提高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能够有效防止松动,在震动环境下起到可靠的支撑作用;并可简化生产工艺,便于快速安装和调整。
97 一种轨道交通乘车分流及防夹伤的方法 CN201611021040.X 2016-11-21 CN106740877A 2017-05-31 勾志刚; 王琳; 林海; 郭治国
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乘车分流及防夹伤的方法,在站台上划分上车区和下车区;在所述上车区外设置上车单向闸,在所述下车区外设置下车单向闸;站台控制系统根据站台的启闭控制所述上车单向闸解或锁定。该轨道交通乘车分流及防夹伤的方法具有设计科学、实用性强、分流效率高、安全性高的优点。
98 密封型屏蔽装置 CN201180073438.7 2011-12-15 CN103796895B 2017-04-05 金东贤
发明涉及一种密封型屏蔽装置,其中,屏蔽门设置为被进入站台建筑物的列车的门包围,并且吸附装置设置在屏蔽门处,以允许屏蔽门完全密封并固定到列车的本体,从而完全阻止由进入的列车产生的空气压变化(压力波),以防止压力波流入站台建筑物中。根据本发明,屏蔽门装置包括:设置在屏蔽墙处以覆盖屏蔽门的滑动单元和设置在滑动单元处以吸附在列车的外表面上的吸附单元。
99 站台安全屏蔽障碍物激光探测报警系统 CN201611055149.5 2016-11-25 CN106541952A 2017-03-29 满中桦
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站台安全屏蔽障碍物激光探测报警系统,由安装在安全门控制室的一台控制主机和安装在所要监控的高铁站台区域的多组激光探测器组成,各组激光探测器的操作模式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在每个高铁站台的两个立柱之间设置一组的激光探测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运行稳定,设防配置灵活,防范精度高,适应性广,通用性好,抗干扰性强,对其它设备无干扰,安装调试简单,误报率低,性价比高,能提高高铁站台运行的安全性。
100 用于消除站台与列车车身之间缝隙的踏板装置与方法 CN201610986274.1 2016-11-09 CN106476814A 2017-03-08 殷德军; 王鸽; 周新法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消除站台与列车车身之间缝隙的踏板装置,该踏板装置设置在站台下方或者列车车身下方,包括:导轨,与站台的屏蔽垂直地设置;踏板,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导轨上;轴,安装在所述导轨上,受到外驱动时沿着导轨滑动;第一连杆,其一端铰接至所述屏蔽门,另一端与所述轴连接;第二连杆,其设置在所述轴与踏板之间;其中,所述第二连杆安装在与站台的屏蔽门垂直的方向,在轴滑动时推动所述踏板沿着导轨运动,以伸出到所述缝隙或者从缝隙移出。本发明提出的踏板装置可实现屏蔽门打开时踏板同步自动伸出,填充缝隙,保护乘客安全,方便行李通过;屏蔽门关闭时踏板同步自动缩进地站台下方或列车车身下方,不影响列车通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