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21 警示灯 CN201310374239.0 2013-08-23 CN104417566A 2015-03-18 张衡阳
发明公开了地警示灯,包括地铁门,地铁门两侧设置有安全警示灯,安全警示灯包括绿色指示灯、黄色指示灯和红色指示灯。本发明地铁门警示灯解决了现有地铁门在关闭时经常造成夹伤的问题,将红绿灯倒计时添加到地铁门的警报系统中,同时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方式加强人们的安全意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可有效防止乘客被夹伤事故的发生。
122 一种轨道交通站台安全踏板的防撞结构 CN201410625190.6 2014-11-07 CN104386068A 2015-03-04 史和平; 马永东
发明公开了一种轨交站台安全踏板的防撞结构,包含活动推杆511和L形转动支架901,活动推杆511安装于活动框前端横梁一端,沿横梁伸缩运动;支架901两端分别与固定框架底座和活动推杆511滑动连接,支架901的转折端与滑动框转动连接,由支架901将活动推杆511的平推转换为滑动框上向内的拉力。通过该防撞结构,一旦发生列车驶入站台而踏板未收回的突发情况,列车车头撞击在活动推杆上,产生一强大的推力,通过L形转动支架,自动将这个推力转换为滑动框向内的拉力,从而自动将滑动框和踏板缩回固定框架底座内,防止列车与踏板的进一步撞击。从而尽可能避免一切对轨交列车造成损坏或者对列车的运行产生不良影响的可能。
123 一种基于双鉴探测技术的地屏蔽控制方法 CN201410560042.0 2014-10-20 CN104386067A 2015-03-04 高峰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鉴探测技术的地屏蔽控制方法,通过采用红外微波双鉴探测器,在地铁屏蔽门关闭的过程中对障碍物进行探测,以控制地铁屏蔽门的关闭或开放。本发明将两种探测技术结合使用,弥补了单一探测技术的缺陷,能够有效避免出现地铁屏蔽门夹人事故。
124 装置 CN201080021644.9 2010-08-03 CN102427983B 2014-08-20 沟口敦士; 竹之内均
发明提供一种装置,在应用于站台的情况下几乎不受所停靠列车的种类和站台天花板的高度等的影响。固定支柱(11)分别竖立设置于出入口的两侧。在每个固定支柱(11),以相对于该固定支柱(11)沿着上下方向滑动自如的方式安装有可动支柱(12)。进而,阻挡杆(13)架设于相邻的可动支柱(12)之间。并且,可动支柱驱动部使每个可动支柱(12)相对于安装有该可动支柱(12)的固定支柱(11)沿上下方向滑动。可动支柱(12)相对于固定支柱(11)滑动至比该固定支柱(11)的上端向上方突出的位置
125 站台的控制 CN200980140437.2 2009-09-15 CN102177060B 2014-04-09 克劳斯·彼得·林茨迈尔; 凯·霍尔格·利森贝格
发明涉及一种用以对复数个相隔一定距离布置的站台(T1-T4)进行控制的方法和系统,所述距离与可自所述站台进入的列车的复数个车门间的距离相对应。为了提供一种简单的、可以使站台的门系统具有高可用性的站台门控制方法,本发明提出如下解决方案:将所述站台门分成至少两组,将相邻站台门分配给不同的组,每组各通过一个传输媒介与至少两个控制装置(S1,S2)连接,通过所述传输媒介(M1,M2)将至少一个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传输给所述站台门,当其中一个控制装置故障时,由所述至少第二控制装置承担所述故障控制装置的功能。
126 管理车辆第一和站台第二门的自动打开的方法和系统 CN201280029396.1 2012-05-08 CN103619688A 2014-03-05 霍斯特·恩斯特; 克拉拉·诺盖拉阿尔韦
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管理第一组和第二组的自动打开的系统,第一组(DO1,DO2)属于车辆(V),第二组属于车辆的路边(WS)的站台,在打开两组门的命令生效之前,两组门必须准确定位在彼此之前,从而:至少两个门,第一组的一个门和第二组的其他门,在它们的窗的一部分上提供允许透过大量光的透明图案(TP3),当车辆接近站台时,用于测量通过所述图案的所述透射光量的单元发射至少一个触发信号,所述触发信号命令在车辆和站台之间限定的相对位置处停止,并且使得能够打开门组。
127 调平轨道车辆及相关系统和方法 CN201280019518.9 2012-02-21 CN103534161A 2014-01-22 J·弗兰克斯; A·W·科勒
示出并描述了调平轨道车辆、调平二系悬挂系统、用于悬挂系统的升高系统和其他相关系统和方法。在一个例子中,轨道车辆包括上部结构、转向架和调平二系悬挂系统。该调平悬挂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定位在上部结构和转向架之间的弹簧,和与螺旋弹簧接合的二系悬挂支承升高系统(SMLS)。该二系悬挂支承升高系统包括弹簧支架(SM)和活塞组件。在运行中,加压的液压流体作用于活塞上并升高上部结构,由此允许上部结构的入口升高到希望的高度,例如站台高度。
128 架空索道系统 CN200810180155.2 2008-12-01 CN101654104B 2013-05-01 莫里茨休伯·约翰尼斯
一种架空索道系统具有山谷站和至少一个高山站,运输车辆例如缆车沿着输送索运动,它们从所述站台中的缆索脱开并沿着导轨通过所述站台。所述乘客登上出入区域中的缆车以及从其中下来。开关沿着所述导轨的路线布置用于使第一组缆车沿着第一导向通道和第二组缆车沿着第二导向选择性地通过所述出入区域。乘客的共同出入区域与两组车辆有关并被布置在所述两个导向通道之间。所述第一组车辆的出入在同前的第一侧上打开,所述第二组车辆的出入门在第二侧上打开,以使它们分别面向共同的出入区域。
129 站台屏蔽系统 CN200680054307.3 2006-03-15 CN101426995B 2013-03-20 M·亨明斯
一种站台屏蔽系统,包括一个固定驱动板(4)和至少一个可相对于所述固定驱动板(4)滑动的门扇(5)。一个带驱动系统适于将所述门扇从门关闭位置滑动至门打开位置,其中所述门扇与所述固定板重叠。所述门系统配备有可伸缩导轨(6),所述导轨包括一个安装在所述固定驱动板上的固定导轨(9)、一个安装在所述门扇上的移动导轨(13)和一个被支撑在所述固定导轨(9)上的中间移动导轨(10)。
130 一种用在列车站台上的联合站台系统 CN200680010286.5 2006-03-29 CN101151184B 2012-08-29 巴赫丁·居内斯
安全入口规范(SEN):联合站台系统的壁(1)沿整个站台安装以匹配列车(62)的位置;另一方面对于不同类型的列车,本申请提出两种完全不受列车门约束地安装的新系统。具有滚动轴承(16)的门(2)在壁(1)中的座橇上移动。所有门(2)都附连到一条在滑轮组上移动的闭环缆绳(3)。一个驱动组(4)致动缆绳(3)。驱动组(4)包括一个变速可逆达(5)、一个制动器(6)和一个驱动轮(7)。每个壁(1)和门(2)内/上都没有驱动机构。驱动轮(7)向右或向左拉动缆绳(3)。附连到同一条缆绳(3)的所有门(2)同时打开或关闭。另外,为了桥接站台边缘和列车(61)之间的间隙,申请中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间隙装置(70)。
131 用于监视从车辆入口到建筑部分的上车或下车区域的监视装置和方法 CN201080038404.X 2010-08-17 CN102648117A 2012-08-22 A·施纳布尔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监视从车辆的入口(5)到建筑部分(1、2)的上车或下车区域(4)的监视装置,该监视装置具有光学摄像机系统(3),该光学摄像机系统带有用于提供第一图像的第一摄像机和用于提供第二图像的第二摄像机,可以由第一和第二图像产生立体图像。该监视装置还具有分析单元,用于由该立体图像识别出在上车或下车区域(4)中的至少一个物体和/或用于由于该立体图像可以确定出建筑部分(1、2)相对于车辆的至少一个部分的位置,以便监视上车或下车区域(4)。
132 站台装置 CN201080007124.2 2010-02-19 CN102481939A 2012-05-30 片方聪; 岩崎幸太; 古川正则; 布施毅; 堤裕正
发明提供一种当部的板状的部分有所损伤时可缩短更换作业所需的时间的站台门装置。站台门装置包括门部、及使所述门部进退移动而开闭站台上的上下车口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具有达、通过该马达而旋转的旋转体、及由该旋转体旋转而受到驱动从而使所述门部移动的被驱动体,所述门部具有板状的主体部、及可装卸地与所述主体部结合并且安装有所述被驱动体的基部。
133 站台的控制 CN200980140437.2 2009-09-15 CN102177060A 2011-09-07 克劳斯·彼得·林茨迈尔; 凯·霍尔格·利森贝格
发明涉及一种用以对复数个相隔一定距离布置的站台(T1-T4)进行控制的方法和系统,所述距离与可自所述站台进入的列车的复数个车门间的距离相对应。为了提供一种简单的、可以使站台的门系统具有高可用性的站台门控制方法,本发明提出如下解决方案:将所述站台门分成至少两组,将相邻站台门分配给不同的组,每组各通过一个传输媒介与至少两个控制装置(S1,S2)连接,通过所述传输媒介(M1,M2)将至少一个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传输给所述站台门,当其中一个控制装置故障时,由所述至少第二控制装置承担所述故障控制装置的功能。
134 预防和探测道上物体坠落的设备和探测物体坠落的方法 CN201010563259.9 2010-11-25 CN102092404A 2011-06-15 C·瓦谢; M·卡诺
发明涉及预防和探测带站台(3)的路车站铁道(2)上物体或人员的坠落的设备(1)。该设备(1)包括至少一个探测设备(7)和探测计算器(13),该探测设备(7)包括至少一个射线(10)发射器(8)和能够探测该射线(10)的传感器(9),该探测计算器(13)用于处理来自传感器(9)的信号并且能够与车站的至少一个信号系统(16a、16b、16c)进行安全通信,屏障(4)能够被布置在站台上(3)用于预防坠落,这些屏障(4)在屏障之间限定出一些开启区域(5),探测设备(7)被布置在每一个门开启区域中以探测铁道(2)上的坠落。
135 用于操作缆绳系统的方法以及缆绳系统 CN200710195758.5 2007-12-14 CN101269659B 2011-05-25 彼得·卢格尔
一种操作缆绳系统的方法和一种缆绳系统,所述缆绳系统带有山谷站点和至少一个山峰站点以及输送设备,所述输送设备可以在所述站点之间移动。在所述站点内,所述输送设备通过配置到该设备的诸如传输轮的传送装置沿着导轨移动,穿过用于乘客的第一加载与卸载区域,并有选择地沿着至少一条另外的导轨移动,穿过至少一个第二加载与卸载区域,其中所述另外的导轨经由至少一个转向器从所述导轨分支出去,且所述输送设备可以沿着所述另外的导轨类似地通过传输装置移动。设置有控制单元,配置到所述加载与卸载区域的传感器输出提供给所述控制单元,并且可以通过该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转向器和传输装置,使得所述输送设备根据需要穿过所述加载与卸载区域。
136 架空索道系统 CN200810180155.2 2008-12-01 CN101654104A 2010-02-24 莫里茨休伯·约翰尼斯
一种架空索道系统具有山谷站和至少一个高山站,运输车辆例如缆车沿着输送索运动,它们从所述站台中的缆索脱开并沿着导轨通过所述站台。所述乘客登上出入区域中的缆车以及从其中下来。开关沿着所述导轨的路线布置用于使第一组缆车沿着第一导向通道和第二组缆车沿着第二导向选择性地通过所述出入区域。乘客的共同出入区域与两组车辆有关并被布置在所述两个导向通道之间。所述第一组车辆的出入在同前的第一侧上打开,所述第二组车辆的出入门在第二侧上打开,以使它们分别面向共同的出入区域。
137 站台屏蔽系统 CN200780020507.1 2007-07-20 CN101460693A 2009-06-17 D·泰特
一种用于站台屏蔽系统的控制系统,该站台屏蔽门系统具有门驱动装置和微处理器门驱动控制装置,其适于根据预定曲线控制门(1)的打开和关闭,该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适于监测驱动装置和/或门运动的探测器,该控制系统还包括适于控制门驱动装置的控制器,其中,在使用时,如果来自探测器的信号位于预定的门操作范围之外,则该控制器使该门驱动装置减速。
138 具有两个用于移动交通工具的装置的运送乘客的设备 CN200810184261.8 2008-09-11 CN101428620A 2009-05-13 斯蒂法诺·沙雷尔; 西尔里·盖特; 尼古拉斯·雷文南特
一种具有两个用于移动交通工具的装置的运送乘客的设备。其包括在第一终端和中间终端(S3)间移动交通工具(C)的第一装置,和通过将交通工具装在升降机井(10)上而在中间终端和第二终端(S2)间移动交通工具的第二装置。第一装置由人员运输装置构成,包括驱动至少一个构成该交通工具的可分离吊舱(C)的闭环架空绳索(11),该闭环在中间终端(S3)附近配备有吊舱的分离/附连段(T1)。人员运输装置还包括引导和运送处于分离状态的吊舱的传输轨道。该轨道包括在升降机井(10)中并配有吊舱的第一独立驱动装置的移动终端段(T3),和配有吊舱的第二独立驱动装置且在升降机井处于中间终端(S3)时连接分离/附连段和终端段的固定连接段(T2)。
139 一种用于真空管道交通的接驳走廊 CN200710049111.1 2007-05-16 CN100484812C 2009-05-06 董安然; 于小娟; 孟凡平; 李怀龙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真空管道交通的接驳走廊,其组成为:在车站处设有一端嵌入真空管道(1)内的筒状固定走廊(6),固定走廊(6)另一端与车站站台相接,固定走廊(6)与真空管道(1)连接处密封;固定走廊(6)的前部内壁密封套合有伸缩走廊(9);伸缩机构(10)的一端与伸缩走廊(9)相连,另一端与固定走廊(6)相连,伸缩走廊(9)的前端沿与列车车厢(2)的车(3)周围的形状适配且设有密封条(11);固定走廊(6)中后部设有密封门(7),密封门(7)或密封门(7)前方的固定走廊(6)壁上设有一个气(8)。它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真空管道中列车旅客的上下车,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且其耗能少,结构简单。
140 操纵空中索道系统的方法 CN200610136168.0 2003-05-26 CN100410117C 2008-08-13 格哈德·加布里埃尔; 赫伯特·杜尔; 格尔德·杜尔
发明公开一种索道系统。该索道系统具有至少一个承载运送缆和多个运输装置;该承载运送缆可在山谷与山峰之间的站之间移动,所述缆绳被引导通过车站中的转向滑轮,该运输装置可联接到所述承载运送缆上,并由车厢和座椅制成。所述车厢和座椅可在车站从运送缆脱离,沿着导轨移动通过位于车站中的进入和出口区域,然后再次联接到运送缆上。所述车站中的进入和出口区域分别被划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这两部分在移动方向上相互跟随。第一部分为车厢的使用者提供,第二部分为座椅的使用者提供。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