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61 一种基于冠齿轮机器人灵巧手拇指转动机构 CN201510974767.9 2015-12-22 CN105415391A 2016-03-23 樊绍巍; 王海荣; 石琳; 顾海巍; 刘宏
一种基于冠齿轮机器人灵巧手拇指转动机构,它涉及一种机器人灵巧手拇指转动机构。现有的机器人灵巧手拇指机构难以实现人手对掌运动功能的问题。本发明中动输入装置设置在手掌板框架的一侧,所述运动输出装置位于手掌板框架的另一侧,所述手掌板框架上设置有绝对位置传感器;波发生器套装在电机输出轴上,柔轮设置在电机的输出轴与动力输出轴之间,柔轮的小口端固定套装在动力输出轴上,柔轮的大口端套装在波发生器外;电路板设置在辅助基座上,电位计固定连接在电路板上;所述壳体穿过手掌板框架与箱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小齿轮与冠齿轮相啮合。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输出力矩大、传动平稳准确的优点。本发明用于机器人灵巧手机构中。
62 平多关节机械手 CN201110450024.3 2011-12-29 CN102642202B 2015-10-07 五十岚克司; 大野政俊
发明涉及平多关节机械手。机械手具备设置于第2水平臂部、用于得到第1水平臂部相对于基台速度的角速度传感器,利用基于第1水平臂部的角速度的第1电机的驱动对第1水平臂部进行减振。在机械手中,与内置于第2水平臂部的第2电机连接的电气布线、和与角速度传感器连接的电气布线经由布线管道被布线走向,该布线管道的端部与基台和第2水平臂部连结,并且其配设在第1水平臂部的外侧和第2水平臂部的外侧,具有通到基台内和第2水平臂部内的通道。
63 机器人装置和机器人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1510140115.5 2015-03-24 CN104942798A 2015-09-30 尾形胜
发明涉及机器人装置和机器人装置的控制方法。一种机器人装置包括:具有包含多个关节的多关节臂的机器人体;被设置为该多个关节的至少一部分的驱动源的电动机;和控制电动机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移动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向电动机输入电流以使电动机旋转;发热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不使电动机旋转的情况下向电动机输入电流以发热;控制单元,被配置为计算不使电动机旋转的情况下升高到预定温度所需的升温电流、产生用于升温的电流指令以设定发热控制单元以输出升温电流并在停止机器人体时向发热控制单元传送用于升温的电流指令。
64 容器装填高度检测 CN201380053959.5 2013-10-16 CN104736439A 2015-06-24 马丁·幕乐; 卢卡斯·比尔敦; 安德烈亚斯·多纳-雷姆
发明公开了用于在一次性物品和消耗品的容器中确定物品的不同装填高度的系统和方法。传感器单元可检测进入废弃物容器中的物品的存在情况以及在所述物品装填所述废弃物容器时所述废弃物容器中的所述物品的不同装填高度。当所述废弃物容器已满时,可生成通知消息以清空或更换所述废弃物容器。所述传感器单元也可检测在从消耗品容器移除物品时所述消耗品容器中所述物品的不同装填高度。当所述消耗品容器已空时,可生成通知消息以再装填或更换所述消耗品容器。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也可生成关于所述容器中物品的预定装填高度的通知消息。
65 一种智能机器人系统 CN201410795213.8 2014-12-18 CN104723339A 2015-06-24 邱楠
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机器人系统,电源模、晶振晶体、无线模块、摄像头模块、音频模块、达转动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显示屏模块均与主控制器相连,所述无线模块包括无线网、蓝牙、USB2.0和红外收发模块,所述红外收发模块包括发射芯片,其通过红外收发射头接口连接主控制器;所述摄像头模块中摄像头通过摄像头接口连接主控制器,所述音频模块包括麦克和喇叭,麦克风和喇叭均通过音频解码接口连接主控制器,所述马达驱动模块通过控制口与主控制器连接。本发明提高了智能化平,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实用性好,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环境中的机器人系统中。
66 具备工件质量测定功能的机器人 CN201210328610.5 2012-09-06 CN102990642B 2015-06-03 佐藤贵之
发明提供具备工件质量测定功能的机器人。即使是操纵动作时,也能正确地获取工件的质量。具备测定所把持的工件的质量的工件质量测定功能的机器人(1)具备测定作用在机器人(1)的机构部的前端部(2)上的的力测定部(5)、以及根据在机器人(1)移动时由力测定部(5)得到的力的信息推断机器人(1)所把持的工件的质量的质量推断部(11)。由此,即使是操纵动作时,也能正确地获取工件的质量。优选力测定部(5)根据把持工件时测定的力测定值和未把持工件时测定的力测定值推断工件的质量。
67 轴孔装配工业机器人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1310578100.8 2013-11-14 CN104625676A 2015-05-20 徐方; 曲道奎; 李学威; 胡金涛; 宋吉来; 邹风山
发明提供了一种轴孔装配工业机器人系统包括:工业机器人、轴孔装配平台、传感器、夹持装置、装配工件、装配孔及装配轴。本发明提供的轴孔装配工业机器人系统能够对接触力大小进行精确的控制,针对轴孔间距小、精度要求高、对轴孔接触力有严格要求的装配作业有明显的优势,避免了因仅位置制模式下由于位置控制精度和接触力不可控性造成的装配作业失败甚至对装配工件的损坏,解决了某些高精度装配作业下依靠人工装配的低效率低质量等问题,扩大了装配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
68 平多关节机器人以及水平多关节机器人的控制方法 CN201210038672.2 2012-02-17 CN102642203B 2015-04-22 五十岚克司; 元吉正树
发明提供平多关节机器人以及水平多关节机器人的控制方法。机器人具备:与基台连结的第一水平臂;经由第一水平臂与所述基台连结的第二水平臂;使各臂旋转的第一及第二电动机;以及用于计算出各电动机的旋转度及旋转速度的第一及第二编码器。第一电动机控制部从角速度传感器检测出的传感器角速度减去基于第一及第二编码器的第一及第二角速度,并以使基于运算结果亦即振动角速度的振动速度与第一旋转速度相加所得的速度测量值成为速度指令的方式对第一电动机进行控制。
69 触敏机器人抓手 CN201380013238.1 2013-03-08 CN104271322A 2015-01-07 杰弗里·A·罗斯; 詹姆士·亚当·罗斯; 史蒂芬·D·罗斯; 雷蒙德·库珀
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测量线位移和/或位移的位移测量单元。位移测量单元可包括位于导电流体中的移动和固定电极。可使用电性测量测定移动电极相对于固定电极的移动距离。位移测量单元可包括活塞和/或柔性壁。位移测量单元可用于触敏机器人抓手。触敏机器人抓手可包括多个物理上串联和/或并联的位移测量单元。触敏机器人抓手可包括处理器和/或存储器,该处理器和/或存储器基于位移测量和/或其他测量识别物体。处理器可根据其特性确定如何操作物体。
70 编码器、编码器的安装方法、扭矩限制机构、驱动装置及机器人装置 CN201380016684.8 2013-03-15 CN104204731A 2014-12-10 上田刚史; 大野康; 森田彻
发明编码器、编码器的安装方法、扭矩限制机构、驱动装置及机器人装置。编码器具备:第一旋转部,该第一旋转部固定在绕规定的轴线旋转的旋转轴上,具有第一图案;第一检测部,该第一检测部配置在非旋转部,对上述第一图案进行检测;第二旋转部,该第二旋转部固定在输出轴上,具有第二图案,上述输出轴绕上述规定的轴线旋转,输出上述旋转轴的旋转的至少一部分;第二检测部,该第二检测部配置在上述非旋转部,对上述第二图案进行检测;和基准部,该基准部以通用的位置基准对上述第一检测部与上述第二检测部进行定位
71 错位检测器、机器人手和机器人系统 CN201180073382.5 2011-08-03 CN103814281A 2014-05-21 永井亮一; 永田英夫
发明提供能检测出物体的错位已达到设定范围以上的错位检测器(20)、机器人手(10)及机器人系统(64)。错位检测器(20)具有:接触部件(22),其与物体接触,并伴随物体的错位而变形;限制部件(24),通过接触已变形的接触部件(22),限制接触部件(22)的变形达到预先确定的大小以上;以及振动检测部(26),用于检测接触部件(22)与限制部件(24)接触时产生的振动。
72 机器人 CN03126488.3 2003-09-28 CN1493379A 2004-05-05 安川裕介; 福谷裕彦
发明机器人对正在呼叫机器人的用户的语音进行响应,移动到用户所在的位置。然后,当用户按下开关时,机器人识别出用户希望发送紧急呼叫并且拨打用于发送紧急呼叫的预登记电话号码。当受话方应答时,机器人读出预定消息并将预定消息作为语音消息传送给受话方,并且将电话转换到免提状态以使用户能够不拿着电话交谈。
73 自由度主操作机械手的手持机构 CN201710667672.1 2017-08-07 CN107414780A 2017-12-01 徐登; 王了; 梁东; 谢敬涛
发明提供了一种七自由度主操作机械手的手持机构,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微创机器人的夹持结构存在无法自动复位、不能实现主动动作的问题。本七自由度主操作机械手的手持机构,包括支座和穿设于支座内的可绕自身中轴线旋转的转轴,转轴的外端铰接有两相对设置的夹手,转轴的外端部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开槽,两夹手对称铰接在开槽内,转轴上设有用于限制两夹手向外旋转最大度的限位组件,两夹手之间设有当夹手向内旋转后用于使两夹手复位的复位结构。本发明具有自由度高、可自动复位、能实现主动动作等优点。
74 履带式磁吸附爬壁机器人 CN201710699110.5 2017-08-16 CN107351933A 2017-11-17 柴红霞
发明公开了一种履带式磁吸附爬壁机器人,包括机体和控制系统,所述机体的内侧设有控制系统,所述机体顶端设有第一卡,所述第一卡快的内侧设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外侧设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与第一卡块相连,所述摄像头的底端设有托座,所述托座的底端安装有球体,所述球体的底端设有第一固定柱。该履带式磁吸附爬壁机器人,通过托座、球体和第一固定柱的配合,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摄像头转动,通过摄像头底端连接托座,托座底端设有球体,通过球体转动,可以随意调节摄像头转位的方向,达到了可以全方位对周围进行观察,避免了在机体上使用多个摄像头,可以节省成本且实用过程中更佳方便,利于观察各个度情况。
75 机器人以及外探测装置 CN201710184060.7 2017-03-24 CN107263549A 2017-10-20 竹内淳一
发明涉及机器人以及外探测装置,能够以高精度探测与被接触物接触。机器人具有可动部、配置于可动部的第一部件(31)、在与第一部件(31)之间形成空间(S)的第二部件(32)、位于第一部件(31)与第二部件(32)之间并限制第二部件(32)向远离第一部件(31)的方向变位的第三部件(33)、检测空间(S)内的压力的压力检测部(34)。
76 一种具有测距功能的探测救援机械人 CN201710496092.0 2017-06-26 CN107263496A 2017-10-20 黄健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测距功能的探测救援机械人,其结构包括机器人头部、显示器、感应测距机构、左执行臂、照明灯、右执行臂、电源组件、左肢体、右肢体、机械手爪、机器人主体,显示器设于机器人主体外表层,感应测距机构装设在机器人主体内部,机器人主体顶端与机器人头部活动连接,机器人主体设有照明灯,左执行臂、右执行臂与机器人主体左右两端过度配合,右执行臂与机械手爪过度配合,电源组件内嵌于机器人主体下端,机器人主体下方支撑于左肢体、右肢体,本发明通过设有感应测距机构、显示器,能够将测距数据进行显示,并实现机器人的自主移动避障,有利于避开障碍物,顺利达到救援地点进行救援。
77 一种基于视觉的高尔夫捡球机器人 CN201710345421.1 2017-05-17 CN107115637A 2017-09-01 赵成强; 刘明哲; 蒋鑫; 庹先国; 杨剑波; 成毅; 王磊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的高尔夫捡球机器人,包括依次设置的捡球装置和装球箱体,以及设置在装球箱体内的主控MCU、供电单元和牵引单元;所述捡球装置顶部还设有打球装置,打球装置顶部设有视觉检测装置;所述装球箱体上设有捡球机械手臂,装球箱体上还设有用于捡球机械手臂捡球后将球投入装球箱体的开口,装球箱体底部、与捡球机械手臂相近的一端还设有放球装置;所述打球装置、视觉检测装置、捡球机械手臂、放球装置、供电单元和牵引单元均与主控MCU相连。该捡球机器人能够对多种不同条件下的高尔夫运动场内散落的高尔夫球进行高效快速回收。
78 一种用于对仓储物料进行实时监测的机器人 CN201611061180.X 2016-11-27 CN107097236A 2017-08-29 申俊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仓储物料进行实时监测的机器人,包括筒壳、固定设置在筒壳两端的两个驱动电机以及固定设置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钻探帽;筒壳外壁上设有多个翼板;各钻探帽上均设有螺旋板,驱动电机带动钻探帽和螺旋板同步往复转动。本发明能够对仓库深层储料进行实时监控。
79 用于对仓储物料进行实时监测的机器人 CN201611061177.8 2016-11-27 CN107097235A 2017-08-29 申俊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仓储物料进行实时监测的机器人,包括筒壳、固定设置在筒壳两端的两个驱动电机以及固定设置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钻探帽;筒壳外壁上设有多个翼板;各钻探帽上均设有螺旋板,驱动电机带动钻探帽和螺旋板同步往复转动。本发明能够对仓库深层储料进行实时监控。
80 一种服务机器人运动功能自动测试系统 CN201710263385.4 2017-04-21 CN107009390A 2017-08-04 王孝良; 周订订
发明涉及机器人制造技术领域,一种服务机器人运动功能自动测试系统,包括运动姿态客观监测模和计算机自动测试平台,所述运动姿态客观监测模块包括数据采集单元、MCU单元、数据交互单元及电源管理单元,其中,数据采集单元包括三轴地磁传感器、三轴速度传感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并与其相连的模拟信号调理电路,所述MCU单元包括信号采集接口并与其依次相连的数据融合、运动姿态判断及数据交互接口,所述数据交互单元包括USB电路及WiFi电路,本发明是将多台服务机器人的RC分别与对应的运动姿态客观监测模块相绑定后,计算机自动测试平台能通过运动姿态客观监测模块的反馈数据判断出向各个服务机器人RC发出的指令是否被正确执行,从而实现服务机器人批量生产时自动、高效的群测目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