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密度凝胶组合物的生产方法 CN98806028.0 1998-04-09 CN1116923C 2003-08-06 道格拉斯·M·史密斯; 威廉·C·阿克曼; 史蒂芬·华莱士; 埃斯贝·R·洛基
生产凝胶组合物的方法,包括:通过与至少一种酯化试剂和至少一种催化剂接触使凝胶组合物的部分表面酯化足以产生棒密度低于或等于0.27g/mL和/或堆积密度低于或等于0.2g/mL的凝胶组合物。该方法可用于在不需超临界干燥步骤或热处理的情况下生产低密度凝胶组合物。
22 密度凝胶组合物的生产方法 CN98806028.0 1998-04-09 CN1259885A 2000-07-12 道格拉斯·M·史密斯; 威廉·C·阿克曼; 史蒂芬·华莱士; 埃斯贝·R·洛基
生产凝胶组合物的方法,包括:通过与至少一种酯化试剂和至少一种催化剂接触使凝胶组合物的部分表面酯化足以产生棒密度低于或等于0.27g/ml和/或堆积密度低于或等于0.2g/ml的凝胶组合物。该方法可用于在不需超临界干燥步骤或热处理的情况下生产低密度凝胶组合物。
23 密度凝胶组合物的生产方法 CN98806029.9 1998-04-09 CN1259884A 2000-07-12 史蒂芬·华莱士; 道格拉斯·M·史密斯; 威廉·C·阿克曼
公开了一种生产凝胶组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可用于在不需超临界干燥步骤、热处理表面处理的情况下生产低密度凝胶组合物。该方法包括:在使干燥中的凝胶的收缩量最小的干燥条件下,干燥包括凝胶固体物和干燥剂的湿凝胶以除去所述干燥剂。
24 气凝胶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95195338.9 1995-08-17 CN1046491C 1999-11-17 D·弗兰克; A·齐默曼
发明涉及孔隙率大于60%、密度小于0.6克/毫升的网垫形复合物,它含有气凝胶和分散在其中的纤维,气凝胶有裂纹,气凝胶碎片被裂纹包封,碎片的平均体积为0.001毫米3至1厘米3,通过纤维固定在一起。本发明还涉及生产本发明复合物的方法以及它们的应用。
25 一种竹炭粉末光催化空气净化复合材料 CN201510907346.4 2015-12-07 CN106824154A 2017-06-13 车春玲
发明提出了一种竹炭粉末光催化空气净化复合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竹炭/炭气凝胶复合材料2-8份、乙酸8-9份、尿素20-30份、乳化剂3-3.5份、丙二醇酸酯7-8份、三聚氰胺3-3.5份、双氰胺2-2.5份、聚丙烯酰胺0.03-0.05份、乙酸乙酰乙酯0.05-0.07份、40-60份。该空气净化复合材料消除甲气体的效率高、效果持久,而且制造成本低。
26 一种还原石墨烯/黑曲霉菌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CN201610945500.1 2016-10-26 CN106334502A 2017-01-18 赖跃坤; 李淑荟; 张理源; 陈国强; 黄剑莹; 何志成; 王涛
发明公开了一种还原石墨烯/黑曲霉菌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方法,菌丝架构稳定,具有良好的疏性和亲油性,可用于作为吸附材料使用。吸附率可达30倍以上。其主要包括(1)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液、黑曲霉菌以及培养基溶液混合,在黑曲霉菌适宜繁殖的条件下进行共同培养,形成黑曲霉菌包裹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菌球;(2)将步骤(1)培养的菌球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并利用冻干技术冻干成型,形成氧化石墨烯/黑曲霉菌纤维素气凝胶;(3)将步骤(2)制成的氧化石墨烯/黑曲霉菌纤维素气凝胶进行化处理得到具有疏水性的还原氧化石墨烯/黑曲霉菌纤维素气凝胶。
27 减压干燥制备气凝胶的装置 CN201610712892.7 2016-08-23 CN106237943A 2016-12-21 不公告发明人
发明公开了减压干燥制备气凝胶的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部分布有凝胶托盘;装置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底部设置有排气孔;装置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排架,所述凝胶托盘的一端固设在装置本体内壁,另一端固设在导流排架一侧,导流排架的另一侧设置有气压表和加热器;所述凝胶托盘间隔排列,且凝胶托盘间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所述装置本体的外表面涂刷有防腐抗菌膜。
28 炭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CN201610459254.9 2016-06-23 CN106040112A 2016-10-26 冯坚; 张思钊; 冯军宗; 姜勇刚
发明提供一种炭气凝胶的制备方法,通过2,2,6,6‑四甲基哌啶‑1‑化物自由基/溴化钠/次氯酸钠催化体系使纤维素伯羟基选择性氧化为羧基得到氧化纤维素,然后在酸性条件下快速使其发生化学交联形成凝胶,最后经二氧化超临界干燥、高温裂解炭化过程制得具备三维网状结构的炭气凝胶材料。该方法制备周期短而且实现了以无毒无害的纤维素为原料制备炭气凝胶。
29 一种兼具微米多孔纳米多孔的微纳多孔结构的化物复合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032059.8 2016-01-18 CN105688760A 2016-06-22 洪樟连; 高海波; 支明佳; 张家正; 樊先平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兼具微米多孔和纳米多孔的微纳多孔结构化物复合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该微纳多孔结构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的特征包括:1)以AlCl3·6H2O为Al2O3空心微球的源前驱体;2)以ZrOCl2·8H2O为锆源前驱体、正酸四乙酯(Si(OC2H5)4,TEOS)为硅源前驱体,NiCl2·6H2O为镍源前驱体;3)以聚氧化乙烯为结构导向添加剂,1,2-环氧丙烷为凝胶促进剂;4)在乙醇的混合溶剂中一步实现Al2O3空心微球的制备和氧化物纳米颗粒的填充;5)通过常压干燥得到兼具微米尺度多孔和纳米尺度多孔微观结构单元的复合气凝胶。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复合气凝胶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高温热稳定性。宏观密度在0.090~0.300g/cm3,孔隙率大于90%,比表面积在200~500m2/g。室温热导率在0.020~0.045W/(m·K),1200℃加热1800s后体积收缩率小于2%。
30 用于制备疏气凝胶的方法 CN201580000153.9 2015-02-04 CN105377759A 2016-03-02 金美利; 吴景实; 金礼训; 曹东铉; 金永三; 柳成旼; 吴珍姬; 李悌均
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结合使用第一表面改性剂和第二表面改性剂用于制备疏气凝胶的方法,以及通过使用所述方法制备的疏水性二氧化硅气凝胶。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以以高效率制备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孔特性,以及高疏水度的疏水性二氧化硅气凝胶。
31 气凝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201080028649.4 2010-04-23 CN105143141A 2015-12-09 乌尔里希·鲍尔; 达瓦·A·多希
一种组合物,其包含气凝胶组分,并且具有低导热率。一种用于制备浆料或组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例如,将气凝胶组分与表面活性剂、粘结剂和其他成分组合,所述的其他成分例如是纤维。该组合物可以是能够用于涂覆应用的浆料或是自支承刚性复合材料
32 用于制备多孔的或细粒的固体无机材料的方法 CN201480017258.0 2014-02-04 CN105051118A 2015-11-11 J·M·塞弗特; M·库切拉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备表面用至少一种有机物质在超临界条件下修饰的多孔或细碎的固体无机材料的方法,所述有机物质包含至少一种选自羟基、羧基、酸酯基以及键合至磷原子上的原子的活性官能团,其中通过加入惰性有机物质使所述超临界条件降低。
33 减压干燥制备气凝胶的方法 CN201310163867.4 2013-05-07 CN103272539B 2015-08-12 李光武
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压干燥制备气凝胶的方法,把待干燥的凝胶,放入一个密闭的可以抽气减压或/和加热升温的干燥装置内,采用抽气减压或/和升温的方法,作用于待干燥凝胶内部的溶剂,产生了水和溶剂向外挥发的一个向外的,控制抽气减压或/和升温的速度,使这个向外的力等于或接近于向内的毛细管力,不致使凝胶孔隙塌陷或破裂;同时不断进行干燥,最终内部水和溶剂全部去除。本发明可以解决超临界干燥高压设备即危险又昂贵,使得制备出的气凝胶价格高昂,同时产量极少的问题,又解决常压方法制备气凝胶存在的不易准确控制温度,胶体内温度也由于距离热源远近不同,出现凝胶孔隙破裂和塌陷的技术问题。
34 一种纳米粒子修饰球/石墨烯复合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1510051490.2 2015-01-30 CN104587918A 2015-05-06 李轶
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粒子修饰球/石墨烯复合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材料为三维立体结构,由尺寸为10~20nm的银纳米粒子分布于碳球表面,形成的银纳米粒子修饰的碳球分散在石墨烯片之间;制备过程首先进行化石墨烯前驱体分散液的制备然后再制备碳球分散液;再进行银纳米粒子修饰碳球分散液的制备:最后制备银纳米粒子修饰碳球/石墨烯复合气凝胶材料。该复合材料可用于中重金属离子吸附和有机污染物的吸附降解,由于其中石墨烯、碳球和银纳米粒子的协同作用,使得该材料表现出了对重金属离子良好的吸附效果和对有机污染物较强的吸附降解能
35 化二/石墨烯复合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1410577428.2 2014-10-24 CN104437277A 2015-03-25 高国华; 武英杰; 吴广明; 沈军; 周斌
发明涉及一种五化二/石墨烯复合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将五氧化二钒粉末、苯甲醇和异丙醇均匀混合,回流冷凝,过滤得到五氧化二钒溶胶,蒸馏浓缩后,得到浓缩五氧化二钒溶胶;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和催化剂加入浓缩五氧化二钒溶胶中,搅拌,并老化后,得到五氧化二钒/氧化石墨烯复合湿凝胶,在替换溶剂中进行溶剂替换,干燥后得到五氧化二钒/氧化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热处理后得到五氧化二钒/石墨烯复合气凝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简单、容易实现,同时采用无机的五氧化二钒粉末作为原料,成本较低,利于推广应用。同时金属氧化物通过原位生长与石墨烯均匀复合,为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提供了新的途径。
36 一种高强度耐高温状C-AlN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CN201210201085.0 2012-06-18 CN102716700A 2012-10-10 沈晓冬; 仲亚; 崔升; 孔勇
发明涉及高强度耐高温状C-AlN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通过将氯化结晶体、乙醇、环丙烷均匀搅拌,得到澄清的氧化铝溶胶溶液,再向溶液中加入甲、间苯二酚,搅拌均匀,得到RF/Al2O3复合气凝胶溶胶溶液,静置凝胶。再利用CO2超临界干燥法对样品进行处理,最后对样品进行氮气条件下高温热处理,最终得到高强度耐高温块状C-AlN复合气凝胶。本发明制备工艺过程简单,制备出的复合气凝胶具有高完整性、高比表面积、结构完整、低热导率、低密度、高强度等优点,该体系在1500℃以上高温隔热材料方面将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37 具有特征性中孔尺寸的微孔和中孔干凝胶及其前体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0980125763.6 2009-07-01 CN102083523A 2011-06-01 C·舍德尔; G·赖歇瑙尔
发明涉及微孔和中孔干凝胶及其基于苯酚-甲干凝胶的有机前体。碳干凝胶共同的特征性参数是使用BJH法(Barrett-Joyner-Halenda)通过在77K下氮吸附测试确定的中孔尺寸分布在3.5nm-4nm的范围内有峰。制备方法的特点首先是起始原料成本低(使用苯酚代替间苯二酚),其次是方法非常简单且费用低,使用无溶剂交换的对流干燥代替了超临界干燥或冷冻干燥。碳干凝胶及其有机苯酚-甲醛干凝胶前体具有的密度为0.20-1.20g/cm3,相应于高达89%的孔隙度,该干凝胶还可以具有中孔体积。从苯酚-甲醛干凝胶获得的碳干凝胶也是微孔的。
38 含金属的复合材料 CN200680002844.3 2006-01-23 CN101107067A 2008-01-16 苏海尔·阿斯加里
发明涉及一种生产含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聚合物壳中包封至少一种金属基化合物的步骤,从而产生聚合物包封的金属基化合物;和/或用至少一种金属基化合物涂敷聚合物粒子;从合适的解或非水解的溶胶/凝胶形成组分形成溶胶;将聚合物包封的金属基化合物和/或涂敷的聚合物粒子与所述溶胶结合,从而产生其结合体;将该结合体转化为含金属的固体材料。
39 用于制备微粒及其他物质的系统 CN200480040700.8 2004-12-19 CN1909955A 2007-02-07 斯蒂恩·布鲁默斯特德·艾弗森; 卡尔斯登·弗尔斯王; 托米·拉森; 维歌·卢杰
发明涉及在至少一种溶剂处于超临界状态下,细微微粒如纳米结晶膜或粉末的控制制备。它提供了方法、测量方法、设备和由该方法制造的产品。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涉及形成的微粒的处理如形成的基本微粒的封装,以及用于以间歇、半连续或连续的方式收集形成的物质的方法及测量方法。
40 气凝胶的快速生产方法 CN00814700.0 2000-10-20 CN1244397C 2006-03-08 K·李; R·贝加; Z·阿蒂帕马科夫
一种更快速地生产气凝胶产品的方法,采用通过将超临界CO2而不是液体的CO2注入已预加热和预加压到基本为超临界条件或之上的反应器中与湿凝胶内的溶剂进行快速溶剂交换的方式。优选对超临界CO2采用压脉冲以加强溶剂交换。该快速溶剂交换过程之后是降压过程,任选带有气体交换。优选使用压力波来加速降压过程。本方法大大减少了形成气凝胶产品所需的时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