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01 一种高纯高清亮度针状氯化亚铈的制备方法 CN201610001642.2 2016-01-05 CN105460969A 2016-04-06 冀代雨; 冀代明; 鲁继清
发明涉及到一种高纯高清亮度针状氯化亚铈的制备方法,所述氯化亚铈纯度大于99.999%,溶后清亮度大于92%,外观为针状均匀颗粒,在医药中间体及各类催化添加剂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102 一种空心纳米球组装介孔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1510814925.4 2015-11-20 CN105460916A 2016-04-06 贾志刚; 李圣标; 李紫宇; 李雯雯; 江珊; 汪亮
发明公开了一种空心纳米球组装介孔碳纤维材料的方法,属于介孔碳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以三乙酸和可溶性金属亚盐或镍盐为原料,溶剂热法合成金属配合物纤维前驱体,将配合物纤维前驱体在密闭条件或氩气气氛下焙烧可得由核壳结构纳米球组装的碳/金属化物(金属)复合物,将复合物纤维中纳米球的核(金属氧化物(金属))经酸蚀后,即可获得富含羧基基团、由纳米空心球组装而成的碳纤维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溶剂可回收再循环利用,制备成本低廉等优点;所制备的碳材料由纳米空心球组装而成,结构新颖,在吸附、催化剂载体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03 系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使用该正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系电解质二次电池 CN201280026015.4 2012-05-30 CN103688396B 2016-02-10 松本哲; 小田周平; 井之上胜哉; 户屋广将
发明提供粒度分布窄、单分散性、可增大电池容量的非系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工业制造方法,以及提供使用该正极活性物质的电特性优良的非水系电解质二次电池。非水系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特征在于,由通式:Li1+uNixCoyMnzMtO2+α(0.05≦u≦0.95、x+y+z+t=1、0≦x≦0.5、0≦y≦0.5、0.5≦z<0.8、0≦t≦0.1、M为添加元素,为选自Mg、Ca、Al、Ti、V、Cr、Zr、Nb、Mo、W中1种以上的元素)表示,平均粒径为3~12μm,作为表示粒度分布宽度的指标的〔(d90-d10)/平均粒径〕在0.60以下。
104 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材料、正极及非电解质二次电池 CN201480011226.X 2014-02-27 CN105009334A 2015-10-28 平井珠生; 加世田学; 岛村修; 小原健児; 萩山康介; 川村文洋; 青柳成则
[课题]提供一种在非电解质二次电池中能够抑制长期使用时的容量下降、提高循环特性的手段。[解决手段]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为锂-镍-锰-钴复合化物、真密度为4.40~4.80g/cm3。
105 式氰尿酸锌微粒及其制造方法 CN201180030807.4 2011-06-23 CN103003285B 2015-07-15 太田勇夫; 大岩本雅纪; 诹访刚史
将选自化锌和酸锌的至少一种、氰尿酸和混合成氰尿酸相对于水的浓度达到0.1~10.0质量%的混合浆料,将该混合浆料在5~55℃的温度范围内使用分散介质进行湿式分散,藉此制造碱式氰尿酸锌微粒。
106 一种硫化钕纳米针的合成方法 CN201410662884.7 2014-11-19 CN104402036A 2015-03-11 裴立宅
发明公开了一种硫化钕纳米针的合成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硫化钠、三氟甲磺酸钕、乙二胺及琥珀酸二异辛基磺酸钠作为原料,溶剂,将硫化钠、三氟甲磺酸钕、乙二胺、琥珀酸二异辛基磺酸钠与水均匀混合后置于反应容器内并密封,于温度300~400℃、保温2~12h,即得到目标产物:硫化钕纳米针。本发明采用的合成方法,具有过程简单、反应温度低、耗时短及对环境无污染的特点;同时,本发明制备出的硫化钕纳米针在涂料、光催化材料、吸附剂及热电材料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07 释放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CN201380024576.5 2013-05-13 CN104364190A 2015-02-18 F·莱凯; W·德温特
发明以增稠的黏性形式和以干燥的形式,公开了稳定的含有过化物的组合物。组合物包含新合成的硫酸晶体用作为增稠剂和针对金属-催化剂分解的稳定剂。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组合物包括0.5%至50%重量百分比的过氧化氢、2.0%至80.0%重量百分比的新合成的为单个片状或针状的硫酸钙晶体、还包括,所述组合物具有200cP至20,000cP的黏度。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用于制造该组合物的方法,包括在混合装置内将反应温度提升至80℃,在过氧化氢水溶液中水溶性的钙盐与硫酸或其盐的反应,随后通过浓缩步骤以期增稠为稳定的、黏性的包含至少2%重量百分比并优选是10%至15%重量百分比硫酸钙的分散体或膏体。组合物适合使用作为消毒剂、清洁剂,并且在多种个人护理、制药、纺织品漂泊和工业当中应用。
108 纳米掺杂VIB族金属化物颗粒或其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CN201310337239.3 2013-08-05 CN104341000A 2015-02-11 沈志刚; 甄崇礼; 陈建峰
发明涉及一种制备VIB族金属化物颗粒或其分散体的方法,其中所述VIB族金属是钨和/或钼,所述方法包括:1)提供VIB族金属氧化物前驱体、还原剂和超临界流体;2)所述VIB族金属氧化物前驱体、还原剂在超临界状态下的所述超临界流体中反应得到所述VIB族金属氧化物颗粒或其分散体。所述颗粒或其分散体可用于住宅、建筑物汽车和轮船等的窗玻璃,在保持高透明度的同时提供优异的阻隔近红外光线和紫外线的功能,实现阳光和热辐射控制。
109 一次粒子的对顶大小被调整的锂锰复合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201280072542.9 2012-11-28 CN104285321A 2015-01-14 闵盛焕; 李民英; 高炯信; 李宰安
发明涉及一种一次粒子的面大小被调整的锂锰复合化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一次粒子的对顶角大小被调整的锂锰复合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圆滑地调整锂锰复合氧化物中构成凸多面体状一次粒子的多面体的对顶角大小,从而在电池制备时通过压延形成极板的过程中不会使极板表面产生凹凸,因此具有最终改善电池特性的效果。
110 一种IM-5分子筛纤维及其合成方法 CN201110353591.7 2011-11-10 CN103101927B 2014-12-31 凌凤香; 杨卫亚; 王少军; 沈智奇
发明提供了一种IM-5分子筛纤维及其合成方法。通过向IM-5分子筛合成体系中添加适量长链季铵盐,其与分子筛合成所用有机模板剂形成协同作用,使原本棒状的IM-5分子筛转变为纤维状。本发明的IM-5分子筛纤维的直径为10-30nm,长度为200-1500nm,长径比为20-100。本发明的IM-5分子筛的较现有技术得到的棒状IM-5分子筛具有更大的长径比,因此其外围晶面暴露比例较高,这有利于提高针对相应晶面催化反应的选择性。
111 化物粉末、铋铁氧化物粉末的制造方法、介电陶瓷、压电元件、排液头和声波 CN201110064029.2 2011-03-15 CN102234193B 2014-11-12 薮田久人; 久保田纯; 岛田干夫; 高岛健二; 内田文生; 前田宪二; 清水千惠美
发明涉及一种铋化物粉末、铋铁氧化物粉末的制造方法、介电陶瓷、压电元件、排液头和声波达。本发明提供具有低漏电流值的无铅介电陶瓷和作为其原料的铋铁氧化物粉末。该铋铁氧化物粉末至少包括:(A)包括铋铁氧化物、具有矿型晶体结构的颗粒;(B)包括铋铁氧化物、具有分类为空间群Pbam的晶体结构的颗粒;和(C)包括铋铁氧化物或铋氧化物、具有分类为空间群I23的晶体结构的颗粒。该介电陶瓷由铋铁氧化物制成,其中具有分类为空间群Pbam的晶体结构的铋铁氧化物晶体分布在具有钙钛矿型晶体结构的铋铁氧化物晶体的晶粒的晶界处。
112 化物包覆的纤维和多孔钛氧化物包覆的碳材料组合物 CN200980123204.1 2009-06-19 CN102066243B 2014-07-30 西野仁; 西田亮一; 松好弘明; 阪本浩规; 富田晴雄; 羽山秀和; 田渊穰; 市村畅子; 出口朋枝
为了通过利用包含彼此相连的化物粒子的包覆层包覆棒状或纤维的表面来实现具有大表面积且能够高效迁移电子的钛氧化物复合物,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可用作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用活性材料的材料及所述材料的制造方法;多孔钛氧化物包覆的碳材料组合物及所述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以及光电转换元件,所述光电转换元件包含所述钛氧化物包覆的碳材料或多孔钛氧化物包覆的碳材料组合物。
113 掺杂的含微粒材料 CN201280028811.1 2012-06-28 CN103608290A 2014-02-26 M·特; D·O·耶纳
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粒材料,其包括含材料和掺杂剂。所述微粒材料包括微晶粒径小于约10nm的微晶粒子。微晶粒子堆叠在一起以形成初级粒径小于约500nm的初级粒子。初级粒子聚集在一起以形成次级粒径大于约1μm的次级粒子。所述微粒材料的平均孔径为不小于8nm。
114 使UO3和/或U3O8转化为合UO4的方法 CN201180062581.6 2011-12-16 CN103402909A 2013-11-20 伯特兰·莫雷尔; 大卫·阿麦瑞基; 迈赫迪·阿拉布; 鲁迪·托马斯; 米里耶勒·瑞文特; 弗朗西斯·亚伯拉罕
一种用于使UO3和/或U3O8转化为分子式为UO4·nH2O的合UO4的方法,其中n为2或4,包括下列连续步骤:a)制备UO3粉末和/或U3O8粉末的水性悬浮液;b)将过化氢H2O2加入到UO3粉末和/或U3O8粉末的水性悬浮液,使UO3和/或U3O8转化为水合UO4,以及使水合UO4在该悬浮液中沉淀、结晶;c)回收水合UO4的沉淀;d)可选地,洗涤回收的水合UO4的沉淀;e)可选地,重复步骤d);以及f)可选地,干燥该沉淀;其中,进行将H2O2加入到水性悬浮液,从而使得相对于起始于UO3的反应:UO3+nH2O+H2O2→UO4·nH2O+H2O(1)或起始于U3O8的反应UO2.67+1.33H2O2+nH2O→UO4·nH2O+H2O(2)的化学计量,该悬浮液含有化学计量过剩的H2O2,并且该悬浮液的pH在步骤a)和b)中保持在包括在2和3之间的值处。
115 硫酸镁粒状物及其制造方法 CN200980121225.X 2009-03-30 CN102046535B 2013-11-20 山本新一; 岸本崇
发明提供一种硫酸镁粒状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含率为10~60质量%的范围的含水粒状组合物在50~250℃的范围的温度下加热、干燥,该含水粒状组合物含有纤维状碱性硫酸镁粒子、相对于该纤维状碱性硫酸镁粒子100质量份为5~300质量份的氢化镁、以及相对于该纤维状碱性硫酸镁粒子和该氢氧化镁的总量100质量份为0.1~200质量份的硫酸镁。通过利用该方法,可以得到低堆密度且抗碎强度高的碱性硫酸镁粒状物。
116 金红石型溶胶的制造方法 CN201280008532.9 2012-02-15 CN103380083A 2013-10-30 村上夏美; 宫本爱; 小山欣也
发明的课题是提供能够有效制造分散性优异、依照动态光散射法测得的粒径为5~100nm的金红石型溶胶的方法。因而,提供了一种金红石型氧化钛溶胶的制造方法,所述金红石型氧化钛溶胶依照动态光散射法测得的粒径为5~100nm,所述制造方法包含下述(a)工序和(b)工序。(a)工序:将草酸溶液、烷氧基钛、草酸、氢氧化季铵盐和水混合,调制TiO2换算浓度为0.1~15质量%的含钛水溶液的工序,在混合时调整成相对于1摩尔钛原子,锡原子为0.1~0.8摩尔的比例、该草酸为0.01~5摩尔的比例、并且该氢氧化季铵盐为0.1~3.5摩尔的比例;(b)工序:将所述(a)工序中得到的含钛水溶液在100~200℃下进行水热处理的工序。
117 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 CN200880111100.4 2008-09-03 CN101821200B 2013-09-11 朱弼忠
发明涉及一种含有30%至99.9%(w/w)的溶剂;和0.1%至70%(w/w)悬浮于溶剂中的纳米纤维的氧化铝分散体,其中纳米纤维含有0至99.99%(w/w)的γ-AlO(OH)和0.01%至100%(w/w)的γ-Al2O3;及其制备这种氧化铝分散体的方法。
118 化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氧化钴及其制造方法 CN201180053002.1 2011-08-30 CN103201222A 2013-07-10 大石义英
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即使二次颗粒的粒径大也具有强聚集性的氢化钴和氧化钴。本发明为一种氢氧化钴,其特征在于,是一次颗粒聚集而成的二次颗粒,具有在SEM图像的图像分析中的长径长度为1.5μm以上的片状、柱状或针状的一次颗粒作为构成该二次颗粒的一次颗粒,振实密度为0.80g/mL以上。
119 式氰尿酸锌微粒及其制造方法 CN201180030807.4 2011-06-23 CN103003285A 2013-03-27 太田勇夫; 大岩本雅纪; 诹访刚史
将选自化锌和酸锌的至少一种、氰尿酸和混合成氰尿酸相对于水的浓度达到0.1~10.0质量%的混合浆料,将该混合浆料在5~55℃的温度范围内使用分散介质进行湿式分散,藉此制造碱式氰尿酸锌微粒。
120 比表面积纤维纳米颗粒 CN201080065156.8 2010-09-07 CN102869446A 2013-01-09 维韦克·波利希特沃; 琼·玛丽·巴塞
发明公开了具有纤维形态的高比表面积纳米颗粒。该纳米颗粒具有多个纤维,其中每个纤维与另一个纤维接触并且每个纤维具有约1ran和约5000nm之间的长度。还公开了本发明的纳米颗粒的应用,以及本发明的纳米颗粒的制造方法。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