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排气净化过滤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1180048195.1 2011-09-22 CN103153465B 2015-11-25 森宏仁; 三岛隆宽; 福田匡晃; 福冈佐千绪
发明提供颗粒状物质(PM)的燃烧效率高、热膨胀系数低且耐热性优异的排气净化过滤器及其制造方法。该排气净化过滤器的特征在于,其是通过烧制使催化剂原料附着于表面的平均长径比(=数均长轴直径/数均短轴直径)为1.3以上的柱状颗粒而形成的,在钛酸铝的表面载附有通过在烧制时的热处理而由催化剂原料形成的催化剂。
2 六方柱状化锌颗粒、其制造方法、以及混配有该颗粒的化妆料、散热性填料、散热性树脂组合物、散热性脂膏和散热性涂料组合物 CN201280013496.5 2012-04-26 CN103459318A 2013-12-18 末田学; 桥本充央; 寺部敦树; 渡边伸男; 真柄光一郎
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六方柱状化锌颗粒,由于其具有特定的粒径和纵横比、且具有高紫外线屏蔽性与透明性,因而能够适当地作为化妆料、散热材使用。本发明的六方柱状氧化锌颗粒的一次粒径为0.1μm以上且小于0.5μm、纵横比小于2.5。
3 金属酸盐和碱金属钛酸盐空心体粉末及其制法、以及含有碱金属钛酸盐和碱金属钛酸盐空心体粉末的摩擦材料 CN200880018161.6 2008-03-27 CN101679067B 2013-01-16 谷水孝司; 堀直通; 上岛伸夫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的制造方法及摩擦材料,所述钛酸钾适合作为摩擦滑动部件用的摩擦材料。本发明涉及一种钛酸钾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是通过使用振动棒磨将凝聚体或造粒体的钛化合物和钾化合物均匀混合形成混合物,焙烧该混合物,使钛化合物和钾化合物反应,制造所期望的钛酸钾的简便且廉价的制造方法。
4 系陶瓷的制备方法 CN200980101863.5 2009-01-06 CN101910065A 2010-12-08 真木一; 当间哲朗; 鸣海雅之
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微粒系陶瓷的有效利用,得到BET比表面积小、并且在破碎为粉末状时孔体积小的钛酸铝系陶瓷。将微粒钛酸铝系陶瓷、二化钛源及氧化铝源、以及根据情况加入的氧化镁源及二氧化源混合而得到预混合物,将该预混合物或者将微粒钛酸铝系陶瓷粉末本身优选成形,在粉末状态或成型体的状态下进行烧结,由此制备钛酸铝系陶瓷。
5 纳米结构的化物和氢氧化物及其合成方法 CN97191769.8 1997-11-18 CN1209789A 1999-03-03 T·D·肖; P·R·施特鲁特; B·H·基尔; H·陈; D·M·王
一种可放大到大量制造纳米结构材料的化学合成途径,包括使反应剂溶液喷雾雾化进入前体溶液中,以形成纳米结构的化物或氢氧化物沉淀物。然后对该沉淀物进行热处理、接着是声处理,或者是声处理、接着是热处理。这一途径可得到纳米结构的掺杂和未掺杂的氢氧化镍、二氧化锰,以及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可得到不寻常的形态超结构,包括完好的圆柱体或纳米棒状物,以及氢氧化镍和二氧化锰中的新结构,包括纳米结构纤维的组合、纳米结构纤维的组合和纳米结构粒子的附聚物,以及纳米结构纤维和纳米结构粒子的组合。这些新结构具有高渗滤速率和高密度的活性部位,使得它们特别适合于催化应用。
6 单斜二化锆超微晶高分散溶胶或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87100809 1987-01-14 CN87100809A 1987-10-28 加藤悦朗
本文所述是一种单斜二化锆超微晶高分散溶胶,其特征为半透明并含有微粒均匀以及粒径或高度小于100的棒状或椭圆状的单斜二氧化锆超微晶,浓度大于0.1摩尔/升。制备该溶胶的方法包括制备一种和二氯氧化锆的澄清或果汁冻混合物或者锆盐或氢氧化物和盐酸的水溶液,将该混合物或水溶液置于一密闭容器内,于高于130℃的温度热处理24小时以上,得到一种白色膏状物,然后用水稀释膏状产物使其锆浓度低于1摩尔/升,调节pH值到3—7,最后浓缩该稀释产物。
7 一种黄色二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710828242.3 2017-09-14 CN107512732A 2017-12-26 秦冬冬; 段世芳; 耿园园
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色二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纳米材料技术领域。该该纳米晶为锐钛矿型的圆球状晶体,晶粒范围300-400 nm。其制备方法为,通过化学氧化还原法,对现有TiO2纳米晶进行高温磷化、干燥得到。本发明采用高温真空磷化法对TiO2纳米晶进行了引入缺陷法改性,得到的黄色TiO2纳米晶显著提升了现有TiO2纳米晶的光吸收性能,增大了其光吸收范围,对推广TiO2在能源环境领域的应用作用重大;黄色TiO2纳米晶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用于高的光吸收性能TiO2纳米晶的大规模生产。
8 六方柱状化锌颗粒、其制造方法、以及混配有该颗粒的化妆料、散热性填料、散热性树脂组合物、散热性脂膏和散热性涂料组合物 CN201280013496.5 2012-04-26 CN103459318B 2015-10-14 末田学; 桥本充央; 寺部敦树; 渡边伸男; 真柄光一郎
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六方柱状化锌颗粒,由于其具有特定的粒径和纵横比、且具有高紫外线屏蔽性与透明性,因而能够适当地作为化妆料、散热材使用。本发明的六方柱状氧化锌颗粒的一次粒径为0.1μm以上且小于0.5μm、纵横比小于2.5。
9 一种丝状隧道型钨酸及其制备方法 CN201410469280.0 2014-09-15 CN104261475A 2015-01-07 曹丽云; 李雯; 孔新刚; 黄剑锋; 费杰; 李翠艳; 欧阳海波; 卢靖; 李嘉胤; 介燕妮
一种丝状隧道型钨酸及其制备方法,将WO3加入到1.5~3mol/L的KOH溶液中得到溶液A,然后向溶液A中加入KCl水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溶液B。调节溶液B的pH值至3~6,在温度为140~220℃下水热处理6~24h,将反应液过滤的沉淀,沉淀经洗涤、干燥,得到丝状隧道型钨酸钾微晶。该微晶的组成表达式为K10W12O41·11H2O。该方法操作简单、合成温度低、反应时间短,重复性高,经本方法制得的丝状钨酸钾的制备方法结晶性能好,纯度高,形貌和尺寸可控。
10 铈-锆复合化物的制造方法 CN200610064304.X 2006-12-27 CN101024513B 2011-05-25 冈本博; 儿玉大志
发明提供一种铈-锆复合化物,该铈-锆复合氧化物含有由现有方法不能获得的新颖形状的“棒状颗粒”,且高温(1000℃)的比表面积的耐热性得以提高。本发明涉及一种铈-锆复合氧化物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由5~20nm的球状颗粒和粒径5~20nm、粒长30~150nm的棒状颗粒构成。
11 粉末、分散体和涂布组合物 CN200580044168.1 2005-12-20 CN101087731B 2011-01-05 K·舒马赫; M·莫尔特尔斯; J·弗莱施; M·冯特威斯特恩; V·哈姆; M·施米特; H·阿尔夫; R·席林
发明涉及以初级颗粒的聚集体形式的粉末,其具有的BET表面积为10-90m2/g,除了γ-氧化铝和/或θ-氧化铝之外,还包括至少30%的δ-氧化铝作为晶相。所述氧化铝粉末通过蒸发氯化铝,并与氢气和空气一起燃烧所述蒸气而制备,一次空气/二次空气的比例为0.01-2,反应混合物从燃烧器的离开速度VB至少是10m/s,λ值为1-4,γ值为1-3,γ×VB/λ的值大于或等于55。本发明还涉及包括所述氧化铝粉末的分散体。本发明还涉及包括所述分散体的涂布组合物。
12 金属酸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200880111706.8 2008-10-14 CN101827787A 2010-09-08 堀直通; 上岛伸夫
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酸盐的制备方法,其至少包括下述工序:第1工序,将钛化合物和碱金属化合物混合,对所得混合物进行烧结;以及第2工序,向经第1工序得到的烧结物中加入碱金属化合物进行混合,对所得混合物再次进行烧结。根据该方法可以制得单相的、所期望组成的碱金属钛酸盐。
13 过渡金属化物纳米导线及将它们结合的装置 CN02818248.0 2002-07-22 CN100506689C 2009-07-01 朴弘根; 查尔斯·M·利伯; 杰弗瑞·J·乌尔班; 尹万寿; 谷前
公开了包含过渡金属化物的纳米导线。该过渡金属氧化物可以包括第II族、第III族、第IV族和镧系金属的氧化物。还公开了制备纳米导线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向包含溶剂和金属醇盐或金属盐前体的溶液中注入分解剂。
14 化物,导电钛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200780008333.7 2007-03-06 CN101400608A 2009-04-01 矶部薰; 千叶胜一; 坂本隆纪
和导电钛氧化物,它们各自包括大量具有长长轴长度的颗粒和具有令人满意的颗粒度分布的柱状颗粒。在纵横比为2或更高的二氧化钛晶核存在的情况下,加热/烧制钛化合物、金属化合物和氧磷化合物来进行二氧化钛晶核生长。随后,继续加入钛化合物、碱金属化合物和氧磷化合物,在生长的二氧化钛晶核存在的情况下加热/烧制此混合物。因此,可制备出柱状颗粒状二氧化钛,其包括加权平均长轴长度是7.0至15.0μm的柱状颗粒,且占全部颗粒15重量%或更多的颗粒具有10μm或更长的长轴长度。向二氧化钛的悬浮液中加入化合物的溶液和锑、磷等化合物的溶液。颗粒产生沉淀。随后,对所得产物进行加热/烧制以制备导电钛氧化物,所述导电钛氧化物包括二氧化钛和形成在其表面上的导电涂层。
15 无机多孔性细粒子 CN02826110.0 2002-12-24 CN1608031A 2005-04-20 矶部安秀; 黑木正胜; 鬼塚贤三; 新纳英明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小粒径和均匀粒径的无机多孔性物质的溶胶及其合成方法,以及所述溶胶的应用,特别是,用于墨吸收性质、透明度、耐水性和耐光性优异的喷墨记录介质,和用于喷墨记录介质的涂布液。本发明涉及含有无机多孔性物质的溶胶,该无机多孔性物质的平均粒径通过动态光散射法测量为10nm到400nm,其主要粒子的平均纵横比最小为2,并具有沿纵向方向延伸的中孔,以及基本上不经受二次聚集。
16 表面有多层膜的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CN96193690.8 1996-03-13 CN1102084C 2003-02-26 新子贵史; 中冢胜人
获得一种表面上具有金属化物膜的粉末,其中该膜具有提高的折射率因此它呈现高反射率并具有亮色。所得粉末的表面上的金属氧化膜数目减少所以具有小粒径。在表面上具有多层膜的粉末包含在其表面上具有多层膜的基质颗粒。该膜包含至少一种由解金属醇盐形成的金属氧化物膜,并且其中的多层膜经过热处理。生产任一上述粉末的方法包括把基质颗粒分散到金属醇盐的溶液中,水解所述金属醇盐以获得金属氧化物并在基质颗粒的表面上沉积金属氧化物膜,将前述步骤进行两次或更多次以形成多层膜,并在至少最终步骤中完成热处理。多层膜可经调节以便具有组成材料的适当组合和适当的膜厚度以改变多层膜的干扰色并由此使粉末具有亮色。
17 制备的方法 CN97180466.4 1997-12-09 CN1088040C 2002-07-24 高桥一人; 金井清; 南里泰德; 冈本康弘
一种制备的方法,其中采用苛化步骤制备便宜的纺锤状或米粒状碳酸钙,所获得的碳酸钙作为造纸填料可以赋予纸张例如亮度、不透明度和防止网磨损的有效性能。在生石灰的消化中使用白液时,在第一步骤即消化中,所用生石灰的碳酸钙含量不超过10重量%,并且在20至60%的浓度下使用白液进行消化以制备石灰乳。另一方面,在生石灰的消化中使用绿液时,在第一步骤即消化中,所用生石灰的碳酸钙含量为0.1重量%至10重量%,并且在20至60%的浓度下使用绿液进行消化以制备石灰乳。在0.02至0.5cc(绿液)/分钟/克(生石灰)的绿液加入速度和20至105℃的反应温度下,进行第二步骤中的苛化反应以制备纺锤状或米粒状碳酸钙。
18 沉淀的新制备方法、新型含沉淀二氧化硅及其补强高弹体的用途 CN96190426.7 1996-03-28 CN1152295A 1997-06-18 Y·保马尔; Y·彻瓦利尔; P·库彻特
制备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非常令人满意的补强特性的沉淀的新方法。以粉末、实际上球形珠粒或颗粒形式存在的新型沉淀二氧化硅,其特征在于它具有:—CTAB比表面,140~200m2/g,—BFT比表面,140—200m2/g,—DOP油保留量低于300ml/100g,—超声崩解后的平均直径小于3μm,—超声崩解因子(FD)高于10ml,—含量至少为0.35%(重),该二氧化硅作为高弹体补强填料的用途。
19 沉淀新制备方法,新沉淀二氧化硅及其在弹性体增强过程中的应用 CN92105154.9 1992-06-26 CN1069244A 1993-02-24 Y·谢弗利尔; M·拉伯瑞
发明提出改进分散性和增强性的沉淀新制法,以及粒状,粉状或基本上球粒状二氧化硅,其特征是BET和CTAB比表面均为140—200m2/g,175—275A孔径孔体积占400A或以下孔体积的比例,粉和球粒情况下至少50%,颗粒情况下至少60%,另外颗粒磨损量低于20%,粉吸油能DOP180—350ml/100g,球粒平均粒径至少80μm,还涉及该二氧化硅作弹性体增强调料的应用。
20 单斜二化锆超微晶高分散溶胶或凝胶的制备方法 CN87100809 1987-01-14 CN1013433B 1991-08-07 加藤悦朗
发明涉及一种单斜二化锆超微晶高分散溶胶的制备方法。该溶胶为半透明并含有微粒均匀且粒径或高度小于100的棒状或椭圆状的单斜二氧化锆超微晶,浓度大于0.1摩尔/升。该方法包括制备一种和二氯氧化锆的混合物或者锆盐或氢氧化物和盐酸的水溶液,将该混合物或水溶液置于一密闭容器内,于高于130℃的温度热处理24小时以上,得到一种白色膏状物,然后用水稀释膏状产物使其锆浓度低于1摩尔/升,调节pH值到3-7,最后浓缩该稀释产物。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